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231节
“富家综合猪饲料,一斤就顶五斤潲!
天津和平区,菜市场外的围墙刷着巨大醒目的猪饲料广告,提着菜篮子的市民进出菜市场路上到处都能看到。
“现在的猪啊,都不是什么好猪,都是吃饲料长大的了!”
“还是以前的猪肉香啊!哪像现在,哎!”
宽姨和包大姐一人一个菜篮子,宽姨看到围墙刷的广告,又例行地感慨猪没猪味,人心不古。
包大姐则不以为然:“宽姨,以前猪肉香,那是一个月都难吃 上一顿吧。”
宽姨:“这可不是我瞎说,以前一只猪养 年,过年才杀猪,现在养七八个月就杀,七八个月的猪长得比喂了年的猪还大,肯定是这饲料有名堂。我听说啊,现在这工厂里生产的猪饲料,都是加了
药的,猪吃了带药的饲料,就跟吹气球样,嗖嗖地胖起来。你说,
“你说,这种猪肉能和以前一样吗?不是有举成语叫揠苗助长嘛,现在的猪就是揠苗助长拔起来的。
包大姐:“反正我和我家那口子吃着这猪肉没什么差别,就是一坨猪肉。
宽姨:“我跟你说,这不好,我家那小子,才八岁,体重一百斤!胖成这样,体育课连着三个学期不及格了!你说这不就是吃了吃猪饲料长大的猪弄的吗?
“那他们班里其他的同学怎么没见胖,其他同学不都是吃这种猪嘛。”
宽姨:“别家的孩子,他们..吃得少吧.”
“我们的富家牌猪饲料,主打的是高能,高蛋白,用充足的营养喂养猪,自然就能让猪长得块,和催长药是没什么关系的。”
“富家牌饲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玉米、麦麸和豆粕,玉米麦麸供应充足的能量,豆粕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含量在20%25%之间,粗纤维含量不超过4%,消化能浓度达到了13.815兆焦/千克,这比以往
农家养猪自己猪的猪食,能量要高得多了。
天津电视台。
说法。
这是一一期科学节目,因为现在不少人在嘀咕"现在的猪饲料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天津台做了这一期节目介绍猪饲料为什么能让猪长这么快,富家饲料的总经理在工厂里,堆成小山一般的饲料旁边现身
“我们以前吃不饱,好多人只有掺糠的米饭,野菜粥吃,个个面黄肌瘦。但如果白米饭管饱,还有肉有鱼,是不是马上就不面黄肌瘦了?这样吃个几个月,个个都油光满面呢。猪其实也是一样的。
“以前农家养猪,猪是从入嘴里分食的,人吃饱了才顾得上猪。”
“我小时候也养过猪。那时候猪吃什么呢?猪草,红薯藤,红薯。小孩子到山上找猪草,挖下来,再加红薯藤,再加点红薯块,这红薯块其实还不太多,加点米糠麦麸,也不太多,切碎了放一大锅里
煮吧煮吧,然后就喂猪了。
“猪草和红薯藤其实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纤维素,里面含的淀粉很少。这猪不是牛,猪的消化系统其实是不能消化吸收纤维素的。所以以前我们农家喂猪,猪吃得并不怎么样,它就没吃饱。除非是特别
富饶的地区,人不愁吃,给猪吃的猪食全是红薯米糠,那可能才算给猪吃饱。
富家的总经理弯腰捧起一把饲料,捧到记者面前:“你闻一闻,是不是有香气?”
记者:“嗯,闻到了一点玉米的香甜,还有豆油味儿。”
总经理:“这就对了。你还可以尝尝。”
记者:”
“尝一尝嘛。
记者:“...
“哈哈哈,其实很干净的,刚从生产线里出来,和粮食样干净,“总经理毫无心理障碍地拈起 小颗饲料颗粒放进嘴里品尝,“它 尝起来就像是某些粗粮,或者比粗粮油水还要多一多些。豆粕是个好
东西,没有豆粕,猪不可能长这么多肉。
记者:“有很多人说这猪饲料里添加了能让猪长肉的药,你们的饲料真的没有添加吗?
总经理:“你刚才也看见我吃了颗猪饲料啦,如果里面添了药我怎么敢吃。
天津。北京、沈阳、上海、广...现在这些城市外面都有 个“菜圈",也叫"鸡鸭猪圈"。
粮食产量上来之后,农村可搞的产业也比以前更加丰富了。
比如蔬菜,如果是以粮为纲,那种菜的地就没多少了。如果主粮的产量不成问题,菜篮子就有可能丰富起来。
比如农村的养殖业,现在国家每年统购的粮食数量增长,主要来自于大型农场,对于人口稠密区,统购粮食的指标增长得很慢甚至有些地区不再增长,农村就能用富余的粮食从事养殖业,再出售养
殖业的终端产品,这能让农村的家庭年收入快速增长。
因为这时候留在农民手中的粮食本身就成了种生产资料,用粮食生产猪或者鸡。
而在大的中心城市附近,得益于进口的玉米和大豆,饲料生产业兴起,中心城市附近的农村在养猪养鸡的时候饲料使用率越来越高,天津周边的养殖场饲料使用率已经达到了60%,上海更高。
19661972年,中国人均肉蛋产量从12公斤提高到24公斤,消费量从7.4公斤提高到17.7公斤。
不只是产量增高了,消费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后者是肉类加工流通和保存环节技术改进的结果,尤其是城市的副食供应系统逐渐开始采用冷藏存储和运输,这就进步降低了肉类的流通
损耗。
不过每年24公斤的肉蛋产量,仍旧不是什么特别高的数字。1971年苏联的人均肉类产量大约是50公斤,美国则在100公斤以上。
大概中国的肉蛋产量还应该再翻倍,这才像点样子吧。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山火。巨大的,从平地蔓延到森林的山火。火线撩过枯枝败叶,火苗、带火星的烟灰和浓烟冲天而起,有些火苗甚至窜到了三十多米高。
没有消防队,没有消防车,只有三条足够宽的防火带隔开山火与其他森林。
因为这山火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人放的火。
在放火之前,印尼人或用砍刀手砍,或用砍伐机械,把这一片十几平方公里的森林中的所有草木都砍断了,大树拉走,小树枝和灌木留在原地,晒两三个月晒干,把火正好烧个干净。
过火之后马上就是苏门答腊的雨季,一场接一场的雨会把这一片地区浇得透透的,火苗绝不可能再存在,木灰和雨水混在一一起,正好做地上的肥料。然后印尼人就可以
在这片地。上种油棕树了。
过去两年,印尼的棕榈油出口卖疯了,开油棕种植园的园主都发了大财。而中国人说,就算你的棕榈油产量再增加五倍,中国都能吃下。
大概是因为中国菜放油放得比较多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还想什么,扩大种植。
“油棕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需要充足的阳光、高温和降雨量,只能在热带地区种植。而印尼就满足油棕树种植的所有上述条件。不过,印尼的土地现在是种非洲油棕树最多。”
“非洲油棕树比本地油棕树产量要高三成,我们种植园全都是种非洲油棕的。”
苏门答腊的棕榈油大王陈家豪与中国来的采购商在远远的地方观看这片燃烧的森林,不,是即将崛起的棕桐树园。
培育中。
“棕榈油是资源效率最高的植物油。与其他食用油料相比,油棕树只要很少的土地就可以生产出相同的产量。公顷的非洲油棕树,每年可以生产15吨的鲜果串,出油3吨!听说还有更好的良种正在
“而大豆每公顷产量多少?每公顷的大豆产量只有2吨,出油0.4吨。油菜籽油0.4到0.5吨。葵花籽油0.6吨。都不够棕榈油打的。
当然
然,有人会说棕桐油不香,这是自然的,花生油香,茶油香,芝麻油更香。但是棕榈油量大便宜。而且,它没有独特的香味也就意味着它不会夺取一 些食材的味道,这就比较适合油炸食品。它也
常用于糕点,如蛋糕和饼干。除此之外,它还是化妆品的常用添加剂。
从中国到印尼考察的中粮集团采购部食用油分部主任在陈家豪身边,看到这片森林在燃烧时,主任说了一句:
“好家伙,1700公顷,几万亩的森林,一把火就烧了啊。”
陈家豪:“事情要这样看,这不是1700公顷燃烧的森林,这是每年五千吨棕榈油!烧林开地,速度最快,最省人工。过火之后,森林里的树、杂草、虫啊蛇啊都没有了,而且是断根地没了,正好开辟
为种植园。
主任:“我在想,这一放火,这么多的黑烟粉尘排放到了大气里头,要是在中国,这可能得被罚死了。”
陈家豪:“印尼现在还没有这项法律,不只是我,其他人也都这么干。在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那些丛林几百几千年了,对人类一点用处没有,把火烧掉之后,现代化的种植园就诞生了。”
主任:“陈先生,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保署正在起草 份关于农业环保的法案,我们略微知道一些其中的内幕消息。这份环保法案最快可能5年以后通过,最慢10年。
陈家豪:“农业?环保?搞农业不是最环保的产业嘛。
主任:“现在不一定了。这个法案会重点提到农业中禁用一些高毒性的和高残留的农药,全世界的农药生产业可能都要发生震荡。除此之外,农业当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放火烧林就在管制的对象里
面。到时候不只是棕桐油生产业要落实"零燃烧政策",很多国家的刀耕火种方式可能都要收敛一下了。
陈家豪:“还有这事!... 那好吧,这5年时间,我抓紧烧。掐着点把该烧的烧完。”
主任:....
....
大连造船厂。
“这是一艘什么船?成品油运输船吗?
“八千吨载量的成品油轮,小,有点小。这都不是什么大项目。迟司长,这船好造,我们随便就能安排了。
大船集团现在都是能造三十万吨巨轮的世界流船厂了,这种还不到万吨的成品油轮,真的只能算一一个小分支项目。
只是,这条船为什么是农业部来订造的?
迟司长笑笑,大船的这位经理都没细看那一本厚厚的项目说明,只看了张模型图。迟司长说道:
“这不是成品油轮,这是浓缩橙汁运输船。”
浓缩橙汁运输航航线,从巴西到中国。
巴西盛产橙子,不过中国不打算从巴西进口橙子,而是直接进口橙汁。反正大部分橙汁最后都是榨汁的。
浓缩橙汁运输起来比鲜橙子方便多了,它不怕摔,可以低温运输,保存期比鲜橙长,而且是液体运输,到码头不用吊机也不用人扛大包,把管子接上就可以卸货了。
在去年,1971年1月,联合果品公司造了世界第一艘浓缩橙汁运输船,看到这个船之后,农业部和外贸部就心动了,有这个船的话,从巴西进口橙子/橙汁的运输费用能降低1/3,运输损耗能降低
再接着研究,联合果品公司的这艘浓缩橙汁运输船是丹麦建造的。中国马上与丹麦联系。
浓缩橙汁运输船其实还真与成品油轮差不太多,反正都是几个封闭的大型液体舱,浓缩橙汁运输船的液体舱密封标准更高,内部更洁净,就这点差别了。对了,它的液体要维持在4"C左右。
丹麦开价是转让全套图纸+专利1 500万瑞士法郎,但如果只转让几项和橙汁储运有关的专利,只要600万法郎。中国选择了后者,交给大船,这算是半自主设计自己的浓缩橙汁运输船。
餐桌上的事不是小事,而且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而是要全世界尽量配合,才能让国人的餐桌丰富起来。毕竟,我们这个国家现在有8亿吃货呢。
第88章 我是瓦列里萨布林
《喜讯,苏联将于1972年迎来近20年的最大丰收!》
“在乌克兰的黑土平原,望无际的冬小麦正在成长。进入五月,麦穗 天比一天变得饱满,漫步在麦田之中,我们仿佛看见了数月之后这里堆积成山的黄灿灿的小麦。
“在叶卡捷琳堡的甜菜种植区,我们看见了上万公顷连成一片的甜菜地。在甜菜农场,机械化的设备惊喜地打理着每一片种植地块,施肥、除虫、除草,切都可以用很少的人力就完成。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