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

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 第154节

  甚至有人已经下定决心,让家里的傻儿子去游骑卫参军。

  就在此时,战鼓声响起,像是疾风骤雨一样,可眨眼之间又戛然而止,舞姬们停下所有动作,躬身对着秦长青一拜,百姓们此时也不再说话,而且纷纷对着秦长青行礼。

  “秦公,壮哉!”

  声音,响彻云霄。

  秦长青急忙还礼,“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陛下治国有方,也是游骑卫和西州府兵、百姓,上下齐心的结果。”

  “好了,我只能送你到这了,前面还有一人,你也熟悉!”

  李泰的嘴角露出一抹玩味儿的笑容,“看见了别激动,千万别激动!”

  “恩师,徒儿就在德胜门这里等您,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好的。”秦长青对着李泰施礼,“谢魏王殿下。”

  “都是兄弟,客气什么!”

  李泰抿抿嘴,“哎呀,这天气有点热,不知道秦兄弟,有没有啥什么制冷的良方?泰,在长安城还闲着一间铺面。”

  “抽空,我会派人去殿下府上。”

  “行,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李泰心满意足的一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美滋滋的离开。

  秦长青进入了德胜门,顺着甬道一直向前走,到了另一个城门,过了那道城门就是太极宫。

  甬道两侧,羽林卫分成左右两排,气势恢宏,看秦长青的眼神里面带着无尽的崇拜和尊敬。

  在一看甬道的尽头,站这一人,此人脸色铁青,看秦长青的时候咬牙切齿,恨不得把秦长青碎尸万段!

第232章 追封谥号,满门忠烈!

  甬道的尽头,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承乾。

  他对秦长青的恨,是发自骨子里的。

  自打知道了这个人之后,就感觉秦长青是老天爷派来折磨他的。

  印书局的事情之后,李世民对李承乾更加严苛了。

  当知道秦长青远赴西州那刻起,李承乾就在家里不断的画着圈圈,诅咒秦长青战死西州,尸骨无存。

  当知道西州大胜,李承乾愤怒的砸烂房间内的各大瓷器,发泄自己的不满。

  然而,这还不算完,李世民居然让他亲自在这里等秦长青,宣读最后一份圣旨。

  前有内侍头子的干儿子,后有魏王李泰,现在太子殿下都亲自出来宣读圣旨,这待遇从大唐开国至今,还是头一遭。

  李承乾不知道秦长青走了什么狗屎运,娶了自己的妹妹不说,还能得到皇帝的眷顾。尤其是这个家伙和李泰又走的那么近,顿时就感觉自己的座椅有点烫屁股。

  所以,不管是不是妹夫,在绝对权力面前,李承乾都要搞死秦长青,折断李泰的羽翼。

  “真想不到,你还能活着回来,本宫还以为你得尸骨无存呢。”

  走近秦长青,没有着急摊开圣旨,而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

  “你都没死,我怎么能死?”

  秦长青半眯着眼睛看着李承乾,“李承乾,咱俩本身没啥仇。但你也别在招惹我,把我惹毛了,对你没好处。”

  “是吗?那咱们就拭目以待,本宫就跟你杠上了!”

  李承乾的双眼中充斥着怒火,“我知道你是谁了,别人能灭你满门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就算现在弄不死你,那就让父皇养着你,把你养得肥肥的,等本宫登基之日,就是你秦家二次灭门之时。”

  秦长青很想抽出自己腰间的长刀,一刀砍了李承乾,但强忍着怒火,秦长青平复了一下心情,噗嗤一下笑了,“姓李的,别哔哔那些没用的,立马读圣旨,老子赶着回家抱媳妇呢!”

  “你……”

  李承乾原以为他能激怒秦长青,谁知道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气得险些吐血。

  “圣曰:隋末战乱,中原之地生灵涂炭,平阳公主在关陇起兵……秦氏一族为统一中原立下不世之功……特追封新文礼为忠义公,谥曰尚武;追封新月娥为昭容郡主,秦家上下满门忠烈,酌工部员外郎阎立本,前往齐州,为秦氏一族建立祠堂,立功德碑传世!”

  听到这个旨意,秦长青的眼睛瞬间就红了,秦家上下满门被杀,就剩下他一个,现在追封下来……

  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臣,谢主隆恩!”

  接过圣旨,秦长青对着太极殿的方向,嘭嘭嘭磕了三个响头,站起身,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也没想到圣旨里面说的这些话,愣了好半天,才结结巴巴的开口,“陛下口谕,就不见你了,回秦家庄吧。”

  …………

  手里拿着圣旨,走出皇城,思绪混乱的上了马车。

  回到秦家庄,刚一进庄子就看见李焕儿站在秦家庄的牌楼下面,左顾右盼。

  庄子里面所有庄户,所有学子,列队欢迎。

  收好了圣旨,秦长青擦擦眼角的泪水,走下马车。

  “夫君……”

  李焕儿小跑一步,一下子扑到秦长青的怀里。

  秦家庄上下热闹非凡,杀牛宰羊,大摆流水席,恭迎秦长青凯旋。

  吃过酒席,秦长青立马招呼凤儿,“凤儿,烧水……”

  随即,打发走了左右人,将李焕儿拦腰抱起,走近卧房。

  千言万语终于汇集成一声娇滴滴的呢喃:啊……

  第二天起床,秦某人的双腿有点飘,一手扶着墙,一手扶着腰。

  就感觉一夜的激战,丝毫不亚于带兵固守西州城……

  军体拳是不能打了,吃过了早饭,李焕儿换了一身便装,拎着秦家庄的几样特产,带着凤儿去了长安城找李银环。

  秦长青没有回游骑卫,而是开始巡视庄子。

  码头已经建好,水面上都是排队卸货的船舶,工人们喊着号子,开始给船只卸货。

  各大工坊,都有条不絮的进行,庄子里的耕地今年翻了一倍有余,庄户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秦长青发现,李焕儿天生就是经商的小能手,自己离家一年多,庄子里面居然做的有声有色。

  秦毅和瘸子等人早就回来了,秦长青看看收回来的烟叶,早已经晾干。

  立刻去了造纸厂,找到了最合适的纸张,让工人大批量生产。

  秦氏卷烟厂,也正是开工建设。

  没有过滤嘴没关系,这东西抽的就是一个劲头儿。

  找来一张纸,弄了点糯米水,秦长青卷了一只烟卷,用火折子点着之后,深吸了一口。

  咳咳咳……

  那味道有点冲,可抽了第二口、第三口之后,也逐渐适应起来。

  瘸子和秦毅看得一脸懵逼,“主家,这玩意儿不是药材吗?还能抽?”

  秦长青晕乎乎的,笑而不语,给瘸子和秦毅一人卷了一支烟卷,“尝尝,细细的品,慢慢的抽!”

  秦毅和瘸子不明所以,点着之后,抽上几口,当即剧烈的咳嗽起来,可不多时,就啧啧称奇,对烟卷这东西赞不绝口!

  “技术暂时保密一点,烟叶派专门的人去收,等卷烟厂成立之后,大肆招工,让柱子做点模具出来,这东西卷起来十分方便。”

  秦长青接连交代之后,去了清华书院。

  恰好,孔颖达也在,不光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了一批礼部官员,来参观书院。

  秦长青离开这一年多,孔颖达也忙的脚不沾地,时不时就跑来清华书院,和这里的老师们探讨教育,可和秦长青给孔颖达的教育时论,根本不搭边,皇帝让他抓教育改革,要重开科考,可孔颖达愣是找不到门路。

  知道秦长青凯旋归来,第一时间就带着几名礼部的大员,来了清华书院。

  “师兄,许久不见!”秦长青立刻施礼。

  “师弟镇守西州有功,加官封爵,师兄没第一时间给你贺喜,却来给你添麻烦了。”

  孔颖达的脸一红,拿出一份黄卷,递到秦长青的手里,“陛下看了教育时论,有意发起教育改革,并重开科考。让师兄我草拟一个章程,可科举是前隋搞出来的,师兄我是是在想不出来什么完全的法子了。”

第233章 重开科考,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是科举的奠基石。

  这不是老李安排的什么政治任务,而是老李要名留青史的一个标榜。

  孔颖达是孔圣玄孙,天下儒生半数出自孔门,因此,这件事就落在了孔颖达的身上。

  李世民要是张罗这件事,肯定被五姓七望给骂死,可孔颖达提出来,五姓七望只能忍着。

  给秦长青一一介绍了礼部的几位官员之后,众人找了一间净室,孔颖达亲自泡茶。

  “孔圣人当年迈出了第一步,带着学子周游列国,奠定了学习的基础。

  孔府书院传承至今,也一直极为克己。不参与任何党争,不参与任何战争。

  但孔府克己,却让其他一群人,踩着知识的肩膀,逐渐成为了阶级,把持国家人才,干涉国家权力。

  儒家的思想其实是很好的,是构建人生本源的基础,被一群人篡改之后,就失去了本来的味道。

  所以,想重开科考,就要让教育落实到本源。什么是本源?就是正统的儒学……”

  秦长青说完,看向孔颖达,“师兄,《五经正义》可曾写好?”

  “写好了!”

  孔颖达点点头,“正在排版印刷,清河公主殿下把我的书,排在了第一位。另外,你之前所说的教育时论和教育实策,我也整理了一下,基本参与教育改革的人,人手一份。”

  秦长青点点头,对着众人一施礼,“既然师兄问我,那我就说说。我只是工部的水部郎中,对礼部的事情,很多都不懂。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完全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随后,就是长达一个时辰的讨论,秦长青章一整套科举考试的流程,详细的说了一遍。

  大体上,就是完全照搬明清两代,已经成熟的科举制度,并且在里面添加了上辈子考试思想。

  李世民现在对科举十分看重,自打活字印刷出现之后,李世民就想着要搞科举,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孔颖达对秦长青提出来的新式理论,研究了一年多,刚研究出来一个皮毛。

  在场的人,有魏征、岑文本和杜正伦、王志宁,都是当世大才,被李世民调拨来,帮助孔颖达。

  至于光禄大夫魏征,纯粹是老李不想让他给自己添堵,给魏征找点事情做。

首节 上一节 154/4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开局曹操刺董,我被抛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