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164节

  核心问题基本围绕在“成长故事”、“成功之路”、“内心世界”以及“对故乡的情感”这四个板块。

  看似常规,实则每一个问题都暗藏玄机。

  感恩节当天一早,洛伊泽的新家便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

  “洛伊泽,快去换衣服!茜茜,别打瞌睡了,赶紧洗脸!”

  刘晓丽一边往脸上拍着爽肤水,一边指挥着两个孩子,声音里带着一丝临战前的紧张。

  根据节目组主持人的建议,今天的着装风格要突出“温馨”、“知性”和“家庭风”。

  洛伊泽被安排了一件宽松的米白色高领羊绒衫,搭配一条合身的深色休闲裤,整体沉静、干净,带有书卷气。

  刘晓丽自己也选了一件同色系的羊绒连衣裙,没有佩戴任何首饰,只在耳垂上点缀了一对小巧的珍珠耳钉。

  整个人显得知性、优雅,和洛伊泽站在一起,就是一对羡煞旁人的高颜值母子装。

  至于刘茜茜……她当然是要一起去的。

  虽然这丫头事到临头有些小怂,但母子俩都去了,她可不想被漏掉。

  不过,在穿什么衣服这个问题上,她和家里人起了争执。

  “我也要穿羊绒的!”

  刘茜茜抱着一件小号的羊绒连衣裙,态度坚决,“我们一家人都穿羊绒,多好看,多整齐啊!”

  洛伊泽瞥了她一眼,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决:“不行。”

  “为什么不行?!”刘茜茜警惕起来。

  “因为太单调了。”

  洛伊泽慢条斯理地解释道:“我和妈妈穿成这样,是为了配合采访的沉稳基调,而你,是这个家里的一抹亮色。”

  “关键你的气质也不适合这种优雅风,你应该穿那件白色的公主裙,漂亮,但不张扬,代表着我们家的美好和希望。”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堪称满分。

  然而,刘茜茜压根不信。

  被坑怕了!

  这丫头现在对洛伊泽已经产生了一种路径依赖式的怀疑,以至于不管洛伊泽的建议听起来多么正常、多么有道理,她都觉得在那康庄大道的尽头,必然挖着一个为她量身定做的大坑。

  “我不要!”她把裙子抱得更紧了,“你就是想看我出丑,你想让我穿得跟你们不一样,像个赠品!”

  “被害妄想症是病,得治。”

  洛伊泽耐心地讲着道理,“我是从家庭形象定位的专业角度出发……”

  “我不听我不听!”

  眼看两人就要陷入新一轮的“辩论循环”,时间却不等人了。

  “行了!都别吵了!”

  刘晓丽终于忍无可忍,使出了母亲的最终裁决权。

  她快刀斩乱麻,从衣柜里拿出那件点缀着蕾丝花边的白色公主裙,以一种不容置喙的语气说道:

  “就穿这件,去换上!”

  刘茜茜委屈地瘪了瘪嘴,还想再挣扎一下。

  “人家央视来接我们的专车,五分钟后就到楼下了!”

  刘晓丽一句话堵死了她所有的退路,“你想让总领事馆的人和央视的领导,在楼下等你一个人犹豫穿哪件裙子吗?”

  这话的分量,刘茜茜还是懂的。

  她不情不愿地接过公主裙,一步三回头地进了房间,嘴里还小声嘀咕着:“就知道合起伙来欺负我……”

  洛伊泽看着她那愈发高挑的背影,真是无语了。

  他说的明明是实话,为什么就不信呢?

  在那场注定要被亿万人观看的访谈里,他和刘晓丽需要扮演沉稳与坚韧。

  而这个家里,必须有一个角色,去代表那份未经风霜、被小心翼翼呵护起来的纯真与美好。

  这个人,只能是她。

  就这样,打扮好后,时间临近9点半,一辆挂有外交牌照的林肯轿车准时停在洛伊泽家门口。

  一名领事馆工作人员和央视制片人下车,彬彬有礼地迎接刘晓丽一家三口上车。

  暂时雇佣的安保团队派出一辆护卫车跟随。

  坐在柔软舒适的真皮座椅上,刘茜茜好奇地透过深色的车窗向外张望,刚才那点穿公主裙的小别扭已经被新鲜感冲得一干二净。

  她小声对洛伊泽说:“洛洛,这车坐着比小姨的舒服哎。”

  洛伊泽没理她,只是安静地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脑子里开始预演待会儿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车队平稳地驶入总领事馆,在主楼前停下。

  门口站着的,正是这次专访的主持人,《东方时空》的资深台柱子,一位在国内享有极高声誉的中年男人。

  “刘女士,洛伊泽,茜茜,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主持人热情地迎上前来,与刘晓丽握手,又慈爱地拍了拍两个孩子的肩膀。

  随后,他领着一家人来到一间雅致的休息室,工作人员端上热气腾腾的绿茶。

  在袅袅的茶香中,大家寒暄了一番。

  主持人以一种拉家常的轻松口吻,再次简单介绍了一遍采访流程和希望营造的氛围。

  “别担心,咱们今天不叫采访,就当是聊天,聊聊家常,聊聊在漂亮国的生活。”

  他笑着说,目光温和地看着洛伊泽,“我家里也有个跟你差不多大的小子,淘气得很,可没你这么省心。”

  洛伊泽笑了笑,没有不开眼的问他儿子读几年级,学习怎么样,有没有揪女同学辫子什么的……

  半小时后,一切准备就绪。

  等他们走进会客厅,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专业的节目录制现场。

  灯光、轨道、多机位的摄像机、悬挂的收音麦克风。

  一切都已调试到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现场安静而有序。

  采访的核心区域被精心布置过,背景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画,云雾缭绕,意境悠远。

  和常规电视采访的画面一样,主持人坐单人沙发,而被采访者坐在他对面的长沙发上。

  长沙发前的茶几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青花瓷茶具,整个环境没有丝毫的压迫感,反而刻意营造出一种“回家”的温馨氛围。

  几人站在门口看了看,导演走过来,引导着他们按照事先沟通好的位置坐下。

  刘晓丽自然是坐在中间核心位置,洛伊泽坐在她右手边,而有些拘谨的刘茜茜则被安排在了左手边,紧挨着刘晓丽。

  整场采访的提问,都将以刘晓丽为主。

  毕竟,除了少儿节目,没有任何一个严肃访谈会把话筒和镜头长期对准一个九岁的未成年人。

  工作人员上前为他们三人分别佩戴好微型麦克风,化妆师则拿着粉扑和眉笔,做着最后的补妆。

  刘茜茜紧张地抓着裙角,化妆师姐姐笑着对她说:“别动哦,小公主,就给你补个腮红。”

  “她不用补,”洛伊泽习惯性插嘴,“待会儿自己会脸红。”

  主持人笑着问他:“洛伊泽同学,你不紧张吗?”

  洛伊泽笑了笑:“还行。”

  很快,补完妆,随着导演一声低沉的“各部门注意,倒数五秒……”,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第一阶段录制,正式开始。

  首先播放的,是一段制作精良的开场VCR短片。

  悠扬而温暖的钢琴声响起,正是洛伊泽那首广为人知的《花之舞》。

  短片开头快速闪回《鬼影实录》影院排队的火爆场面、《今日X国》的封面、CBS的新闻节目……

  一连串画面,迅速为国内观众建立起洛伊泽现象级成功的直观认知。

  紧接着,音乐一转,画面切换成黑白。

  一张张洛伊泽蹒跚学步的童年照片,与国内媒体关于“儿童被拐”的新闻剪报交替出现,以一种克制而又沉重的方式,点出了他那段令人心碎的身世。

  交代悲情背景,制造情感反差。

  短片没有在悲伤中沉溺太久。

  很快,钢琴曲再次变得明亮,画面也恢复了彩色。

  镜头聚焦于那场技惊四座的钢琴独奏会,少年在聚光灯下从容自信。

  随后,则是一系列温馨的生活片段:

  洛伊泽耐心教刘茜茜弹琴……演的,从来没有这么耐心过。

  刘晓丽温柔地为他整理衣领,一家三口在后院草坪上开怀大笑。

  短片的最后一个镜头,缓缓拉远,定格在总领事馆的建筑上。

  随后,节目Logo和标题慢慢淡化浮现。

  VCR播放完毕,镜头平稳地切换,对准了主持人。

  他面带微笑,目光真诚,缓缓开口: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东方时空》。”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一个名字,它跨越了太平洋,震撼了世界,也牵动着我们所有人的心。他叫,洛伊泽。”

  “人们惊叹于他9岁的年龄,以及他所创造的商业神话与艺术奇迹,从古典钢琴神童,到好莱坞票房奇迹……”

  “在这炫目光环的背后,我们无法忘记,他的人生起点,曾经历过怎样的磨难与创痛……”

  “天才的背后,是怎样的灵魂?奇迹的背后,是怎样的家庭?今天,我们远赴纽约,在总领事馆,我们有幸见到了洛伊泽,和他的母亲刘晓丽女士,还有他的姐姐刘伊菲。”

  主持人将目光转向对面,镜头也随之推了过去。

  “我们希望能和他们一起,聊一聊光环之外,那个关于‘家’、关于‘爱’、也关于‘根’的故事。”

  开场白结束,镜头里出现一家三口的身影。

首节 上一节 164/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美食情报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