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278节

  现如今,正是《Stay》最火的时候,算是最完美的助推器。

  具体的发行操作很简单。

  先通过媒体确定发行时间,告知里面包含两首全新作品,其中有一首是兄妹合唱曲。

  然后,在专辑发行前一天,继续与MTV合作,全球首播家庭自制版MV《我想要的仅此而已》。

  上一部“烧钱”到极致的史诗级MV,和这一部“省钱”到极致的家庭录像带,形成的戏剧性反差,瞬间引爆眼球。

  这之后,就什么都不用管了。

  连常规的宣传推广费用都省了。

  毕竟,有《Baby》、《She》和《Stay》这三颗核弹在前面开路,这张EP专辑,哪怕两首新歌是一坨,依旧会有无数人闭着眼睛往购物车里放。

  更何况,里面全是精品。

  可惜,这种只包含五首歌的EP专辑,太过短小精悍,在单价上,是比不过那些动辄十几首歌的录音室专辑的。

  别人卖一张的钱,他要卖两张才能赚回来。

  再加上他坚持不搞巡回商演、不接个人代言,不恰烂钱,单纯依靠唱片销售,利润天花板显而易见。

  那么,既然不赚到处跑的辛苦钱,那就只能去赚……带货的钱了。

  ……

  专辑有多火爆,洛伊泽并没有过多关注。

  甚至对它一跃成为今年圣诞节最热门的“必备礼物”,也不是那么在乎。

  因为他的目光,已经放在了服装品牌上。

  跟着这张EP专辑一起爆火的,就有这个已经潜伏好几个月的LOYE。

  现如今的洛伊泽,靠着那三首现象级的单曲,迅速成为欧美年轻人之间一个避不开的话题人物。

  而作为这个时代开先河的“流量偶像”,他身上那独一无二的穿着风格,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无数人追捧和模仿的时尚风向标。

  偏偏,他身上那些设计独特的衣服裤子,在任何一家商场都买不到。

  越是买不到,就越是渴望。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不管是狂热的粉丝,还是嗅觉敏锐的时尚媒体,早在《Baby》爆火的那段时间,就已经开始对“LOYE”这个品牌,进行地毯式的挖掘。

  但最终得到的答案,却是——查无此牌。

  一直到九月份,第二首单曲《She》发布两周后,LOYE才终于在万众期待中,于纽约时装周的舞台上,正式亮相,并举办了第一场小型的品牌发布会。

  发布会上,一位法裔女发言人,向全世界的时尚媒体,讲述一个“天才的设计团队在纽约的艺术废墟中相遇,并致力于创造一个全新美学品牌”的浪漫故事,阐述了品牌的核心理念。

  以及后续一系列关于“极简”、“无性别”、“舒适”等超前理念的阐述。

  叶珂并没有露面。

  她甚至不是这家公司的CEO或法人代表,只是一个挂着英文名、身份神秘的“艺术总监”。

  她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只出现在最核心的内部文件中。

  洛伊泽,更没有出面。

  他与这家公司,明面上,只维持着一种单纯的“艺人与品牌合作”的关系。

  主打一个深藏功与名。

  至于怎么卖货?

  在2000年,一个全新的品牌,想要在线下进行大规模的铺货,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复杂的仓储和物流布局,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因此,他们从一开始,就玩的是一种更具格调、也更符合品牌调性的“精品”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

  线下,他们不开设传统的专卖店。

  这种重资产的模式,太笨重,风险也太高。

  搬不走的东西很容易就变成不是自己的,再加上时不时的零元购……

  所以,他们选择的,是那种“卖完就跑”、极具话题性的“快闪店”。

  店铺的整体布局,不像服装店,更像是一间艺术画廊。

  墙上挂着洛伊泽MV中的大幅艺术照,空间里循环播放着他的音乐。

  这种快闪店,只在纽约、洛杉矶、伦敦、巴黎、东京这些顶级大都会最时髦的街区开设,为期一周或两周。

  这个模式,在九月份的时装周过后,就已经在纽约的SoHo区,进行过一次尝试。

  事实证明,“限时”与“限量”,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无论是在哪个年代,都能精准戳中消费者的G点,引起疯狂的热议和追捧。

  原本预计能卖两周的货量,在当时不到三天,就被排着长龙的顾客抢购一空。

  店员们都忙得要嗝屁了。

  这之后,LOYE就没再轻易开设快闪店,而是以一种高姿态,选择性地入驻了全球顶级的几家买手店,去和那些真正的奢侈品大牌,并列地挂在一起,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格调。

  然后,就是主攻线上渠道——开设专属的品牌电商网站。

  这是一个极其前卫的操作。

  前卫到什么程度?

  现如今,全世界的各大服装品牌,连一个像样的官方网站都没有。

  就算有那么一两家,也大多停留在“电子宣传画册”的阶段,根本无法实现在线购买。

  但其实,网页技术和在线支付系统,在此时已经相当成熟。

  PayPal都成立两年了,国际物流系统也日益完善。

  服装电商,是完全可以搞起来的。

  毕竟,就连当初只卖书的亚马逊,现在都已经开始卖CD、DVD、电子产品和玩具了。

  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将触角,伸到“服装”这个领域。

  人们并不习惯在网上,去购买一件自己没摸过、没试穿过的衣服。

  对此,洛伊泽的计划是,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反正都是年轻人,玩点新潮的网购,对他们来说,没什么难度。

  当然,在此之前,有几个点必须提前声明。

  第一,不学亚马逊那种先进货,再销售的模式。

  只采用限量预售的模式,免得降低品牌光环,还增加了服务器成本。

  第二,网站要足够干净,别像主流那样,全是Flash动画,闪得乱七八糟的。

  只上最高质量的产品图片和展示视频,就像未来的苹果官网一样,简洁、干净、充满艺术。

  第三,运费让消费者自己出。

  都已经限量销售了,如果还自己承担运费成本,并且和线下价格一样,那不是白玩饥饿营销了?

  做到这三点后,再搭配线下的快闪店,配合圣诞节前夕的购物潮,LOYE接下EP专辑带来的滔天热度,是轻轻松松的。

  不过,这种规避了技术瓶颈和市场培育期的“新商业模式”被提前搞出来,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要知道,现如今的亚马逊,还在“重资产、大规模、低毛利”的艰难道路上苦苦挣扎,天天被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各种鄙视。

  而他们带来的这套“轻资产、小批量、高毛利、粉丝经济”的新电商模式,完全就是一条捷径。

  可千万别把未来的电商巨头,给带到沟里去了啊。

  毕竟,洛伊泽还想着什么时候去参一股呢。

第298章 恐怖赛道的算法

  说完电商网站,就不得不提,另外那家挂靠在“纽约恐怖电影节”旗下的恐怖片资讯网站——“午夜地下室”了,简称TMB网。

  同样是展示与卖货,与LOYE的高调时尚不同,TMB要小众得多。

  但在全球的恐怖片迷这个圈子里,它的名声并不小,甚至已经成为了这个小圈子里的“线上圣地”。

  看似小众,其实已经悄悄火了。

  不仅是因为万圣节和《电锯惊魂》的现象级带动,更多的是因为,网站上收录的那一大堆,在市面上难觅踪影的“复古”B级恐怖片。

  这些“垃圾”,对资深恐怖迷来说,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网站上的影片信息,细致得令人发指,海报、剧组、演职员表这些常规的就不提了,仅仅是分类标签就细分得吓人。

  “伪记录片”、“心理惊悚”、“哥特恐怖”……包括各种小分类都涵盖在内。

  但这些,都只是基础。

  真正让TMB脱颖而出的,是一项在2000年这个时间点,显得超前的技术——推荐算法与协同过滤。

  这项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基于“喜欢A的用户也喜欢B”的逻辑,通过机器算法,来预测用户的喜好,为他们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然而,就这么一个在后世看来平平无奇的小东西,在现如今,却可以让用户们摆脱在一堆垃圾里大海捞针的痛苦。

  这种“被懂得”的感觉,直接让网站的用户粘性,提高数倍。

  说真的,洛伊泽真要感谢互联网泡沫破灭。

  不然,他还真的很难在短时间内,以极低的成本,招揽到这么多愿意“委身”于小众网站的顶级人才。

  无论是LOYE品牌网站的搭建与电商渠道的开发,还是TMB的信息收集与算法构建,都需要大量顶尖的程序员和工程师。

  光有才华还不够,还得听话。

  而那场泡沫,就把这群曾经心高气傲的天才们,打击得老老实实。

  他们不再奢谈改变世界,只求一份稳定的工作。

  洛伊泽让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没有半点脾气。

  不然的话,想让这群精英,去相信并部署一套冷冰冰的机器算法,真得花费一番口舌。

  毕竟,这年头的主流门户网站,如雅虎、AOL,更多的是依赖人工编辑,手动去推荐和排序内容。

首节 上一节 278/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美食情报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