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873节

  就是他老人家,放在那个时代,也捅不破天。

  毕竟学得屠龙术,卖与帝王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往今来,谁也无法拒绝的诱惑,光宗耀祖,大兴门楣。

  何况。

  他对那个年代的往事。

  几乎都是从师傅那里听说。

  说深仇大恨未必,顶多就是有些难以接受。

  准确的说。

  有忿恨,也有好奇。

  他想知道,观山太保究竟是怎么样一些人,才会被刘伯温看上,引荐入朝,为朱元璋修建皇陵。

  他们四派中人,倒斗破墓是一把好手,但修陵建坟却是一无所知。

  感受到他言语平静,神色淡然,并未杀气流露的意思。

  陈玉楼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剩下三人也是相视一眼,神色间的忧虑之色随之消散。

  倒不是说不能复仇。

  说实话。

  大明一亡,观山太保立刻解甲归田,回到祖地,隐姓埋名,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明白,对四派下手太狠,迟早会遭到反噬。

  只是担心他会被仇恨蒙蔽心智,到时候,好不容易才静下来的心神再度破坏。

  那就真是得不偿失。

  方家山十多天的修行,等于毫未建功。

  “是,巫山棺材峡,封家棺山太保。”

  思绪在脑海里一闪而过。

  陈玉楼点点头,并未隐瞒的意思。

  “还真是啊。”

  得到确认回复,杨方最后一点疑惑也终于烟消云散。

  他这些年在江湖上四处奔波。

  其实也曾遇到过不少同行。

  只不过绝大多数,连门派都无,就是小打小闹,或者三五成群,或者以家族、村寨为单位进行。

  并无传承。

  更没有秘术一类。

  其实也就是江湖上说的土夫子。

  但与四派相对的四门,观山太保、阴阳端公、九幽将军以及拘尸法王,如今还是头一次见到。

  虽然只是倒斗世家,但与四派相比丝毫不差。

  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

  “陈掌柜,这观山一脉后人……怎么会去青城山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

  陈玉楼摇摇头。

  说实话,他确实有些难以理解。

  毕竟寻找地仙村入口而言,完全不必去深山修行,留在清溪镇棺材峡,同样能够随时出山寻找。

  或许……

  观山太保熟读道藏,又精通炉火之术,想要求仙问道似乎也不奇怪。

  “回头到了山上,见到那位玄真道人,你可以当面问问。”

  “还是别了……”

  察觉到陈玉楼脸上的笑意,杨方连连摆手。

  他只是出于好奇。

  到时候见了真人,真要问出来的话,那他这些年江湖也就白混了。

  “估计快吃饭了。”

  见他目露羞赧,陈玉楼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看着岷江两岸的风景,不多时,一阵饭菜的香味,从船舱下传来,弥漫在空气里。

  几乎是话音才落。

  甲板与船舱相连的扶梯处,传来一阵咚咚的脚步声。

  下一刻。

  一道年轻身影,探出头来。

  “各位,开饭了。”

  “有劳少船家。”

  陈玉楼笑了笑,他们在船上也有一段时间了,对年轻人并不陌生。

  是船把头的幺儿。

  跟在船上学学经验,年纪不大,为人也亲切,对谁都是笑呵呵的,是以大家伙都喜欢以少船家相称。

  “叫我阿城就好。”

  “千万别叫少船家了。”

  听到那个称呼,年轻人一张脸顿时涨得通红,连连摆手。

  在他看来,自己和船上那些伙计一样,并无太多区别。

  而眼前这些主顾,老爹私底下和他说过不少次,绝对都是大有来头,至少也是世家子的身份。

  他哪里敢自以为是。

  何况,这段时间,陈玉楼和他聊过几次,随意指点过几句。

  在他心里,对他简直奉为天人。

  “陈先生,先吃饭吧,不然过会饭菜都凉了。”

  “好。”

  陈玉楼点点头。

  进了川渝境内后,饭菜明显更加和他胃口,毕竟习惯了湘菜,向来都是无辣不欢,而川菜同样如此。

  船上可能食物短缺,只能靠水吃水。

  但论吃鱼,这些常年漂泊在江上的船家绝对没有对手。

  “走了。”

  “别让船把头他们等久了。”

  招呼了几人一声。

  跟在少船家身后,一行人径直朝船下走去。

  一直到了厨房。

  果然,桌上又是熟悉的铁鼎罐,杂鱼、肉片,满满一大锅,难得一见的是,锅里还漂着几块青菜,看上去就让人食欲大开。

  除却船把头外,还有几个伙计早早就在等着了。

  “陈先生来了。”

  “快,都请坐,按眼下的行程,差不多入夜前就能抵达。”

  船把头笑呵呵的邀请一行人入座。

  见状,陈玉楼也不耽误,径直找到自己的位置。

  等他们入座后,那几个年轻伙计,还有少船家这才围着船把头坐下。

  “来来来,吃,没啥好菜,诸位还请见谅。”

  船把头并未急着动筷,而是提着旱烟杆,靠在窗户边吞云吐雾了一阵,笑眯眯的看着一行人吃上了,这才放下烟杆子,拍了拍手,拿起了筷子。

  陈玉楼之所以对它情有独钟。

  其实不是别的。

  这种流行于川渝一带,船家渔民常见的铜锅,其实就是后世名动天下的川渝火锅。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习惯于将食材一锅煮,再加上跑船人常年漂泊在水上,最是忌讳寒气,更是无辣不欢。

  干辣子、辣椒粉,和米面粮油一样,那都是出行必备。

  陈玉楼、昆仑和杨方三人还好。

  毕竟前者习惯了湘菜,后者在黄河边长大,对这种铜锅也不陌生,甚至颇为得意。

  但鹧鸪哨和老洋人师兄弟,自小出身在江浙一带,口味虽然不至于到甜口的地步,但相对而言,却是清淡许多。

  这也是为何。

  当初他们师兄妹三人初到陈家庄时。

  陈玉楼特地吩咐鱼叔,找了个擅长淮扬菜的大师傅掌勺,就是担心他们会不习惯湘菜的麻辣。

  可是……

  如今就没那么好的条件了。

  船上伙计们吃什么,他们跟着吃什么。

  他俩也清楚这点,只能将就着对付一口。

  倒是船上他们自己酿的老白干,颇对两人胃口,酒水浑浊,但味道绵长,喝上一口,身子骨都能暖和起来。

首节 上一节 873/11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开局诡秘天赋,焚尸就能变强

下一篇:这个国运有点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