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刘璋 第74节
失去了高定这根主心骨的夷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四散奔逃,可他们现在的位置两侧是山崖,山崖上是抛射不断的箭雨,前后可以避开箭雨的谷口,是列阵堵住谷口的官兵。
这群在越嶲郡跟着夷王高远嚣张跋扈、欺压汉儿多年的夷人,此刻如同待宰羔羊般,要么死在两侧山崖射下的箭矢,要么被谷口的官兵用长矛在身上捅了十来个窟窿,为他们往日的所作所为付出应该偿付的代价。
——
在夷王高远和雍氏火并,高远为雍勉斩杀,雍勉又为娄发射杀,邛都城平定的情况下,刘璋并没有立马移动营寨屯驻到邛都城内,而是令沈弥和娄发细细的清理和缉捕邛都城内的叟夷,大军依旧屯驻在邛都城外。
在等待的过程中,刘璋收到了袭肃的报捷文书,夷王高远之子高定膝盖中了一箭,被袭肃生擒,高定带领下窜逃出邛都城的叟夷,被袭肃杀略大半,几无一人逃脱,目前袭肃在清理战场,押解投降的夷人回来。
在城外继续立寨两日,待邛都城被里里外外清理打扫了一遍后,刘璋骑着高头大马,在一众骑士的拥护下,进入了邛都城。
进入了邛都城,意味着越嶲郡的叛乱消弭,再加上益州郡被吴懿和甘宁合兵平定了,牂牁郡郡丞朱褒的叛乱,被牂牁郡内大族的合力下荡平了。
眼下南中已是全部平定,心情大好刘璋,在邛都城的县寺里收到了永昌郡郡丞吕昌的文书,文书上说永昌郡南的哀牢夷最近一段时间不太安分,时不时叛乱,放兵四处肆虐。
这份文书虽然没有说求援一事,吕昌在文书中也声称凭借永昌的兵力可以平定,但刘璋却有些想法,哀牢夷眼下虽然名声不显,但日后可是响当当的。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南蛮上记载:南诏,或曰鹤拓,曰龙尾,曰苴咩,曰阳剑,本哀牢夷后,乌蛮别种也。夷语王为“诏“。
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六诏“,曰蒙秀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兵埒,不能相君,蜀诸葛亮讨定之。
对于唐代南诏国前身的哀牢夷,刘璋怎么也不会忽视,他派出了沈弥和娄发一齐前往永昌郡,汇合永昌郡郡丞吕昌一起,尽灭哀牢夷的种类,将还是幼苗的南诏国狠狠踩上一脚,就算不能踩死这颗幼苗,也要延缓南诏这个西南大国崛起的时间。
第138章 断头台
越嶲郡,邛都城。
被关押在邛都城县寺监牢里的高定,看着面前的饭菜,不由面露异色,这顿饭菜比之前几日的好上了不少,有鱼有肉,更兼色香味俱全,想必是出自一名手法极为高明的庖厨手中。
高定用筷子夹起一块鱼肉,用味蕾感受着这块鱼肉的滋味。
“啊。”
“妙。”
“只有上等的庖厨才有这等的手艺。”
他从心底发出一声赞叹,他所吃的这块鱼肉入口即化,舌尖感触到的滋味变化万千,往日他身为邛都贵公子,都很难吃到这样的珍馐,但在他被袭肃埋伏,膝盖中箭,生擒并啷当入狱后,没想到竟能吃到这样的珍馐。
高定放下筷子,看了看面前的饭菜,再看了看被一等一的医匠包扎好的膝盖箭伤处,沉思了起来。
作为逆贼、在越嶲郡叛乱的他,在被袭肃生擒的第一刻,就做好了面临死亡的准备,这也是通常的情况,夷人在南中地区发生叛乱,一般都是身死族灭,没有什么好下场。
但是被生擒的他没有第一时间被悬首邛都城头,膝盖中了箭伤,竟是得到了医匠的医治,没有让他因为膝盖的创口死亡,被捕入狱后的伙食也不是豚犬的食物,并且伙食一日比一日好。
因此,依据现在的待遇,高定有了些另类的心思,他猜测那位益州牧刘璋有意留他一条性命。
应该是刘璋需要早日平定南中,所以需要他这位在夷人中声望颇高的夷王之子出面,去安抚越嶲郡躁动不安的叟夷。
至于刘璋为什么需要早日平定南中,高定猜想大概因为是汉中的张鲁,虽然地处偏远的南中,但他是听说了的,那位天师道的师君张鲁,攻杀了刘璋派遣前往汉中换防的庞乐、李异,刘璋大抵需要早日离开南中,去应付汉中的张鲁。
高定心中生出庆幸的感觉,他思索起后面刘璋召见他时,该如何去应对刘璋的问询。
‘为什么谋逆呢?’这是刘璋可能问到的。
他的面色应该是痛哭流涕,悔恨万千,至于回话,他会把谋逆的过错推到他父亲高远身上,都是高远一意孤行,他多次劝谏高远都没有成效,以至于让高远叼扰了刘璋。
‘愿不愿意代刘璋安抚叟夷?’这是刘璋另外可能问到的,招降他的话。
他的回答应该是愿意,太愿意了,他的一颗心一直是向着刘璋的,只是没有机会表明他的心意,他愿为刘璋当牛做马,服侍刘璋一辈子,至死方休。
思索到这里,高定嘴角露出微笑的弧度,眼睛半眯着,他想如此这般回话,应该可以取信于刘璋,让刘璋不至于对他痛下杀手,他可以苟活下来。
当然,他并不是真心的归顺刘璋,杀父之仇,他永生永世不敢忘记,只是他为阶下囚,需要先保全自身,然后才有机会伺机去报杀父之仇。
这是一种曲线报仇的方式,虽然过程比较弯折崎岖,但结果都是一样的,是为了报杀父之仇。
按下思索的暂停键,高定拿起筷子,继续吃起了面前的饭菜,该吃吃,该喝喝,营养充足了,膝盖处的箭伤好的才快,才有充足的精力去谋划。
——
《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为强大。但邛都国再强大,在大汉面前也不过是一只蝼蚁,汉武帝时期,大汉碾死了这只蝼蚁,设置了邛都县。
但不久后,邛都县治所因地震塌陷,成了沼泽汪洋,改名为邛池,汉武帝元鼎六年,邛都夷反叛,武帝遣司马相如为使,自越雟水兴师讨伐,杀死邛都王,在邛池旁边筑造了新的邛都县城。
当下,邛都城旁的邛池岸边,十几具高大的器械耸立着。
李恢打量着这些形状怪异的器械,只见这些器械都是由两根粗木支撑,形成一个木架,高有两丈左右,木架上方有一把形似巨斧的刀刃,但这刀刃却是斜向的。
木架下方,离地两三尺的地方,有一个圆形孔洞,这个圆形孔洞底部贴近的地方是一个平台,像是一张木床。
片刻后,李恢放弃了对这个器械用处的思考,他面带疑惑,指着这些器械,向身旁的彭羕问道:“彭君,这是何物?”
“断头台。”知晓内情的彭羕答道,性情高傲的他没有去小觑面前的李恢,对李恢的问话不闻不问。
盖因为李恢尽管是个南中人,但是个有才干的士人,这次李恢向刘璋献出两虎相争的计策,让刘璋得以轻而易举的拿下邛都城。
彭羕察觉的到,刘璋对李恢甚是青睐,更是以李恢献策有功,超拔李恢为邛都令,将李恢从微末的县吏提拔为一县之令,故而他自是不能轻视李恢。
‘断头台。’李恢低头沉思了片刻,根据这三个字表面的意思,在脑中模拟推算这个器械的用处,不多时,他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来如此,通过木架上的滑轮将巨刃拉起释放,用物体降落的力势去斩人首级,可免去不少的人力”
他续而问道:“这些器物是何人所造,当真是有些巧思。”
“是明公。”彭羕像是竹筒里向外倒豆子一般,将断头台的来源说了个明白。
“据明公所讲,断头台来自他看过的一本关于大秦国的书籍,里面记载大秦国喜欢使用断头台去处死叛逆,有一位叫什么路易十六的人,就是被断头台处死的……说起来这人的名字倒也真怪,路易像是个人名,和我等的名字相似,数字十六却不知是干嘛用的,也不知前面是不是有什么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只是我虽有疑惑,却不好以这等小事浪费明公的时间,不知李君是否知晓。”
“大秦国?路易十六?”李恢看向彭羕,脸上露出疑问,根据他的了解,被誉为虎狼之国的秦国,虽然有什么五马分尸、绞刑和斩首等刑法,但断头台这个器械,好像没听大秦使用过。
至于什么劳子的路易十六,他更是闻所未闻,太史公书他是看过的,没见秦国有什么叫路易十六的人物。
第139章 京观
“哦!”见到李恢露出疑惑的表情,彭羕知道李恢肯定是对他的话产生了误解,他开口解释道:“是海西的大秦国,不是春秋战国时的秦国。”
“海西啊!”李恢一点即通,明白了彭羕所说的大秦国是那个国度。
据传大秦国是在极西之地的一个大国,比之大汉也是不遑多让,大秦国又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
昔日和帝时,西域都护班超曾派遣属吏甘英出使大秦国,甘英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出发,西行至疏勒,越葱岭,经大宛、大月氏至安息都城和椟城,后历阿蛮、斯宾、于罗,而抵达条支,已是极为接近大秦国,但由于某些原因,最终还是没有抵达大秦国。
因此世人对大秦国只知其名,不知其实,但未曾想刘璋竟是对极西之地的大秦国也有些了解,这让李恢有些敬佩。
听到李恢说出海西这个词,彭羕知道李恢已经明白了大秦国所指的国度。
他续而说道,说起刘璋打造断头台的用处:“这次擒获的叟夷多达数千人,依律,谋反罪是要夷三族的,这些夷人都要人头落地……但是明公心仁,打算放过叟夷里的妇孺,只处死叟夷中的精壮士卒千余人。”
“虽然处死的人数少了些,但是安排刀斧手一个个斩首的话,还是太过繁琐,斧刃估计都要砍破百来柄,再者也过于烦累刀斧手了……所以明公借鉴了海西大秦国的断头台,以节省人力物力,免得浪费刀斧,打造刀斧可是耗费不小。”
“雍氏呢?明公意欲如何处理雍氏。”李恢问起了刘璋对雍氏的处理,这几日出任邛都令的他,在忙活着处理邛都城的事务,驱逐并羁押居住在邛都城内的夷人,同时将原先被夷王高远驱赶远离邛都城的汉人安置到邛都城内居住。
因此,忙的脚不着地的李恢,对这几日中军大帐内的消息不怎么清楚,不知晓‘断头台’的用处,也不知晓刘璋对叛乱的叟夷和雍氏的处理。
谈到雍氏,彭羕脸上不自然的露出揶揄的面色,他似笑非笑的说道:“李君可知晓,沈弥、娄发两位校尉攻进邛都城时,雍氏族长雍勉恰好斩杀了夷王高远,并决定投降明公。”
“哦,有这等事。”李恢讶异了一句,关于雍勉,他知道是为娄发所射杀,但雍勉决意降服的事情他是不知道的。
“那为何雍勉竟是为娄校尉射杀,他即是决定降服,当是没有必要杀了他吧。”
“谁叫雍勉命不好呢。”彭羕嗤笑了一句,带着些快意,肆意的嘲讽谋逆身死的雍勉:“在我的离间计下,雍氏和高远果真爆发了冲突,夷王高远当着雍勉的面斩杀了雍勉的儿子雍闿,引兵互相攻杀了起来,而后高远左眼中箭,一时不慎,为雍勉所杀。”
“当时雍勉提着夷王高远的人头,对着沈弥、娄发二位校尉正要喊出降服的话,可惜他说话的速度不够快,没有娄校尉的箭快,话还没讲完,就被娄校尉一箭射中脖子,却是来不及降服。”
“这些讯息都是我代明公审问雍勉亲卫得出的,还未整理成文书通报诸君,故而李君未知。”
这里彭羕说出了刘璋对雍氏的最终判决:“至于雍氏谋逆一事,明公打算处死雍氏里的一些重要人物,以及为非作歹、祸害益州郡的雍氏子弟,其他人的话,分割开来,迁置到不同的郡县中。”
“明公说了,雍氏毕竟是汉儿,又有反正的苗头在,就不用像夷人那样,精壮尽数斩杀,只留妇孺当做奴仆使唤。”
“明公仁心。”李恢感慨了一句,谋逆罪通常都是夷三族,很少有能逃脱的掉的,但刘璋如此宽宏大度,实在是少有。
“明公料理诸事皆是妥当,就是心有点软。”彭羕脱口而出,但说完后他感觉有些不妥,补上了一句:“正如李君所言,明公有大仁之心。”
他补上了例子:“就说斩杀这些叛逆,我劝说明公用这些叛逆的首级筑起京观,以威慑越嶲郡的百蛮,让叟夷不敢怀揣谋逆之心……但明公却说,人都死了,不用再做多余的事情,京观什么的就免了,后面杀完叛逆,将掘个大坑一起安葬这伙叛逆的尸首。”
——
越嶲郡,邛都城县寺的牢狱中。
吃完丰盛大餐的夷王高远之子高定,听到了从牢狱门口传来的脚步声,有人来了。
不多时,来人走到了高定所在牢房的门口,高定抬头一看,只见当面的是一名青衣小吏。
却听这名青衣小吏开口说道:“高君,使君有请。”
来了,来了,刘璋果然派人来召见他了,看来他命不该绝,有机会存活下来,高定按捺下内心的狂喜,尽量不使喜色露出到脸上,摆出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他拱手向青衣小吏应道:“诺。”
来的人不止青衣小吏一人,这名青衣小吏身后还跟着两名壮汉。
青衣小吏知晓高定膝盖中了一箭,腿脚不便,他挥了挥示意,两名身材高大的壮汉走上前去,一左一右的扶持起高定,近乎架起的方式,将高定带出了牢狱。
刚出牢狱的高定,由于长久处于昏暗的牢房中,在面对头顶光辉万丈的烈阳时,眼睛不免有些刺痛,难以睁开眼睛,他不由眨巴着眼睛,一段时间后才适应了下来。
待适应牢狱外环境的高定睁开眼看向身前,却见他们一行人已经到了县寺门口,一辆马车静候着他们的到来。
“嗯?”高定不由有些疑问,刘璋怎么不是在县寺里接见他,而是准备了一架马车,看上去要在别的地方接见他。
他指着马车,试探性的问向青衣小吏:“敢问足下,不知这是要前往那里。”
闻言青衣小吏面色和熙,微笑着回答了高定的疑惑:“使君现下在邛池浮舟戏水,不在县寺内,需要高君到邛池一见。”
“多谢告知,却不知足下姓名。”高定报之以微笑,同时询问起了青衣小吏的姓名。
第140章 体面
被刘璋派遣到邛都城县寺,押送高定到邛池行刑的张裔,听到高定问起他的姓名,面色露出些讶异的神情。
阶下囚的高定,表现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高定一则没有通常死囚那种惊慌失措、颤颤栗栗的举动,二则没有面临死亡前那种恐惧到骨髓里的神情。
高定是面色平静,举止得宜,不像是个即将赴刑场的死囚,倒像是个准备驾着马车出游的人。
这不是高定做作、假饰能做出来的表现,张裔是个聪明人,他能看的出来,高定是出乎本心,但凡高定有一点恐惧害怕,都会露出破绽在他面前,可高定没有一点不得体的举动,这就让张裔大为惊奇了。
上一篇: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下一篇:长生从红楼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