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10节

片刻之后,众臣纷纷散去,只剩下赵国宦者令繆贤还在。

赵王脸上渐渐褪去了喜色,叹了一口气,道:“繆卿,你说寡人这么做对吗?”

赵王是繆贤从小看着长大的,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赵王对繆贤的信任也是最多的,即便是身为叔叔的平原君和平阳君都无法相比。

商议最隐秘事情的时候,赵王从来只和繆贤商量。

繆贤老脸十分平静,道:“大王并不是不想惩罚蔺相如的短视,而是觉得公室派的势力过大了,想要扶持一下士人派,对吧?”

赵王点了点头,道:“是啊。

平原君在府中养了那么多的门客舍人,又把他们提拔到赵国的朝堂上来,现在半个朝堂都是公室派的人,让寡人怎么放心得下?

原本寡人把虞信提拔起来让他和蔺相如廉颇当盟友,就是希望士人派能够平衡一下公室派的力量。

结果现在公室派的赵括又取得了这样的一场大胜,唉再这样下去的话,岂不是无人能制止平原君的公室派了?”

赵王并不放心平原君,因为平原君也是赵武灵王的儿子,是可以杀掉赵王然后自己当新赵王的,这种事情在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得太多了。

繆贤想了想,道:“大王,其实这个赵括也未必就一定死心塌地的站在公室派一边。”

赵王一愣,道:“这是什么意思?”

繆贤道:“赵括的父亲赵奢虽然也是我们赵氏的后代,但是赵奢和大王共同的先祖那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所以赵奢实际上也只是一个小吏出身的士人罢了。

所以赵括小时候父亲没有发迹之时的生活也是很清苦的。

这样一个有赵氏公室血脉,偏偏又是底层士人起家的将领,正是大王能够利用来对公室派和士人派进行调和的最佳对象啊。”

赵王听着听着眼睛不由发亮,一拍大腿道:“繆卿所言极是,赵括这枚棋子,寡人是用定了!”

第17章 要让赵括死无葬身之地

蔺相如和虞信坐着同一辆马车出宫。

车厢之中,两人都有些沉默。

终于,蔺相如主动开口打破了这个沉默:“唉,老夫这些人来自认为也是有些识人之明,赵括此人老夫是真的不看好。

没想到他居然真的取得了胜利,倒真是老夫看走眼了。”

虞信摇了摇头,道:“不,蔺卿此言不对。”

蔺相如楞了一下,道:“哪里不对?”

虞信沉声道:“赵括此人我也接触过,为人十分狂傲,根本就不是一个能够成事的人,更不可能打败白起。”

蔺相如摊开手,道:“可是他做到了。”

虞信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突然露出了一丝微笑:“蔺卿,谁说打败白起的一定就是赵括呢?”

蔺相如又是一愣,道:“虞卿你这是什么意思?”

虞信道:“难道蔺卿忘了,廉颇将军可也是留在赵括麾下当副将的吗?”

蔺相如先是有些疑惑,随后吃了一惊:“你的意思是”虞信点了点头,沉声道:“不错。

我的意思很简单,赵括此人其实根本没什么本事,就是依靠廉颇将军出谋划策才赢下的长平之战,真正的功劳其实并非赵括,廉颇将军当为首功!”

蔺相如张大了嘴巴,好一会才震惊的说道:“不可能的。

廉颇也是老夫的老友,他在决战之前就来信说了,他其实没有任何的把握,全是赵括出谋划策才有的希望。”

虞信摇了摇头,道:“蔺卿此言差矣。

廉颇将军的信只有你看到,别人谁能看到?

你想想,赵括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罢了,廉颇将军才是过去几十年里我们赵国最声名赫赫,打胜仗最多的大将!如果在这两个人之中选一个,赵国的子民肯定大部分人都选择廉颇将军!”

蔺相如迟疑道:“这样一来岂不是夺了那赵括的功劳?

不好吧。”

虞信正色道:“蔺卿,难道你想要看着平原君他们公室派借助这次胜利壮大起来,压倒我们的声势吗?

我们如果想要继续和公室派对抗下去的话,就必须要把赵括的功劳弄到廉颇将军的身上,不然以后我们在朝堂上的日子就太不好过了,你明白吗?”

蔺相如依旧有些犹豫,但耐不住虞信的一直劝说,终于下定决心:“好吧,既然如此,那么你我立刻让人开始在城中制造舆论,分掉赵括的功劳!”

惦记赵括的人可不止这些。

秦国都城咸阳。

王宫之中,秦王嬴稷坐在最上首。

虽然他的年纪已经老迈,两鬓已经斑白,额头上的皱纹也越发明显,但只要他坐在那里,一股王者的威严气势就自然散发开来。

此刻,秦王的脸上充满了怒火,他的怒火不是针对别人,正是针对正跪在大殿之中的武安君白起。

“白起,你这个废物!寡人给了你六十万大军,完全按你的计划让人去邯郸散布谣言,又让王龁给你打掩护,结果呢?

三十万人,寡人整整三十万大军就这么被你葬送在了上党郡,葬送在了长平战场!你有何话说?”

秦王的咆哮声让大殿之中的上百名秦国大臣噤若寒蝉,紧紧的低下头去,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对面着秦王的怒吼,白起连连叩首,道:“臣死罪,请大王降罪!”

秦王冷笑一声,道:“即日起,夺去白起一切爵位和职务,押入大牢之中严加看管!”

秦王一声令下,几名龙行虎步的秦国侍卫立刻出现,将白起拖了下去。

众多秦国大臣看着这一幕,相顾失色。

堂堂的武安君,不久前还是位极人臣的绝世名将,如今却被直接一撸到底,眼看着性命都保不住了!然而,秦王的怒火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他目光如电,落在了位置最靠近自己的一名秦国大臣身上:“应候,你来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应候范睢是如今的秦国相邦,正是因为范睢向秦王献上的“远交近攻”之策,才让秦国接连对韩国用兵,这一次的长平之战也是因为秦国想要夺取韩国上党郡而引发。

范睢闻言出列跪倒:“白起虽然无能,但臣为相邦乃是百官之首,同样也是罪责难逃。

请大王降罪!”

秦王冷冷的注视着范睢,目光之中的杀机有若实质,但很快就如融化的冰雪般消退,沉声开口:“应候范睢总理大秦朝政,本应为寡人和大秦带来胜利,但却因你无能以至于有此一败,寡人今日削去你应候的爵位,留你在相邦任上戴罪立功,你可心服?”

范睢身体一震,下跪道:“臣,心服口服!”

大殿之上,所有秦国大臣肝胆俱裂。

两名君候,因为这一次的大败一个被投入大牢,一个被夺去爵位,都是极重的惩罚。

秦王做完处置之后,大袖一扫,道:“够了,今天就到此为止,都给寡人滚!”

等到百官离去之后,秦王才冷冷的说道:“姬侯何在?”

一名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秦王身边,恭声道:“姬侯在此。”

这便是秦国间谍首领,一手导演了邯郸谣言事件,让邯郸之中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秦国人害怕赵括胜过害怕廉颇的姬侯!秦王对姬侯道:“寡人在邯郸之中的间谍能不能接触到赵括?”

姬侯闻弦歌而知雅意,道:“回大王,有那么一两个人可以接触到赵括。”

秦王点了点头,咬牙切齿的说道:“寡人要赵括死!”

秦王很少有这么失态的时候,实在是三十万人的死伤数量让他完全无法接受。

姬侯沉默片刻,道:“大王,如此一来恐怕会让大秦在赵国之中的间谍网络暴露。”

秦王右手砰的一下砸在面前的桌案上,喝道:“区区一些间谍难道还能比寡人三十万将士的性命更珍贵吗?

寡人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手段,总之赵括一定不能活下去!明白了吗?”

说到最后,秦王已经是在咆哮了。

姬侯跪了下来,沉声道:“请大王放心,臣一定完成任务,让那赵括死无葬身之地!”

第18章 携手赵王齐入宫

在长平之战取胜之后的第三天,赵括正式班师回国。

这场胜利之后,秦军不得不狼狈撤出上党,整个上党郡尽归赵国所有!也有一些人想要继续追击秦军,但是被赵括给制止了。

并不是赵括不想追,而是现实条件不允许。

这一仗赵国的损失同样也是很惊人的,死亡的人数接近五万,受伤的人数是死亡人数将近四倍!这场大战已经倾尽了赵国的国力,如今的赵国就好像是拳击场上竭尽全力击倒了敌人卫冕金腰带的拳王,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身体之中一点力气都没了。

而且赵军也缺乏粮食,如果不是从秦军大营之中获得了一大批粮食,赵军甚至连回到邯郸的口粮都不够了。

没有足够的粮草,就算攻到秦国境内,在面对秦国人的坚城时也只能无功而返。

胜利之后需要的是修养生息,需要的是得到大量的军功、爵位、钱财赏赐,这些东西已经不能再从秦国获取,而是要从赵国的首都邯郸,从那位赵王的身上获得!在留下了五万部队平定局势之后,赵括带着自己的三十万兵马,还有十三万秦军俘虏,浩浩荡荡的回国。

赵括没有像历史上的白起坑杀四十万俘虏那样直接把这些秦军俘虏都坑杀掉。

杀掉当然是省事,但也会让赵括背上冷血屠夫的骂名,同时赵王也不允许赵括这么做。

都是上好的劳动力,拿去修赵国长城,去修水利,去开荒干苦役他不好吗?

赵国的人口可没有多到连这么多劳动力都直接浪费掉的地步。

至于怎么把这些俘虏拆散安置,怎么分散到各个不同的地方好让他们不作乱,那是赵王和大臣们该考虑的事情,和赵括这个主帅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半个月后,赵括的胜利之师浩浩荡荡回到邯郸。

邯郸城之中人山人海,无数人都挤在道路两旁,围观着犹如长龙一般在大街上行军的部队。

赵军士兵们虽然一个个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但此刻却比和秦国人厮杀还要紧张,一个个绷紧了脸,昂首阔步的走着,唯恐被父老乡亲们看了笑话。

人群之中爆发出无数欢呼的声音。

一名老者手指不远处一位赵军士兵,得意洋洋的大吼道:“快看,那是老夫家的小子!哈哈,胜利归来了!”

另有一名大妈更加得意的叫了起来:“那是妇人我仲弟二弟,看到了吗?

百将!这次回来怕是就要升五百主了!”

话音落下,大妈顿时收获了一片敬意。

下一秒钟,无数大妈大爷顿时涌到了这位大妈的身边。

“大娘,你仲弟是否婚娶?”

“大娘,我夫家妹年方二八,貌美如花,不知你可有意?”

“大娘”这一幕在邯郸街道的多处上演,每一名胜利归来的将士都受到了无数女方家长们的青睐,甚至是争抢。

这年头,就是有战功的人最吃香!赵括骑着高头大马,在无数赵军士兵的簇拥下于大街上缓缓前行,每到一处必然引起震天的轰动。

首节 上一节 10/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