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第3节

  沙教授皱了皱眉头,这两个大四学生是他带着的,最近刚刚从132厂回来,在厂里的时候,学了很多东西,现在……

  他下意识的想要出言阻止,不过……还真想看看自己面前的这个小伙子,究竟是真的有两下子,还是只会人云亦云,所以就没发话。

  “你们哪个系的?”

  “飞机系啊!”

  “哦,那你们学了空气动力学了吧?”

  “那是当然,大一专业课就学了!”

  “你们用的教材……哪个版的?或者说,哪个老师编写的?”

  你问这干啥?两个大四学生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刘志中,1966年出版。”沙教授开口。

  “哦,这样的话,在这本书的

  两个大四学生睁大了眼睛。

  “在课本的

  沙教授点头,这个小伙子,说得完全没错!

  “好,上面就是理论公式,现在,我们再来联系实际,二战之后,超音速机型普遍采用后掠翼,马赫数越高,机翼的后掠角就越大,但是有一个极限,超过后容易翼尖失速和机翼变形,从而坠毁……为了克服后掠翼带来的问题,设计师们开始找各种方法。”

  两个大四学生再也没有了刚刚的鄙视,都认真听了起来。

  “一种就是F104,小展弦比,高翼载荷,这种结果就是损失机动性,把飞机变成有人操作的火箭,另一种办法,就是三角翼,刚刚说的那些公式,你们还记得吧?”

  两人点头。

  “三角翼的后掠角大,根据刚刚的公式得到的结论,可以降低超音速的飞行阻力,同时平均翼弦比较长,翼载较轻,这样还保证了高速的机动性,但是因为展弦比小,所以亚音速的升阻比小,低速性能差……你们要是还不懂,回去复习一下空气动力学……你们都很聪明,就是不会理论联系实际……”

  两个大四学生的脸红了,端着饭盒的手有些发抖:“老师,我们去趟图书馆……”

  两人说着,飞也似得跑掉了。

  沙教授的目光中带着赞许:“小伙子,你的基础知识很扎实,也会理论联系实际,不错,你也是飞机系的吧?哪个专业的?应该不是空气动力学专业的吧?我讲课的时候,没见过你……”

  “老沙,他是……刚刚考上咱们西工大的大一新生……”

  牛桂山惊呆了!

  他去打饭,原本想要看着秦亮想吃什么就给打点什么,一扭头,秦亮居然跑去沙教授那边聊天了,好吧,聊就聊吧,正好多打两个菜,连沙教授一起吃。

  等到他打完了饭回来,就听到秦亮在给两个大四学生讲空气动力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这秦亮,绝对是个妖孽啊!

第5章 刚来第一天,就得干活儿?

  沙教授也惊呆了:“你还没上大学?你刚刚说的那些……”

  “哦,我家隔壁,前些年住过一个下乡来的老教授,他带了很多书……”

  “是吗?他叫什么名字?”

  沙教授很兴奋,或许自己还认识呢!

  “我问过他几次,他不说……”秦亮没敢乱编名字,万一对不上号,就出事了:“村里不少人喊他臭……老九,我就叫他九叔。”

  “唉,那个混乱的年代啊,不过,你小子厉害,没耽误的学习。”沙教授说道:“你刚刚说的那些,都是歼七的缺陷,不过,这究竟怎么改才好?”

  “沙教授,我倒是有些想法,现在大胆提出来,您给指点指点。”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那就要推动祖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七八十年代,是和西方接触的最好机会,必须得把握住,迅速发展起来!

  所以,秦亮没有藏着掖着,开始介绍起来后世的改进思路。

  “我们得小改,还能起到大的效果,我认为,可以保证机翼内侧部分不变,把外侧的后掠角减小,比如说,从原来的57度减小到42度,后缘同步做前掠处理,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可以增加机翼面积,扩大翼展,从而降低翼载荷!”

  翼展越大,飞机的机动性就越强,但是会降低高空高速性能,就看怎么选择了。

  “这样做,会不会让高空高速性能降低?”

  “其实,米格-21的高空高速性能非常不错,如果不是受到机身弹性形变让方向安定性下降的限制,甚至可以飞到2.3马赫,我们现在这样一改,应该还能保证飞到2马赫。”

  秦亮这话说得,就仿佛他是米高扬设计局的设计师一样,不过,沙教授倒是连连点头,在132厂,他听老屠说过这么一嘴,的确如此!

  只改外面一半机翼,内部不改,当然还是考虑到降低成本的要求,毕竟,花钱太多的话,就没法立项!

  “当然,只增加翼展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给机翼增加前缘机动襟翼,从而提升起降阶段的机翼升力系数……”

  机翼的性能直接关系到飞机性能,设计师在这上面下的功夫也是最多的,这个前缘襟翼,就是在飞机起降阶段,可以看到机翼前部会向下弯曲一部分,这样可以减少机翼前缘的气流分离,提升最大升力系数和临界迎角。

  在西方,这已经是个很普遍应用的技术,但是东方的飞机还没有!

  “增加襟翼?”

  “没错,当初老毛子在研制米格-21的时候,第一次使用三角翼,其实也有加装襟翼的想法,只是早期不成熟,没有装上飞机而已,这马上就八十年代了,我们也得把这个西方早就掌握的技术给用上。”

  “嗯,你说的这些……”沙教授从口袋上拔出了英雄牌钢笔,然后四处找纸,目光就放在了牛桂山拎着的公文包上。

  牛桂山无奈,拿出来了一摞稿纸:“只有这个……喂,你别都拿走,给我留点儿啊!”

  牛桂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稿纸全部被沙教授霸占,然后,在上面唰唰地演算……

  好吧,给你了!

  “来,秦亮同学,咱们吃饭。”牛桂山伸手打招呼。

  “谢谢牛老师。”

  啪!

  沙教授已经拍了十几张稿纸过来:“来,秦亮同学,咱们一起手工算,争取今天天黑前算出来,我连夜让学校的木工做出来,然后去吹风洞……”

  手工算?自己不熟啊,后世自己更喜欢噼里啪啦的敲键盘,用计算机它不香吗?

  似乎是看出来了秦亮有些为难,沙教授变戏法一样,从口袋里掏出来了两把特殊的尺子。

  尺身特别宽,大概有普通学生用尺子三四个的宽度,尺身铝合金材质,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中央部分还可以抽出来,外面又套了一块有机玻璃做成的油标尺。

  这……计算尺!

  在电子计算器出现之前,搞科研的人员,几乎是人手一把,就和古代的算盘一样,这东西就相当于一台模拟计算机!

  加减乘除对它来说,只是常规运算,眼前的这种中央能滑动的计算尺,属于高档货,平方根、三角函数、指数、对数运算等等,都可以在这个尺子上完成。

  当年咱们制造蘑菇弹,靠的是几台手摇计算机,以及大量的计算尺来完成的。

  秦亮也只是在上学的时候见过,参加工作之后,就幸运地分配到了计算器,再之后,就是计算机……

  “沙老师,我……”

  “不会用?我还以为你是全能呢,原来也有你不会的,来,我教你,搞科研,不会这东西可不行……”

  天色逐渐黑了,图书馆里,两个人影走了出来,揉着脑袋。

  “那个同学说得果然没问题,他简直就是个妖孽!”

  “咳咳,朱永光,咱们是大学生,可不能说脏话,我看,那同学应该是上研究生了,否则,怎么会懂那么多。”

  “研究生?赵二刚,你该不会看走眼了吧?我看那同学很年轻啊。”

  赵二刚笑了笑:“我也希望是看走眼啊,那样子,看着应该还不到十八岁,不过……万一人家是城里人,没受过苦,所以显得年轻呢?”

  “嗯,或许吧,走,咱们去附近的小食堂要两个馒头和咸菜,带回去吃!”

  13舍,308宿舍。

  嘎吱……

  木门被推开,接着就是咔嚓一声,靠门口的灯绳被拉动,宿舍房顶中央的电灯泡亮了起来。

  “咦,咱们这宿舍新进来一名同学?”

  看着靠窗户原本空着的上铺被铺上了全新的被褥,朱永光和赵二刚两人都很好奇。

  “是啊,这时候过来,也不知道是谁,难道是还有人走关系,保送上来的?”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没多说什么。

  吃饭,看书,写论文,时间也在慢慢地过去,十点钟,眼看宿舍楼门就要关闭了,终于,有人推开了门。

  “唉,这刚刚第一天,就把人当牲口用啊!”

  六目相对,然后就是一声声惊呼。

  “怎么是你(们)?”

第6章 师兄

  “师兄,来,赶紧进来!”

  门口的秦亮扭头,看向身后,没人啊!

  “两位,你们这是叫谁呢?”

  “你啊,师兄!”朱永光迎了上来:“师兄,在食堂里,承蒙你指点,咱们今天下午,在图书馆里学了半天,终于把这部分知识给补上了!”

  “对啊,师兄,你真是太厉害了,连知识内容在第几页都知道!”赵二刚上来:“来,赶紧进来!咱们不知道师兄你和咱们一个宿舍,否则的话,今天晚上就请你去食堂吃上两个荤菜,给你接风,师兄,你哪个学校毕业的?”

  “我?燕省小黄庄中学毕业的。”

  “我们问的不是你的中学,是你大学,你大学在哪里读的?应该不是本校的吧,飞机系的师兄,我都认识的,是从其他学校考上咱们西工大研究生的吧?果然是人才。”

  “大学?西工大啊!”

  “咦,那就怪了,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当然了,我这是第一天来。”

  第一天!

  两人对视了一眼,脑子里冒出来了一个荒唐的念头,大学在西工大读的,今天还是第一天来,这师兄……

  “同学,你读哪个年级?”

  “等开学了上大一。”

  噗通,噗通!

首节 上一节 3/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起手乘十?有BUG你是真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