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367节

二来,则是去看一看俘虏营的俘虏们的劳役和改造之事。

朱祁钰笑着问道:“李贤,上次你看完了胡尚书写的奏对题注本,对你的前两问,有答案了吗?”

李贤俯首说道:“臣愚钝,至胡尚书题注本到的时候,方才领悟。”

于谦满是笑意,陛下俗字俗文他李贤不明白,翻译成道与名,相辅相成,李贤反而明白了。

不过胡濙不愧是四十年的大明不倒翁,官场常青树,总是能最为敏锐的、最为精准的将陛下的话翻译成大家都听的懂的话。

“到马鞍山还有段路程,你的问题可以接着问了。”朱祁钰笑着说道。

左右闲来无事,朱祁钰总是要回京的,那南衙诸事,总要有个人看管,李贤能在僭朝的时候,勉力维持了稳定,还是值得培养的。

而且他不在京师,北衙的盐铁会议成果寥寥,李贤那十四问,每一问,几乎都问到了根子上。

比如投机,导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从有序差异,转变为对立,最终变成绝对矛盾,这是财经事务,第一个社会根本矛盾。

比如货币本质和事实,也就是社会劳动和它表现的价值之间的差异,构成第二个根本矛盾。

李贤并没有立刻问出第三问,而是俯首说道:“陛下,臣愚钝,在询问第三个问题之前,臣想在财经事务之事上有些愚见。”

“陛下不用大明宝钞而用景泰通宝,臣以为陛下亦有轮廓文章。”

朱祁钰点头说道:“李爱卿有何高见?”

李贤赶忙俯首说道:“臣不敢当。”

“首先金银铜铁锡,乃是物料,累计供给,正因为其使用价值较低,交换价值极高,所以被定为了御制银币和景泰通宝的用料。”

“这样一来,即便是有投机,哪怕是飞钱,本身也有一定交换价值,而不是像大明宝钞那般,废纸一堆。”

朱祁钰点头,涉及民生,再稳妥,也不为过。

大明财经事务是极为脆弱的。

李贤继续说道:“其次,金银铜铁锡,不用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换钞,钱法比之钞法,更加耐折耐用,大明不铸钱印钞,也导致了投机者的擅权。”

“定御制银币和景泰通宝的轮廓文章,乃是制斗斛量权,即便是投机者想要僭权,成本也极为高昂。”

“陛下,其实有很多前宋铸钱,还在市集上流通,臣以为应当全都更换为景泰通宝。”

于谦想了想开口说道:“李御史,我提醒你,大明不是不铸钱,宝源局虽然铸钱不多,但是还能满足朝贡赏赐所用。”

即便是每年铸钱两千万枚,相比较三十亿的需求来说,杯水车薪,但这是国家之制,大明是有这个制度的。

李贤的话如果被御史们听去了,是要被抓着喷到致仕的。

“谢于少保教诲。”李贤惊了一身的冷汗,赶忙俯首说道。

朱祁钰点头说道:“你继续说。”

李贤俯首说道:“其三,则是金银铜铁锡,供给大致固定,但是,一旦发钞,则数量可以随意增加,完全不受供需限制,面值虽小,但亦有利可图,一旦有人仿制,随意增发,怕是物价横飞,介时真的是比天灾还要恐惧。”

李贤督查私发盐引之事,盐引毫无疑问是一种货币。

盐引涨跌,牵动多少民生?

朱祁钰感慨万千,李贤是有才能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一旦朱祁钰解释了一些问题,他就会触类旁通。

他点头说道:“你把你写的这三条,送于北衙,做题注本注解,的确如此。”

“那你得第三问是什么?”

李贤颤抖的问道:“陛下,于少保曾言,天下人人为私,陛下,臣请问,朝廷应该承认私权吗?”

第三百六十一章 钞法比钱法,更安全

于谦沉默不语,这个话题在李贤一开口,终于变得危险了起来。

于谦至今不知道那十四问里到底有什么,但是他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承认不承认私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

于谦是承认私权的,所以他从来不掺和户部和内帑争斗,金濂是承认私权的,所以户部天天跟陛下撕扯。

户部和内帑的有序竞争,也是有益于朝政的。

朱祁钰是提前看过李贤的十四问奏疏,这是李贤在僭朝最大的收获。

他既然让李贤开口,朱祁钰自然是准备好了答案。

“我们作为朝廷,执掌公器,自然要承认私权的,否则不就是再兴井田制了吗?”朱祁钰首先直面回答了李贤的这个问题。

朱允炆在方孝孺的一力催动下,甚至想要开启井田制,这不仅得罪了武功军勋,甚至得罪了势要豪右、缙绅、富商巨贾。

江南本身应该是势要豪右之家的基本盘,朱允炆都把自己的基本盘得罪了,争道之事上,如何能成呢?

朱祁钰话锋一转,十分郑重的说道:“但是朕不承认:私权,神圣而不可侵犯!”

“公权,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于谦终于松了口气,满是笑意的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在陛下手下做臣子,不用费任何的心力。

陛下身后有高人,这是于谦一直以来的认知,但是陛下身后的高人,也跟着南下了吗?

于谦并不打算溯源这个问题,陛下说得对,他没有什么好劝谏的。

于谦他只打算做一个臣子该做的事。

臣子有六正六邪。

谄言以邪,坠主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

入则辩言好辞,出则更复异其言语,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伺侯可推,而因附然,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

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若是国家昏乱,所为不道,敢犯主之颜面,言君之过失,不辞其诛,身死国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

于谦只打算做个忠直臣工,不打算做亡国之臣。

对于私权和公权的讨论,要追溯到于谦在京师之战后的那句人人为私,陛下一人公耳。

这种争论一直从于谦第一次这么说,再到开海的时候与民争利论,再到现如今平定叛乱之后,面对南衙的抵抗,都是私权和公权的一种争锋,而且这种争锋会持续存在,永久存在。

李贤有这个想法也不例外。

事实上,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句话的的源头。

是13世纪,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逼迫约翰王签下《大宪章》为根基。

自由和皿煮,是为了所谓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服务的。

东方世界里的私人财权的确权,应当是在商鞅变法的废井田,起阡陌,就正式确定了私权的存在。

但是所谓的私权,神圣不可侵犯,无论是在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都是一纸空文罢了,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因为这在根本上,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大宪章签订之后,约翰王在贵族们撤军之后,立刻撕毁,开始互相征伐。

而后大宪章的内容从六十三条,锐减到了三十七条。

朱祁钰极为认真的说道:“分工是财经事务的开端,没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

“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发现分工,在这个寰宇之中,是无处不在的,从事着各种各样工作的人们,构成了宇宙的洪流。”

朱祁钰的宇宙自然不是后世的宇宙,而是指古往今来,天下四海。

朱祁钰是皇帝、于谦是天下臣工执牛耳者,李贤是僭朝没有轰然倒塌,失纲导致南衙大乱的中流砥柱。

他们都站的足够的高,自然可以讨论这个问题。

生产力的提高,从分工开始。

劳动因为有分工,所有人所表现的更多的娴熟程度、技巧和判断能力,这是是生产力提高的源头。

人们把自己的技艺记录下来,然后去培养更多的拥有这个技艺的人。

朱祁钰接着说道:“从蒙昧时代的男耕女织,到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根本无法离开其他人劳动。”

“比如遍布整个南京城的成衣店内,一件丝绸衣物或者麻布、棉布、棉衣,都离不开农民耕种收获、染工、粗梳工、纺工、织工、裁缝工,最终才成为一件衣服。”

朱祁钰见过汪皇后弹棉花,确切的说,汪皇后带着后宫四人,在一辆轧车上将棉花脱粒,弹的棉花变得松软,然后再从棉纺为棉线。

母仪天下,亦表大明重农桑之本。

分工能让人变成熟练工种,相同的劳动时间,可以获得更多的劳动成果。

分工能够大幅度减少劳动的学习成本,更快的变成一个熟练工种。

分工能够让工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改进劳动机械,简化和节省劳动时间。

比如汪皇后和四个宫人,摆弄的那辆轧车,辊式扎花机就提高了生产效率。

朱祁钰看着李贤依旧是有点懵懵懂懂的神情,在看看于谦若有所悟的模样。

“正是因为分工的存在,每个人工作不同,劳动成果不同,当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去交换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时候,就产生了交换,最终产生了集市。”

“商品不会自己出现在集市上,买卖双方,相聚进行交易,也就是以商品交换货币,或是以货币交换商品。”

“交易要确保能够完成,买卖双方,就必须对他们手上的商品和货币,拥有专属的处置权和占有权。”

“所以朝廷必然承认私权,因为这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

朱祁钰看着李贤和于谦都点头的样子,自己这次的讲解,似乎不需要胡尚书去翻译了。

他忽然满是笑容的问道:“于少保,李爱卿,你们说大明没有朝廷行不行?”

李贤面色痛苦了起来,无奈的说道:“陛下,肯定不行啊。”

李贤感触可太深了!

遇到了一个糜烂的、不懂规矩的、不知道如何斗、权、印、义的朝廷,是何等的模样,既要维持国家之制的存在,又要防止它炸了,把他李贤一起炸死,把南衙变成人间炼狱。

这可真是太难了。

于谦思考了片刻,认真的说道:“如果没有朝廷,不过是一片散沙罢了,瓦剌人、建奴就可以长驱直入,抢走我们的粮食、奸辱我们的妻儿、夺走我们的财富,我们的子子孙孙,必须要刺字为奴,永世沉沦。”

“这不是没有发生过的。”

燕云十六州沉沦敌手五百八十余年,北方沉沦两百余年,神州陆沉一百余年,刺字为奴,永世沉沦的惨剧就在眼前。

朱祁钰点头说道:“所以公权,必然要存在,而且必须需要强大,才能保证,个人私权才能自由行使。”

首节 上一节 367/6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皇叔,请匡扶汉室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