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310节
中航的推广员:“怎么样,是不是很舒服?可调座椅,设计完全按照人体工学,就像坐在自家的沙发里一样。’
格瑞汉:“不,我坐在这里就会想,你们这些超豪华的座椅,每个至少浪费了20磅的重量指标。
推广员:“但是乘客的乘坐体验会因此而提升。
格瑞汉:“航空公司的体验可就不太好了。先生,你是向航空公司推销客机,而不是向乘客。航空座椅,首先的第一条要 求就是轻。其次是足够安全。在足够轻和足够安全的基础上,你们才应当考虑
舒适性的问题。波音、麦道,他们生产的客机,安装的航空座椅都是如此。
推广员:“但是,我们飞机的里程油耗和售价其实也不算高。”
格瑞汉:“可是它还能再低一点!能再低点!我的人已经研究过你们的技术资料了,坦率地说,运10的性 价比只是勉强在主流支线客机的范围内,它有些贵。”
推广员..
奥布瑞格瑞汉的手下已经把中方提供的各种手册研究了一遍,里面确实有售价和全寿命费用,也有单位里程油耗和单座位油耗的数据,这些数据也不能说是高出天际,还在主流客机的范围内,但就
是有点偏高。
然后还得考虑品牌价值和声誉积累。对于突然冒出来的中国产客机,各个航空公司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怀疑和观望,而不是贸然下单。因为只要掉一架飞机,对航空公司就是一次重创,大多数航空公
司冒不起这个险。
除了格瑞汉发现的座椅过于豪华”(其实是用料过于扎实)的问题,在运10的其他细节方面还不止一处。
因为这个时候国内坐飞机的人的确不是一般人,因此西飞在设计运10的时候下意识地总怕搞得太寒酸,总想着这儿应该上档次一点、那儿应该上档次一一点。于是这儿多出1公斤、那儿多出1公斤,造
价和死重就上来了。
必须要让商业航空公司使用这种客机能盈利。不但要让航空公司能盈利,而且要让他们购买使用这种客机之后的盈利能力比其他客机强,这才有活路。
而西飞生产运:10也必须是商业运营的模式,西飞自己也要能通过卖飞机赚钱。亏本卖飞机由国家财政补贴?初期为了打开市场可以吃一点,但不能无限吃。再说了,关贸总协定的架构里面,也有
对恶意补贴”的限制条款,现在虽然没有应用到民航客机上,可未来谁说得准呢。
西安。
“我们客机设计可能还因为另外一一个原因,导致设计思路被带歪了,”
西飞第四设计局(支线客机局)讨论运10在巴黎遇冷这件事。于希明想到了一个问题:“苏联。苏联那些客机,一个赛一个的豪华,这误导我们了。我们国内苏制民航客机太多,占到了60%,西方制
造的民航机少。虽然西方制造的民航机也不难找到,但我们在设计运10的时候,图方便,主要参照的是苏联民航客机而不是西方的,这就造成了很多的问题。
“那,我们该怎么弄,把运10回炉大改?”
“主任,我觉得还是按计划在76年投产吧,国内中短途航空还是要这种飞机的。按现在的技术标准先生产批,改进型我们缓两年再推出。”
于希明:“军航二十架的订单已经下了,76年开始交付,这是必须要执行的,时间到了交付不出来我们可都得倒霉。但现在想到的这些不足,我们不能缓缓,能动手改的,现在就给它改掉,比如那什
么豪华座椅,同志们,座舱陈设设计方面,立刻给我弄个轻便版的座椅出来。”
琢磨了一秒钟,于希明又补充了一句:“新的座的椅,不但是要轻便版的,还要廉价版的,每个座椅的采购费用往下砍30块钱。还有!座椅表面的织物也重新考虑,不但要便宜,还要便于空乘拆装和清洗!
第10章 小民琐事
鞍山。
“为什么要炸掉?为什么要炸掉?这不是好好的一座高炉吗?根本没坏为什么要炸掉?”
“这是我工作了半辈子的地方!哎呀呀,.们...
鞍钢58岁的老工人霍顺山从营口回鞍钢本部,进到厂里就发现有点儿不对。
鞍钢的1号和2号两座高炉,停了。都凉下来了。
在2号高炉身边干了三十年的霍顺山眼里,2号高炉像荒野里被烧焦了的干树桩,在枯草断茎中当风抖着,又仿佛是满腹委屈的孩子,向霍顺山诉说着数不尽的冤情。
冤情?是。
2号高炉旁边正有十几个人上蹿下跳忙活着,有的抡着大锤从上面拆卸最后一批可供再利用的零件,有的在给2号高炉装炸药。
装炸药!
“霍师傅,霍师傅,冷静,冷静,别上去,炮眼都已经装上十几个了。
“1号2号高炉要拆除啦,这是集团早就订下来的计划嘛。”
在高炉旁边装炸药的人当中,有一一个是鞍钢集团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他认识霍师傅,赶紧带几个人去拦住他。
霍顺山:“这高炉 直用着好好的啊!半年前我还在这儿呢!小万啊,这两个高炉可是鞍钢起家的本钱那!”
“霍师傅,你也知道这两个高炉是鞍钢起家时候自带的,现在都老得不行了,集团考虑过原地重建,但又考虑到集团今后会转向进口铁矿为主,所以在这里就只拆除,重建就建在鲅鱼圈了,2号高炉
的人全体到那边去。”
被霍顺山叫做“小万"的年轻人解释。
霍顺山:“既然不是原地重建,那就不能在鮁鱼圈修新的高炉,但是这儿的旧高炉也保留着,开工生产不好嘛?!”
小万:“这两个高炉太老了,产量小,操作工人多,而且还不环保,冶炼成本已经远高出平均出产成本了,用中央的话说,这就是落后产能 定要停产的。”
霍顺山:“落后?落后产能是个啥?2号高炉一年可以产15万吨铁呢!”
“现在是说年产不到30万吨的高炉,都是落后产能..
“所以就要把我的高炉炸掉?真败家啊,小万你知不知道刚建国的时候全国全年钢铁产量才14万吨?
“霍师
咱们中国现在钢铁年产量都1亿多吨了!“小万哭笑不得地解释,“现在新建的钢厂,一个分厂年产要求至少得三百万吨,千万吨的钢铁集团也不止个了,而且啊,年产100万吨的高炉是这
么多工人,年产15万吨的高炉也是这么多人,甚至有可能年产100万吨的高炉,比这个15万吨高炉的操作工还少。还有吨港使用的焦炭量,也少。一个工厂技术设备总得更新吧,不更新怎么实现工业现
代化,你说对不对?
“老霍,别闹了,这是厂里的决定。
霍顺山身后,高炉炉长也赶来了。他现在还是炉长编制,但名下暂时没有高炉了,下个月所有工人整体到鲅鱼圈上岗,他才又获得一个高炉。
“不是有句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而且你也是党员,咱们是什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先锋队!难道还要把着落后的不撒手吗?”
地什赛烟出,“发子点着咱中国的时候,我就在这高炉干活了,日本跑了国民党来,国民党打跑了是新中国,咱继续在这干,三十七八年的,都有点感情了,舍不得。我们就不能保留这个高炉,当做纪念
炉长:“老霍,1号高炉不拆,永久保留,它年头最长嘛。以后围绕1号高炉建个鞍钢历史博物馆。这二号高炉,集团决定还是拆了。”
...
鞍钢的1号、2号高炉都是日本人修的。1号高炉建成于1917年,2号高炉1919年,由满铁控股的鞍山制铁所投资建造,后来鞍山制铁所改名为昭和制钢所、满洲制铁株式会社,然后就到二战结束。
苏占和国民党时期,1、2号高炉均处于停产状态。辽沈战役后东北全境解放,这两座高炉用了10个月时间修复,终于在1949年9月恢复生产,此时的昭和制钢所也改成了我党组建的鞍山钢铁公司。
吨。
1959年1960年,1、2号高炉先后进行了停炉大修(重建),这次大修把高炉容积从584立方米提高到633立方米,加上其他技术改造和流程优化,日产生铁量从200吨提高到450吨,也就是年产15
1975年,在仔细考虑过到底是进行第二次停炉大修还是废弃拆除之后,鞍钢决定停用这两座高炉,1号高炉改博物馆,2号高炉拆除。
原位面因为种种原因一拖再拖、拖到死也未成的东北老工业区技术升级改造,在本位面从六十年代中期就逐渐开始了。鞍钢1、2号高炉停用算是扫尾的几件事之一,因为钢铁业的确工业设备寿命很
长,五十年的高炉能用,八十年的高炉也能凑合着用,也就是吨钢成本高“一点",碳排放厉害一点,操作人员多一点,安全性差一点....
所有的这些“一点“加起来,就能凑出两个大字:“淘汰”。
...
在轰隆轰隆的爆破声中,霍顺山拎着东西出厂,去鞍钢厂区附近的公墓。他有不少的老伙计在这里。在墓碑写着”罗师傅"的坟头,霍顺山给倒上了一盅酒,再去除一大包鸡架放在墓碑前,顿时公墓弥
漫着一股子椒盐鸡架的香味。
“三十八年了。”
“罗师傅,过两年我也退休喽。您要是活到现在,是七十岁了还是八十岁了?唉,你都没跟我们说你的全名,也不知道你哪年生的。
“这个,是鸡架。本来是应该来一整只鸡的,可鞍山到处卖的都是拆散的鸡,胸脯肉堆堆,鸡腿堆一堆,鸡翅堆堆,都是在工厂里切开的。没有完整的鸡,那就鸡架吧,这个东西开始我也看不
上,可吃了才发现,味道还挺好,尤其适合下酒。
“我要退休了,咱们的2号高炉今天就天退休了。真没想到啊,这个高炉比我退休得还早。”
“那些小家伙现在都说一堆我都听不懂的名词,什么吨钢成本,什么碳排。总之说到底就是一一个意思,2号高炉,和我一样,都是不中用的老家伙喽。”
“可你还不能对那些小家伙发脾气。鞍钢的钱,利润,主要就是这些小家伙们挣到的。我今后的退休金呢,也是指望他们给鞍钢集团挣。
“今天就聊到这儿吧,我去那头看看栓子虎子他们两兄弟。
1917年出生的霍师傅还有两年就退休了。其实前些年体检的时候医生就发现他身上好几个慢性病,其实按厂里的标准可以提前病退,毕竟那时候霍师傅都抱孙子了,二儿子的媳妇也怀上了娃。但霍
师傅还是觉得不放心,继续在岗,后来不在2号高炉干了,又跑到营口的技校给鲅鱼圈的鞍钢新厂当实习教师。
在霍师傅工作的2号高炉,过去五十六年的时间一共有15名钢铁工人死在它旁边,其中日管和日占时期11人,新中国时期4人。
这15名钢铁工人当中有10人是霍师傅的工友,10人下葬的时候霍师傅都在场。
霍师傅记忆最深的一次是1937年,还是二十岁毛头小子的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师傅老罗死亡。那次是焦炭质量不过关,铁水出炉的瞬间发生了次"小"爆炸(没有伤及高炉结构),爆炸让一坨铁水
飞溅了出来,当胸拍中老罗师傅。老罗胸口当时就成了 团火,霍顺山和工友们拍打浇水把火弄灭,这时候才发现老罗师傅早已没了气。
老罗当时其实也就四十岁左右的样子,没对工友说自己的年龄,没说出身背景。但是老罗识字,有文化,对工友们也特别照顾,后来霍顺山就直怀疑,老罗该不会是地下党吧。
最让霍顺山胆战心惊的一次伤亡是1944年,由于日本战局不顺、物资紧缺,满铁勒令钢厂加班加点、加快频率生产,结果出了事故,3名炉前工被倒塌的吊车砸死+烫死。
这些死在二号高炉周围的工人,无论有没有尸骸,都在鞍钢后面的工人墓地立了个碑,霍师傅每到清明节都会挨个去看看他们。
从今天以后,霍师傅回鞍山,要缅怀的可就不止他以前的工友了,还得到鞍钢博物馆缅怀他的2号高炉。
...
在1965年开始的东北钢铁工业大改造过程中,鞍钢、本钢等钢铁厂都接着技术升级的时机,把自己的厂区向海洋方向移动。
鞍钢和本钢还都选择了营口附近的鲅鱼圈,在这里建立新厂、建立铁矿石码头,内陆地区的老厂区大批工人也迁移到沿海,老区缩小而新区暴涨,这两个钢铁集团在最近两年,可能都会彻底完成”战
略搬家”的过程。
随着钢铁业向海洋方向移动,整个东北的工业架构也在悄悄变化。依托环渤海地区的钢铁厂,锦州、盘锦、营口、葫芦岛等地出现了大批机械制造和加工企业,用海边钢厂出产的钢铁制造些机
械
甚至长春一汽都正在营口投资设立一个分公司,因为汽车也是用钢大户。除了用钢大户之外,从营口往南方运输自己的汽车产品、或者出口自己的汽车,都比在长春更方便。
在他们后边离海再稍远一点的内陆,也是一大批基 于便宜刚才的机械制造企业,只是越往内陆走,机械制造企业的拳头产品就越‘精细”,精细就意味着刚才的用量小而加工附加值高,这种企业对钢厂
与自己的距离不那么敏感。
到沈阳附近则成了钢与铝混合的加工制造业,因为沈阳已经比较接近东北的电解铝基地了。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