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171节
他家的投资,是对跑酷团之前声援的仗义回报,只是一次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商业投资。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他家现在确实有钱。
反正在公司没有做大做强之前,没人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如果刻意撇清关系,反倒显得欲盖弥彰。
后续只需要在业务往来之外,不要把这家公司和他个人深度绑定就行。
只要站在明面上的人不是他,就没人会追究那么多。
除非……真到了被深入调查的那一天。
但如果真有那个时候,洛伊泽或许早就不在乎这家小小的安保公司了,甚至于连人还在不在漂亮国都难说。
当然,现在想这些还太遥远,公司连个影子都还没有呢。
按照规划,安保公司的总部,洛伊泽打算放在洛杉矶。
那里的法律环境,更容易申请倒隐蔽持枪证和安保执照,而且未来的明星客户资源,也远比纽约丰富。
纽约这边,只需要设立一个办事处,驻扎一支机动反应分队即可。
这个安保公司的建立,也是在给那群在街头挣扎的年轻人,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只要人品和勇气经得起考验,就可以加入团队,接受最专业的训练,而且还有一个往上升的渠道,能进入底层年轻人们最向往的好莱坞。
当然,挑选队员的过程绝不会马马虎虎。
那种手脚不干净、人品有问题的,会在第一轮背景审查中被排除掉。
体能也要达标才行,最起码得连翻三个屋顶不喘气的才有资格。
团队在精不在多。
跑酷团发展至今,核心成员已经有二十几个人,男多女少。
在洛伊泽确定要转型成安保公司后,迭戈特意征询过所有团员的意见。
最终有十几个人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愿意接受挑战。
他们就是第一批受训人员,或许会被淘汰掉一部分,维持在一支12到16人左右的队伍。
整个特训计划的设计和主导,都由那位即将上任的总教官全权负责。
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洛伊泽需要做的,只是在幕后,指明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弹药。
只不过,按照他的规划,这弹药真不一定够用。
等总教官和那个制片人到位,马上又是一大笔钱和股份分出去,再加上买专利和买版权的花费……
所以说啊,一个亿很多吗?随便规划一下就没了,最多能剩个几千万。
根本不经花!
还是穷光蛋!
好在他们家的生活不算奢侈,除了买房子和平时的吃穿用度,最大花销也就是逢年过节的礼物。
依旧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还没有到能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
必须加速挣钱了,《电锯惊魂》争取明年拍完上映,专辑唱片也要多发点。
自从来到漂亮国,貌似都没怎么发过歌。
现如今正是唱片黄金时代的巅峰和尾声,得抓紧时间啊。
第187章 一鱼两吃
钱有原罪,但赚外国人的钱没有。
更别说像洛伊泽这样,赚着外国人的钱,还心心念念要给自己的祖国交税的。
这在无数国人眼中,才是最实在“为国争光”。
虽然外国的钱也没有那么好挣就是了。
比如他在霓虹作曲的那首《泪光闪闪》,就给他提了个醒。
抄袭需谨慎啊!
差点就翻车了。
这首歌,其实是有原版的。
原版在1998年就已经出现。
洛伊泽还是通过唱片公司才知道,这首歌的原版出现得这么早。
只能说,还好他当时没有主动发行,而是选择让JVC去找原作者授权。
在整个授权的过程中,JVC注意到有原版。
原版扑得无声无息的,以至于连霓虹的唱片公司都没注意到有这玩意。
当然,他们并没有因此怀疑什么,毕竟洛伊泽就是让他们过来拿授权的。
在他们看来,这是洛伊泽听过原版,有了更好的版本,所以才让他们过来取得授权。
两者不管是歌词还是曲子都有一些差距,这种改编“致敬”在音乐市场很常见。
因此,JVC唱片只是照常取得授权,顺便把账单发给刘晓丽,等刘晓丽疑惑地问了洛伊泽一下,洛伊泽才知道这玩意居然有原版……
虽然钱花的不多,也就10万RMB加上分成合同。
但说老实话,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而是差点翻车的问题。
这次运气好,不代表下次也有这么好的运气。
必须早点发歌才行。
再这么干等着,等别人原版都出了,他再捧着版权证书,岂不是很尴尬?
难不成真厚着脸皮去举报别人抄袭吗?
虽然有证书,打官司也是他赢,但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抄袭”,本身就很让人奇怪。
一次两次就算了,多来几次,再怎么天才也解释不清楚为什么别人相隔十万八千里都能精准抄袭他的作品?
这年头的互联网没那么发达,想在全球范内查一首歌有没有出现是很难的事情。
两首几乎一模一样的歌曲出现,判断谁抄袭谁,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看谁先发布。
所以,洛伊泽惟一能做的,就是先发!
管他什么抄不抄袭的,反正他属于“封闭式创作”。
咳咳。
人在缺钱的时候,哪还有心情管什么道德。
等他有钱,或者把脑海里的东西掏空,解开了那该死的“灵感”限制,就没必要干这些破事了。
现阶段,“灵感”先一步出现在自己脑中,那就是自己的,用就用了,后来者,就请另外再找灵感吧。
资本的原始积累,哪有干净的。
总之,发专辑是接下来的重心。
《上帝是个女孩》这首歌,洛伊泽最终还是从刘茜茜嘴里夺了回来。
他原本想的是,就算刘茜茜唱成一坨屎,也算是满足了她的歌手梦,她开心就好。
但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不是唱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刘茜茜压根就不适合这首歌。
首先,这首歌的歌词含义,充满了对爱情和信仰的探讨,与刘茜茜的年龄身份严重不符。
强行让她唱的话,肉眼可见的会有很大争议。
当然,争议本身并不可怕,只要不犯法,外面吵得再凶也影响不到他们。
真正不适合的原因,是这首歌太难唱了,刘茜茜根本唱不出来,很难驾驭。
她那清脆的小奶音,甜味够了,但缺乏这首歌所需要的那种空灵、穿透力、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神性”。
她也不是那种天赋异禀、音色早熟的人,别说早熟了,她的小奶音估计一辈子都消不掉。
后期调音并非万能,歌手底子摆在那,不适合就是不适合。
更别说,这首歌里大量高难度的真假声转换技巧,就不是普通歌手能轻松做到的。
强行演唱,只会暴露她的短板。
而且,这样一首风格极其强烈的歌曲,也会过早地将她未来的形象定型,与她“未成年”的身份格格不入。
所以,洛伊泽好说歹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附加两次按摩,才总算从她那儿把这首歌要了回来。
当然,光按摩还不够,还附加上了另外两首歌……不然哪那么容易虎口夺食。
补偿的两首歌,一首叫《远离家乡》、一首叫《she》。
都出自同一个歌手,而且原版还都是舞曲。
但直接让刘伊菲唱舞曲,显然也不合适。
于是,洛伊泽打算亲自操刀,运用自己强大的编曲能力,将这两首歌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第一首《远离家乡》,原曲的鼓点太重,夜店风十足,需要将其减弱,增加更多梦幻的电子音效,把那种“在夜店里想家”的颓废感,彻底改造成“在璀璨星空下思念故乡”的唯美意境。
从而凸显出刘茜茜小奶音的纯净优势。
最好是把副歌部分多录制几遍,叠加出空灵感,洛伊泽也可以帮忙和声,增加人声的丰满度,免得真被她唱成甜歌了。
还有那首《she》,这首歌不算难,刘茜茜的声音能唱出不同的味道。
有趣的是,这首歌的歌词,大部分都以“She”开头,听起来就像在呼唤“茜”。
只不过,由于歌词是改编的诗歌《七宗罪》,整体很悲伤、压抑和无助,讲的是“失去纯真”的故事。
但刘茜茜才12岁啊,失去个毛的纯真,这要是唱得太投入,唱成“她”的故事,那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把她怎么了呢。
所以还是要调教,让她用纯净的声音,唱出旁观者视角,主打一个是“她”看到的、不能理解的成年人故事,吟唱的是送给成年人的安魂曲。
用孩童视角去表示这个主题,就很有批判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