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刘璋

三国:季汉刘璋 第76节

  现在的李恢,还是太年轻了,太简单了些,需要岁月的锤炼才能化作一块美玉。

  这里刘璋微微将目光瞥向了身侧的益州郡太守高颐,人到中年的高颐相貌端庄,气质出众,目光灼灼,甚有威严。

  这位姓高名颐,字贯方的益州郡太守,历任北府丞、武阳令、阴平都尉,一步步稳稳向上走,走到了如今益州太守的位置。

  刘璋查阅过这些年高颐在益州郡太守上的考核,上面称赞高颐卓尔绝殊,学优从政,亲贤乐善,高风亮节,每每都得了高等的评价,算得上颇有治才。

  这次雍氏谋逆,高颐能在外无援军、消息断绝的情况下,号召城中人士坚守滇池县数月有余,可见其得益州郡人心,外加有一定的军事才干。

  另外刘璋依稀记得高颐因为在职期间的政绩十分显著,甚得益州郡的民心,在高颐死后,出现了臣吏播举而悲叫,黎庶踊泣而忉怛的情况,故而高颐得以在墓前立阙,有‘高颐阙’一座流传到了现代。

  片刻后,刘璋收回瞥向高颐的目光,关于庲降都督一职的人选,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第143章 张任游猎

  成都城外。

  张任骑着他的白马越隙,手持骑弓,在萧瑟的秋风中,于枯黄的林野间穿梭。

  越隙一身雪白毛发犹如丝滑光亮的绸缎,它不紧不慢的向前踏着步,等着它背上的主人找到狩猎的目标,发起追逐冲锋的信号。

  张任目光有似鹰隼,很快在这片林野中锁定到了猎物,一只黄色毛发的狐狸。

  狐狸察觉到了张任投射到它身上的杀意,它加快脚步,急速的奔跑了起来,想远离张任的视野,乃至跑到张任的视野外,以求一线生机。

  面色有些沉郁的张任,双腿一夹,和他相处日久,似是心有灵犀的越隙,立即撒开四蹄,停止了悠闲的步伐,四蹄飞扬,加速了起来,向着狐狸的方向奔驰而去。

  矮小的狐狸,速度自然是比不上凉州来的大马越隙,片刻间,在马背上的张任,从箭袋中抽出一支箭矢,搭在骑弓上,瞄准了前方惊恐狂奔的狐狸。

  “嗖”的一声,精通骑射的张任放开紧绷的弓弦,箭矢如脱兔一般向着狐狸飞去,而后张任放下了骑弓,不再搭弓瞄准狐狸,不准备补上一箭,对自己的箭术,他有着十足的信心。

  张任看着箭矢如他意料的射中狐狸的头部,疾驰的狐狸受此重创,失去了意识,但它的身体还在惯性的带动下,向前翻滚了好一阵后,方才停了下来,微微在原地激起了一阵风尘。

  狐狸止住了步伐,越隙很快就窜到了狐狸的跟前,在头部中箭,翻滚停留后四脚朝天的狐狸身边打着转,等着背上的张任发出新的指令。

  看着地上的狐狸,张任没有一击必中的快感,也没有往日驰骋游猎的兴奋,他收起骑弓,招呼着跟随他游猎的士卒,将地上的狐狸拾起。

  收到张任命令的士卒,骑马来到狐狸的近前,而后翻身下马,将狐狸绑到他所骑马匹的背上,他的马背上尽是张任今日的猎获,有狐狸,有獐子,有兔子,计以总数的话,一共十七只。

  作为张任的亲卫,这名士卒朝着张任恭维道:“校尉真乃神射,每发必中,没有一次落空……只是可惜,今日没寻到什么大的猎物,尽是些狐狸、獐子和兔子这些小物,不然猎上一头熊,或是一头猛虎,带回营中,也让营中的弟兄们见识一番,实在不行,射中一头麋鹿也好,狐狸獐子什么的带回去,有些不太好看。”

  “其实也是我们人少的缘故,若是人多些,四散开来,狩猎的范围就大些,再为校尉驱逐野兽,定能寻得一些大些的野物,由着校尉射个痛快。”

  张任脸色平静,目光瞟向远方,淡然的回应道:“今日游猎,有什么就射什么,召集人马,大张旗鼓,却是没那个必要。”

  续而他解释了一句:“如今刘使君前往南中征讨叟夷,成都一地,需镇之以静,不好弄出什么动静来,惊扰了他人。”

  “校尉心细,我倒是没想到这一层。”这名亲卫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张任不再接话,骑着越隙接着溜达了起来,他的眉目半拧着,看上去有些心事,刘璋南下征讨叟夷,他没有随军南下,没能追随在他的明公身边,让他这段时间有些惆怅,只能借着外出游猎,来舒缓下心情。

  他不由想起了当初他在州牧府发出的南征文书上,没有看到自家名字时,匆匆跑到刘璋处,向刘璋请命随军南征,刘璋说是南中之地,高山险峻,水急势猛,少有平原可以跃马驰骋,所以没有将他加到南征的名单中。

  当然这个问题没能阻挡张任报效刘璋的拳拳之心,他当时扬言愿为一名步卒,随刘璋南下征讨叟夷,为刘璋前驱,攻城拔寨,死不旋踵。

  但他的明公还是拒绝了,叮嘱他说,高沛在巴郡江州驻守,杨怀往白水关去抵御张鲁,成都没有知名的大将,明公考虑到需要一名武勇沉稳之人,留守成都外的军营,所以需要他留下来,看护一下成都城外东州兵和蜀兵的军营,同主簿兼中领军黄权,以及新任的郡尉严颜一起,把守好成都城外的大军,不要生出什么事情来。

  刘璋没有直接下一道命令,而是言语殷殷劝说他留在成都,张任自然不好反驳,于是留在了成都。

  张任看了看天空,远处的太阳将要落下,往西山溜下了不少,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低下头,在夕阳的照耀下,遍地枯黄的小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

  是时候该回去了,趁着休沐出来游猎的张任如是想到。

  张任挥手召集陪同他游猎的十来名骑士,骑士们见到张任发出的讯息,督促着坐下的马匹,很快聚拢到了张任的身边。

  等到一众骑士聚齐,张任驾着越隙,在骑士们的簇拥下,向着成都城外、大军屯驻的军营行去。

  在直道上向着军营奔去的张任,和一众骑士迎面对上,当张任看清了对方了旗帜后,他指挥着手下的骑士让到路边,先让对方通过。

  静候在路旁的张任,打量着面前这队来自州牧府的骑士,如鹰隼般的目光锁定了州牧府骑士簇拥着那名贵公子,他思索着是州牧府的何人出外游猎,须臾后,他大概猜到了这名贵公子的身份,当是州牧府的三公子刘瑁。

  对于刘瑁这位三公子,他是听过一些关于刘瑁的传闻,刘瑁在刘焉过世后不久,饮酒无度,招歌观舞,一点都没有为人子的孝心,更是刻薄虐待下人,杖杀了府里一名做事多年的老婢女,为此还和他的明公发生了冲突。

  为子不孝,为主不仁,这样的货色,让张任尤为不喜,同时他有些庆幸,幸好别驾王商和中郎将赵韪有识人之明,没有去顾忌长幼的顺序,拥立了他的明公刘璋出任益州牧,不然他这样的寒门,怎么都不会有出头的日子,哪能像现在一样,由一介书吏,一跃登上校尉的位置,都统刘璋帐下的精骑。

  被骑士簇拥着的刘瑁,也注意到了路边的张任,他思索了片刻,根据张任的服侍和旗帜,大概猜到了张任的身份。

  是那位在巴郡梁平单骑出阵,以一当千的张任,他弟弟刘璋的忠犬。

  刘瑁露出一丝厌恶的神色,但很快收了回来,继续向前行去。

  关于有些读者大大谈到的合章问题,这边是编辑建议,前期不好合章,因为一章20币和两章各10币,两章10币更容易让人接受,后期的话就不用顾忌了,等后面这边会合章发文

144.第144章 南中人口(四k二合一)

  144.

  2023-10-23

  益州郡,滇池县的县寺中,傍晚时分开始举行的宴会到了结束的时候,一众益州郡的郡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远来平叛的将校官吏则入住到了县寺内的客房中,或是前往城外的军营中居住。

  作为益州牧的刘璋,自然是居留在了县寺中,在这深秋兼入夜的清冷时分,刘璋于走廊下停留了片刻,就只觉一股彻骨的寒意侵入体内,他伸出手交叉着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跟在他身后的吴班见此情景,立即走上前去,将手上的锦裘披挂在刘璋的身上。

  披上锦裘的刘璋顿感寒意大减,在心底他给这件锦裘的御寒作用打上个满分的成绩。

  有了锦裘御寒的他停驻下脚步并侧过身,抬起头看向天空,夜空上没有一片云雾,也没有一颗星辰,仿佛被洗刷过一样,碧天如水,有如旷野,碧空上只有一轮圆月悬挂在高高的天穹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刘璋呢喃着李太白的诗句,可惜他的故乡在另一片时空,他现在的故乡是往北的成都,他刚穿越过来所在的地方,成都有挂念他的人,也有他挂念的人,是他和这个时代的关联。

  他想起了他未过门的妻子,不知道黄婉现在在干什么,转念他又想起了刘循,他的好大儿,喜当爹的他慢慢的接受了刘循的存在,虽然情感上说不清刘循是不是他的血脉,但养着养着也亲近了起来,再转念,他想起了他的嫂嫂,同丈夫刘瑁不合、如同寡居一般居住在州牧府的吴苋。

  想到吴苋,刘璋自然的想到了庞阙亲自来禀报的成都谣言,谣言里说他和吴苋有不干不净的瓜葛。

  虽然成都令董和还没有查出造谣的人,但刘璋大概猜了出来是出自谁的手笔,细究他的几位仇家,使用排除法就可以定位个八九不离十。

  不可能是他兄长刘瑁,没人会往自家身上戴上一顶绿帽子,就算刘瑁想打击他的声望,也不太可能使出这样的手段,再者刘瑁身边都是他的眼线,如果是刘瑁干的他早就知道了。

  更不太可能是汉中的张鲁,张鲁和他远隔数百里,对州牧府的状况是两眼一抹黑,谣言里说他将吴苋另居别院,和他儿子刘循住在一起这一件事情,张鲁就不太可能知晓,张鲁也没那么大的能量,派人到成都传谣。

  排除掉张鲁和刘瑁,那就剩下一个和德中郎将赵韪,鼎力推举他登上益州牧的重臣。

  赵韪有这个动机,同时知晓州牧府的情形,另外也只有赵韪这位重臣出手,才能让董和查不出造谣之人的蛛丝马迹。

  赵韪历事刘焉、刘璋父子两代人,虽然刘璋这段时间明捧暗贬了赵韪的权力,但赵韪终究是树大根深,于政务上赵韪有不小的能量,许多州牧府的官吏是赵韪的门生,于军事上有一群将校猥集在赵韪身边,如校尉庞乐、李异等,出身安汉赵氏的赵韪,在地方上也有力量去兴风作浪。

  ‘还真耐得住性子。’刘璋感慨了一句,赵韪在他段时间的明面亲近、实则疏远的操作下,竟是能按兵不动,没有任何的举措,和那位装疯卖傻的司马老乌龟定性只怕是有的一比。

  “嘶。”

  一阵秋风吹过,听到身后的吴班传来牙齿打颤的声音,刘璋不再驻足原地,举步朝着益州郡太守高颐给他安排的房间走去。

  不多时,刘璋踏入了一间古色生香的房间内,这间房间的装饰极佳,帘子用的是蜀锦,案几上的杯盏是上等的漆器,杯盏上的漆纹繁琐,描绘着踏足云间的龙凤形象,屋内有些装饰品是崭新的,旧有的物品,都是难以一时更换的如床铺窗棂、地面的青砖等物,不过这些东西依旧是被擦拭的一新。

  刘璋露出一抹无奈的笑意,这人情世故哪里都免不了,他转过头吩咐着吴班:“元雄,你去将高府君请来,我有些事情和他商量。”

  “诺。”吴班闻言立即应了一声,年少之人行事带风,他没有迟疑的转身,但就在他转身之时,身后一只手按住了他肩膀。

  “等等。”

  刘璋的声音从他的身后传来,他疑惑的转过头看向刘璋,想知道他的明公是否还有其他的吩咐。

  却只见刘璋将他披着的锦裘解下,披挂到了他的身上,面露微笑的对他叮嘱道:“夜里风寒,披着锦裘,这样就不会着凉了。”

  接着刘璋像是照顾自家子侄一样,随手将披挂到吴班身上的锦裘系上,最后紧了紧系带。

  面对刘璋这样厚待,吴班先是一愣,眼睛溜圆的打着转,而后他感受着锦裘上先前被刘璋捂暖的温度,心生一阵感动,他拱手郑重的向刘璋致谢道:“多谢明公。”

  言罢,吴班脚步匆匆的向着高颐的居所走去,去传达刘璋的命令。

  见吴班远去,刘璋指挥着另几名跟在他身边,捧着一大堆竹简的亲卫,将这些竹简放到屋内的案几上,并点上多支蜂蜡。

  就着诸多蜂蜡散发出的的亮莹灯火,刘璋细细翻阅起了亲卫放置在案几上的竹简。

  这些竹简是南中地区,越嶲、益州、牂牁、永昌四郡的户口、府库、吏员、律令等资料详情,通过阅读这些竹简,刘璋就能知道南中地区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信息,对南中地区进行深入的了解。

  刘璋打量着这些竹简,这些比金银财宝更为重要的东西。

  昔日刘邦从武关入关中,攻下咸阳,当其他人争着跑向藏有金银财宝的府库时,大聪明萧何却独自跑到秦丞相御史的府邸,收集律令图书藏之。

  盖因为丞相辅佐天子,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对外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掌握了丞相和御史的律令图书,刘邦集团对秦朝国家户籍、地形、法令就一目了然了,这就为日后刘邦集团战胜项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美人。’刘璋感慨了一句,拿起了一卷竹简,查阅起了南中的户口,这是他最为看重的一项数据。

  越嶲郡,领十四城,户十三万余,人口六十二万余。

  益州郡,领十七城,户两万九千余,人口十一万余。

  牂牁郡,领十六城,户三万一千余,人口二十六万余。

  永昌郡,领八城,户二十三万余,人口一百八十九万余。

  心头默算下总和,按照这份竹简的记录,南中几近有三百万人口,如果这个数据是真实的,刘璋估计会笑出声,笑到房梁都跟着他的笑声抖动起来。

  要知道历史上三国时期才多少人口,不过八百万左右,虽然这个八百万的数目可能不太准确,毕竟乱世之中,想去精确的统计人口数量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再者世家豪强坐大,藏匿人口,蓄养奴仆,有很大一笔人口没有被官方统计到。

  但八百万人口纵使翻上一番,也不过一千六百万人口。

  因此,南中要是有三百万人口,加上刘璋掌控的巴郡和蜀郡这两个户口大郡,刘璋能闭着眼睛碾压这个时代的所有诸侯,平定东汉末年的乱世,飞龙骑脸一波,什么曹操、刘备、孙权,鹰扬河朔的袁绍、跨蹈汉南的刘表,在他的面前,都将是弟弟。

  ‘可惜啊,可惜!’刘璋叹了一句,这份竹简上的人口数据,是汉顺帝永和五年的,也就是140年,而现在是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隔了五十来年,人口发生了变化。

  其次东汉永和年间的人口统计有些复杂,永和年间(136年-141年)的数据有两个,分别是“口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二百二十”和“口五千三百八十六万九千五百八十八”,永和总共才六年,但是不到六年时间,大汉的人口居然差上了四百七十多万。

  而且,这份竹简上记录的永昌郡的人口,竟然高达一百八十九万余,接近两百来万,在永和年间、东汉十三州的郡县中,仅次于荆州的南阳郡的两百四十四万口,以及豫州的汝南郡两百一十万口。

  南阳郡和汝南郡都是中原大郡,户口百万,人口多一些,刘璋不以为怪,但是永昌郡这一地处大汉西南的郡县,面积虽然是大了些,但人口怎么也不可能比得上南阳、汝南这些中原大郡的人口。

  另外,《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蜀汉的人口才多少,二十八万户,合计人口九十四万,就算考虑到三国时代的制度有所变化,百姓的户籍分为民户、兵户、吏户三种,对后主传中的人口数据进行分别统计的话,实际蜀汉可能的人口数据是民户二十八万+兵户十万+吏户四万,共计四十二万户,按每户四口左右计算,蜀汉约有两百万人左右,也不过相当于永和五年汉昌郡的户口数量。

  最后,晋书上宁州,也就是南中不过五万户左右,和永和五年所记载的南中人口数据对比,人口损失如此的巨大,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见后汉书对南中人口统计存在巨大错误。

  ‘我信你个鬼。’刘璋将这卷竹简往案几上一扔,吐槽了一句。

  这份永和五年的南中地区人口统计数据,他是肯定不相信的,但他又没有其他的数据,东汉以降,皇帝年纪一个比一个小,年纪大的,比如桓灵二帝,又是亲近宦官,导致朝廷吏治昏乱,阉宦当道,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再加上南中地处叟夷之地,时不时就有叟夷叛乱,是个比较混乱的地方,如越嶲被夷王高远占据了郡治邛都城,永昌郡多少年没有太守临郡治事,全靠着郡丞吕昌一力撑着。

  这种情况下,南中诸郡没闹出乱子就算是好事,人口统计这项高难度、高复杂度、高组织度的工作,在刘璋前世所处的信息化时代都算是极为困难的工作,这个时代南中自然没有哪个太守能去执行统计人口一波。

首节 上一节 76/2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下一篇:长生从红楼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