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544节
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
《莫斯科奥运会的超支帐》
“与北京奥运会一样,莫斯科也在1984年之前完成了机场的扩建,也样是将吞吐量几乎翻倍。在抵达莫斯科的时候,每一位运动员和游客都为莫斯科国际机场的宏大和豪华而折服。
“在获得1984年奥运会举办权时,莫斯科就拥有足以承办奥运会的体育设施,如中央列宁体育场可容纳10万名观众,但莫斯科仍大兴土木,对原有体育场馆或扩建或翻修,以更好地适应奥运会比赛项
目的需要;同时还整修城市建筑,改善城市交通,加强空中运输等等。豪华的莫斯科机场只是其中之一一角。
。“不过,在这一届奥运会举办前,就有一些消息从莫斯科和苏联的官员口中流出:为了举办这届奥运会,许多工程项目的预算最后都超支了。比如扩建机场的工程就超支了2000万卢布,网球、羽毛
馆等
目也有多少不等的超支,在奥运会举办前,苏联就已经为筹办奥运会多花了1亿卢布。
“在苏联有一种说法是,件事情如果你不想多花钱,那就会超期;如果你必须要让它按时完成,就得多花钱。”
“据说在许多关键的军工和航天工厂中,发给苏联工人、工程师和管理者的额外奖金是工资的23倍,物资的激励下,这些工厂往往能按时和保质保量完成军品生产计划。奥运会显然是不能延期的,
也不能在质量方面出问题,那就必须多花钱。
“对于苏联而言,奥运会工程的超支可能不仅是其国内经济刺激所发的卢布增加,还包括外汇开支的增加。
“在本届奥运会,记者看到了很多进口自中国、日本、美国、西欧的设备,比如中央列宁体育场的全套信息系统设备便是从中国进口,而莫斯科街头小巷的出租车,也在奥运会来临之前换成了进口小汽车
“在乘坐出租车时,记者问司机,奥运会结束后你们会不会换回原先的国产小汽车?司机的回答是不换,以后就一直开弃驰了。”
“有一份统计数据,由于筹办奥运会导致苏联从1980到1984年,每年的进口额增加12亿美元,这对于当前的苏联对外贸易额来说,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数字。”
克里姆林宫。
邓主席与勃列日涅夫会面。
勃列日涅夫.上一次访问中国还是1979年,出席新中国成立30周年庆典并进行国事访问,此后再没去过中国。邓主席上一次访问苏联是1982年,也两年多了。
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元首互访频率比英美首脑低多了。不过勃列日涅夫不只是中国不怎么去,最近几年,他也很少去其他国家,包括东欧那几个小弟他也极少出访,所以还算是“公平”的。
勃列日涅夫不来,邓主席不能自己去了次又一次,双方来往数量大致得对等啊。最终还是趁这次奥运会的机会,两国领导入难得地见一次面。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这两家大银行是现在向你们提供贷款的主力,不过,这两家银行现在都认为借款额度已经很多了。我们也不好完全无视这两家银行提供的评估报告哟。。
两人谈到的第个话题是借钱。之前苏联就向中国的银行借了不少人民币,这次是苏联财政部、外贸部想借更多的钱。
邓主席则给出了理由: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都做出了一份不太乐观的评估报告,结论是不宜向苏联借得太多,这会有坏账风险。
勃列日涅夫:“银行的评估报告,是银行的,你们中央可以专门再制作 份报告。
邓主席:“如果国家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对苏联经济进行评估,那么在报告的撰写起草过程中,我们也是不加干涉的。
勃列日涅夫:“苏联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调整国内的生产关系,尤其是对我们的企业进行改造。”
邓主席:“这件事情,我们陈总理此前向你们提过。你们改造企业,可以;淘汰旧设备、改革生产关系,中国都会支持;但中国的支持的前提,是我们能看到这些企业或者整个行业向好的方向发展。”
勃列日涅夫:“那么我们就向好的方向发展。苏联一定能把这些事情做成功的。”
邓主席:
勃列日涅夫坚持说苏联能办成,但并没有说出什么新的理由来。或许勃列日涅夫手下的人没给他提供什么可以说的东西吧。
陈法去年的意见是由中国并购并且全权管理苏联的那些问题企业,主要是民用工业。苏联放手了,中国可以注资+借钱;苏联不放手,一切都没得谈。苏联又不是没自己改革过,过去五年每年都在
收,当然最后都没什么卵用。
勃列日涅夫:“中苏两国建交三十五年,在此之前,我们也是很长时间的朋友,从1924年开始就是如此。苏联 向支持中国的革 命,在你们的解放战争时期,苏联的援助帮助你们取得了国内革命战争
的决定胜利。我们是全方位的亲密朋友,过去三十五年是,今后也会是。
邓主席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微微眯起了眼睛。
打感情牌,.可你也不能吹牛啊。
第87章 完了,中国不会帮我们的!
邓主席与勃列日涅夫的会谈持续45分钟,之后78岁的勃列日涅夫体力不支结束会谈,79岁的邓主席点上一根烟,又和戈尔巴乔夫继续谈。
1983年和1984年,安德罗波夫主持苏共中央工作的这段时间,大力推这位主席团中最年轻的干部,这让戈尔巴乔夫在日常中央事务中的发言权越来越强。除了获得安德罗波夫的支持,戈尔巴乔夫还
颇得苏斯洛夫的赏识。
作为苏共党内的”
第几章节。
共妄内的年资养的必得专对深查春响印象不错,
因为戈尔巴乔夫熟读经书、博闻强记。在会议讨论中,无论谁引用马恩的名言,戈尔巴乔夫都能随口说出这句话出自马恩的哪篇著作
虽然现在苏斯苏洛夫躺床上插着管子,安德罗波夫去见了马克思,但有这两位元老以及后面的团体的力挺,戈尔巴乔夫俨然成了苏共中央的希望之星"。
而且戈尔巴乔夫生于1931年,是苏共中央领导层的干部中最年轻的。当然领导层现在也有“20后”,比如列宁格勒第一书记罗 曼诺夫是20后也是主席团成员,但现在列宁格勒帮在莫斯科势力不强,又
是从斯天林时代就比较受压制,罗曼诺夫恐怕比较难上位,与其这样,干嘛不选择更年富力强的“30后"戈尔巴乔夫呢。
戈尔巴乔夫:“主席同志,恐怕我们现在要实施一种新经济政策,从列宁同志当时的想法开始梳理,检讨过去六十年苏联经济工作的得失,这是涉及到根本制度上的变化,我们真的很需要外部的支
持,如果没有支持,我们很难改革成功。
邓主席仔细地看了一眼戈尔巴乔夫。
在第二个公文包中,19851986年,苏共内部就选择戈尔巴乔夫还是雅科夫列夫(是那个瘸子雅科夫列夫,不是外交官雅科夫列夫)而争论不休,最后苏共选择了雅科夫列夫。
在这其中,中国的表态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客观上的确影响了苏共中央的选择,毕竟当时“中国同志是苏联的政治后盾和经济后盾,虽然只是提点意见而不是干涉,但也不能不考虑。
第三个公文包的位面,是戈尔巴乔夫就任总书记,苏联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始,地鸡毛地失败,在中国的干预输血下苏联免去了红旗落地的结局,但也有一些加盟共和国,比如“波三小"独立了出去,
最重要的是,失败的改革把苏联民众的信心全打没了,之后苏联/苏俄的经济蹶不振。
邓主席:“苏联是世界第.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不但对苏联,对中国乃至于全世界都有重大的关系。我们不能不支持你们,我们和你们一样,都盼望苏联能够走上快速发展道路。但是,改革从来不是到有了全盘的完整周密的计划之后才能行动,如果怕这个怕那个,恐怕永远不能启动改革。
。在中国并没有船,
中国有上名言故和四人焦远地有放关的。
个穷一 个富。他们俩都想去南海。富和尚几年时间都没有动身,他要攒钱买大船坐着去南海。穷和尚在这几年里去了南海并且回来了,他并没有船,身上只有一个饭碗和一一个水瓶,一路化缘要饭着去的。”
“当然,我不是说你们现在做这个事也要一路要饭过去,这则寓言故事的意思是说,决心、行动力、执行力,在改革的过程中是最大的推动力,你们要对它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戈尔巴乔夫:“我们不是没有决心和行动力,而是现在的头绪太多。干部队伍的情性问题,其中还有相当的部分腐败了;民族问题;加盟共和国和地方州的干部与中央的认识不一致的问题;工农业生
产的低效率问题;社会风气的普遍下行问题;沉重的国防开支问题。..这些问题,从哪一个先开始动手呢?
邓主席:“我们无法告诉你们先从哪一一个开始动手,这是你们来决定的事,你们是苏联的中央,对于苏联的情况,你们的干部一定比我们知道得更清楚。我对你们只有一点建议,那就是选定了一个方
向,就不要再犹豫反复,定要走下去,直到取得成果。
...
苏联现在必须寻求中国的支持。
苏联也只能寻求中国的支持。
难道苏联改革要东德、波兰支持?不可能的,东欧诸国也都没钱。
或者请美国支援点儿?..哈哈哈,这个待会儿再说。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83年全年GDP7.82万亿人民币,按3.55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汇率计算是220万亿美元。1983年 美国的GDP是3.63万亿美元,现在中国算是“对美六成”的样子。
对美六成,对苏联多少?两倍。
根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83年苏联全年GDP是1.2万亿美元(9002亿卢布)。官方公布的数据当然是按0.75卢布兑换1美元的官方汇率。
前几年中国从苏联身边擦身而过的时候苏联还没觉得有多大变化,到现在差不多是两倍,有切身感觉了。
首先有感觉的是在中国苏联两头跑的专家、贸易人员。在前几年,苏联技术人才来华工作会特地实施“工资双轨制”,比如在苏联月薪200卢布的塔吊操作员,按汇率折合1050人民币,聘请的时候中
方给苏联专家的工资会是100卢布+525人民币,这样他所领到的人民币薪水就和中国的同级员工(600元) 差不多。
到1984年,同级别的中国的塔吊操作员月薪已经有1000人民币左右。而这样的操作师傅在苏联的收入呢?还是200卢布月薪。
而人民币汇率从4兑1升到了3.55兑1,兑卢布的汇率也相应提高苏联实施的是 官方固定汇率制。所以此时塔吊操作员在苏联的月薪的绝对数都已经比不上在中国干活了。
这是普通人的工资,国家层面的收入方面,中国每年财政收入超2万亿人民币,每年贸易总额4500亿美元,顺差大约100亿美元,这是每到年底都要大放送,例行算算贸易顺差太多使劲买东西,一番
操作之后还是剩下这么多。
因此苏联上下都不怀疑中国能出得起帮苏联渡过难关的钱。
邓主席从大的方向说了几句苏联的改革,也从大的原则性方面说中国不会坐视不管,这个基调订下来之后,戈尔巴乔夫与中方的具体金融外汇主管、融资部门主管谈判。
戈尔巴乔夫:“我们在未来几年,主要是1985到1987年,需要一笔国家可以掌握的资金或者说物资,以应对经济体制调整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除了调整经济体制,我们工业当中的一些工厂的设备
老化,急需更新,否则根本无法销售出去,我是说,在国内都销售不出去。因此还需要一笔外汇 用于引进设备。这些资金总共是...300亿人民币和35亿美元。
乔思通:“向我们借美元?”
戈尔巴乔夫点点头:“是的。我们在六十年代从菲亚特引进的汽车厂至今已经20年,在六十年代初,这个陶里亚蒂汽车厂算是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现在它的产品已经落后了,苏联人都不喜欢开陶
里亚蒂的汽车,此外陶里亚蒂一辆小轿车 的出厂价比进口的更先进更舒适的小轿车还贵。
乔思通:“汽车的生产线确实,我们现在组建汽车厂的时候都要从欧美购买一部分设备。除此之外你们还打算更新什么设备?”
戈尔巴乔夫:“还有一些民用工业的生产线,我们的国家计委列过清单,像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的组装生产线,基本都可以从你们引进,只需借人民币即可。但为了激励工人的积极性,我们可能要
加大消费品的进口量以满足需求,所以在未来三年我们想获得300亿人民币。
乔思通:“你们的陶里亚蒂汽车联合体,1965年建 立起来的,按照你们的说法,到1 968年,你们不但运转起来,而且把菲亚特的技术也吃透了。但是到现在15年了,这个汽车厂既没有自研发下一代
家用轿车,也没有研发下一代发动机,我们不希望你们这次再花十几亿美元引进的汽车厂也是这样。
戈尔巴乔夫:“嗯,对于用这笔钱建立的轿车厂,我们中央经过研究,可以放松政策,那就是可以由中国国资委控股。
乔思通:“这样也算是苏联有限地开了个引进外资的口子。
戈尔巴乔夫:“是的。
乔思通:“这恐怕是不够的。由中国国资委控股,由我们制定工厂的管理制度、工艺标准、手册,这当然是必须的。但是一个汽车厂要想出产质优价廉的产品,要想具备竞争力,只做到这一条是远远
不够的。
“这个汽车厂是不是还在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内?如果在的话,汽车厂需要的钢、铝、铜、橡胶等等工业原料,以及许许多多的零件半成品,是不是要靠苏联国家计委调拨而不能用货币在市场上购
买?如果汽车厂根据需求需要立即调整生产,国家计委能增拨物资吗?恐怕很难,因为你们通过0GAS向上游厂家和矿业公司下发的生产任务就是固定的。
“这个汽车厂的汽车生产出来之后如何销售?还是按照苏联国家计委和OGAS系统的配送程序,直接车皮装走吗?”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