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872节
“别着急,慢慢来最好,说不定什么时候一朝顿悟,立刻就能推门入境了。”
见他略显失落,陈玉楼笑着拍了下他肩膀。
要知道,他当初修行时,可是一个人在后山足足猫了半年,才好不容易感应到天地间的气机,成功炼化出第一缕灵气。
他们这都算是好的了。
要是如他那般修青木长生功,怕是都要怀疑自我。
“我也这么想。”
杨方咧嘴一笑。
如今的他,比起方家山时,已经越发放松。
一双眸子澄净通透,少了几分往日的放荡,多了几分沉稳。
此刻站在鹧鸪哨、老洋人师兄弟身边,三人气质竟是说不出的相似,仿佛一个模子里刻的出来。
“再有个半天,估计就能到青城山下了。”
没有多言,陈玉楼转身看着身后碧波如玉的岷江水,只觉得心神说不出的舒适。
岷江,作为三江支流,位于古岷州内,故得此名,古称羌水,据说炎帝便成于羌水,辞海中就有炎帝居羌水流域的记载。
除却羌水外,还有乾江和白龙江的名头。
这条江在他所过的水域中不算辽阔,甚至前后只有百里不到,但风景秀丽,却是最和他心意一处。
非要说的话。
和长江三峡一带有些相似。
奇峰、绝壁、古松、劲竹,湍流、深水,只可惜眼下时节来的不对,若是夏秋,乘船逐水而下,都是一种享受。
“陈掌柜,那玄真道人是得道高修?”
见他提及,杨方不禁好奇道。
此行绕道青城山,乃是陈玉楼一言定下,他倒是没多说什么,只是觉得奇怪。
这玄真道人,难道是和药王庙老真人以及纯阳宫照葫真人一个层次的高道,不然为何绕道数百里,也要来一趟青城山。
“难说。”
陈玉楼摊了摊手。
封思北中年时,才上青城山,到了哪一步,他还真不清楚。
但这话落到杨方耳里,让他却是更加错愕。
“难说?”
“杨方兄弟不知,这玄真道人,其实是这一代观山太保,陈某此行去,是为了向他求证一件事。”
看他一头雾水。
陈玉楼也才后知后觉。
当日陈家庄向老沈头询问封思北下落时,杨方还不曾入庄,对此事自然一无所知。
而这一路上,他大多数时间又都在闭关修行。
如今问起,也算是情理之中。
只是。
敏锐察觉到他话中几个字。
原本还一脸平静的杨方,瞳孔猛地一缩,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等等……”
“陈掌柜,你说的可是明朝年间,奉诏入朝,镇压四派的观山太保?”
第384章 四派古闻 巡江走水
品咂出他此刻神态以及话语里的不对。
陈玉楼眼睛微微一眯。
惊异的扫了他一眼。
按理说,时隔数百年,观山一脉和四派之间,纵是血海深仇,也该渐渐消散了。
至少对他和鹧鸪哨皆是如此。
不过……
这种事终究不能以常理来论。
当年四派,就属摸金和发丘最为惨淡,毁符破印,一度在江湖上销声匿迹,差点破门灭户。
自东汉末年,天下群雄争锋,曹操为了筹措军资饷银,特设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
发丘中郎将,统领摸金校尉。
身怀发丘天官印,上铸‘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古篆字,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而且发丘一脉自有传承,寻龙诀、发丘指、缩骨功,行踪神秘,身手过人。
至于摸金校尉,则是挂摸金符。
虽然同样有寻龙诀。
不过发丘寻龙诀是以六十四天卦为根基,而摸金寻龙诀则是以十六字天卦为基础,两者之间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身份不同。
发丘传承更少。
据说一开始,只设立了一正一从两名发丘中郎将。
世上也就只有两块发丘印。
而摸金校尉却有足足十枚。
大明一朝,观山太保奉皇命镇压四派,毁去一块发丘印以及七枚摸金符。
让发丘天官自此绝迹。
摸金校尉也只能隐姓埋名,躲入深山,再不敢在江湖上露面。
反倒是搬山道人,因为只求丹珠之物,观山太保为朱元璋设计皇陵时,特地避开了这一点,也就不足为虑。
而卸岭力士本身就是绿林响马出身。
历朝历代都剿之不尽。
要么聚啸山岭,要么散布天下。
虽然镇杀了不少,但其实大都是占山为王的匪寇,并非卸岭门人。
这么看的话,四派当中,摸金、发丘对观山太保恨之入骨也就不意外了。
只是……
眼下这事还真不好办。
时隔数百年不说。
双方又差了一辈。
若是金算盘前辈还活着,二人之间或许还好冰释前嫌。
一旁的鹧鸪哨明显也察觉过来,两人四目相对,无声的交流了下,但一时间竟是找不到思路。
至于昆仑和老洋人,这会更是不知如何开口。
“杨方兄弟……怎么忽然问起了这个?”
犹豫了下。
陈玉楼还是旁敲侧击的问了一句。
无论如何,得先搞清楚杨方的态度。
不然,真上了青城山,到时候双方不说握手言和,万一大打出手,也不好收场。
似乎感受到了气氛忽然紧张。
杨方嘴角勾起一丝无奈。
“陈掌柜,别慌,我就是确认下。”
自小跟随在师傅身边。
他就经常听金算盘说起倒斗往事,四派八门,四门八法,搬山卸岭、摸金发丘、风水方术、寻药求财。
四派之外,又有四家。
其中重点提到的便是观山太保。
幼时的他,并不清楚利害关系,只知道以好坏区分,犹记得那时他问师傅观山太保一脉是好是坏,师傅先是沉默,然后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
“都是江湖上讨饭吃,哪有绝对。”
“只不过形势所迫,若是当年奉诏入京的是摸金,结局同样如此。”
因为当时师傅的语气,说不出的寂寥,给年少的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故而一直记到今日。
等到年纪渐长,行走江湖的时间久了。
再回首,他也愈发能够理解师傅这句话里的深意了。
倒斗江湖,听着好像是那么回事,但说到底,不过是一帮寻龙盗骨之辈,上不得台面,见不得天光。
不说封建皇权,就是如今,他们这些人在真正的大人物面前,同样抬不起头。
就是师爷张三链子。
一辈子最引以为傲的,不是摸金魁首,而是多年前追随左宗棠大人入疆平乱,剿杀捻军,以及镇压太平军的经历。
至于执掌摸金门,任职昆仑山。
对他而言,不过是传奇人生中不值一提的一段。
上一篇:开局诡秘天赋,焚尸就能变强
下一篇:这个国运有点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