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庶子称雄 第111节
“你们怎么这么早?”贾琮笑道。
“我们不早些,你不就悄悄跑了?”黛玉没好气地道,说着塞给他一串小小的络子,低声道:“给我挂在身上,不许摘了,保佑你平安。”
贾琮点头,捏了捏她的手。
黛玉含羞瞪了他一眼,抽身退开。
宝钗也过来把一个鸽蛋大小的双丝结递给他,道:“编的不好,你将就着戴罢,莫忘了家中有人等你。”
贾琮再次接过,忍不住张开双臂抱住了宝钗,道:“宝姐姐放心,琮定会活着回来。”
冰冷坚硬的触感传来,宝钗只觉浑身力气似被盔甲上的寒气冻住了,身子软软的,没半分力气,唯有口中嗔道:“快放开,成什么样子?”
“若是无聊,可去寻颦儿,她写了个话本儿,比古今所有话本都好看。”贾琮低声说了句,才笑着放开,看向贾环,招招手。
“三哥。”贾环忙过来,红着眼睛叫道。
贾琮把他拉过一边,低声嘱咐了几句,才笑道:“环哥儿,不许哭。我不是教过你,男儿流血不流泪!
我不在的日子,你不可懈怠,须得勤学苦练,读书练功若要钱,只管找宝姐姐或林姐姐拿便是,只一件,若我回来见你没有长进,定不轻饶!”
贾环抹了抹眼泪,哽咽道:“弟谨遵三哥教诲,不敢偷懒。”
贾琮拍拍他肩膀,道:“环哥儿,为兄此去,只为替你我兄弟杀出一片天地,临别之时,有一诗相赠,望你好自为之。”
说着抬腿出了仪门,早有亲兵牵来马匹,捧来大枪。
贾琮一甩披风,翻身上马,千里一盏灯打了个响鼻,似乎迫不及待要纵横疆场。
贾琮轻夹马腹,缓缓而行,口中朗声吟道:“我本将门子,生是庶出儿。少年事驰骋,射猎铁山陲。邦家有急难,诏书下丹墀。跨马出门去,立身当及时。”
“诸位保重!琮去也!”
只听贾琮“驾”一声,已冲出门去,身后十数人,一人双骑跟着,疾驰而去。
“三哥!”贾环哭着追出来,哪里追得上,人马早已消失在长街尽头。
黛玉身子一晃,摇摇欲坠,只觉得心头空落落的,似乎魂魄已被方才那大红披风卷走了一般。
宝钗忙扶住她,雪白的脸上也不见丝毫血色,只是呆呆望着门口,似已成了一尊冰雕的美人儿。
第173章 擢为防守 1
驾、驾!
贾琮一行也不往校场去与大军会合,出了宁荣街,沿着瓦缸市大街直奔向北,朝德胜门而去。
如今军情如火,跟着朝廷大军慢悠悠走过去,何年何月才得到辽东。
他算的清楚,早几天抵达,至少可以选个立功的好地方,且也可以多出许多时间熟悉情况、准备物资。
因此,知道是牛继宗领兵,一早就向他讨了众人的通关文书和武举凭证,其他举子没关系的就只能跟着大军慢慢走过去了。
德胜门口人烟稀少,除了赶早进城卖菜的农户,便只剩几个守门士卒没精打采靠在墙上打瞌睡。
门内,一个骑士面如峻岩,目如冰雪,顶盔掼甲,手握长枪,身躯在马背上挺得笔直,听得长街那头传来密集的哒哒马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吁!
贾琮驰到近前,猛地一拉马缰,战马嘶律律人立而起,旋即两个碗口大的铁蹄踏碎晨霜,稳稳停住。
“师父!您老人家出山了?”贾琮笑道。
王进道:“看到你送来的字条和铠甲,为师岂有不动心之理?好男儿当驰骋疆场、马革裹尸,岂可老死床榻。”
贾琮道:“那就走罢,琮已打点好了。”
“走!”
王进大喝一声,勒转马头,当先冲出城门,冲向能让他绽放万丈光芒的边关沙场。
驾!贾琮哈哈一笑,催马跟上,果然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王进辅佐,这一趟又安稳了两分。
出了城门,众人马不停蹄,一路向东,经顺义、平谷、蓟州、遵化、迁安、永平、抚宁等地,只用了三天时间便抵达山海关,也叫榆关。
关城门上有一幅巨匾,两丈长、半丈高,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正楷大字,笔力沉雄,筋骨遒健,气魄豪迈,应为名家所书,可惜没有任何落款。
“琮哥儿可知这匾是谁所书?”王进指着巨匾,道。
贾琮摇了摇头。
“正是当年老荣国公追亡逐北时所书。”
众人皆惊叹,对荣国府的底蕴又有了些认识。
贾琮看着眼前这座绵延数里、高约四丈、扼守辽西走廊南端的雄伟要塞,心中感叹,即便辽东失守,有此要塞在一日,中原便稳如泰山。
不过转念一想,要塞这玩意儿往往不靠谱,再牢固的要塞也会被人攻破,靠顶着乌龟壳防守绝不是什么上策。
王进神色有些激动,指着关隘道:“当年我跟着先荣国公第一次北出此关,如今想来还历历在目,一晃也二十多年了。”
贾琮笑道:“今次,师父又有何感慨呢?”
王进叹道:“毕生所学,终有用时。”
苏灿等人笑道:“王教头此去定然大放异彩了,能教出琮哥儿这般佳徒,若只当教头岂不暴殄天物。”
王进微微一笑,看着贾琮,道:“我相信琮哥儿才会真正大放异彩,走罢!”
说着众人交了通关文书,越过众多商旅车队,出关直奔辽东。
一出山海关便觉得气息顿时一变,空气中少了些生气,多了几分秋冬的肃杀。神京还是深秋,此地已然寒意迫人。
沿着辽西走廊一路北上,连续经过铁场堡、永安堡、三山营堡、平川营堡等几座小小军镇,贾琮有些奇怪。
“师父,为何这些小城县不像县,集不像集,而且名字都叫堡?”
王进道:“九边与内省不同,边关重地不设州府县,没有亲民官,全凭辽东节度使节制,既理军事也理民事,行军民合一之制。
整个辽东都司,以辽东镇、奉天、北镇三座雄城为核心,其下设二十五座屯兵卫城为基干,再下设二百余堡、关、寨镇守各处,共同防御近两千里陆上边防并一千三百里海防。”
“堡、关、寨有何区别呢?”贾琮道。
“当道筑城谓堡、扼守险隘谓关、依山而建谓寨。这些小城战时屯兵,平时为镇集坊市,倒也十分便利。”王进道。
贾琮笑道:“还好有一匹识途老马带路,否则我等岂不是两眼一抹黑了。”
“还是琮哥儿见事明白,早早请了王教头出马。”众人大笑。
王进摆摆手,道:“快赶路罢,不知前方如何了。”
又过了三天,众人抵达辽阳城,也就是辽东镇治所。
此地似乎风平浪静,没什么大战来临的前兆,无数人流车队货物,在城门处进进出出,人人神色轻松,好像不知道有战事一般。
“怎么回事?”贾琮愕然,看着王进。
王进摇摇头:“不知。”
贾琮随手招呼了路边一个乡农,问道:“老大爷,你们不知道鞑-子打过来了么?为何还这般悠闲?”
“将军是南边来的罢,要入冬了鞑-子没吃的,越过长城过来边境抢点吃的,算什么大事?有辽王爷在这里镇守着,还怕他们打过来不成?”那老头笑道。
贾琮微微皱眉,若这么简单,节度使兼总兵官杨雄绝不敢点燃烽火,如今外敌已至,而民心懈怠,不以为意,只怕要出大事。
“我等速速赶往奉天,找杨总兵一问便知。”贾琮道。
苏灿拉着他道:“琮哥儿,咱路过辽东镇,要不要去拜会拜会辽王?”
贾琮摇了摇头,来前就听贾母说过了,当年老宁荣二公随太祖打到辽东,于此地立下基业,硬生生在大小黑山脚下抢了老辽王看中的一二十万亩肥沃土地,因此事与辽王一系闹得很是不睦。
先荣国公贾代善更是子承父业,当年镇守辽东时,压得辽王喘不过气来。
临返京前还提拔了自己的心腹杨雄担任总兵,牵制于他,故而贾琮不可能上门讨没趣。
“拜会个屁,道不同不相为谋,走!”贾琮拍马便走。
众人忙跟着他穿城而过,直奔奉天。
沿着官道,一天后便抵达辽东镇抵御外敌的最前沿大城,奉天。
仅仅相隔一百多里,奉天城已是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行人商旅行色匆匆,边军士卒鹰视狼顾,严阵以待,数丈高的城墙上,无数军士笔直挺立,神色肃穆。
见来人鲜衣怒马,城门卒也不敢大意,拦着众人道:“来者何人?”
燕双鹰递上众人通关文书、凭证,道:“荣国府恩骑尉琮三爷,乃今科武举,奉旨前来戍边,快放我等进去拜见杨总兵。”
那士兵验过后,好歹知道荣国府的分量,不敢怠慢,忙招呼同袍搬开拒马,放贾琮等进城。
贾琮见城内倒还算平静,估计是雄壮的城池给了居民强大的安全感,各行各业生意照做。
与神京相比,奉天城建筑并不精美奢华,却胜在高大结实,别有一种粗犷之美。
“九边果然繁华了,看这城池怕不有数十万人居住。”王进叹了口气。
贾琮点头道:“听说九边不必给朝廷缴税,只要自行支撑边军消耗便好,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再贫瘠的地方也能发展起来,何况辽东黑土肥沃。”
“总兵衙门到了。”王进指着前方一座五间开的大衙门,道。
第174章 擢为防守 2
贾琮微微一笑,催马上前,命燕双鹰递上名帖、书信、门包。
门子都长了一双好招子,见贾琮等人气度不凡,微微瞥了一眼名贴上的荣国府三个大字,忙打了个千。
陪笑道:“诸位爷稍等,小的这就进去通报。你们几个站在干什么,还不过来牵马?”说完匆匆跑了进去。
不多时,中门洞开,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将,须发皆白,披挂整齐,迎了出来,满面惊喜,声如洪钟。
“琮哥儿何在?”
贾琮忙迎上去,躬身道:“贾琮见过总兵大人。”
“参见总兵大人。”众人同时躬身见礼。
“免了免了,”杨雄摆摆手,扶着贾琮的手臂,上下打量了他两眼,连声道:“国公爷有后,国公爷有后!”
贾琮笑道:“老将军身子可还好?家中老太太甚是挂念。”
“好好好,有劳老太君挂念。走,里面说话。”杨雄哈哈一笑,携着贾琮的手进去。
杨雄亲自引着贾琮、苏灿两个故人之后来到内书房,喝了两口茶,寒暄了几句,问了问苏灿老子的近况。
上一篇: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