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224节

  “快走!”

  史敬又瞄了几眼营寨,说道:“敌寇应是支持合肥,当迅速报至都督。”

  “诺!”

  斥候者,需为人机敏,耳目出众,胆大心细,能识算数。行军打仗,无斥候,大军则无耳目。愚钝之卒,安能胜任大军的耳目?

  古代军队营寨,凡正常营帐长一丈六尺,可容纳十人。万人大军以十人为一营,则有千营。

  然计千顶营帐又怎会快?

  实际上军营中又常树有旗帜,利用旗帜与营帐,常能较为快速的统计出敌军人数。当然,敌军撤走遗留下来的灶台,也能推算出人数多寡。

  行军打仗虽看似虚无缥缈,但实际可以看作一门科学。

  当吴敦、吴靖兄弟二人率军士就地扎营时,当日史敬便吩咐善于奔走的斥候,将徐州兵卒的消息送往合肥大营。

  善奔走者,于斥候而言,也是必不可少,军情如火,怠慢不得。淮陵自合肥两三百里,斥候乘马星夜兼程送信,不足两日便将情报送到合肥。

  两三百里脚程,对于善走之人,算不了什么。三国善奔走者,有史可载。司马懿、虞翻二人当为先,曹睿病逝,司马懿日行四百多里;孙策平江东,虞翻一日步行三百里。

  合肥,南军大帐。

  得闻援军的战报,贺齐皱起眉头,说道:“都督不是派遣糜丹阳率军北上郁洲,袭扰徐州海滨,今徐州吴敦怎敢率军来援?莫非糜丹阳被臧霸击败,亦或是牵制不住?”

  霍峻于帐中踱步,说道:“子方所部仅有万人老弱,能袭海滨者不过数千之众。今合肥事急,徐州分兵万人来援,并非没有可能。”

  蒋济捋著胡须,赞同说道:“曹操择夏侯惇出镇江淮,非重夏侯惇兵略,而是用其名望。臧霸、孙观、吴敦等将,不敢逆夏侯惇之令。”

  说著,蒋济看向霍峻,说道:“如贼兵万人援至,都督需变计策否?”

  贺齐面露忧虑,说道:“都督,夏侯惇有兵两万余众,合肥城中可战之兵亦有六七千甲士,今若加上徐州援兵万人,兵力当胜过我军。届时表里俱发,齐恐我军难挡。”

  顿了顿,贺齐建议说道:“今不如收缩兵力,修筑长垒,以待寇至。雨季将至之时,敌救合肥,我以长垒据敌。待肥水灌城,张辽不得出,我则以聚兵以战敌。敌寇退却,合肥不日将破。”

  “张辽非凡将,我以长垒据敌于外,外实而中空,张辽必起精锐出战。”高翔否决道:“都督,不如退至巢湖,静观形势,再以进军。或向江左求援军,集重兵战夏侯。”

  霍峻停下脚步,说道:“今主公分兵取蜀,吴楚已无援军。我军除战之外,唯退而已。以今之形势,江淮雨季将至,安能轻言退军?”

  说著,霍峻加重声音,强调说道:“贼军兵马虽胜过我军,但兵力分属合肥、成德、淮陵三地,故今乃我军用兵之时也!”

  “围城打援之精妙,非以众兵胜寡军,当以机动之兵迎战敌军各部。孙子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蓄水灌城,引敌来援,如是而已!”

  徐州援军的到来并没有打乱霍峻的计划,甚至说某种意义上说霍峻能料猜到徐州会有援军。毕竟对于糜芳的能力,霍峻始终是将信将疑。

  此次出战,徐州不派援军来,糜芳便立有大功。然若派部分士卒过来,也当是糜芳牵制敌军的功劳,故而霍峻都做了两手准备。

  如徐州无援军,霍峻则会迎战南下的夏侯惇大军,且诱张辽出城。然如今夏侯惇大军先至,徐州援军后至,霍峻依旧可以实施之前的计策,仅是略微改变而已。

  围城打援为何屡用不爽,核心在于调动了敌人兵力。己方可以情报了解敌人的进军布置,从而作出针对性的安排。

  故而围城打援,对于己家兵源素质要求高,对奔走行军能力要求更是不能低。且对斥候搜集情报的能力,也要超乎其他军队。但凡斥候情报搜集不到,或是传递速度慢了,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霍峻手抚剑柄,沉声说道:“诸将军听令!”

  “在!”

  众将闻声而起,拱手候命。

  “罴虺军何在?”

  “末将在!”

  丁奉、俞韶、高歆三人出席领命。

  霍峻抽出军令,吩咐说道:“吴敦兄弟率万人来援,欲与夏侯惇于成德汇合。你三人率罴虺军,披甲持器,赴五日之粮,日趋百余里,往东北而行,会战敌寇。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诺!”

  俞韶趋步上前,欲领军令。

  霍峻拍著俞韶的肩膀,叮嘱说道:“我知你素来谨慎,故将罴虺军交予伱执掌。今形势紧急,不可让吴敦与夏侯惇汇合,此战当显我罴虺军之雄风。得胜之后,立刻回师合肥。”

  “诺!”

  俞韶郑重地接过军令,向霍峻拱手行礼。

  “霍笃、高翔、贺齐、蒋济何在?”霍峻唤道。

  “末将在!”

  “霍笃为主将,高翔、贺齐二人为副将,蒋济为军师,持率两万兵马北上,与夏侯惇大军对垒,不与之战。”霍峻说道。

  “那都督呢?”霍笃问道。

  “我留于大营,与汉升、子龙二位将军驻守河堰。”

  霍峻将军令交予霍笃,吩咐说道:“此番领兵北上,不与敌寇交战,固守道路即可。”

  “诺!”

  霍笃迟疑少许,说道:“都督仅以万人留守河堰,但小心为上。”

  霍峻微微颔首,看向黄忠、赵云二人,吩咐说道:“大军走后,移营至河堰之上。老将军率本部兵马固守河堰,子龙帐下精锐藏于营中而不动。”

  黄忠犹豫少许,说道:“都督,忠帐下军士多老弱,合肥城中多甲士。若张辽率锐士出城,忠帐下军士恐不能阻,且难护都督安危。”

  霍峻神色不变,说道:“听从军令即可。”

  继而,霍峻手搭于剑柄上,沉声说道:“破合肥,尽在此役,望诸公勉之。”

  “诺!”众将拱手应道。

  晚上丈母娘生日,更新会晚点。

第305章 合肥之战(一)

  合肥西城上,张辽抚剑立于女墙后,望著城外的河堰,脸色凝重。以他兵略不难猜到霍峻的意图,大概是筑堰蓄水,欲水淹合肥城。

  算著即将到雨季不日将至,张辽捶了捶城墙,心有不忿。

  “将军,看!”

  侍从指著正在调动的霍峻大军,喜悦说道:“或是夏侯将军南下救援我军,霍峻不得不分兵北上。”

  张辽没有作答,而是眯著眼静静观望敌军的调动。

  却见旌旗迎风而动,军士从营寨而出,在各部将领的率领下,向北进军。诸军之中,唯有固守河堰的黄忠本部未动,连那霍峻本部也向河堰营地移动。之前军势浩大,环绕城郭的军寨,被人所遗弃,仅剩城西的河堰营地。

  城外霍峻大军调度声势之大,不仅张辽发现,连李典、朱光二将也察觉到,前后脚陆续至城西。看著霍峻将兵力收缩,囤积到河堰周围。依托此前河堰的工事,搭建起营垒。

  见状,朱光欣喜不已,说道:“当是援军抵达,霍峻不得已率军分兵北上御敌。今收缩各营至河堰,如能占据河堰,或是击败留守河堰兵马,合肥之围可解,亦能与夏侯将军表里俱发,以破敌寇。”

  说著,朱光看向张辽,说道:“张将军,霍峻帐下罴虺军北上,敌寇精锐已走。此乃击贼之时,不可错失如此良机。若待雨季至,敌寇水决河堰,我合肥必被敌军所破。”

  罴虺军的精锐程度,合肥城内守军尽知。昔朱光曾出城袭扰河堰工事,罴虺军奉命阻挡。朱光所率精锐根本不是罴虺军的对手,交手数个回合,直接被击溃,所部溃逃。幸亏张辽率军杀出,才救下朱光所部。

  按照张辽的评价,罴虺军的精锐程度,不论是兵员素质,亦或是甲胄、兵器,已是一流的精锐部队,五千罴虺军足可以击败数倍于自己的普通军队。

  张辽手搭在女墙上,冷静说道:“怕是霍峻诱战之策,畏合肥城坚,以作分兵据敌之象,诱我军出战,同时埋伏精锐于城外,围杀我出城野战之兵。”

  李典手抚汉剑,冷笑说道:“若按张将军之言,那我等窝在城里,等霍峻水淹合肥便好!”

  顿了顿,李典看了看四周的军士,说道:“霍峻围城已近四月,城中粮草可是不多,军士渐有恐慌之情。”

  自霍峻从去年冬天开始北上合肥,在合肥城外呆了三个多月。城内军士几乎亲眼看著河堰一点一滴地被修筑好,又面临即将到来的雨季,这让他们不心慌是不可能的。

  看了眼万里无云的天空,张辽的肩膀隐隐作痛。自天柱山之战后,他的肩膀被关羽所伤,虽然被良医痊愈,但已达不到巅峰的水平,且每逢雨天前夕,他的肩膀都会疼痛不已。

  揉了揉肩膀,张辽说道:“雨天将至,霍峻调兵北走,不可不战。然为避霍峻诱我出战,让斥候出城探查数十里,看是否有伏兵。”

  说著,张辽又指向河堰,说道:“今下派军士出城试探留守河堰军士,临近晚间再派一批军士试探敌军。”

  “诺!”

  在张辽的布置下,城内军士按照他的吩咐分成两批,陆续出城袭扰河堰营地。

  首次,张辽亲自率军袭扰,赵云以精锐部队迎战,依托拒马、鹿角作战,击败斩杀曹军百余人。

  第二次,临近黄昏之时,张辽再次率军杀出,赵云正在进食。黄忠率帐下军士亲御,击退袭扰营垒的张辽。

  是夜,张辽召集李典、朱光、薛悌三人于堂内,商议破敌之策。

  张辽将佩剑放在案几上,说道:“据斥候所报,城外二十里内,并无霍峻伏兵。我料霍峻已知徐州援兵之事,故遣大军及罴虺军皆尽数北上,修筑营垒,欲阻夏侯将军南下。”

  说著,张辽环顾众人的面容,说道:“大军北上,霍峻移营河堰,黄忠、赵云为其羽翼,当是欲固守营垒,以待雨季至,时行水决之策。今当先发制人,不可如霍峻之意。”

  “辽派城内军士袭扰,赵云、黄忠轮流出御。黄忠者,苍老匹夫,力气渐散,非刘备心腹之将;赵云者,武力刚强,威震江左,刘备爪牙之将。故兵马强弱,赵云将强军,黄忠将弱兵,分驻两营,此为破寨之机。”

  “明日当如今日,遣军士出城袭扰,且又派斥候巡查城外,谨防霍峻设伏兵于郊野。若明日霍峻依旧如此,我与李将军于后日平旦出城,与霍峻决一死战。”

  继而,张辽看向李典,问道:“攻破敌营,斩杀霍峻,建功立业,当在此时。不知曼成将军敢随辽出战否?”

  李典脸色肃然,拱手说道:“典愿从丞相之令,随将军出城作战。”

  “善!”

  张辽沉声说道:“辽与曼成将军出战,则由朱将军守城,护军监察城内兵卒。”

  “诺!”朱光、薛悌二人应话。

  ——

  且不言张辽敲定出城与霍峻决战的部署,时俞韶、丁奉、高歆三将率五千罴虺军披甲负粮,在斥候不断的指引下,向东北趋行,赶赴东成。

  东成县位于成德以东,与其相距百余里。吴敦、吴靖兄弟率援军渡过淮河,在夏侯惇的指示下,从东成向合肥进军,两军欲于合肥北部汇合扎营。

  为何是吴敦、吴靖兄弟率援军支持,而非是徐州刺史臧霸。一是与地理位置有关,吴敦为利城太守,兄吴靖为东海太守,二人离合肥战场近。

  二是臧霸正为糜芳的北上而头疼,糜芳此行北上带了之前青徐海滨的乡人,在本地人带路下,糜芳连破数座县城。当夏侯惇的书信来时,臧霸正率军士征讨糜芳,夺回县城,赶他下海。

  臧霸、孙观分了两三千兵马与吴敦兄弟,让他率本部兵马及他们所给予的军队,支持合肥战场。吴敦兄弟不敢怠慢,率万人兵马渡过淮河,赶赴合肥。

  从淮陵至合肥两三百里,霍峻收到消息,从派出罴虺军中间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吴敦兄弟走了百余里,刚过东成。

  次日,吴敦兄弟帐下军士过东成,午间时行至西葛陂,与罴虺军遭遇,战斗一触即发。

  相较于仓皇备战的吴敦兄弟,罴虺军虽略有慌乱,但提前知晓将打遭遇战,在将校的调整下,又迅速稳定下来。

  罴虺军旗下,俞韶召集丁奉、高歆二人商议对敌部署。

  俞韶望著远处的徐州兵,问道:“我奉都督之令,我军远赴而争胜,敌远赴而无备。今与敌寇遭遇,当力战而取胜。然以骑卒为先,甲士于后,力挫敌兵,可否?”

  高歆、丁奉观望徐州兵军势,却见徐州兵因遭遇罴虺军,仓皇的军士在军官的呵斥下,从行军队列仓促变阵,阵型不整,旌旗混乱。

  高歆持槊而立,说道:“徐州兵多是匪徒之徒,行军无甲。今军阵不整,兵势混乱,当可击也!”

首节 上一节 224/3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