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第184节

  “比如临菑一年要征发两万人,有一半服十天,一半服二十天,那人次就是十加二十,三十万。

...... . ....

  “按每人次发十斤粮,保障他们每日在吃饱饭后还能有节余。

  “我们只需要第一年做好统计,就能知道第二年大概要征多少徭役,花多少粮食。”

  众人思索片刻,顿时觉得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如此一来,每年徭役要花多少钱粮,基本就有了个底。

  但这跟加征有什么关系?

  众人继续看向诸葛亮。

  “第二年的时候,我们已经确定了,临菑每年在征徭役上,大概要发三百万斤粮食,也就是十万石。

  “我们把这三百万斤粮食,平均分到临菑的田亩上。

  “比如临菑有一百万亩田,每亩就多收三斤粮食。

  “依旧是按田亩收税,这样不就是一视同仁吗?

  “如此一来,豪强地主的地多,他们交的粮就多,而自耕农的地少,他们要交的粮就少。

  “既能达到对豪强加征的目的,对自耕农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而佃农没有田地,则直接不用交这笔钱。”

  曹操与曹昂连连点头,瞪大了眼睛。

  “妙啊!”二人异口同声。

  他们方才一直困在死胡同里,也就是想着,要怎么样才能单独从地主豪强手里多收点税。

  现在诸葛亮这个办法一出,全部一视同仁了。

  全部按田亩收,我也不只针对你豪强地主,自耕农也一样。

  有多少田,就多交多少粮食。

  这不是天经地义吗?

  田税本来就是这样收的。

  曹操在略微的兴奋过去后,开始仔细思考了起来,道:

  “想要把这个政策实施下去,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一,重新清丈田亩的问题,现在青州盘子小,耗费的人力物力小,还可以做到。

  “二,要使得他们不敢反抗加征,还是给郡府县府一定的兵权,同时也要加强我们自己的军队建设,控制郡兵县兵。”刀.

第129章 知行合一,太阿…可为当世圣人!

  东汉的郡县,全部都是没有兵权的。

  光武帝刘秀废除郡国兵,怕他们威胁自己的统治。

  于是地方郡国的武装力量确实是变小了,无法对刘秀进行反抗了。

  可是地主豪强们则迅速膨胀了起来,他们成了威胁刘秀统治的主要力量。

  这也是东汉很多政策之所以实施不下去的原因。

  郡太守县令全部没有兵,在世家大族地主豪强面前,腰杆子就挺不直。

  生命权都受到地主豪强的威胁,谈什么施行新政?

  【郡县无兵】的情况,要一直持续到十几年后。

  司马朗提出了【令州郡并置兵,外备四夷,内威不轨】,郡兵这种东西才在消失了近两百年后重新出现。

  这也是为何黄巾之乱,地方郡国根本没有办法压制的最主要原因。

  诸葛亮提出了把徭役用钱均摊入亩。

  曹操为此配套了郡县兵制。

  两个政策又这么被提出来了,还是那么顺理成章。

  理论建立起来了,他们知道必须这么做的理由,并且相信这么做是对的。

  陈玄完全没有再去对他们进行什么说服,他们自己就克服了心中的所有障碍。

  另一个时空的曹操不搞郡兵制,肯定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与刘秀一般,害怕郡国兵影响自己的统治地位。

  司马朗只是在合适的时机提出了合理的政策。

  现在的曹操能说出要配套郡国兵,肯定是已经权衡了利弊,认为利大于弊。

  他的军队建设已经初建成效,出现了一大批忠诚于他的部曲。“九一七”

  把一些部曲布到郡国,募些郡兵,替他钳制郡国豪强已经没有那么大的阻力与担忧。

  至于如何管理郡兵的细枝末节,则在日后让鲁肃、程昱、诸曹夏侯等人细细参详,总之框架定下来了。

  “免费徭役的问题解决了,那还有在农忙时被征派徭役,导致农田无人照料的问题。”曹昂道。

  “让其他人帮忙种田。”诸葛亮道。

  “可以让甲服徭役的时候,乙去帮甲耕,等到乙服徭役的时候,甲再去帮乙耕。”

  曹操摇了摇头:

  “每个人每天就只能耕那么点地,乙连自己的田都耕不完,却要让他再去耕甲的田,他定然不愿意。”

  诸葛亮想了想,道:“那让十个人二十个人去帮甲耕呢?”

  众人继续七嘴八舌讨论,最终讨论到了屯田制上。

  屯田制并非曹魏的创举,而是古来有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屯田制在凉州仍有实行。

  现在青州百万流民没有了粮食,必须来临菑、临济就食。

  刚好在临菑、临济附近重新给他们分配一些土地肥力较好的田地。

  这使得把他们聚拢起来实施屯田成为了可能。

  曹昂提出可以把百姓以几百户为一个屯田集体。

  如此一来,这个集体中有人出去服徭役的话,集体中的领导人就负责派人先把出去服徭役的人的田给耕了,集体内互帮互助。

  而且如此很好管理。

  因为县中已经统计了每年的徭役总量,直接将其均摊到屯田的农业集体中。

  为了激发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授予他们的田亩,名义上都是私田,可以进行买卖。

  但是为了延缓自耕农成为佃农的速度,阻止自耕农成为佃农,买卖田地需要经过集体同意,再向官府申请,不得私下进行买卖。

  如此既保证了田地私有的合法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又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交易,增大了土地兼并的难度。

  当意识到最大的税基源于自耕农后。

  当意识到丧失田亩与剥削过重,将导致自耕农生产积极性降低后。

  当明白调动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是使国力增长的主要因素后。

  即使是同样的屯田制,也已经与另一个时空曹魏的残酷剥削不一样了。

  当然,这与曹操带来的八百万石粮草让他有底气有资本这么干,脱不开干系。

  越来越多的配套政策,在这几人口中不断说出,写满了十几页纸。

  天黑了,讨论结束。

  曹操看着这一页又一页的纸,陷入了沉思。

  他绝对可以肯定,这种种政策,是一群像袁绍、许攸、这样的世家大族子弟们都很难想出来的办法。

  因为他自认不比袁绍他们差。

  可他自己之前,确实从来没有想到过,居然可以从根源出发,为了解决根源问题,其后衍生出一个又一个个看似可行的政策。

  陈玄仅仅用了一节课,仅仅是在陈玄的诱导下,非但是自己能想出来好多切实有用的措施。

  就连这群孺子们,居然也能提出来了一个又一个堪称绝妙的政策。

  这一节课,花了半天时间,把如何治理国家的底层逻辑,讲得通透无比。

  懂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以发展生产力为第一要务,围绕着发展生产力进行一系列制度建设。

  以民为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民愈富则国愈富,民愈强则国愈强。

  陈玄今日所授,何等恐怖?!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陈玄准备结课。

  “你们今日之所以能发言,之所以能根据我给出的理论建立一条条政策,是因为我带你们下了一次地,是因为我已经调查过了,我把我得出的结论与经验给了你们。

  “如果你想当文学家,那你可以天天呆在府衙里,看四书五经,诗辞歌赋。

  “如果你想当政治家,想发展生产力,那你就要走到百姓家里,去切实地调查生产力的现状。

  “去体验百姓的生活,去观察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去解决问题。

  “他们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生产力也就发展了,国家也就富强了。”

  “我们今日提出来的这些政策,会实施下去吗?”曹昂兴奋地问道。

  诸葛亮与王粲也是同样兴奋。

  今日的他们,与昨日的他们,已经完全是两种人了。

  陈玄摇了摇头,道:

  “会,但也未必会。

  “像你方才提出来的给征派的徭役发粮食,每人次发十斤粮,这个也是你拍脑袋想出来的。

  “实际上到底每人要发多少,还是要在试点实施后,观察役夫们的反应和情绪,观察这十斤粮对他们实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点实施?”众人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

  “嗯,试点实施,也就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改革。”陈玄道。

首节 上一节 184/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军阀:从西北边陲崛起,横扫列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