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232节

  “许多西方人认为苏联的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但实际上相反,苏联的农业水平在整个国际上都非常先进。”

  “1972年,苏联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3%。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8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秋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7%。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98%。甜菜种植机械

  化程度95%。”

  “这些数据可以说明一件事,苏联农业已经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在整个世界上,能做到这个成就的国家微乎其微。”

  “苏联农业的巨大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农业的丰收又将进一步巩固社会 主义政权,使苏联人民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奔向更光明的未来。’

  在1970年和1971年两年,苏联农业在中等偏下的产量区间平盘,两年的粮食产量没有明显的增长,1970年是+0.7%,1971年是0.3%。

  熬到1972年,终于有一个丰收年了....丰收个鬼。

  至1972年5月,去年播种的冬小麦成熟在望的时候,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了次农业主题的小会。今年的农业大致上确定是减产的了,得想想办法。

  农业减产就进口粮食,农业丰收就出口粮食。1972年苏联要进口粮食。当然倒也不是没钱,苏联要买也买得起,但是前提是国际粮食市场千万别涨价。涨价得太多了,苏联花的外汇就太多了,国库

  外汇储备可能会见底,或者为了买粮食而少买了机器设备。

  出口粮食。

  采取的举措第.就是对外宣示苏联今年粮食即将迎来大丰收,比如上面的那篇《喜讯,苏联将于1972年迎来近20年的最大丰收!》发表在真理报上之后,苏联国内和西方国家都觉得苏联今年可能要

  既然要出口粮食,那么今年的国际粮食期货就看跌。

  粮食期货下跌,意味着到粮食挂牌开售的时候大概率也是便宜的,那么苏联就可以多买点。甚至苏联如果手持现金比较多,还可以现在就入手期货,到时候交割。

  除了这篇报道,苏联还采用了多种措施宣扬自己粮食即将丰收。

  西方的粮食机构和期货机构当然不会只看苏联人自己说的,他们也会用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去求证。

  不过,1971年夏秋全苏平均气温高于往常,很多半永久冻土带化开了,今年春季的温度也较高。这就让苏联可以播种更多的土地。

  西方粮食机构和投资组织甚至租用了卫星给苏联的粮食主产区拍照。照片显示苏联去年播种的冬小麦和今年的春小麦面积比往年增加了12%,而土豆的播种面积增加得更多,涨幅27%。

  所以,嗯,看起来今年苏联粮食是丰收了,得考虑苏联涌出来的粮食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冲击了。

  粮商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抛售去年留存的粮食。如果苏联粮食确定大丰收,那么今年秋冬季的粮价会比现在还低。这想什么,赶紧把留存的粮食抛掉。

  ...

  北京。

  “好像,《真理报》 的报道,说得不太对吧?”

  “苏联去年和今春确实扩大了许多播种面积,但到5月份,相当部分麦田的麦苗,..种废了。”

  “小佟同志,你确定吗?这种大事情,要经过反复验证才可以对外说的哦。”

  农业部和外贸部的同志在年初已经定好了1972年的粮食采购计划,现在说情况有变,两个部的同志聚集在航天部遥感部门门的临时办公室,看他们遥感部门的最新研究成果。

  外贸部主管粮食进口的副司长杨锐觉得很不可思议,之前他了解到的信息和西方粮食机构是样的:苏联去年和今春平均气温较高,播种面积明显增加,苏联自称今年粮食丰收,等等。因此杨锐认

  为今年粮食是平价甚至低价年。

  但是小佟带来的遥感部门门的分析报告显示,苏联今年的农业生产不咋地,因为3、4、5月的庄稼长势很糟糕。

  “杨司长,这是我们一整个部门再加上天上的那颗遥感11号的共同成果,您看,我们手里的这份报告,有2/3的篇幅是我们反复验证的过程。

  遥感11号,去年发射的遥感卫星,这一颗的具体类别属于 农业估产遥感卫星"。

  卫星如何做农业估产?其实还是传统的统光谱分析的路子,只是光谱的测量精度比上代又高了一个数量级,就成了。特别简单粗暴。

  当然这是卫星上的红外和紫外遥感摄像头本身的技术要求,除了卫星的测量精度要跟上,地面也要积累很多经验数据。

  比如小麦。西方机构租的卫星能调查出来苏联今年播种了多少亿亩的小麦,这算是"初级“调查。农业估产是“高级”调查,不但要知道这些小麦的总面积,还要知道这些小麦的长势。

  一片小麦,如果到了5月中旬还没开始泛黄,那就说明它不太行,可能是生长期水太多了。如何定义“泛黄”和“青绿”?这是可见光传感器拍摄的图像能做到的事情。

  小麦泛黄了就一定结出足量麦子吗?也不 定。如果在4月份连阴,那么麦田是泛黄了,但是你走进田里仔细看,那些麦穗都是翘上天的而不是沉甸甸下垂的。因为麦穗上大多是干瘪的空壳,重量轻

  当然翘上天了。

  好,现在我们走不进麦田,只能用卫星在240公里的高度看,怎么办?

  用红外光谱(被动热成像模式)扫描

  当太阳照到这片地区的时候,所有物体都会升温。其中金黄的麦田会比草地升温幅度大一点,因为此时小麦开始逐渐抽干自己的水分(所以变黄了),水分少了升温降温的幅度就会猛一点。

  干瘪的麦穗和饱满的麦穗的区别呢?也有。片小麦如果长的饱满的麦穗占主流,那么因为麦穗压弯了禾杆,弯下来的禾杆接受太阳光照射的面积更大,所以升温幅度比不弯的禾杆大一点点。

  就是大点点,不是亿点点。

  打个比方,金黄的但是麦穗干瘪的麦田,晒到中午2点升温7C,那么金黄的但是麦穗饱满的麦田,升温幅度是7.001C。

  不是7.1"C也不是7.01C,是7.001C。

  所以说想要有农业估产卫星,首先的基础就是得有高精度传感器,才能用暴力法死磕搞出来这个功能。

  ....

  遥感部门厚厚的分析报告终于让杨司长相信了这件事:到1972年5月,乌克兰的小麦长得很不好,别说大丰收了,乌克兰今年的小麦可能有2%的减产。

  由乌克兰类推其他地方(数据处理能力和卫星拍照能力有限,只做了乌克兰的分析),苏联今年的农业形势应该是不太妙的。

  那么苏联现在大肆宣扬今年即将丰收是个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想把世界粮食价格打到低位,他们在低位买入。

  陈沄总理一句话总结出了苏联人的意图。

  杨锐:“我们也是粮食进口国,虽然进口量相比粮食产量来说小一些,但一年也是一千万吨。苏联用这种招数来打压国际粮价,于我们也有好处。

  陈法:“这是对的。所以,我们也不要在国际上戳穿他们了。

  李强:“陈总理,杨司长,我提个意见啊。我们当然不在国际上戳穿他们的那套话,这是当然的。不过,如果因为苏联的招法,国际上出现了几个月的粮价低迷期,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把这个一因素利

  用起来。

  杨锐:“您是说,期货?”

  李强:“在合适的时候,买入多单,买个两千万吨怎么样?就今年10月11月交割的。到那个时候,当全世界都意识到没有艘运粮船从苏联开出来,就会知道今年的粮食并非供大于求,然后粮价就会

  恐慌性地上涨。

  陈法:“两千万吨会不会有点少了?要不,我们给它上个杠杆?”

  .....

  莫斯科。

  在克里姆林宫召开完中央主席团关于农业工作的会议,勃列日涅夫决定在莫斯科周围视察圈。

  苏联今年要进口3000万吨粮食,这是中央主席团在听取专家意见之后估算出来的数字。其中部分是补自己减产的亏缺,另一部分,苏联还得拿来对外援助。

  苏联现在正在支持闹事的那些非洲国家,没一个是粮食自给自足...

  所以才要费这么多心思打压国际粮价。如果不搞点障眼法,苏联可能为此要多花30亿美元。

  “你们学校是是苏联武装力量军政教育的最高学府。列宁军事政治学院是一所光荣的学校,它为作战部队、内务部队和边防部队培养高水平的政工干部。在座的所有人都是这一伟大而光荣的历史的一

  部分。

  面对列宁军事政治学院的高级班学员、教师,勃列日涅夫发表讲话。

  ..搞好形势任务教育,搞好政策纪律教育,但必须与党的政策相结合。提高军队的觉悟,做好人员组织管制。既做好内部的宣传鼓动与教育,也要做好对外的形象宣传建设。

  “在其中,.. 我们现在还必须强调一点:坚信我们是正统的和真正的共产主义,必须把那些非正统的思想从我们的工作中清除掉。”

  既然在座的都是苏军的自己人,勃列日涅夫就敞开天窗说亮了:“这种非正统的思想,以前有过很多,无政府主义者,托洛茨基主义者,都是,但我们把他们都打败了。现在你们必须要擦亮眼睛注意

  的是,中国式社会主义思想。

  在座的听众:(鼓学,热烈鼓学)

  管他说的什么呢,说完了就该鼓掌,你以为一一个半小时坐着不动那么好受么。

  “总书记同志,我有一个问题。”

  在列宁军事政治学院的历史陈列室参观,勃列日涅夫身边陪参观的学员当中,个学员举手,虽然非常客气,但很清晰地问了个问题:

  “中国式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不能为我们所借鉴,不但我们不能借鉴,反而要如此地提防它呢?。

  勃列日涅夫:“额,中国式社会主义会扰乱我们的工作,我们不能说它是反社会主义,但是它对我们是一种干扰。中国与苏联国情不同,如果在我们这儿引入他们的思想,就会造成混乱,影响我们的

  事业。

  学员:“总书记同志,变革也是一种干扰,正如柯西金副主席所曾提出的变革那样。如果一个系统没有干扰,那么它也就不会有变革。”

  勃列日涅夫一副陷入沉思的样子,但是悄悄地把眼光投向陪同参观的学院院长。

  院长:“你是哪个班级的?!”

  学员:“海军整治工作中级进修班,69级。

  “你叫什么名字?”

  学员:“我名叫肖战,啊不,我叫瓦列里萨布林,苏共党员,波罗的海舰队导弹舰第12支队副政委,之前是伏龙芝军事学院55级的优秀毕业生。”

第89章 从《壮锦》的隐喻看阶级斗争的残酷本质

  “最佳影片!最佳影片。本届学院奖的最佳影片....我有点忘了。”

  在一阵哈哈哈大笑中,主持人、好莱坞当红小生杰克尼科尔森从兜里掏出小纸条,照着念:

  “最佳影片是:《霹雳神探》!有请!”

  全场掌声雷动,制片人菲利普德安东尼喜不自胜,路小跑从观众席前排上来领奖。

  (《The French Connection》,直译《法国贩毒网络》)

  《发条橙》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下面呆呆坐着一脸的失落。他也受邀参加颁奖典礼,说明《发条橙》也获得提名了,可是功亏一篑呀。

  颁奖典礼继续举行。第44届奥斯卡 《霹雳神探》成了最大赢家,《发条橙》 获得四项提名,无一命中,四次陪跑。

  接下来,是第4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一一个特殊时刻。

  “学院荣誉奖。”

  “授予查理卓别林。以表彰他在使电影成为本世纪的艺术形式方面所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83岁的卓别林从杰克莱蒙手中接过奥斯卡荣誉奖,向在场嘉宾和观众挥手示意,看到这一幕,全场起立鼓学。

  掌声12分钟仍未停息,创造了奥斯卡史上最长时间鼓学记录。

首节 上一节 232/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