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277节
这家伙,居然变得……矜持起来了!
她不再对他动手动脚,不再说那些露骨的、能让他起一身鸡皮疙瘩的话。
甚至在日常的行为上,都刻意地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
饭桌上,她会给他夹菜,但绝不会再把自己的脑袋凑过来;
客厅里,她会和他一起看电视,但会自觉地坐在沙发的另一头……
这让洛伊泽所有准备好的“重拳”,都结结实实地打在了棉花上。
那叫一个难受!
洛伊泽甚至有些不确定,这丫头到底是在玩什么新的恶作剧,还是说,她真的“幡然醒悟”了?
只能说,他终究还是不懂女人,哪怕对方只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
对连赢了两次的刘伊菲来说,矜持,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在被洛伊泽恶语相向,进行人身攻击之后,刘伊菲就隐约明白了一个道理:过度的纠缠和主动,只会让自己显得“廉价”,降低自身的吸引力。
生日那晚的强吻,是被逼到绝境后的主动进攻,是一种“破釜沉舟”式的宣战。
目的,只是为了打破旧的平衡,确立新的关系。
而这次的三连吻,意义则完全不同。
在她看来,这已经是洛伊泽被自己“攻陷”后,内心情感不自觉的“流露”。
“不然的话,他为什么连亲三下?还亲得那么温柔?”
夜深人静时,刘伊菲抱着枕头在床上打滚,心里的小人儿得意地分析着,“洛洛他,只是嘴硬而已!”
而在单方面“确认”了洛伊泽的心意后,一个聪明的“猎手”,自然就不会再继续穷追猛打了。
强攻已经达到目的,接下来,就该进入更高级的“引诱”阶段了。
她要充分展示自己作为少女的魅力,让那只嘴硬心软的“猎物”,主动地、心甘情愿地,靠近自己。
所以,还有什么是比“若即若离的矜持”,更具有致命吸引力呢?
电视上不都这么演的吗?送上门的,你不要;会矜持的,你馋得流口水。
男人啊,就是这样!哼!
当然,最主要的是,刘茜茜虽然大胆,但她并不傻。
老妈刘晓丽那双眼睛,可一直盯着呢。
《蓝色生死恋》里面,女主角是靠着“绝症”这张王牌,才让父母最终放弃了对他们情感的干涉。
可她又没绝症……老妈要是知道了真相,会支持她才有鬼了。
之前她之所以敢那么闹,是因为她处于“弱势”的一方,可以撒娇,可以卖惨,可以博取同情。
现在既然已经“得手”,要是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去纠缠,一旦被老妈发现端倪,那她在妈妈眼里,会变成什么人?
一个“不懂事”、“带坏弟弟”的坏孩子罢了。
所以,适当的收敛和矜持,是她现阶段,最好的一种自我保护。
我,刘茜茜,好歹也是能跳级、常年拿A的优等生好吧!智商还是在线的!
再说了,一个聪明的女孩,就应该知道,把男人逼得太紧,只会适得其反。
她要给洛洛一点空间,一点时间,让他自己去纠结,去“想明白”。
最后再慢慢地,心甘情愿地,走向自己。
到时候,有洛洛这个在家中地位超然的家伙顶在前面,天,就塌不下来!
于是,这之后的刘茜茜,像变了个人。
她开始认真研究起那些时尚杂志,尝试着各种不同的穿搭风格,努力展现自己作为少女美好的一面。
虽然搭配出来的衣服,依旧有些一言难尽,但至少,方向是对的。
学习自然也没有落下,钢琴、法语、舞蹈……她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她的青春期,才不是只有荷尔蒙呢!
……
这一切,落在刘晓丽的眼里,却又是另一番解读。
她看到的是,儿子和女儿之间,终于拉开了一段健康的正常距离。
而且,他们依旧会互相照顾,互相斗嘴,关系看起来,比以前更“正常”了。
这是好事啊!
看来,洛洛那套“休克疗法”,虽然过程痛苦了一点,但效果,是真的好!
这才对嘛。
刘晓丽看着在客厅里,一个安静看书,一个认真练琴的两个孩子,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容。
月度总结:回归初心
回看后发现,很多剧情没必要写,甚至是多写多错。
比如奥斯卡小金人,写它干嘛?
获得提名就够了,拿小金人完全丧失真实感,对主角屁用没有。
甚至连水文的作用都没起到。
后续的所有冲奖电影,主角都不会再参与,让公司自己去搞。
什么三大,有意义吗?写的人一大堆,何必去凑这个热闹。
专精导演的人肯定避不开,毕竟有奖就是资历,能拉投资、主导项目,但主角需要吗?
公司拿就足够了。
还有那些什么专利,多余,费脑,无意义的布局,我甚至都懒得提了。
这书写到现在,惟一学会的就是少东拉西扯,一个题材有一个题材的主线,深入写,比扩散写有意思得多,其他东西少碰。
当导演就多拍戏,是演员就多演戏,是歌手就多唱歌,后续写到顶了再换赛道。
啥都写只会写成一坨。
什么音乐版权、影视版权、互联网、流媒体、安保、专利、投资、农场、品牌、地产、影院、游戏、平台……该砍的都砍,该略写就略写,最多用来当背景板,偶尔提一下。
这书以后的重心会放在家庭和电影上,唱歌都会减少(最多发一些致郁系歌曲,存够办演唱会的歌曲数量,全球巡演一次,然后结束这条线)。
也就是,回归初心。
虽然,醒悟得有点晚了……
第297章 EP发行与时尚崛起
由“牙齿”引发的家庭风暴,最终还是落下帷幕。
洛伊泽很快就不受刘茜茜那忽冷忽热的“矜持”战术影响,将自己从情感博弈中抽离出来,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
纯音乐专辑很快搞定。
这张专辑,洛伊泽并不打算通过伊菲洛唱片自己发行。
而是选择了另外的合作对象——索尼音乐。
为什么是索尼?
一方面,伊菲洛唱片目前的全部精力,都必须集中给即将发行的那张EP专辑上。
从宣发、渠道到公关,都需要投入资源,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同时运作一张市场前景不明朗的纯音乐专辑。
另一方面,纯音乐想要在全球范围内铺开,需要的是索尼那遍布全球,在每一个角落都有的发行渠道,以及古典音乐推广经验。
纯音乐这种小众艺术,想要获得一星半点的关注,就得依赖全球化发行。
这比伊菲洛唱片自己恰独食,要稳妥得多。
本来,洛伊泽对与索尼这家日本公司合作,是有些抵触的。
毕竟,进入千禧年后,日本方面在某些问题上的态度,已经越来越不加掩饰,搞得两国连表面上的友好,都懒得再维持,他实在不想沾边。
但……索尼确实是最合适的合作对象,比其他任何一家唱片巨头都更合适,对方也愿意与他合作纯音乐。
毕竟他们之前有过合作基础,而且,这家公司在业界,一直扮演着一个“人傻钱多”的冤大头角色。
众所周知,索尼集团干啥都容易亏,特别是在好莱坞,旗下的哥伦比亚影业简直就是冤大头的代名词,也就这两年要好一点,但也好得有限。
之所以还能屹立不倒,全靠家大业大,靠着卖硬件的利润填平窟窿。
要知道,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索尼就是全球消费电子娱乐产业的NO.1,旗下部门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全球前三的存在。
跟微软差不多一个级别,到处都是索尼的产品,科技搞得连乔布斯都是索粉。
和这样的“冤大头”合作,并不用太担心会被对方吃干抹净。
只要拿出的艺术作品,足够有份量,能让他们在硬件销售或品牌形象上赚回面子,他们并不介意帮忙发行一些不怎么赚钱的东西。
所以,这张纯音乐专辑,还是得找他们。
更何况,洛伊泽的脑海里,有一个更为长远的计划。
他未来构想的某部电影,可能需要拉索尼影业入伙。
现在通过唱片合作,提前打好关系,建立互信,也算是一种布局。
毕竟,自古影音不分家。
把索尼当“备胎”,挺好的。
而对于索尼影业和索尼音乐来说,伊菲洛同样是好莱坞的“亚洲外来户”,两者之间,具备合作的基础。
……
敲定纯音乐专辑的发行事宜,洛伊泽的目光,聚焦在自己的那张EP专辑《My Oh My》上。
正式定档在十二月初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