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82节

“嗯,我观道长面向,其实道长的骨子里面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日常说话交谈应该非常的风趣幽默。”李恪微笑着开口道,其实这一点,是不是射手座,李恪都会说,因为作为一个以看面相为主的道长,能说会道绝对是必须的。

李恪说完的时候,他就注意到袁天纲的眉毛不自觉地挑动了一下,幅度很小,但这是他的面部微表情之一,这意味着他的心情有波动。暂且猜测为,他惊讶的时候就有这个微表情。

“殿下继续。”袁天纲没有表现出其他的任何情绪,除了那个微弱的表情之外,显然这位很清楚,人的表情会泄露许多信息。

不过不用在意,李恪就继续了,“除此之外,袁道长应该是一个感觉非常敏锐的人,非常善于观察,深谋远虑。”

袁天纲眉毛又不自觉的跳动了一下。

有效果,李恪知道自己猜对了,其实他说的这第二句,跟上面是息息相关的。乐观,说话非常风趣幽默,这必然是能说会道,而能说会道就意味着他绝对善于观察,因为不善于察言观色的人,而想要风趣幽默且能说会道,非常难!

其实,这是心理学里面利用话术来表达关联意思的方式之一,你看起来说的是两个内容,实际上这在心理学里面都是相互关联的,猜中了第一点,后面有大一堆普通人听着不一样,但专业人士眼里听起来没啥区别的话术等着你呢。

“袁道长还是一个比较花心的人呢,非常善于跟女孩交流,一般来说,在不知道袁道长身份的情况下,大部分小娘子都喜欢跟袁道长交流。”李恪笑嘻嘻的开口道。

其实这又是废话,这话看似在说爱情,说两性关系,说情感,但实际上不还是人际交往?风趣幽默,乐观,能说会道,别说小娘子,男孩子也喜欢跟这样的人交流啊!这不是必然的吗?只是通过另外一种角度表达罢了。

袁天纲这一次罕见的露出了表情,他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李恪,然后拱了拱手道:“殿下还精通相术?”

“不精通。”李恪笑着摇了摇头。

第410章 要不给袁天纲也洗洗脑

李恪的一个“不精通”,让在座的三个人都有些不会了,你刚刚说的这些,其实都已经非常精准了,结果你告诉我你不精通?而且李恪既然说过和袁天纲之前没见过面,那这些东西肯定是不会撒谎的。

“殿下,莫不是在说笑?”袁天纲有些哭笑不得。

李淳风也有些好奇的看着李恪,而孙思邈脸上则是若有所思。

“袁道长,我问个问题。”李恪笑着道。

“殿下请讲。”

“这相术一说,真的是仅仅靠看一个人的面相、长相来断定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寿命几何,前程如何等信息,而没有其他任何消息佐证吗?!”李恪笑着问了一个问题。

李恪的一句话问出,三个人脸上表情各不相同。

李淳风有些愕然,然后若有所思,袁天纲是愣了一下,然后面色有些奇怪,孙思邈则是脸上露出了一抹很是平和的笑容。

至于袁天纲给武则天那个相面的事情。李恪没问,因为他压根不信,即便武则天是个女人,袁天纲也不会白痴到,能说出天下共主这种话,一句贵不可言就已经足够了。

虽然这件事似乎是记录在《新唐书》里面的,但别忘记了,武则天当过皇帝,而她一个女人,想要当皇帝,要从某些方面得到认同,要为自己找到佐证,而能够影响天下百姓,宗教是一个选择。

武家和袁天纲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根本不会有史官在他们家,而史官后面之所以能记录在历史当中,那必然是后来武则天或者是武家人说的,而那个时候袁天纲已经去世和袁天纲已经宣扬出去的名声,史官记录下来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殿下何出此言?”袁天纲有些惊奇的看着李恪问道。

“我没有看过道家关于相术方面的书籍,袁道长可信?”李恪笑着问道。

“我信。”袁天纲点了点头。

“至于我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世间万物,透过表象看本质,就能看透大部分事情,最简单的一点,相术的发明,肯定不是为了让各位道长泄露天机所用的。其实说的直白一点,道教,作为一个教派,是需要信众的,而吸引信众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要保持神秘感。”

“相术也可以成为一种吸引信众的手段。当然这是我猜测的。”李恪笑着道。

虽然李恪嘴上说的是猜测的,但是说到这里的时候,袁天纲和李淳风已经是愣住了,而孙思邈则是突然“哈哈哈”畅快的笑了出来。

孙道长畅快的大笑了几声,然后看着袁天纲笑着问道:“袁道友,你要不给殿下看看相?”

袁天纲顿了一下,然后苦笑着开口道:“这个我还真看不了。”

“哈哈,殿下,看到了吗?当有些事情不可为的时候,往往就会说,看不了,借口嘛,要么是贵不可言,要么是天机不可泄露,总是能找到的。哈哈哈哈。”孙思邈笑的那叫一个畅快。

李恪也是有些无奈,老孙这几声笑,那可真是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像孙思邈这种人,内心有着自己坚持,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得到去做一件事,而且年龄还非常大的老人,除非你做的事情得到了他的认同,否则这种人你是最难说服的。

任何话术都没用,因为对方已经活的足够通透,充足的人生经验足够弥补一切话术。

而李恪的一些话术之所以对袁天纲这种年龄也不小,还是方外之人的人管用,是因为袁天纲也在局中啊,他不是真正的无所求那种高人,说白了,他不是无欲则刚那种人,所以他必然会受到影响。

孙思邈的笑声将袁天纲和李淳风都笑的有些尴尬,虽然说孙思邈是个道士,他们来拜见,但是孙思邈的道士身份……其实不是那么纯粹。

还是那句话,道教需要借用孙思邈这种为天下救人的身份来吸引信众,而孙思邈则是需要道士这种身份来借助在天下各处的道观的力量辅助他治病救人。

所以,老孙的这种身份,并不纯粹,但老孙活的足够通透,他不介意别人利用他的身份,只要能够帮助他救助天下世人足以。

“怎么样,二位?秦王殿下是不是远远出乎你们的预料?”孙思邈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笑眯眯的看着二人问道。

“确实。其实殿下所言及是,相术一脉,除了面相之学之外,还有话术一学,甚至包括如何观察世人,利用一些已知的信息为自己建立优势,都是有的。”袁天纲叹了口气,也开口直言。

其实,袁天纲也是人精,他很清楚李恪能说出这种直至事情本质的话,就意味着那些对凡世俗人的推脱之言对李恪肯定不管用,既然不管用,那不如实话实说。

像他和李淳风这样的道士,在道教的身份肯定是很高的,他们也肩负有宣传道教的责任。

“能理解,毕竟,如果你们不出世,佛教出世了,对道教的影响也很大。”李恪笑了笑。

自古以来,国内外,宗教的目的或许刚开始是纯粹的,等到了后面,就绝对不会再纯粹了。

什么佛道之争,什么十字军东征等等,翻开历史的美化去看事实,后面都是血淋淋的真相。

还是那八个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信仰是寄托,没有问题,但是你抵不过有操纵信仰的人呐!

袁天纲和李淳风又是相顾无言,殿下……又说出了事情的本质啊。

“哈哈哈,两位道长不用在意,其实我对道教的感官还是不错的,因为理念不同,道教的危害其实远远要小于佛教。”李恪笑着道。

“这……”袁天纲和李淳风相互对视了一眼,有一些事情,其实袁天纲没说,为什么有李淳风的情况下,他还要来大唐朝廷任职,并且利用一些手段宣传他自己,就是因为,他们道教发现,佛教有大兴之势,而一旦佛教大兴,必然挤压道教的生存空间。

天下容不得两个兴盛的教派。

尤其是在他们听闻佛教玄奘甚至独行前往西域求取所谓的佛经的时候,袁天纲就身负使命出现了,在各地展现自己的相术等奇异之处,于贞观八年得到了李世民的召见。

玄奘回不来还好,如果从西域回来,历经十数年经历,只要稍微宣传一下,那对百姓影响极大。

实际上现在长安城的寺庙就已经极其众多了。

“不过,理论上来说,作为一个统治者,是不希望任何一个教派绝对兴盛,身为一个统治者也不能信仰任何教派,这一点,我会跟我父皇讲的。”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袁天纲和李淳风沉默。

“两位不要介意,因为,你们不事生产啊。就像是我之所以说你们危害小,是因为道教不少传承的学识是有用的,而佛教却没什么用,如果佛教大兴,天下间寺庙越来越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家当和尚。时间一长,归属于寺庙的土地就会越来越多,甚至有可能出现百姓给寺庙种地的情况。”

“因为赏赐给寺庙的土地,寺庙光靠自己的和尚是不可能种的完的,只能出租给百姓。”

“时间一长,都想当和尚,谁愿意当百姓?国家如何兴盛,国力如何增强?但你们道教的一些学识却不同,你们对于天象的观测,是有用的,可以预测一些气象信息,有助于提前发现一些天灾,让朝廷提前预防。”

“所以,我需要你们的知识。”李恪说出了自己的重点。

第411章 这也是助力

李恪说道教危害不如佛教大,也许有人会用张角等例子来举,但是要分清楚一点。

佛教兴,会导致一个王朝从盛转衰,而道教像是爆发出张角那种事情的时候,能怪道教?为什么汉朝前中期没张角冒出来呢?

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别说道教了,陈胜吴广喊一声都有跟着干,张角只不过是个由头罢了,根本原因就不是道教导致的,但佛教是真的可以让一个国家从盛转衰,这是根本差距。

袁天纲和李淳风相互看了看,然后才认真的开口道:“殿下,我们既然在朝廷为官,那就必然是会为大唐朝廷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的。”

“嗯,其实你们在天文地理方面的学识,是有很大作用的。”李恪笑着开口道。

“天文地理?”两个人大概听得懂是什么意思。

“对,我将观测星象方面知识称之为天文,关于山川河流等方面知识称之为地理。”李恪微微点了点头,“你们在天文方面的学识传承是很值得培养的。不过我倒是有个问题,你觉得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圆形的,那那些日月星辰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道教是支持浑天说的,虽然说一直都有盖天说的学派,但实际上我们已经有多种角度证明浑天说才是真的。”李淳风开口道。

“包括远距离观测远处的山峰,船只等都是最先露出顶部,再露出底部,这就证明大地是弧形的,还有根据日月的高度变化等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李淳风给李恪解释了一下。

“嗯,我知道,其实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圆球形,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其实都是跟我们脚下的大地一样的存在呢?只是它们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有那么一点。”李恪笑着问道。

“啊?”袁天纲和李淳风两个人都愣住了。

“那……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距离该有多远?这宇宙之大……”两个人的脑子瞬间就有种懵住的感觉。

李恪有些惊叹,自己只是提到了日月星辰跟自己脚下的地球一样,李淳风就想到了距离有多远的问题,显然他的内心是一个概念的,如同脚下大地一般广袤的圆球,在天空中只是那么小一个点,那距离显然极远。

连宇宙之大都想到了,只能说,优秀的人,果然都是天才。

“确实,其实这些都是有数据可以计算出来的,如果两位愿意的话,有机会我可以告诉你们该如何计算这些东西,不过前提是你们要学习一下我这里的新式数术了。”

“而且,我还有个想法,既然你们都精通于夜观天象,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其实不是日月星辰围绕我们旋转,而是我们脚下的大地,和一部分的星辰围绕太阳旋转呢?”李恪一边说,一边干脆伸出手指沾上了茶杯里面已经凉了的茶水,在面前的桌子上画了起来。

将太阳系大概的星系图出来之后,李恪笑着问道:“有没有可能,日月星辰是如此运转的呢,我将这个称之为星系,而那更远处的星星,则是无数个由我们这样的星系组成了宇宙呢?夜晚那天空中明亮的星辰,有没有可能,是更远的太阳!”

李恪不介意给他们扔点炸弹出来,因为天文学这东西吧,其实不怕给他们扔理论,跟其他的还不太一样,天文学越早建立学说越好,反正研究的慢,就让他们慢慢研究呗。

而且千万不要小瞧古人去验证这些东西的决心,真的是有很多天才的,一旦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以往他们很多无法验证的理论,现在就可以验证了,比如说一年四季,比如说,阴晴月缺。

“这……”袁天纲和李淳风已经彻底被镇住了。

他们被李恪这个大胆的想法给惊呆了,但是看着桌面上那越来越淡的星系图,里面却仿佛有着一股莫名的魔力一样,吸引着他们。

“这个殿下,能不能详细说说。”李淳风觉得自己内心跟猫挠一样。

“其实也很简单啦,比如我将我们脚下的大地命名为地球,那么如果太阳是一个发光发热的球体,当地球围绕它旋转的时候,于是身为一个球体,总会有一部分照射到阳光,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时候又在围绕一个方向自转,于是我们就有了白天和黑夜,有了太阳东升西落。”

“那么围绕着地球旋转的月球,为什么照射大地的时候不热呢?有没有可能它明亮的那一面,其实也是被太阳光的光芒照射的?因为距离远,我们看到它也在发光。”

“就好像我们地球上,当白天的时候,这明亮的一面,如果我们站在月球上,是不是看到的地球也在发光?因为距离够远,我们看不到细节。”

“那月亮的阴晴月缺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它在围绕地球旋转的时候,有时候被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射而来的光芒,所以它只能照射到一部分光芒,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朔月,半月,以及最后的满月。”

“而月亮多久围绕我们地球旋转一周的,是一个月,而地球又多久围绕太阳旋转一周呢,我们命名为一年。”李恪笑眯眯的将后世基础的天文知识讲了一个大概给三个人听。

李淳风和袁天纲都已经听的傻了。

因为李恪越讲,他们就不断的跟他们脑海里面的日月星辰的知识对照,然后他们就越来越发现,秦王殿下所言……是一套完整的理论,天衣无缝的理论!

所有的一切都找到了证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为什么南方更热,北方更冷。

为什么一年的时间,四季就会轮转等等!

“甚至,你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地球会围绕太阳旋转呢,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如此之多的星辰围绕它旋转。我们地球的周围如果都是空的,为什么我们仍东西会落到地面上?”李恪笑眯眯的开口道。

“殿下……淳风见过殿下,不,淳风见过先生,不知淳风可有机会跟殿下学习?”李淳风直接站了起来,然后给李恪弯腰行了个大礼。

旁边的袁天纲也是如此,李恪带给他们的震撼太多了!

“两位免礼。”李恪先笑着摆了摆手让两个人免礼,然后才开口道:“所以我说,你们道教还有一些用处,但是这些知识,我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些东西,有些规律都需要你们去找,像是数术就是必须的了,因为知道了很多知识,你们也许可以算出,月亮距离我们地球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太阳距离我们地球的距离又有多远。”

“世间万物,自有其规律,而这种规律,都是可以用数字来表达的。”

“所以,想要搞清楚这些星象天文和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我们就需要一些天才,我想这方面的人才,你们道教遍布天下,肯定都有一些的。”

“我可以在长安这里建设一个学校,专门教授这批人这些知识,然后将你们研究的知识在记录下来,我刊印成册,最后一代代传下去。历史上,必然会有你们的名字。”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首节 上一节 182/5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大唐普及精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