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第183节

  这很好。

  曹昂愤怒不解道:“是不是帝王将相们,一个个都觉得,国力衰弱,天下大乱与他们没有关系?是不是他们只要保证自己的钱不要变少就好了?”

  曹昂这个士族精英,今天第一次感受到了人性的趋利,短视,就连帝王将相也不可避免。

  曹操有些惊讶。

  曹昂现在虚岁十五。

  他准备再过个几年,等到曹昂及冠成年的时候,再慢慢教他这些道理的。

  诸葛亮用试探的语气问道:“徭役,是不是不可能取消的?”

  “嗯,不错,”曹操点头道。

  “维护水利需要坝夫、湖夫、塘夫。

  “修补城墙需要力役、更役。

  “县衙需要马夫、皂隶、斋夫、膳夫、门子、库子。

  “收税的时候也要各种解户。

  “国家想要维持运行,不可能缺少这些底层的役夫。”

  曹昂眉头仍然紧索,道:

  “这么说来,徭役的问题,一个是没有工钱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农忙时,农田没有人照料的问题。”

  陈玄笑着点点头。

  曹昂又被他勾引着走到他设计好的路子上来了。

  其实,只要明白了免费徭役是错的,是会影响国力发展的,那只要真心想让国力发展,解决的办法是能够想出来的。

  解决办法不难想。

  所有困难都可以想办法克服。

  难倒了整个封建时代成百上千帝王将相的,只是“免费徭役在加速国家崩溃”这个想法。

  他们不明白。

  或者装作不明白.

第128章 实践印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陈玄今日要做的,不只是要给曹昂他们上课,重塑思想。

  更是要给曹昂、诸葛亮他们构建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框架。

  这个框架共分四步。

  第一步:从经验与实践中,摸索理论。

  第二步:验证理论。

  第三步: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发现问题。

  第四步: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完整的流程。

  第一步:从经验与~实践中,摸索理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整套理论,不是曹昂、诸葛亮他们能摸索出来的,也不是陈玄自己能摸索出来的-。

  所以这一步跳过。

  陈玄直接将这个理论灌输给了曹-昂诸葛亮他们。

  但这是很正常的事,就与我们绝大多数后人也无法摸索出来这个理论一样,但是并不妨碍我们都可以学习马列思想。

  因为第二步才是最重要的,验证理论是不是真理。

  通过对周代商、五霸代周、秦代六国的三个历史时期的剖析,使得陈玄给曹昂等人灌输的理论得到了初步验证。

  最重要的是,最终商鞅变法的成功,又验证了理论:人口、土地、工具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可以使得生产力增强。

  所有理论得到初步验证。

  于是进入第三步: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发现问题。

  陈玄带曹昂、诸葛亮、王粲他们下了一次地,体验了一次木锄、铁锄、牛耕。

  观察了佃农与自耕农在田间地头生产时的生产速度。

  众人发现问题:佃农生产积极性低。

  佃农生产积极性低的这一事实,又与他们脑中【劳动者获得耕地会提高生产积极性,劳动者失去耕地会丧失生产积极性】的理论相印证。

  理论得到第二次印证。

  众人再次发现问题:佃农生产积极性低,会导致土地抛荒,隐户出现,土地兼并更加严重,最终国家走向动乱。

  第四步:以理论为指导,解决问题。

  理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想发展生产力,只能调动包括佃农在内的所有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如何调动佃农生产积极性?

  ——不要让他们失去土地。

  如何不让他们失去土地?

  ——减租减息,解决徭役问题等等。

  现在只想到这两个手段,只是因为曹昂他们还没有更深入实际,没有更了解致使自耕农成为佃农的原因。

  只要他们继续深入基层,一系列解决办法都会连续不断顺理成章地出现。

  坐在府衙里办公,遇到的全是问题。

  走到基层去考察,想到的全是办法。

  封建社会很多弊病得不到解决,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制定规则的人,根本就不了解现实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只需要天天四书五经寻章摘句,就能宰执一方,对于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全一无所知。

  他们不屑知道。

  所有执政手段全靠空想。

  司马衷“何不食肉麋”是因为他智力不行,被世家子弟写到史书里嘲笑。

  但曹昂这样世家子弟中的精英,却同样能问出类似的“何不用铁锄”的问题。

  实践考察很重要。

  现在曹昂已经发现了,过于繁重的徭役,使得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投献土地沦为佃农。

  而徭役之所以越来越繁重,进入恶性循环,根源在于两处:

  一,役夫没有工钱,自带伙食。

  二,农忙时,农田没有人照料。

  曹操现在则是明知道免费徭役误国,却仍然很是无奈,道:

  “子脩你不知道,如果真的要向服徭役的百姓发工钱和粮食,便是国家一年的口赋算赋加在一起,都不够用。”

  口赋是针对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人收的人头税,120钱一个人。

  算赋则是针对七岁到十四对的儿童受的人头税,20钱一个人。

  曹昂先是一怔,皱了皱眉沉思半晌,紧接着他一脸文气的脸,竟露出些许凌厉之色:

  “别的地方不知道,可是就青州一地而言,我们难道不能直接以力压人吗?

  “直接向豪强地主们多征一成田税,再用这部分田税去付给服徭役的役夫。”

  停顿片刻,曹昂凌厉之色敛去:

  “而且先生改进的盐田与细盐,一定会给我们青州带来很多钱。

  “只要大人愿意,或许也足够付这笔钱的吧?

  “如果不能够把免费徭役取消,自耕农仍然会投献土地沦为佃农,我们青州田税一定是越来越难收,一定是越收越少,大人现在应该也明白这个道理了吧?”

  曹操点了点头:

  “我明白,免费徭役是目光短浅,是竭泽而渔,如果盐田与细盐真的赚了很多钱,我们青州征徭役,一定会付给役夫们工钱。”

  陈玄心中一笑。

  给被征发的役夫发工钱,其实就是把免费徭役的恶政,彻底改成了以工代赈的善政。

  思想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他费了口舌去解释了一大通理论,到了现在又一个善政顺水推舟毫无阻力地被确定了下来。

  青州百万流民本就已经没有多少余粮,免费徭役只要搞上几次,用不了多久,又都跑到地主家里去了。

  曹操愿意花这笔钱,就已经又迈出了一大步。

  曹昂疑惑问道:“大人,那向青州的豪强地主们加征田税呢?是不可行吗?”

  曹操思索良久,摇头头,道:

  “一来,征税讲究一个一视同仁,按亩收税,若是我们直接表现出对豪强地主的歧视,只对他们的田亩加征,定会招致不满。

  “所以一旦要加征,必然是整个青州不论地主还是自耕农全部加征。

·· ·······求鲜花·· ··

  “二来,要加征多少合适呢?这也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加征田税,让人心服口服的理由很重要,我们今年说加一成,明年说加两成,官府的威信就没有了,不能服众,民心必乱。

  “而若固定某一个税额,加征得多了,豪强地主们定然又要抵抗,对自耕农们的负担也加重了。

  “而若加征得少了,又未必能覆盖掉征调役夫们所需的费用。”曹操说着,思考了起来。

  曹昂、诸葛亮、王粲等人也是一个个皱着眉想着办法。

  只有陈玄神情平静一言不发,也没有丝毫在思考的样子,任由诸葛亮他们天马行空,头脑风暴。

  “我们或许可以把每个县,每年要征多少徭役,按人次大致统计起来。”诸葛亮忽然眼睛一亮。

首节 上一节 183/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军阀:从西北边陲崛起,横扫列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