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9节

我等军中将领五体投地,特备上薄酒,为大将军贺!”

一碗美酒被廉颇亲手呈送到赵括面前。

诸将齐声:“为大将军贺!”

赵括长出一口气,露出笑容。

从今天开始,赵括就是当之无愧的赵国军方第一人,不做他人之想!夜深了。

白起坐在距离长平战场三十里之外的端氏城之中,听着面前众多惊恐秦军将领的汇报。

六十万秦军,如今跟随在白起身边的只有十万出头,其他的要么就是在逃亡的过程中不知所踪,要么就是被赵军斩杀或者俘虏。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白起是秦军主将,一路上有众多忠心耿耿的部下护卫甚至不惜以性命殿后阻挡追兵的话,白起自己恐怕也逃不出赵军的追击。

这一切,全都拜赵括所赐!白起越想越是悲愤,终于一声悲呼:“赵括小儿,老夫今日之仇,来日必定十倍、百倍奉还与你!”

话音落下,只见白起张口哇的一声喷出一道血箭,整个人直接吐血晕倒了过去。

第15章 赵括到底行不行啊

赵国都城,邯郸。

王宫之中,一场议事正在举行,参加会议的都是赵国的重要人物。

年轻的赵王坐在上首,满面愁容,忧心忡忡的说道:“前两天的时候赵括让人传回消息,说是准备发起决战,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了。”

赵王的压力真的很大,今年是他即位的第六年,亲政的第四年时间,然而他要面对的却是和他祖父赵武灵王同一时代的人物,整整在位四十六年的秦王嬴稷!四年的经验对四十六年经验,想一想都知道这是一场多么不公平的对决。

好在,赵王还有一班贤明的大臣。

首先就是赵王的亲叔叔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赵胜是如今的赵国相邦,和已经去世的孟尝君田,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以及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史书流芳的贤臣。

平原君闻言便开口安慰道:“大王请放心吧,赵括能力极强,定然能够击败秦军,给大王和赵国带回一场胜利!”

听了平原君的话之后,赵王的脸色也是略微放松了一些,点头道:“也是。

那赵括的兵法寡人素来是有所听闻的,此战应当能胜。”

但就在此时,另外一名赵国重臣,上卿蔺相如却道:“大王,老臣觉得还是不能过于乐观。

赵括虽有名声,但秦军主将白起也是声威赫赫经验老到,就怕赵括上了白起的当啊。”

论到名声,蔺相如其实和平原君也不相上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传诵千古,耳熟能详。

赵王闻言脸色又是一变,平原君和蔺相如都是他的左膀右臂,如今两人突然唱起了反调,让赵王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

平原君皱起眉头,有些不高兴的说道:“蔺卿这话说的就没有意思了,都知道你和廉颇大将军交好,但你也不能因为你二人之间的私交而影响我们赵国的大事!”

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将相和”那是众所皆知的事情,这两人都是来自底层的士人阶级,因此从那之后便牢牢的抱团成为盟友。

有盟友就有政敌,政敌是谁?

便是面前的平原君了。

平原君作为赵王的叔叔,他的身边聚集的是像平阳君赵豹、马服君赵奢这样的王族大臣,属于公室宗室一脉,和蔺相如廉颇这些出自底层的大臣正好是两个极端,格格不入。

人们通常将平原君这一脉称为“公室派”,将蔺相如这一派称为“士人派”,这两派也是如今赵国政坛中最大的两派势力。

赵括替代廉颇做主将,就是公室派对士人派的一次政治打击。

所以,公室派的首脑平原君当然不允许士人派的首脑蔺相如对赵括这个自己人说三道四。

蔺相如摇了摇头,道:“平原君,蔺某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说的事实。

以廉颇大将军之能尚且无法应对秦军,赵括根本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就仓促上阵,这不是拿我们赵国四十万士兵的性命当儿戏吗?”

平原君重重的哼了一声,道:“这件事情大王已经做出裁决,难道蔺卿想要质疑大王的意见吗?”

蔺相如正色道:“大王固然已经下了命令,但我蔺相如作为赵国之臣,受先王大恩,即便是触怒大王也一定要说出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

赵括或许十年后足以成为主将,但现在用赵括去当主将就是不负责任,就是冒险!”

蔺相如的身边,另外一名赵国重臣,上卿虞信也悠悠的说道:“蔺卿所言极是,虞某也认为赵括只会夸夸其谈毫无经验,确实没有那个才能作为主将。”

在平原君的身旁,平阳君赵豹摇了摇头,道:“虞卿此言差矣,廉颇大将军虽然经验丰富,但在上了年纪之后过于保守,连主动出击都不敢,难道要我们赵国白白的把上党郡送给秦国吗?”

蔺相如道:“秦国如今势大,上党郡送给秦国又有何妨?

总比让赵括去领兵,送了我们四十万将士的性命要好!”

平原君怒道:“简直是胡说八道,秦国若是占据了上党郡的话以后随时都能够从上党出兵威胁我们的都城邯郸,我们怎么能随随便便将上党郡让给秦国,那不是等于让秦国人把刀子架在了我们头上?

廉颇既然不敢打,那就让敢打的赵括上去,有何不可!”

几人一番争论让赵王头痛不已,终于忍不住开口道:“诸卿都不要争了!”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赵王咳嗽一声,道:“蔺卿和虞卿的顾虑寡人也是懂的,但现在的局势如此,上党郡退让是万万不行的,再说决战都已经开始了,说这些又有何益处呢?

还是静候战争结果吧。”

赵王这番话说出来,大家也顿时就没有了争吵的兴致,各自沉默。

赵王看着面前这副两派争锋相对的情形,脑袋也是十分头痛。

赵括,你到底行不行啊?

赵王其实对赵括也不是很信任,只是因为平原君大力推荐所以才用赵括取代廉颇当主将的。

就在这一片沉默之间,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众人下意识的抬头看去,发现是一名身着宦官服装,两鬓斑白的老者。

可别小看这位老者,他的名字叫做繆贤,乃是赵国宦者令相当于大内总管,当年向赵惠王举荐了蔺相如的存在。

繆贤语气急促的说道:“大王,上党郡长平战场的战报已经传回来了!”

这一句话说出来,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心神。

赵王迫不及待的问道:“结果如何了?”

繆贤环顾在场众人一圈,就在气氛无比紧张之时,这位老宦者令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大王,我们赢了!赵括将军在长平战场之中歼灭秦军超过三十万人,取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这个消息犹如一个重磅炸弹,瞬间在大殿之中炸开,让所有人头晕目眩,不能自己。

赵括赢了?

赵括赢了!

第16章 赵括真乃国之良将

平原君此时再也顾不得任何仪态,直接从坐席上一跃而起,兴奋无比的挥舞着拳头,发出一声怒吼。

“大王,赵括赢了!赵国赢了!”

年轻的赵王脸上同样露出了无比兴奋的笑容:“是啊,赵括赢了,赵括赢了!寡人就知道,寡人就知道赵括一定能赢!”

赵王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赵括不但打败了秦国,而且还歼灭了三十万秦军啊!三十万秦军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秦国人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就一跃成为强国,从那以后到现在为止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秦国几乎没有遭遇过什么大败仗,最惨重的失利就是十年前被赵括的父亲赵奢在阏与之战中歼灭了十万秦军。

现在,赵括将这个已经十分惊人的记录整整翻了三倍!平阳君赵豹喜不自胜,道:“大王用人有方,赵括英勇善战,有君臣如此,乃是赵国之福啊!”

赵王听着这顺耳的话语,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很好,非常好,赵括果然是国之良将,国之良将啊!”

在赵王和平原君平阳君的兴奋中,蔺相如和虞信对视一眼,神色都颇为复杂。

尤其是蔺相如,方才他口口声声的质疑赵括的能力,结果话音未落赵括就以实际的表现切切实实的打了蔺相如的脸,让这位贤臣颜面无光。

此刻如果有一个地洞的话,蔺相如绝对直接钻进去了。

丢人,实在是太丢人了。

蔺相如这辈子多少赫赫事迹,何时有这么丢人过?

就在此时,平原君的目光投射道蔺相如身上,露出一丝笑意:“蔺卿,你方才口口声声说赵括不行,如今战报在此,赵括不但击败白起更是创下大赵立国以来的歼敌记录,你有何话说?”

蔺相如的脸火辣辣的,看到赵王也在注视着自己,知道今天这件事情是断然不可能搪塞过去的,只好起身拜倒:“大王,臣目光短浅,险些误了赵国大事,还请大王降罪!”

虞信也同样出列请罪。

赵王看着跪在地上的蔺相如和虞信,有些迟疑。

这两人确实是误了赵国大事,如果赵王真的听了这两人的话继续用廉颇不派赵括上场,那胜利就无从说起。

但蔺相如是赵王的老师,也是上一代赵王留下来的辅政大臣,虞信则是赵王在即位之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大臣,都是自己人啊。

赵王沉默片刻,道:“蔺相如、虞信,你两人确实犯下错误,但好在并未造成实际影响,所以寡人罚你们俸禄三年,并让你们向赵括当面请罪,你们可心服?”

蔺相如和虞信听完这番话,顿时有些吃惊。

不是因为太重,而是因为这处罚也太轻了。

俸禄这东西别说三年,三十年对于蔺相如和虞信这种高官都是九牛一毛的东西,至于请罪也就是动动嘴皮子道个歉罢了,面子是丢了,但实际损失一点都没有。

这种处罚哪里能叫处罚,简直就是袒护嘛。

蔺相如和虞信不敢怠慢,立刻叩首道:“多谢大王,臣等心服口服!”

一旁的平原君顿时急了,道:“大王,这”平原君的话直接被赵王打断:“平原君,难道你也对寡人的处置有意见?”

平原君一咬牙,道:“大王,这两人如此诋毁赵括,却只是受了这点惩罚,到时候赵括听了怎么想?

可不能寒了功臣的心啊!”

赵王脸色一沉,十分不高兴的说道:“平原君这话说的就没意思了,赵括有功劳寡人自然会赏他,蔺卿和虞卿有错寡人也罚了,你还想如何?

赵括是你举荐的,难道你也想要借此做什么章?”

平原君被这番话逼到了墙角,只好无奈说道:“大王言重了,臣对大王的判决心服口服。”

赵王这才露出笑容,道:“这就对了嘛。

蔺卿虞卿,你们两个回去好好想想自己的错误和怎么赔罪吧。

平原君平阳君,你们两个立刻去组织一场盛大的典礼,寡人要和整个邯郸,和整个大赵一起庆祝!”

首节 上一节 9/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