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241节
“……”唉,这丫头,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但最终,他还是留了一半给刘茜茜。
眼看着张叔熟练地打着方向盘,洛伊泽半开玩笑地说道:“张叔,要不我们给您开份工资吧?您这又是接又是送的,都快成我们家的专职司机了,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嘿,你这小子!”
张汉庭从后视镜里瞪了他一眼,笑骂道:“跟我还来这套?信不信我把你扔半道上让你自个儿走回去?”
车上,几人先是聊了会儿家常,说了说弯弯那边的一些趣闻。
但很快,洛伊泽便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到他这次来京城的目的上。
“张叔,”他靠在椅背上,看似随意地问道,“你在圈子里人脉广,认不认识那种……从央视或者各大制片厂里出来单干的,比较有能耐的民营公司制片人?”
闻言,张汉庭想了想,缓缓地点了点头:“嗯,都一个圈子的,倒也认识那么几个,怎么?你找这些人干嘛?”
“我写了个本子,打算在国内拍部电影。”
洛伊泽坦然道:“钱我自己出,但对国内这套流程,我是两眼一抹黑,所以想找个信得过的制片人,帮我把盘子搭起来。”
在国内拍电影?
张汉庭的第一反应是:这小子在好莱坞混得风生水起,怎么突然想回国折腾了?难道美元不好赚了?
当然,这话可不会问出口。
他只是用一种“你小子逗我玩”的眼神看着洛伊泽:
“你这孩子,跟我逗什么闷子呢?你连韩三爷那样的人物都认识,想拍电影直接找他不就行了吗?一句话的事,何必搞得这么麻烦,还去找什么民营的。”
“我这不是先问问您嘛。”洛伊泽笑了笑,语气诚恳,“您要是有信得过的朋友,可以介绍给我,大家知根知底,一起合作,也算是互帮互助。”
刘茜茜插嘴:“他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明明可以走捷径,非要绕远路。”
洛伊泽伸手捏住她的脸颊往两边拉:“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唔…放…手…”刘茜茜含糊不清地抗议,手脚并用想挣脱。
张叔从后视镜看着后座闹腾的两人,忍不住笑道:“行吧,我认识几个从央视出来的制片人,虽然主要是搞电视剧的,但圈子就这么大,总能搭上线,不过…”
他顿了顿,“你小子可得想清楚,国内拍电影可没这么简单。”
洛伊泽松开折磨刘茜茜的手,正色道:“张叔,我明白,所以才需要你这样的老江湖指点。”
刘茜茜揉着被捏红的脸,嘟囔道:“天天跟个大人似的……”
洛伊泽作势又要伸手,刘茜茜赶紧躲到车门边,翘着腿,警惕地看着他。
张汉庭看着这对活宝,无奈地摇摇头,嘴边挂着笑意。
虽然他还是没太搞懂,为什么洛伊泽要多此一举。
但既然这孩子点名要他帮忙,他也没必要推来推去。
洛伊泽靠回椅背,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在他看来,张汉庭这个人,为人仗义,处事稳重,一直以来对他们多有帮衬,却从未开口求过什么回报。
这样的人,是可以深交的。
而通过这条线去找人,无疑是最稳妥的方式。
是,他承认,以他现如今的名气和地位,想要在国内拍一部电影,有的是捷径可走。
手机的通讯录,就存着好几位国有制片厂领导的电话,甚至一些文化相关部门的领导,他也都在各种场合下见过,彼此留有印象。
只要他愿意打个电话,主动上门拜访,别说拍一部电影,就算提一些更过分的要求,对方大概率也会看在他背后所代表的国际影响力上,笑着帮他办了。
但是,有必要去欠下这个人情吗?
别人现阶段和他之间的关系,是“认识,不熟,但想熟”。
在这段关系里,洛伊泽才是手握主动权的那个。
他们看重的是他在好莱坞的成功,以及他未来可能带来的、无法估量的价值。
如果,仅仅因为要拍一部国产小成本电影,自己就主动凑上去,姿态放低地寻求帮助,那么,关系的天平就会瞬间倾斜。
他将从一个被拉拢、被投资的对象,变成一个欠了人情的“晚辈”。
只要沾上了“人情”,那未来的人情往来,就会变得频繁而复杂。
人情债,尤其是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情债,可不是那么好还的。
今天白白送出去一个人情,以后要还的,可能就是十倍、百倍的麻烦。
一来二去,关系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多事情就再也无法用纯粹的商业逻辑去解决了。
洛伊泽可不想被这张网缠住。
所以,他宁愿搞得“麻烦”一点,通过张叔这样的熟人做中间人,去接触那些已经下海、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的民营制片人。
和对方建立起一种纯粹的、平等的“商业合作”关系。
他出钱,出项目,出核心创意。
对方出经验,出人脉,出执行力。
目标一致,利益捆绑,权责分明。
这样一来,既不用欠下新的人情,又能顺便把之前欠张叔的那些小人情,还掉一部分。
何乐而不为?
咳,别问为什么搞得这么麻烦。
这年头,在国内想要正儿八经地拍一部电影,除了要搞定最关键的“过审”和“挂靠”问题以外。
还必须得找几个像样的、懂行的制片人和副导演,来帮忙处理项目筹备过程中的各种明枪暗箭和“大坑”。
众所周知,国内的影视圈子,极其封闭,充满了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如果没有一个熟悉方方面面的人在前面帮你趟雷,一件好事,都可能给你办成一件坏事。
别看洛伊泽现在在国际上名声响亮,但回到国内这个复杂的环境里,他依然只是个“外来者”。
一旦被有心人盯上,大坑或许不敢挖,但各种吃拿卡要、阳奉阴违的小坑,绝对会接连不断。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他有钱。
当然,这种坑人现象并非国内独有。
全球的娱乐圈,本质上都是一个鸟样。
好莱坞的坑,甚至挖得更深、更专业。
不然,他当初何必花那么大的代价,去请凯文来执掌“伊菲洛”?
不就是因为公司要踏入正轨,必须得有一个深谙此道、能镇得住场子的内行来领头吗?
只不过,好莱坞的游戏规则相对更成熟一些。
有严密的合同法作为底线,专业的团队为了维护自己的口碑,也不至于真把投资人坑得头破血流。
额,这里说的“人”并不包含那些来自华尔街的金融家……那帮挥舞着钞票、自以为是的家伙,“天真”得连洛伊泽都想找机会坑他们一把。
说回正题。
作为半个圈内人,洛伊泽就算有制片厂领导的联系方式,也不可能主动找上门,来一句“领导,我想拍个电影,您看着给办了吧”。
这种行为,太直球,也太“不懂事”了。
对方或许碍于他背后的压力和名气,帮他这一次。
但下一次,就别想了。
他“不懂规矩”的名声,绝对会立刻传遍整个圈子。
所以,这些国有制片厂的制片主任,不是洛伊泽的首选。
唯有深处这行的民营制片人,那些已经下海的家伙,或许才是最完美的人选。
懂体制、有野心、有能力、利益还一致。
这,才是洛伊泽第一时间,向张叔开口求助的主要原因。
总之,在这个讲究“人情世故”的社会里,洛伊泽看得很明白。
很多事情,必须得有一个信得过的“中间人”,一个搭桥,一个引荐,然后大家一起去饭店的包间里,吃着、喝着、聊着,“老弟啊,你这个项目吧……”
事情,基本就解决大半了。
完全没必要,为了拍一部小小的国产片,就动用顶层关系,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
就这样,在家里等了两三个小时。
傍晚时分,门铃响了,张汉庭提着一个档案袋站在门口。
“喏,你要的东西。”他将文件袋递给洛伊泽,自己则熟门熟路地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
洛伊泽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资料,入手能感觉到里面纸张的厚度。
他转身去给张叔泡了杯热茶,刚把茶杯放下,一个好奇的小脑袋就从旁边凑了过来。
“什么呀?神神秘秘的。”刘茜茜伸长了脖子,试图一探究竟。
档案袋里,是十几份关于国内制片人的履历资料。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折叠起来的大尺寸图表,看起来像是内部资料的“制片流程表”。
洛伊泽坐到沙发上,开始仔细地翻看起来。
在他看资料的过程中,张汉庭也没闲着,他呷了口茶,开始讲解一些资料上没有写出来的东西。
“你看第一个,老张,”张汉庭指着第一份履历,“燕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科班出身,拍过几部不错的片子,履历上写着他‘成功协调了XX剧组与地方的关系’,对吧?”
洛伊泽点点头。
“我跟你说啊,”
张汉庭压低了声音,“他这人,最大的本事,不是拍片子,而是送审,不管你拍的片子有什么‘问题’,只要到了他手里,他总有办法,让上面的人‘高抬贵手’,这送审的协助能力,圈里是出了名的强。”
洛伊泽瞬间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