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第408节
“呜呜呜,我不想让你走啊!”茶梅子哇哇大哭,那叫一个梨花带雨。
两人瘦的厉害,加起来估计都不够一百二十斤。
两人哭了一晚,即便心中不舍,还是要按照武士大人说的去做。
第二天,竹青拎着一把斧头进山了。
下午,背着几捆竹子回来了。
劈竹编制,制作铠甲,防具。
这些东西都是竹子制成的,所以他们也被称作足轻。
说起来,就是一群炮灰。
而茶梅子早早的就开始为自己的丈夫准备饭团,甚至还将平时舍不得吃的梅干塞了进去。
这梅干其实还是舶来品,是当年遣唐使从唐朝带过来的。
青梅在倭国落地生根之后,就成了当地最为重要的调味品,其地位相当于中原的咸菜。
对于普通倭国农民来说,家里梅干的多少,象征着这家的富庶情况。
时间催着冰雪,竹青终于在一个寒风肆虐的天气,走出了家门。
在武士的带领下,来到了鹿儿岛的港口,肩膀上背着一个布包,穿着竹制铠甲,手中提着一个尖头竹竿,呆呆愣愣的坐上了前往朝鲜的船只。
......
今年的春天似乎很难到来,李淏越发觉得年岁难过。
呆坐在王宫中的他,看着手中的一张地图,心中满是悲怆。
釜山,是朝鲜东南端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对马岛隔海相望。
几十年前,丰臣秀吉的兵马,曾经从这里登陆,横扫整个朝鲜如同无人之境。
在朝鲜之役之后,朝鲜就开始大肆经营釜山,希望能够避免再次发生之前的事。
可还没等他们建好,建奴就打过来了。
无奈之下,只能尽起朝鲜物资,前去抵抗建奴。
只可惜,最后还是无用之功,被建奴迫使向其称臣。
手中的物资,也尽数被建奴弄走,尽管最后孙杰打败了建奴,但失去的那些物资可回不来。
没办法,只能停了釜山工事的修建。
本来以为,倭国在德川家的统治之下,不会再有什么大动静,可万万没有想到,这才逍遥多久,萨摩藩便出兵朝鲜了。
釜山,原意为像釜的山。本来是朝鲜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地点,可是后来随着朝鲜之役的爆发,也渐渐变得落寞。
萨摩藩如今已经拿下釜山了,正在向庆尚道庆州府推进。
要是再不管,等萨摩藩的援军一道,恐怕,早晚会向当年丰臣秀吉那般,兵临京畿道之下。
当时萨摩藩的兵马刚刚进攻釜山时,李淏就派遣了兵马过去阻挡。
只可惜,朝鲜兵马疲敝已久,哪里还是萨摩藩的对手?
萨摩藩的这支军队中,有一百人的“铁炮”手。
一个照面,就把朝鲜兵马打的落花流水。
明末时期的倭国,火器还是不错的。
虽然比不上大明,火炮也基本上没啥用,但是火铳,可要比朝鲜厉害的多。
“这该怎么办?要是再不想办法,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如同当年那样,兵临京畿道之下了!”李淏在宫中到处乱转,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今日之担忧,比“丙子胡乱”时被掳沈阳时还要过甚。
最起码,皇太极俘虏他最主要的目的是向朝鲜施压,是用他作为要挟,只要足够顺从,还能保得性命。
崇祯十年,在“丙子胡乱”之时,李淏被俘虏到沈阳城。
按理来说,现在的他还在沈阳,要等到崇祯十七年,也就是中华四年才能回去。
可因为孙杰的缘故,使得建奴备受煎熬。
因为粮食短缺,加上内部动乱,为了让朝鲜多出粮食以及显示恩德,在孙杰进攻辽东之前,就把李淏放了回去。
那时的皇太极一档子事,内部不稳,外面又有孙杰,要是朝鲜再出问题,够他喝一壶的,所以极不情愿的放过了李淏回去。
再后来,因为种种变故,他成了朝鲜国王。
倭国和朝鲜是有着血仇的,这帮人上来是不留活口的,能杀绝对不放过。
后宫中的他焦急万分,除了骂倭寇是狼子野心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正担忧之时,一个小太监,从外面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跪在李淏面前,小心翼翼的道:“大王,宋大人求见!”
宋大人是宋时烈,是朝鲜西人党一员,是李淏的老师。
朝鲜这个国家,好的没学会,坏的一个不落。
大明的武功没学会,党争倒是学的有模有样。
不过,现在的李淏可顾不上这些。
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太监,连忙道:“快快让他进来!”
小太监又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他能当上大王,和这个宋时烈有很大的关系。
加上又是师徒关系,联系自然要紧密一些。
不久,宋时烈来到了李淏面前。
“臣,宋时烈,拜见大王!”
第两百五十三章:自卑与自负
外面寒风冷冽,李淏坐在宫殿当中,对外面那呼啸的寒风充耳不闻,所有的心思全都在眼前的宋时烈身上。
希望自己的这个老师能给自己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以此来度过眼前的难关。
萨摩藩派遣过来的兵马,其实并不多,但李淏已经怕的要死。
这么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对战争充满了恐惧。
宫殿当中的火盆静静的燃烧着,散发出来的淡淡煤味,在空气当中不断的飘荡。
李淏揉了揉自己的鼻子,打了几個喷嚏,随后问道:
“不知道宋师傅可有什么办法教我?表面上看只是萨摩藩一家出兵,谁也不知道后面有没有德川家的授意。
谁也不清楚会不会演变成整个倭国出兵,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那我朝鲜恐怕就要危险!”
宋时烈跪坐在李淏前方,一张如同枯藤一般的脸面古井不波,没有犹豫多长时间,便说出了一个办法。
“大王,依臣之见,当务之急应该是向大秦又或者向大明称臣。”宋时烈一字一句,说的极为认真。
李淏一愣,脸上多了不少疑惑。
说起来,现在的他,以及他所在的朝鲜应该是建奴的藩属国,因为在丙子胡乱之后,他们便向建奴称臣。
不管什么时候,背叛,永远都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现在的朝鲜并不是大明的藩属国,就算他跑过去向大明求援,人家也没有搭理他的必要。
至于重新向大明称臣,人家能不能同意还两说呢,眼看着北边还有一个大秦步步紧逼,朝鲜对于目前的大明来说,也不过是一个拖油瓶罢了。
如果把李淏放在这个位置上,他也肯定不会允许朝鲜跑过来再次称臣。
丢了半壁江山的大明,难道真的能为朝鲜出气吗?
可如果向大秦称臣的话,这些人会管他们吗?
如果按照常理来看,在大秦击败建奴之后,就应该趁机南下,迫使朝鲜称臣。
可这一情况并没有发生,在拿下辽东之后,他们便止步于鸭绿江畔。
在李淏看来,大秦意思已经很明显,那就是看不上朝鲜。
在人家看不上的情况之下,自己要是派人过去舔着脸称臣,人家能接受吗?就算能接受,人家又会出兵吗?
更别说,这么多年建奴不断的欺压朝鲜,以至于国内疲弊凋零,几乎没有什么油水。
人家能看得上?这么一个穷酸国家,人家恐怕也看不上。
短短的时间里,李淏就想到了很多。
不得不说,他非常有自知之明,也非常清楚朝鲜的地位。
“朝鲜不过是一个小国,什么东西都没有,也没有值钱的矿产,也没有广阔的平原。
山多地少,养活本国百姓就已经够困难了,大秦要咱们有什么用?
更别说,咱们之前还和建奴是一伙的,人家不秋后算账就已经算照顾咱们了,现在腆着脸跑过去,合适吗?”
李淏面露苦涩,不断的摇着头。
宋时烈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说道:“大王,不管什么事,咱们都应该试一试,不管怎么做,总要比坐以待毙强的多。派出两方人马前往大明或者大秦,双管齐下,说不定还有另外的效果!
臣为朝鲜苍生念,愿意舍身前往大秦,前往长安,以解我朝鲜之危!”
“既然如此,也只能这样了。倒是委屈爱卿了!”李淏只好同意。
……
一艘龟船,从汉城西边的港口离岸,朝着辽东而去。
为了赶时间,只能坐船了。
宋时烈站在龟船的夹板上,向北边看去。
苍苍茫茫的大海,什么也看不到。
寒风一起,船只就在海面上漂泊不定。
上一篇: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