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第128节

  “让咱来告诉你!这是谁的错!”

  朱元璋坐的笔直,他的话语,也仿佛他的坐姿一样,坚定不移。

  “这并非七国之错!”

  “而是景帝之错!”

  瞬间。

  这字字话语,如同砸入平静水面的滚石一样,一下子就让这个经筵的气氛。

  变得炽热而冷清。

  炽热的是,百官的气氛已经被调动,甚至太子朱标,秦王晋王燕王等皇子,也纷纷不解,心头大动。

  寂静的是……朱元璋竟然说是景帝的错。

  要知道!

  此次借古喻今,说的是景帝,其实不就是他这位君王?

  而后。

  朱元璋似乎是知道,众人是怎么想的。

  他的语气再度果断。

  “都听清楚了吧?这就是景帝的错!”

  “高祖铲除异性王,将天下分封给自己的子嗣,一眼看去,全是刘姓王!”

  “可时值景帝,却轻信晁错!做那削藩之举!”

  “削藩!削藩!削个屁的藩,削的血亲兄弟,骨肉相残!”

  “削的高祖在天上,看著子嗣互相残杀!”

  “削的文帝看著自己一手安定的江山,差点又有了覆灭之危,以让外族坐大!”

  “削个什么藩?”

  朱元璋看向众人,目光锋锐,好些人不敢与其直视。

  这一刻,众人只觉得心神震撼。

  而作为皇太子朱标,在迎上父皇眼神的刹那。

  他清楚了。

  直到现在,他终于清楚了父皇的用意。

  “标儿,你想通了吗?”

  朱元璋目光转移向朱标,再度喝道。

  朱标连忙起身,躬身道:“儿臣知晓。”

  “嗯……你也精读史书,也该知道,景帝之举,轻信晁错。先是削减楚王的封地,收回东海郡,再是找赵王的麻烦,收回河间郡!”

  “身为君主,如此削藩,他人看在眼里,岂能不慌?”

  “这才有了七国之乱!”

  “若是兄友弟恭,共同拱卫江山,哪有内乱?有什么内乱!”

  “你与老二、老三老四他们,一同长大。虽是大哥,但吾早年征战天下之时,你待其如父!这就是父兄!”

  “你若即位……”

  此时此刻,朱元璋的声音,已经满是肺腑之言。

  “难道他们这些兄弟,敢违抗你这个父兄吗?”

  “若有抗命,天下之人,自当人人诛之!”

  

第89章 坏了!冲我来的!

  秦王、晋王、燕王等人,齐齐离开座位,跪拜在地……“儿臣不敢!”

  太子朱标,此刻也深知父皇之意,

  这一刻。

  此次经筵的目的,已经水落石出。

  陛下赫然是告知众人,就算是他如大汉高祖,分封刘姓子孙为王之后,只要身居京都的景帝不强逼!

  那么七国之乱就不会发生!

  看似是汉朝内乱!

  实则是景帝自己所为!

  他也是在告诫朱标,以后这个大明皇帝,你自己该如何去当——勿要削藩!

  而他也是借此,告知百官——勿当晁错!

  此刻,一众大臣,纷纷看向胡相,想到之前的猜测,暗道果然如此!

  赫然是陛下,要借著邓愈大胜之后,分财权给勋贵,分兵权给藩王!

  朱姓子孙,分封天下!

  气氛沉静,但众人的心神之中,却一片涟漪。

  “陛下!”

  突然。

  苏闲心头一跳,声音就是从自己的身边响起。

  却是方孝孺!

  “臣倒有不同意见。”

  朱元璋似乎是早就遇到有这类声音,他声音浑厚,直接开口。

  “有不同意见就说,今日反正是经筵。”

  “汉高祖分封刘姓王,在其在世之时,的确无子嗣敢叛乱,但其驾崩之后,先是有吕后之乱,此后文帝继承大统,济北王刘兴趁著北击匈奴的机会,依旧起兵叛乱!”

  “在此事上,难道还能怪罪于景帝削藩吗?”

  既然是借古喻今,方孝孺的言辞,尖锐到让人不敢想像。

  起码此时的百官,在其直接说出“汉高祖驾崩”之后,眼皮子就开始狂跳,只感觉一阵心惊肉跳,差一点都能看到心脏跳出来了。

  果然!

  朱元璋的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

  但方孝孺恍若未觉,只是高声道:“诸王的确有骨肉亲情,在高祖在世之时,尚且兄友弟恭。但一旦高祖离世,兄弟亲情又能剩下多少?”

  “腐儒!安敢乱我弟兄情谊?”秦王朱樉怒骂!

  但方孝孺怡然不惧,刚才的平和景象也被彻底打破,转而变得混乱起来。

  “秦王,此是经筵之地,论的也是大汉诸王,我有何胆,敢乱您与诸王情谊?”

  “你……”朱樉气的说不出话来。

  而方孝孺却跨前一步,再度道:“陛下,史书之上,大唐父子情谊在皇位面前,尚且如此单薄。”

  “玄武门之变,难道还不够警醒?”

  “所谓情谊,在一代之间,或许固若金汤。可两代乃至三代之后呢?文帝之时,大汉诸王已经有起兵之心。”

  “兵强马壮,雄心自起!”

  “手握利刃,杀心自起!”

  “这两者……都是一个道理!”

  方孝孺先是语气一顿,旋即再度道:

  “到了景帝,并非是景帝先要削藩,而是局势已经到了不得不为的程度。外有匈奴,内有隐忧,晁错如若不辅佐景帝削藩,难道要等到诸王坐大,汉室凌弱之时……”

  “真到那时?大汉皇室,可还有景帝和晁错?”

  “更何况,吴楚等国打“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谋逆,景帝已经退了一步,诛杀晁错,按理来说,已经完成了他们清君侧的名义。”

  “可为何,吴楚还要步步紧逼,最后只有刀兵相见,景帝才终于险胜?”

  “你……”朱元璋显然没想到,此人敢丝毫不给自己面子。

  但正如他所言。

  此次是经筵,不论说什么都不能怪罪。

  更何况,他们谈论的是古。

  “好!”

  “那伱来告诉咱,为何大周分封天下,诸侯国拱卫天子,就能有八百年国祚?”

  “可为何后世皇朝,就依照尔等所言之削藩,却最多两三百年不到?”

  “这是为什么?”

  方孝孺躬身道:“大周也有内乱,也有西周与东周。”

  “战国之时,列国互相征伐,动则死上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数百年的战乱不休,难道还不够吗?”

  “陛下可想一想,元末之景,数十年时间就已经如此混乱,民生百废!若此景持续上百年呢?”

  “更何况,以吾等后世人来看,若非大秦一统天下,统一度量衡、钱币、此后再有汉武帝一统思想,罢黜百家!”

  “今时今日,还有我大明吗?”

  方孝孺说著说著,已经是苦口婆心,“为何诸多先贤帝王,一路前行,在一团迷雾中打开局面,照亮前路,才有今日。”

  “陛下复兴汉统,本该继任前朝之志,一往无前,为何非要回头呢?”

  “你……”朱元璋明显已经有些生气了。

首节 上一节 128/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季汉大司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