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升迁记 第128节
没有人知道陈庆之跟刘文究竟是怎样调走的,除了梅海洋知道全部的详情,王坤知道大部分的情况。其他人要么不知情,要么知道一星半点,要么道听途说了些不一定靠谱的消息。
在场的人一听王坤说话,就知道背后果然有故事,而且万坤这里的还是权威版本,于是都竖起了耳朵,齐齐地望着王坤跟梅海洋,都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梅海洋点了点头,说道:“没事,说吧,反正都已经过去了,也没有什么保密的了。再说了,在场的都是自己人,说出来也不打紧。”
王坤得到了梅海洋的同意后,微笑道:“你们的新工作,或许在大家看来,包括我自己都觉得不算是好单位,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原本的安排比现在要差的多了,是海洋书记在县委那边据理力争,才有了现在的安排。”第223章离开云水乡(四)
根据王坤介绍的情况,陈庆之终于搞清楚了自己调走的内幕,也解开了这两天一直埋藏在心中的疑惑。
向应洋扬言要云水乡把陈庆之跟刘文调走,并且还要赔偿一笔钱,否则就不配合征地。他这么做,确实有自己的底气。
原来,向应洋那个在省科协当副处长的亲戚,虽然本人没什么实权,但是架不住朋友多,而且有一个在省财政厅的铁哥们。财政厅可是实权部门,多少人都要求着他办事,因此,当这个铁哥们给渔阳县委书记杨胜东打了一个电话后,县里肯定是照办,毕竟一个小小的副科级和一个计生专干的调动,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
至于省财政厅的人会什么肯给杨胜东打招呼,又是怎样打的招呼,梅海洋跟王坤都不清楚,只是知道县里很快就抓了落实,陈庆之调至县档案局,保留副科级待遇,刘文则去档案局当一般干部。
如果陈庆之是保留副科级待遇,自然会影响前程,至少这两三年,甚至三五年是不大可能在仕途上有进步了。年龄是官员晋升的最大门槛,有时候别说耽误了三五年,就是耽误一两年都是截然不同的命运。一步错,步步错。慢一拍,终至慢十拍。
而刘文这样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如果也进了档案局,自然这辈子就很难再调出来了,基本上是要在档案局干到退休了。即使他是事业编的干部,不论在哪个单位都很难有提拔的机会,但是档案局的福利待遇在全县的所有县直单位中,都是排倒数的。而茶叶局就不同了,算是实权部门,待遇也不错。光看去年刚成立的时候,不少新调进茶叶局的都是领导干部的子女,就知道这个单位肯定好。
有人总结过,到底什么样的单位算好单位,你只要看这个单位的领导近亲属多不多就知道了,领导亲属多的单位,这个单位肯定好,既有实权,待遇也高。
比如早些年还是计划经济的时候,供销社、粮油公司、矿产公司等国有垄断企业,待遇都是地方上最好的,因而很多领导家属一头扎进了里面。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计划经济的消失和市场经济的逐渐确立,供销社等原本的好单位都渐渐日薄西山,对于那些没有及时调出来的,一个个都走上了下岗再就业或者停薪留职的路子。胆大的就自行创业,有的还真的发了大财,则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言归正传。梅海洋原本对两人发生冲突有些恼火,但是真的要被调离了,又于心不忍地找到了杨胜东,虽然没敢在县委书记的办公室拍桌子,但是据理力争是少不了的。
在死皮赖脸地缠了一个多小时后,杨胜东才终于松了口,给陈庆之安排一个副科级实职,刘文调至茶叶局,算是未来数年渔阳县最重要的县直单位之一。
而至于向应洋要的赔偿金,梅海洋一分钱都没给,不过,到底不敢大意,而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办法,找了一个私企老板捐赠了3000元给他,算是变相的赔偿。
虽然不是乡政府亲自掏钱,但是向应洋也很识趣,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痛痛快快地接下了钱,并且答应把地交出来,还保证不再生事了。
听完了王坤的叙述后,陈庆之当即倒满了酒杯,叫上刘文,一起走到梅海洋面前:“书记,我们两人一起敬您。如果不是王坤乡长说了这事,我们还真不知道您在背后出了这么大的力。非常感谢书记的栽培和关注,这杯酒我们干掉!”
刘文也跟着一仰脖子喝光了。
继续倒满了一杯酒,两人又敬了王坤:“乡长,我们俩也非常感谢您的关心,话在酒中,我们干掉!”
一仰脖子,两人又喝了一杯。
待陈庆之坐好后,梅海洋亲切地说道:“你们两个吃点菜,别光顾着敬酒。我在这里还要提醒你们一点,你们俩都还年轻,不能抱着养老的想法在新单位上班。庆之,你是公务员,又是副科级领导干部,这个党史办肯定不能久呆。大家都形成了惯性思维,认为党史办是养老的地方,不适合年轻人呆。所以,你千万不能乐不思蜀,真要在党史办呆久了,就会被边缘化,久而久之,好菜也会在地里烂掉。你懂吗?”
陈庆之点了点头。
梅海洋随后看向了刘文,热切地说道:“刘文,你也一样,到了茶叶局,要好好地学习业务知识。虽然你是事业编干部,提拔的机会很少,但是不能因为提拔难,就不干活,特别是不去主动学习业务知识。你要知道,业务技能是你在一个单位的立身之本。如果你不懂业务知识,你在一个单位就很难立足,也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觉得,主动学习并用好业务技能,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我们既然拿了一份工资,就要对得起这份工资。如果说什么为人民服务,似乎太空洞太遥远了,你能做到爱岗敬业,把领导交办的事情认认真真地做好,这就足够了。”
刘文道:“书记,我听你的,在茶叶局一定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总之,感谢书记的提点,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小刘。为表敬意,这杯酒我干掉。”
梅海洋笑道:“好了,咱们不谈工作了。我提议,每个人说个笑话,如果谁说的笑话不好听,谁就自罚一杯,怎么样?”
他的提议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热情响应。
第二天,陈庆之回忆了下自己手头上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处理完的,列出清单和明细,移交给了龙永河。同时收拾了自己的物品。
梅海洋非常大方地表示,这周他不用上班,下周一再送他去党史办报到,交接完工作后就可以自己放假休息几天,调养身心。
不得不说,梅海洋这点还是比较人性化,深得陈庆之跟刘文赞同。第224章寄宿在东阳楼
陈庆之打算在云水乡再多呆两天,主要是跟自己认识的人逐一打个招呼,告诉大家一声,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如果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或许不少人都会有意见,觉得他招呼也不打就调走了,太不够意思了。
当陈庆之跟大部分能记起来的人告别后,才终于挥手离开了。周六上午,陈庆之临走的时候,梅海洋特意安排乡里的司机把他送至县城,主要是把一些随身的行李物品拉走。
由于在县城暂时没地方住,陈庆之事先联系好了王少东,打算在他的饭店挤挤,等找到地方后再搬走。
王少东原本就不是天天住在店里,对此不但毫无意见,并且还非常的欢迎,毕竟多了一个聊得来的朋友一起住,也是好事情。
车子送到了东阳楼,王少东正在一楼大厅等候陈庆之,看见车子来了之后,欢快地跑了出来,说道:“庆之,这么快呀,有多少行李?”
陈庆之刚好踏下车子,见到王少东迎了出来,笑道:“劳驾少东亲自来接,这怎么好意思。东西有一些,辛苦你帮忙搬下。”
王少东乐呵呵的说道:“小事一桩。”
三下五除二就把行李给搬下来了。还没等陈庆之开口,王少东就主动热情地说道:“这位司机大哥,等下留下来一起吃个午饭吧。”
司机摇了摇头,笑道:“不用了,我还要去办点私事,谢谢你们的好意。陈乡长,如果没有什么事情,那我先走了?”
陈庆之道:“没啥事情了,谢谢你,刘哥,今天辛苦你特意跑一趟,改天有空记得一块吃个饭!”
司机道:“没啥辛苦的,这是我的荣幸,那我走了哈。”
陈庆之跟司机挥手告别。
把行李弄到四楼后,王少东问道:“庆之,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副乡长当的好好的,怎么就发配到了党史办这个鸟不拉屎的穷单位?”
陈庆之叹了口气,随即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王少东道:“哎,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好的一面,就是你换个环境呆下也不错,而且我们哥俩也能够经常聚在一起。坏的一面,就是你被打入了冷宫,以后的发展前途多少会受到影响,最起码这两年是这样子。不过也难说,没准哪天你遇上一个贵人,比起在乡镇蹦的更高也不一定。”
陈庆之道:“说实话,我刚得到消息的时候,心里是有抵触情绪的,甚至是有极大的怨气的。但是经过认真思考,也听了听一些领导、同事的意见,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了,能够坦然对待了。清水衙门也好啊,我正好有时间去学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再去哪里搞点副业赚钱。对了,说到这个赚钱的事情,上次春节放假的时候,我记得你说过你一个亲戚想转让一块地皮,当初叫你调查清楚幕后的情形,有没有结果?”
王少东一拍脑袋,一脸抱歉地说道:“哎呀,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这事情。”
根据王少东调查的情况,这块地皮的背后,确实另有隐情,远不是他那个亲戚说的这样简单。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户还好说,关键是这人有一个干儿子早年在渔阳县城,在岚州市城区当混混,而且也算是一个大哥级的人物,因此没人敢惹。这也是地皮卖不出去的真正原因。
陈庆之道:“如果不能解决岚州道上那个大哥的问题,地皮买来确实无用。我看在没办法解决问题前,还是先缓缓,反正48万元也不是小数目,我们两个一下子也凑不齐。”
王少东有点可惜地说道:“嗯,说的是,暂时先放弃。如果能凑齐48万元,我觉得倒是可以买下来,然后再看看能否协商解决争议。走吧,差不多该吃午饭了,下楼吃饭去。”
中午是跟饭店的员工一起吃饭。由于饭店的特殊性,东阳楼的员工都是提早分两拨吃午饭,一拨是11点,一拨是11点半。现在是11点半,正好跟第二拨人一起吃饭。
在场的人一听王坤说话,就知道背后果然有故事,而且万坤这里的还是权威版本,于是都竖起了耳朵,齐齐地望着王坤跟梅海洋,都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梅海洋点了点头,说道:“没事,说吧,反正都已经过去了,也没有什么保密的了。再说了,在场的都是自己人,说出来也不打紧。”
王坤得到了梅海洋的同意后,微笑道:“你们的新工作,或许在大家看来,包括我自己都觉得不算是好单位,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原本的安排比现在要差的多了,是海洋书记在县委那边据理力争,才有了现在的安排。”第223章离开云水乡(四)
根据王坤介绍的情况,陈庆之终于搞清楚了自己调走的内幕,也解开了这两天一直埋藏在心中的疑惑。
向应洋扬言要云水乡把陈庆之跟刘文调走,并且还要赔偿一笔钱,否则就不配合征地。他这么做,确实有自己的底气。
原来,向应洋那个在省科协当副处长的亲戚,虽然本人没什么实权,但是架不住朋友多,而且有一个在省财政厅的铁哥们。财政厅可是实权部门,多少人都要求着他办事,因此,当这个铁哥们给渔阳县委书记杨胜东打了一个电话后,县里肯定是照办,毕竟一个小小的副科级和一个计生专干的调动,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
至于省财政厅的人会什么肯给杨胜东打招呼,又是怎样打的招呼,梅海洋跟王坤都不清楚,只是知道县里很快就抓了落实,陈庆之调至县档案局,保留副科级待遇,刘文则去档案局当一般干部。
如果陈庆之是保留副科级待遇,自然会影响前程,至少这两三年,甚至三五年是不大可能在仕途上有进步了。年龄是官员晋升的最大门槛,有时候别说耽误了三五年,就是耽误一两年都是截然不同的命运。一步错,步步错。慢一拍,终至慢十拍。
而刘文这样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如果也进了档案局,自然这辈子就很难再调出来了,基本上是要在档案局干到退休了。即使他是事业编的干部,不论在哪个单位都很难有提拔的机会,但是档案局的福利待遇在全县的所有县直单位中,都是排倒数的。而茶叶局就不同了,算是实权部门,待遇也不错。光看去年刚成立的时候,不少新调进茶叶局的都是领导干部的子女,就知道这个单位肯定好。
有人总结过,到底什么样的单位算好单位,你只要看这个单位的领导近亲属多不多就知道了,领导亲属多的单位,这个单位肯定好,既有实权,待遇也高。
比如早些年还是计划经济的时候,供销社、粮油公司、矿产公司等国有垄断企业,待遇都是地方上最好的,因而很多领导家属一头扎进了里面。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计划经济的消失和市场经济的逐渐确立,供销社等原本的好单位都渐渐日薄西山,对于那些没有及时调出来的,一个个都走上了下岗再就业或者停薪留职的路子。胆大的就自行创业,有的还真的发了大财,则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言归正传。梅海洋原本对两人发生冲突有些恼火,但是真的要被调离了,又于心不忍地找到了杨胜东,虽然没敢在县委书记的办公室拍桌子,但是据理力争是少不了的。
在死皮赖脸地缠了一个多小时后,杨胜东才终于松了口,给陈庆之安排一个副科级实职,刘文调至茶叶局,算是未来数年渔阳县最重要的县直单位之一。
而至于向应洋要的赔偿金,梅海洋一分钱都没给,不过,到底不敢大意,而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办法,找了一个私企老板捐赠了3000元给他,算是变相的赔偿。
虽然不是乡政府亲自掏钱,但是向应洋也很识趣,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痛痛快快地接下了钱,并且答应把地交出来,还保证不再生事了。
听完了王坤的叙述后,陈庆之当即倒满了酒杯,叫上刘文,一起走到梅海洋面前:“书记,我们两人一起敬您。如果不是王坤乡长说了这事,我们还真不知道您在背后出了这么大的力。非常感谢书记的栽培和关注,这杯酒我们干掉!”
刘文也跟着一仰脖子喝光了。
继续倒满了一杯酒,两人又敬了王坤:“乡长,我们俩也非常感谢您的关心,话在酒中,我们干掉!”
一仰脖子,两人又喝了一杯。
待陈庆之坐好后,梅海洋亲切地说道:“你们两个吃点菜,别光顾着敬酒。我在这里还要提醒你们一点,你们俩都还年轻,不能抱着养老的想法在新单位上班。庆之,你是公务员,又是副科级领导干部,这个党史办肯定不能久呆。大家都形成了惯性思维,认为党史办是养老的地方,不适合年轻人呆。所以,你千万不能乐不思蜀,真要在党史办呆久了,就会被边缘化,久而久之,好菜也会在地里烂掉。你懂吗?”
陈庆之点了点头。
梅海洋随后看向了刘文,热切地说道:“刘文,你也一样,到了茶叶局,要好好地学习业务知识。虽然你是事业编干部,提拔的机会很少,但是不能因为提拔难,就不干活,特别是不去主动学习业务知识。你要知道,业务技能是你在一个单位的立身之本。如果你不懂业务知识,你在一个单位就很难立足,也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觉得,主动学习并用好业务技能,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我们既然拿了一份工资,就要对得起这份工资。如果说什么为人民服务,似乎太空洞太遥远了,你能做到爱岗敬业,把领导交办的事情认认真真地做好,这就足够了。”
刘文道:“书记,我听你的,在茶叶局一定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总之,感谢书记的提点,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小刘。为表敬意,这杯酒我干掉。”
梅海洋笑道:“好了,咱们不谈工作了。我提议,每个人说个笑话,如果谁说的笑话不好听,谁就自罚一杯,怎么样?”
他的提议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热情响应。
第二天,陈庆之回忆了下自己手头上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处理完的,列出清单和明细,移交给了龙永河。同时收拾了自己的物品。
梅海洋非常大方地表示,这周他不用上班,下周一再送他去党史办报到,交接完工作后就可以自己放假休息几天,调养身心。
不得不说,梅海洋这点还是比较人性化,深得陈庆之跟刘文赞同。第224章寄宿在东阳楼
陈庆之打算在云水乡再多呆两天,主要是跟自己认识的人逐一打个招呼,告诉大家一声,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如果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或许不少人都会有意见,觉得他招呼也不打就调走了,太不够意思了。
当陈庆之跟大部分能记起来的人告别后,才终于挥手离开了。周六上午,陈庆之临走的时候,梅海洋特意安排乡里的司机把他送至县城,主要是把一些随身的行李物品拉走。
由于在县城暂时没地方住,陈庆之事先联系好了王少东,打算在他的饭店挤挤,等找到地方后再搬走。
王少东原本就不是天天住在店里,对此不但毫无意见,并且还非常的欢迎,毕竟多了一个聊得来的朋友一起住,也是好事情。
车子送到了东阳楼,王少东正在一楼大厅等候陈庆之,看见车子来了之后,欢快地跑了出来,说道:“庆之,这么快呀,有多少行李?”
陈庆之刚好踏下车子,见到王少东迎了出来,笑道:“劳驾少东亲自来接,这怎么好意思。东西有一些,辛苦你帮忙搬下。”
王少东乐呵呵的说道:“小事一桩。”
三下五除二就把行李给搬下来了。还没等陈庆之开口,王少东就主动热情地说道:“这位司机大哥,等下留下来一起吃个午饭吧。”
司机摇了摇头,笑道:“不用了,我还要去办点私事,谢谢你们的好意。陈乡长,如果没有什么事情,那我先走了?”
陈庆之道:“没啥事情了,谢谢你,刘哥,今天辛苦你特意跑一趟,改天有空记得一块吃个饭!”
司机道:“没啥辛苦的,这是我的荣幸,那我走了哈。”
陈庆之跟司机挥手告别。
把行李弄到四楼后,王少东问道:“庆之,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副乡长当的好好的,怎么就发配到了党史办这个鸟不拉屎的穷单位?”
陈庆之叹了口气,随即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王少东道:“哎,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好的一面,就是你换个环境呆下也不错,而且我们哥俩也能够经常聚在一起。坏的一面,就是你被打入了冷宫,以后的发展前途多少会受到影响,最起码这两年是这样子。不过也难说,没准哪天你遇上一个贵人,比起在乡镇蹦的更高也不一定。”
陈庆之道:“说实话,我刚得到消息的时候,心里是有抵触情绪的,甚至是有极大的怨气的。但是经过认真思考,也听了听一些领导、同事的意见,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了,能够坦然对待了。清水衙门也好啊,我正好有时间去学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再去哪里搞点副业赚钱。对了,说到这个赚钱的事情,上次春节放假的时候,我记得你说过你一个亲戚想转让一块地皮,当初叫你调查清楚幕后的情形,有没有结果?”
王少东一拍脑袋,一脸抱歉地说道:“哎呀,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这事情。”
根据王少东调查的情况,这块地皮的背后,确实另有隐情,远不是他那个亲戚说的这样简单。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户还好说,关键是这人有一个干儿子早年在渔阳县城,在岚州市城区当混混,而且也算是一个大哥级的人物,因此没人敢惹。这也是地皮卖不出去的真正原因。
陈庆之道:“如果不能解决岚州道上那个大哥的问题,地皮买来确实无用。我看在没办法解决问题前,还是先缓缓,反正48万元也不是小数目,我们两个一下子也凑不齐。”
王少东有点可惜地说道:“嗯,说的是,暂时先放弃。如果能凑齐48万元,我觉得倒是可以买下来,然后再看看能否协商解决争议。走吧,差不多该吃午饭了,下楼吃饭去。”
中午是跟饭店的员工一起吃饭。由于饭店的特殊性,东阳楼的员工都是提早分两拨吃午饭,一拨是11点,一拨是11点半。现在是11点半,正好跟第二拨人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