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276节

  晚上不好好休息的人,上班注定要摸鱼睡觉的。研发司也好,五城兵马司也罢,都是贾琏的一言堂。

  贾大人为国为民辛苦操劳,上班睡觉怎么了?

  挂就是好用啊,无论多么劳累,好好睡一觉满血复活。又能蠢蠢欲动了。

  提前下班,计划回去玩老婆的贾琏被林如海的长随给堵住了:“老爷说了,请二爷下班去家里叙话。”

  “我提前下班你都能堵到?”贾琏颇为费解,长随笑道:“表少爷每日提前半个时辰下值,人尽皆知,小的特意提前来此等候。”

  贾琏……。我上班摸鱼,下班早退的消息传开了?嗯,好事啊!加大宣传力度吧。

  林如海家里,黛玉正围着弟弟转,家里的情况变的越来越好,小姑娘每天都面带笑容,哪来的眼泪便宜贾宝玉。

  还没出月子的贾敏自然不能见客,黛玉出来迎接,顺便显摆一下怀里的弟弟:“看,小弟!”

  贾琏一点都不带上心的,扫了一眼道:“儿子哪有闺女好?”黛玉把弟弟递给奶娘,不快的哼哼两声:“你这是嫉妒我有弟弟!”

  无语的翻了翻眼珠子,贾琏岔开话题:“二婶那边最近消停没有?”

  黛玉提起这个顿时也露出不快:“二舅去找过父亲,说起宝玉如何聪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书都读完了,最近开始学论语,应该又是一个读书种子。父亲假装没听懂他的意思,没接话茬。”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贾琏也好,贾珠也罢,对比贾宝玉都太过耀眼了。父母健在的黛玉,哪里会看的上这么个废物点心。即便看上了,林如海和贾敏都不能接受这门亲事。贾敏嫁给林如海,那叫高攀,林黛玉要嫁给宝玉,那是下嫁。

  贾家所谓的外戚身份,并不是加分项,反而是减分的地方。科举做官才算是主流的正确价值观。

  贾琏和黛玉凑一块,总能聊的起来,这主要是贾琏见识广,黛玉说啥都不会掉地上。即便是四书五经,贾琏全本能背诵的挂,黛玉也比不了。

  

  “对了,父亲找琏哥,商量点啥事情?”黛玉好奇的问起来,聪明的黛玉最近发现,朝堂才是最好玩的地方。跟人斗,可太有趣了。

  这不是说黛玉好斗,实在是朝廷里的斗争,每次在一边旁听,都能感受到长脑子的快乐。当然也是林如海宠出来的。

  “这我上哪知道?我也是临时被叫来的。”贾琏大概能猜到,这会说不合适。

  “猜一猜呗!你先别说,我先猜。嗯,一个是琏哥弹劾王子腾的事情,一个是内阁增补的事情。父亲担心贾家与王家关系恶化,由此引发莫测之变化。再者,父亲对入阁很在意,嘴上说无所谓,妹妹早看出来了,内阁大臣啊,谁不想呢?”黛玉不带遮掩的点评,搞的贾琏没法接了。

  贾琏只能点头附和:“林妹妹真聪明,我也是这么想的。”

  黛玉得意的昂着下巴哼一声:“可惜,我不是男儿身!”

  贾琏赶紧阿谀奉承:“对对,林妹妹兰心蕙质,巾帼不让须眉!贾琏佩服,五体投地的佩服。”

  林如海进门,看见两人聊的正好,女儿开心的大眼睛眯成缝,被钓成了翘嘴,心里咯噔一下,以后这闺女还怎么找婆家?

  “哼哼哼!”林如海重重的几声,惊动了两人后,这才迈步上堂。

  黛玉从椅子上哧溜下来,快步上前:“父亲回来了,父亲辛苦了!”指挥丫鬟伺候林如海入内更衣。

  林如海给贾琏点点头,快步入内,以后还是少让这厮登门。时间长了,这小白菜保不住。

  换了衣服的林如海出来,看着一身官服的贾琏玉树临风的站着,看看补子,四品啊!林如海心情不那么美好。

  “去书房说话!”林如海收拢情绪,开启正题。贾琏跟上,黛玉也跟进书房,林如海想撵走她,又怕欲盖弥彰,回头闺女闹腾,不好收拾。

  女儿奴太可怜了,老父亲的心谁懂啊?

  书房内落座后,黛玉熟练的找位子旁听。

  林如海也不避着她,非常直接:“怎么想起来弹劾王子腾?找的罪名也是不疼不痒的。陛下那里可不好糊弄,别弄巧成拙了。”

  贾琏心里默默的叹息,就知道林如海会这么问,实在是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烟毒之害啊。

  解释不清楚,就换个角度呗。

  “王子腾在广州干了不少事情,得罪了不少人,陛下本就有敲打之心。加之,大烟的长期危害非常严重,不尽早控制,假以时日,必危及社稷。恰逢此前梁次辅上了王子腾的黑材料,侄儿用此事搅混水。陛下能借机二次敲打王子腾,使之不敢怠慢,侄儿也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何乐不为?”

  贾琏的回答,明显超出了林如海的预料,所以他听完后微微颔首:“原来如此,陛下与你配合唱双簧呢。如今朝臣们更多的是在猜测,你在混淆视听,用一个不大的罪名给王子腾脱罪。不少人已经将你算成王子腾一党了。还有一些人认为,你是在找借口切割!”

  贾琏听罢忍不住失声而笑:“即便没这个事情,贾家王家,在别人的眼里早就是一党之徒。至于说切割的,纯属觉得我年幼无知,经验不足。被人小看了,这是好事啊。说起来,侄儿还挺喜欢勋贵出身,幸进之臣的名声。”

  林如海听着连连摇头,觉得贾琏的思维异于常人,别人避之不及的东西,他压根不在乎。

  也不是说贾琏比林如海看的更深,而是林如海更加珍惜羽毛。林如海怎么会看不出来,承辉帝的强势,贾琏完全不必在于物议呢?说再多,也伤不到贾琏一根毫毛。不过林如海还是提醒一句;“当心三人成虎!”

  “嗯,这倒是,真要见事不妙,侄儿会自请外放的。”

  林如海稍稍思索:“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你在京城呆着,确实碍了很多人的眼。”说着林如海又换个话题:“内阁增补的事情,你怎么看?”

  贾琏不假思索道:“群臣无论支持还是反对,奏折到了陛下跟前,一律六中。陛下拿根胡萝卜吊着,意在进退自如。依我之见,此事不到年底,难有结果,姑父还是当着没这个事情就好。不争,才是最大的争。”

第322章 开窗理论

  对于贾琏的判断,林如海信了一大半。当初皇帝抛出内阁增补的鱼饵,钓的多少人成了翘嘴。

  如此美味的鱼饵,林如海差点没忍住咬上去。承辉帝还特意把没有动作的林如海叫去,暗示了一番。

  现在林如海初步整顿了督察院之后,事情却迟迟没有下文。

  看似这个夏天事情很多,人心很烦躁,实则一直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老了,还没一个小年轻看的明白。”林如海忍不住自嘲,黛玉在旁道:“父亲不必泄气,眼下的内阁陛下并不满意。父亲总宪督察院时间也不长,没必要如此心急。时间拖个一年半载的,反倒对父亲更为有利。”

  林如海听罢颇为诧异:“何出此言?”黛玉道:“陛下最终目的是要有能做事的臣子在合适的位子上。这点看看此前的张、孙、李三相便知。父亲只需安于本职,有了成绩自然能入陛下法眼。倒是那些上蹿下跳的人,陛下未必能看的上。”

  林如海听了没有表态,而是先看看贾琏,见他笑而不语,忍不住问:“琏哥儿以为如何?”

  贾琏微微沉吟后开口道;“陛下如何想的固然很重要,但是内阁在满朝文武中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更为重要。”

  林如海听懂了,微微颔首以示认可,黛玉没听懂,东张西望的,没人解释她也不问。

  贾琏回家后,黛玉才走到林如海跟前请教:“父亲,琏哥说的我没听懂。”

  林如海宠爱的摸头杀,语气和蔼的解释:“你不懂是正常的。本朝内阁的形式,延续自前明,但又有所不同。太祖当初削弱了内阁的权力,形成一个法理上君权无限,实际操作中君权、内阁、勋贵三者之间的平衡。这么做的原因,那个时候开国勋贵的权势占了绝对上风,前明以文驭武格局不在,甚至内阁制度都是太祖以个人权威推上去的。”

  “太上皇年间,内阁权力大涨,在太上皇的纵容下,甚至一度压制了勋贵。当时的政坛,大体上是文官挤压勋贵的权力空间。当今登基后,延续了此前的格局,文官步步紧逼,勋贵则死死的抓住兵权以抗衡。看似下风,实则旗鼓相当,或者说勋贵的后裔们失去了血性。因为李逆一案,勋贵集团的力量再次被严重的削弱。如果形成内阁一家独大的局面,假以时日必定难以改变。这也并不符合皇权的利益。”

  见黛玉听的认真,林如海欣慰的继续:“内阁增补大概是会过的,但,文官很难独占两个增补名额,至少要分出去一个给军方。具体是谁,看陛下的意思。总之今后无论内阁如何变化,都少不了军方的一席之地。自秦汉以来,君权与臣权之间的争夺就一直存在。大体上开国之君凭借个人威望,都能掌握全局,越往后传,君权越弱。以为臣权,包括了天下士大夫以及勋贵。生长于深宫的守成之君,几乎没有机会去培养个人威望。”

  听到此刻的黛玉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抬头看着林如海问:“今上呢?”

  林如海微微摇头,沉吟一番:“总的来说,气运罕见的强,政治手段也属一流。今上登基以来,先整顿了内阁,接着整顿财政,整顿勋贵,如今又要整顿吏治了。今上所为,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好办的事情,但却有惊无险的都挺过来了。本朝有此明君,中兴有望。”

  嗯,这评价就很高了。至少比太上皇要高,有点直追太祖的意思。

  “那琏哥呢?父亲觉得他如何?”黛玉的问题很突然,林如海顿时陷入了思索状,好一阵才摇头:“我看不懂,他的招法总是似是而非。很多时候觉得他太过鲁莽了,但结果总是能还算不错。当初贾家迫于皇权的压力,放弃的兵权,现在又渐渐的能触及了。很不简单!”

  父女二人的议论,贾琏自然是不知道的。

  时间进入七月后,第一件大事就是由内阁建议,陛下认可的预算制度执行细则出台了,刊印之后传往全国,明年一月起,正式实施。

  此事造成了巨大的反响,今后花钱要先说明都有哪些地方要花钱。对于京官而言问题不大,但对于外官则比较不爽了。尤其是州县一级的官员,他们的财政权力受到了极大的约束。事情已经成了定局,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只能上奏折反抗一下内阁,表达一下不满情绪,会哭的孩子由奈吃嘛。为了今后的预算能顺利通过,先哭再说。

  七月三日,左都御史林如海上奏陛下,称治国之本在于吏治,吏治优劣看监督。各省各道御史,不能整天呆在办公室,应定期下去,倾听百姓的声音,监督基层官员。另请增设一个新的不定期的临时机构,从全国随机抽调御史,不定期的突击巡视各省,监督各级官员是否存在问题。

  这份奏折造成的反响剧烈,几乎等于在明晃晃的表示,对过去监督部门的不满,以及今后必须加强对官员的监督,防止御史与地方官勾结。

  身为总宪,却表达了对所有官员的不信任,在这个重视道德的时代,属于非常严重的指控了。

  又是财政预算制度,又是要加强监督,这个官怎么如此难当啊?

  这一次跳出来的官员就多咯,不单单是外官反对了,京官也都反对。京城的报纸上很多人在大做文章,各种暗搓搓的阴阳怪气,什么文官之耻,无度媚上,毫无士大夫的气节等等,都是冲着林如海去的。

  林如海根本不带怕的,亲自下场写文章,在《民上报》发表署名文章,跟各路喷子对线。

  京城如此热闹,贾琏却毫无吃瓜的兴趣,他现在的注意力在研发司。让阿让和历道行的研发有了新的成活,实验室内弄出了硫酸,正在进一步谋求一个量产的工艺。对于贾琏而言,这才是真正的大事。只要解决了火帽,后发枪就不远了。

  那么,配套的材料以及金属加工的工艺,成为了能否实现火帽枪的关键。一旦有了火帽,结合新的加工工艺,先搞定火帽枪。

  火帽,无疑是枪械发展史上里程碑的事件。

  对于贾琏而言,朝廷里的纷争,哪有搞火帽重要呢?现在都是在实验室里搞这些东西,一旦需要量产了,贾琏还要出城去选址建厂。

  事情不要太多了,贾琏是真的开始忙碌了。

  针对林如海的奏折,承辉帝果断的召开内阁扩大会议,文武官员,三品以上,在京者一律列席。

  这次会议,第一天就发生了斗殴事件,别看反对林如海的人很多,支持者也不少的。朝廷就是这样,官员也是什么人都有。反对者指责林如海破坏官场秩序,要借此事搞政治倾轧,毕竟林如海的政敌也不少的。支持者则认为,林总宪的建议很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非常的好。早就看那些官场虫豸们不爽了,工作不积极,贪污腐败,生活堕落,个顶个的是把好手。

  别看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员,口舌之争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拳脚相加水到渠成。

  好在都没动家伙,一场会议开下来,大臣们鼻青脸肿的散会。事情自然是没谈成的,下一次会议继续。

  贾琏知道这事情还是耳报神夏刚找上门来,喝着贾琏的龙井,眉飞色舞,手舞足蹈通报。

  “真没看出来,林大人动起手来,还是个狠人。把李驰按在地上,连着打了十几拳,踹了七八脚。郭衍去拉架,也吃了两下王八拳。精彩,太精彩了!”看到贾琏并没有目瞪口呆,而是非常淡定,夏刚有点不解,这都不能让你激动一下?

  贾琏在心里默默的想,这算个屁啊?内阁打架会议打架不是基本操作么?联合国上脱掉鞋子敲桌子的都有。

  讲道理讲不过,那可不得动手么?总之不能让你的计划得逞,给你搅黄了再说。

  “没想到吧?岳齐也列席了,并且下场帮着林大人挡拳头了。不是他护着林总宪,说不得林大人要吃大亏。”

  听到这话,贾琏总算是脸上有了表情,轻轻的放下茶杯,问一句:“都有哪些人对我姑父下手了?”

  夏刚顿时激动的脸都红了,我说嘛,怎么会无动于衷呢?这不是没说到点子上么?

  “率先开口反对的是次辅梁阁老,李驰附和。林大人站出来与两人辩论,梁李二人没辩赢,刑部的王大人出面帮腔,导致现场失控。率先动手的也是刑部尚书王大人,由此展开一场混战。总的来说,从人数上看,林大人这边吃亏了,从结果看,林大人这边因为岳齐的加入,赢了。”

  贾琏看着面前的地板发呆,口中自言自语:“梁道元,李驰,王刚,这是嫌最近日子太舒坦了不成?”

  夏刚亲眼目睹贾琏找来纸笔,一会儿就的写了一份弹劾,转头递给夏刚:“帮忙送到陛下案前,最近有要紧的事情顾不上,忙完了再说。”

  达到目的的夏刚拿着奏折就走,见到夏守忠后,把事情说了一遍,夏守忠听着都啧啧称奇:“看来是真有要紧事情,不然不能错过这场大戏。”

  “会不会是在看风声?”夏刚疑惑的表达了一句,夏守忠嫌弃的看看侄儿道:“贾琏做事靠谱,做人帮亲不帮理。你啊,还是学着点吧。”

  丢下一句话,夏守忠连忙进宫,见了承辉帝后,奉上奏折:“圣人,您看看这个,刚拿到手的。”

  

  承辉帝默默的看完后,看了一眼夏守忠那张满是褶子的老脸道:“狗奴才,难怪这么积极。”

  夏守忠一脸忠诚道:“圣人,奴才觉得,贾大人言之有理。以文官来监督文官,那不是左手打右手么?再说了,这些年龙禁尉也就剩下京城这么一块地盘了,其他地方都在苟延残喘。以前内库没钱,如今内库充裕,圣人也该露出爪牙了。”

  承辉帝犹豫了一会道:“送内阁吧!”

  如果说林如海的奏折是放了一枚小砸炮,贾琏的奏折就是端着AK在扫射。

  内阁各位大臣还在头疼林如海的奏折时,表情还算能控制的住,看到贾琏的奏折后,直接全体破防了。

  “无耻竖子,此前明故技也!”孔照的胡子翘起来了。

  “娘希匹,此乃复辟东厂,不,是西昌!”梁道元忍不住爆粗口。

  “贾琏过了,过了,太过了。勋贵后人,果然无法一条心啊。”李驰似乎想到了什么,语气还算温和。

首节 上一节 276/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