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140节

第236章 太师,你是人蠢无药医

太后既然已经发出了命令,赵括理所当然也是要走一遭河东郡的。

出发之前,公事是必须要安排好的。

由于廉颇这个大将军出征,众多原本归廉颇处理的事务都转移到了赵括的大司马官署,让赵括忙了整整三天才搞定。

终于签完最后一份地方郡尉的动员令,赵括放下手中毛笔,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

“娘的,难怪历史上的皇帝们都那么喜欢偷懒,这处理公务确实是个体力活啊!”

仔细想想,皇帝如果想要当一个明君的话就得和后世的网络作家一样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每一天都要辛勤无比的工作,这特么简直是铁人才能胜任吧。

揉了揉手腕,赵括走出了官署,坐着马车准备回家。

明天就是赵括前往河东郡的日子。

马车刚刚驶出大司马官署的大门,就被一辆迎面而来的马车堵住。

对面的马车是这个时代非常流行的无车厢带伞盖式马车,上面坐着的也不是别人,正是赵国太师韩徐为。

韩徐为看着赵括,得意洋洋的开口:“听说武信君明日就要前往河东了?”

赵括淡淡的应了一声。

韩徐为捻着胡须,得意的笑道:“唉,如今大赵的重点是争霸中原,那河东郡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战场罢了。

不过老夫觉得,武信君即便是去了河东郡那边的小战场也得好好努力,否则的话若是万一被秦国人攻占了河东,那岂不是有负武信君的赫赫声威?”

说完,韩徐为自顾自的得意大笑了起来。

赵括突然明白了什么。

韩徐为是太师,他的办公地点距离赵括的大司马官署是相当远的,而且回家也不顺路。

所以这老小子是专门跑来自己面前装逼来了?

赵括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用同情的目光看着韩徐为:“太师啊,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

韩徐为笑道:“什么话?”

赵括淡淡的说道:“人蠢无药医!本侯觉得这句话用来送给太师再适合不过了。”

韩徐为整个人都愣住,过了好几秒之后才回过神来勃然大怒,手掌砰一声狠狠的拍在了身边的座椅扶手上:“赵括,你竟然如此公然辱及老夫?”

赵括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太师,念在你也曾经为大赵出过那么一点点力的份上本侯就劝你一句,人老了就低调点,不然的话若是跳得太高将来就会摔得越重,说不定一下子就摔死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赵括直接命车夫开车,越过韩徐为的马车扬长而去。

韩徐为气得浑身颤抖,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他确实是来看赵括笑话的,没想到反而在赵括这里受了一肚子气。

“罢了罢了。”

韩徐为咬牙切齿:“就先让赵括这小子再蹦跶几天,等到大将军胜利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老夫倒要看看他怎么继续装下去!”

这件事情很快传进了宫中,太后听说之后立刻召集韩徐为入宫询问,然后韩徐为就恶狠狠的告了赵括的状。

“太后啊太后,这赵括年纪轻轻就如此跋扈,若是将来势力更加强盛那还了得?

必须要早日除去此獠,才是大赵之福啊!”

韩徐为都气疯了,自己多少年没有被人当街这么臭骂过了?

传出去的话这脸面何存啊。

太后脸色阴沉,过了良久才道:“如今大赵还需要武信君,还是以后再说吧。”

韩徐为很不高兴的走了,走到大殿门口之外的时候忍不住恨恨的说了一句:“女子果然不能成事!”

韩徐为以为身边没人,但他却万万没有想到一双眼睛正在阴影处静静的盯着他,将他的这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又过了半个时辰,周少奋奉命进宫。

“太后,不知召臣有什么事情?”

这段时间周少奋也很忙,要知道打仗的时候各郡总是容易发生很多官员违法乱纪的事件,比如说借着征兵的名义强抢民女,暗害那些不服的老百姓,甚至贪墨军事物资等等。

每一次打仗的时候都能发现并抓到不少这种贪官杀掉,但下次打仗依旧还有,就好像一个永不停息的循环一样。

太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的告知了周少奋,并问道:“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周少奋思考良久,才道:“太后,臣觉得这其实反倒是武信君没有反意的表现。”

“哦?”

太后有些惊奇的抬高了语调。

周少奋道:“太后请想,历史上那些乱臣贼子,就比如说取代了姜氏统治齐国的田氏吧。

田氏在当大臣的时候一直藏拙,暗中邀买人心,表面对姜氏君王则是毕恭毕敬,不但让君王放松警惕而且还让民心都站在了田氏那边。

可现在武信君赵括锋芒毕露,哪里有半点田氏当年那种藏拙的模样呢?”

太后的秀眉皱了起来,思考良久之后道:“老妇还是觉得武信君有反意!”

这是一种女人的直觉,只不过和之前相比,太后说的话明显没有那么有底气了。

周少奋笑道:“就算武信君真有反意,他的根基都是在军方,官员和民间根本就没有他的势力,他凭什么来犯上作乱?

军队的话还有大将军廉颇在武信君之上呢。

老臣认为,如今真正重要的事情其实是将大王好好的教导,只要大王将来成年能够如同武灵王、惠王以及先王那般英明,武信君最多也就是第二个白起,绝对不可能对大赵政权有任何威胁。”

太后再一次沉默,好一会才道:“老妇明白了,你下去吧。”

等到周少奋离去之后,太后看着刚刚从阴影之中冒出来的宦者令,道:“如何?”

这位宦者令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却是太后进宫之后就服侍的老人,也是太后最为信任的人。

宦者令轻声道:“老臣不知道周卿说的话对不对,但是老臣刚刚却听到了太师在离开之时的一句话”砰的一声,听完了这句话的太后忍不住拍了桌子,俏脸上遍布寒霜:“这个韩徐为居然说老妇是女子不能成事?

好,很好。”

这一刻,太后的心中终于确定了赵国第一忠臣的人选。

不是韩徐为,而是周少奋!

第237章 韩魏的暗中转变

魏国都城,大梁城。

魏王高居上首王位,注视着面前正在恳切陈情的齐国使者。

只听齐国使者道:“大王,齐国、赵国和魏国都是近在咫尺的国度,若是这一次赵国真的得逞并灭了我们齐国,那赵国下一个必然就要进攻魏国了!正所谓唇亡齿寒,还请大王三思啊!”

魏王闻言心中微微一动,但是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说道:“使者请先到偏殿休息,让寡人和诸卿商议一番。”

齐国使者离开之后,魏王便道:“诸卿刚才都听清楚了,具体该如何,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一名魏国重臣开口道:“大王,我们可是刚刚和赵国签订了盟约,如今信陵君更是跟着廉颇正在征伐齐国,这个时候背弃盟约是否会让天下诸侯质疑我们魏国的声誉?

而且,赵国若是真的灭了齐国,我们大魏也能够从中分一杯羹,并不是全然没有好处。”

这位显然是支持魏赵同盟的。

但这位的话音刚刚落下,晋鄙的声音就响起了:“大王,臣觉得这位使者说的很有道理,大魏这一次应该站出来反对赵国!”

魏王看向晋鄙,略微有些吃惊的说道:“晋鄙将军,寡人记得你前两年不是还跟着赵国武信君作战,为何会反对赵国?”

晋鄙沉声道:“回大王,正是因为臣和赵国武信君接触过,所以才清楚赵国的野心。

赵国并不满足于开疆拓土,他们想要的是彻底灭亡其他六国,将整个天下都纳入到赵国的统治之中!大王,这样的赵国绝对不能变得更加强大了,否则的话就会像前几年的秦国那般,就连六国联合起来都要无可奈何了。”

之前那名支持赵国的重臣明显就不高兴了,冷冷的说道:“晋鄙大将军,之前赵国平原君前来同盟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说这些?”

话语之中暗指晋鄙两面三刀。

晋鄙哈哈一笑,正色道:“平原君来的时候赵国正是威震天下,如果大魏不答应的话当时就要受到赵国的征伐,而且很有可能会没有任何援军。

可现在呢?

只要大魏能站在赵国的对立面,那么大魏就有了齐国、楚国和燕国三个国家作为援手。

而且赵国人根本就不会想到我们大魏竟然在决战之时反过来捅他们一刀,这样的兵力优势加上出其不意,必然能够击败廉颇,重创赵国!”

顿了一顿,晋鄙看向魏王,言辞无比恳切:“大王,大魏的都城大梁距离赵国邯郸可是最近的一个国家,一旦赵国完全强大起来真的后患无穷。

如今已经是唯一一个能够阻止赵国继续强大的机会了,还请大王一定要好好把握,绝对不要再错过了!”

魏王深吸一口气,脑中细细思考,越想越觉得晋鄙说的有道理。

魏王当然不是不知道赵国强大起来的威胁,只是之前打不过没办法罢了。

现在这个机会就放在魏王的面前,只要魏王做出选择,胜利的概率其实很大!而且,赵国相邦平原君还是魏王心中最为忌惮的信陵君的姐夫魏王深吸一口气,十分果断的说道:“来人啊,把齐国使者请上来,礼貌一些,尊重一些!还有,立刻让人用最快的速度传令给信陵君,告诉他寡人已经和齐国结盟,他知道在决战的时候该怎么做!”

韩国都城,新郑。

韩王看着面前的楚国使者,目光微微闪烁。

这名使者不是别人,正是楚国三大家族之中昭氏的家主,楚国上柱国昭仲!只听昭仲道:“大王,贵国的上党郡可是被赵国直接强占过去,至今都没有归还。

河东郡之战韩国也是精锐倾巢而出帮助赵国,结果却没有得到哪怕是一寸土地。

这样的赵国难道真的值得韩国追随吗?

况且只要赵国继续强大下去,就会像当年的秦国一样不停的发动征战,贵国作为七大诸侯国之中比较弱而且又靠近赵国的对象绝对是赵国征伐的优先目标。

韩国不能让赵国做大了,请大王三思啊!”

面对着昭仲的这一番分析,韩王陷入沉默,良久才缓缓说道:“昭卿,你说的话确实是很有道理。

但你不想想,赵国太后乃是寡人的亲人,赵国太师韩徐为是我大韩宗室,他们又怎么可能轻易讨伐大韩呢?”

昭仲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声十分刺耳,让韩王的脸色一阵铁青,几次想要发作让人把昭仲赶出去,但终究还是没有这么做。

片刻之后,昭仲止住笑声,正色道:“大王此言何其谬误!想那秦国先王嬴稷,他的母亲芈氏便是我楚国王室之女,秦国上一任相邦魏冉更是我们楚国人,但这妨碍秦国进攻我们大楚了吗?

没有!秦国人不但进攻我们大楚,而且还抢走了大楚的郢都,还烧毁了我们大楚历代先王的陵墓!大王若是还因为这点血缘关系而执迷不悟,外臣恐怕下一个先王陵墓被烧的国家就是韩国了!”

这句话无比尖锐而刺耳,顿时让韩王脸色大变,久久说不出话来。

丧师丢土这个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如果真的混到祖宗的坟都被烧了,骨灰都被扬了,那韩王死后还有什么颜面去地下面对列祖列宗?

一阵剧烈的心理挣扎之中,韩王缓缓说道:“如果寡人让前线大将临阵反水帮助齐国,能有什么好处?”

首节 上一节 140/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