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10节

  贾琏轻蔑的冷笑道:“关外割据为王么?想的美!滦州方面抽调一部分力量,补强山海关即可,做个样子给他看看就行。”

  话音刚落,承辉帝开口道:“诸位爱卿看明白了?”

  众人被惊醒,赶紧冲皇帝抱手见礼,孔照带头道:“臣等看明白了李逆居心,接下来针对性部署,争议无存。”

  承辉帝微微颔首,满意的点点头,果然还是要看专业人士,岳齐与贾琏一到,迷雾立刻散去,一切都能看清楚。

  “贾琏,总结一下!”承辉帝决定给贾琏一个闪光的机会。

  贾琏却笑着往后退一步:“微臣年幼,还是让岳大人来总结。”

  承辉帝没强求,点点头:“也好,岳卿给大家总结!”

  岳齐眼睛一亮,眼神微微躁动,立刻深呼吸平静之后,抬手指着舆图:“陛下,各位阁老,现阶段情报不足,无法判断草原各部以李逆为傀儡,还是服从李逆号令。根据以往经验,草原各部素来互不统属,相互攻伐,所以多半为后者。白灾之后为求生,暂时抱团,以李逆为首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只要各部稍有挫折,便会生出自保的心思。草原进入中原劫掠求生,只有三条途径,辽东、居庸关、张家口。”

  简单明了的开局后,岳齐停顿了一下,方便各位皇帝与各位阁臣的消化。

  打仗这种事情,文臣对着地图比划,其实就是在盲人摸象。不懂具体的山川地形,谈指挥作战就是在找输。

  这也就是为何开国将帅们每每战前到一线勘察地形,做到心里有数。

  岳齐久在三边,对地形有足够的了解,尽管他其实挺诧异,贾琏为何也能熟悉三边地形,也许是家传学问吧。

  这一点是两人能默契交流的根本前提,换个不懂地形的人来,看地图交流就是在鸡同鸭讲。

  “看图,先说辽东。东平王麾下不算东平铁骑,至少三万步骑,这是三代人积累的结果。关外的总兵们,多半也是听他调遣的。”

  说着岳齐再次停顿,众人这时候都听懂了,不就是早就互相勾搭,成为一个利益体么。说打仗不懂,说这个都是行家啊。

  “东平王不可能让漠南的骑兵入境肆意劫掠,因为白灾的缘故,草原各部也没时间与之纠缠。通报消息的目的,是给他一个信号,有机会要抓住。辽东因此可以排除,接着就是居庸关以及长城各隘口,这一带距离京师最近,突破一点便可蜂拥而入。所以,有限的兵力优先补强这一线。最后就是张家口、大同一线,当地驻军坚守一个月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一带的地形,一旦没有提前准备,适合草原骑兵四处劫掠。”

  承辉帝听到此处,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朝廷骑兵不足,罪在穆家(东平王)。”

  宁克在一旁没忍住,咳嗽一声道:“陛下,微臣以为,张家口、大同二镇武备松弛,罪莫大焉。”

  贾琏无语的看看宁克,你倒是敢说真话。在场的哪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养马比养人开销大多了。贾琏在张家口待过一段时间,知道当地总兵麾下骑兵一营定额是三千,实际上只有一千。原因,还要原因么?朝廷拨款不足,养不起呗。即便养得起,把钱装口袋里不香么?承平日久太正常了。贾琏在那边待过都没有去揭穿人家,你倒好,还想附带伤害对吧?

  贾琏果断的开口中断宁克的魔法前摇:“大战在即,不是讨论责任的时候。如要论责,大同镇的责任谁来承担?”

  宁克听懂了贾琏的意思,脖子一梗想争辩,毕竟他是前任山西巡抚嘛,大同军镇有问题,他肯定是有领导责任的。

  “好了,不要争了!岳卿继续!”承辉帝打断了宁克,这位爱卿直是直了,不分场合嘛。

  也不知道宁克是不是在演戏,反正他悄悄的眼神不善的看了贾琏一眼,落在众人的视线中。

  “陛下,各位阁老,经与贾大人沟通,确定了一个基本的应对方略。南苑大营增援北线,神机营、西山大营同时北上,如居庸关外敌踪不见,则继续往西北方向至怀来-宣化,从侧翼增援张家口一线。微臣说完了!”讲是讲完了,岳齐欲言又止,最终闭嘴。

  承辉帝看到他的表情变化也没追问,岳齐大概是担心京城的防御,觉得留下一个通州大营,一旦有事可以及时增援京城足够了。

  “贾琏,有何补充?”承辉帝调转目标。

  “原则上岳大人的战略没问题,微臣就一个问题,神机营目前兵力八千出头,略显不足。其次,与西山大营之间缺乏协同训练,两军一起行动,如何指挥,必须确定主次。最后,谁来率部增援怀来宣化一线。根据之前的推断,李逆很可能先出兵后传信,最迟三日之后,敌军可至宣大一线。微臣建议,即刻急报张家口守军,放弃城池,撤往大同。”

  贾琏这个建议说完,宁克又急了,大声喝道:“贾琏,怎么可以放弃张家口?你这是畏战,是误国。”

  贾琏倒是没生气,笑着反问一句:“宁大人去过张家口么?”

  宁克顿了一下:“当然去过,怎么了?”

  贾琏叹息道:“张家口驻军满额全员不过步骑八千,城墙高不过二丈且无护城河!这还是本朝重建之后修的城墙!”

  宁克顿住了,贾琏是比较含蓄的,没有说修好之后,从未再加高修缮过,这城墙能坚守多久?满员是八千,实际上呢?五千有么?

  “百姓无辜啊!”宁克顿足,没等贾琏回答他,岳齐已经先接过话:“不出意外,富户已经先跑了,留下的普通百姓,唉……!”

  贾琏表情沉重,听懂了岳齐隐藏的信息,【兴亡百姓苦,古往今来莫不如是,即便没有军令,守军估计先跑一步,不会留下死守的。】

  同时贾琏对宁克的表演生出一种厌恶感,如果是真的就是他的性格,倒也罢了,如果是演的,就太虚伪了,今后要保持距离了。

  【你要做出与我关系不睦的想法可以理解,一次就行了嘛,不看时候的么?】

  承辉帝非常果断的一挥手:“现在不是争议的时候,岳卿贾卿的计划已经很完备了,京城有九门镇守军和御马监,加上通州答应随时可以增援。防务可谓万无一失。孔相,拟旨吧!”

  军国大事孔照这个首辅表现的地方居然不多,这让他有点小难堪,不过很快就丢一边了,顾不上了。

  笔墨快速的准备好,孔照亲自纸笔,承辉帝口述,孔照执笔,一道圣旨快速写就,孔照摸出印来盖上,承辉帝接着用印,手续快速办完。

  “贾琏,接旨!”承辉帝语气凝重,贾琏单膝下跪,双手举起接过圣旨后起身道:“陛下,时间紧迫,微臣……。”

  承辉帝摆手打断他:“赶紧的,别废话了!有任何不服,出示金牌,先斩后奏。”

  众人听着猛然瞪圆了眼睛,皇帝的话里透露出了不得了的信息,贾琏这狗日的身上有金牌。皇帝与裘世安之外的所有人,后脊梁都是一凉,冷汗控制不住的往外冒。人在乾清宫,皇帝在跟前还好,不在跟前的时候,狗日的贾琏亮出金牌来,弄死个把大臣,最多被关两年。

  贾琏拿着圣旨一抱手,快速出了大殿,出了西华门与后来的一干家将汇合后,快速的交代张三等人,让他们回去聚众后前往神机营等候。

  交代完毕,贾琏策马直奔神机营,身边仅四个家将跟着。

  时间是凌晨两点,收起怀表的贾琏轻轻一夹马腹,胯下战马小步快跑。

  清脆的马蹄声打破死寂的夜晚,神机营的营地很快出现在视线中,昏暗的灯笼在夜幕中摇曳,塔楼上的士兵瞌睡被驱散,瞪圆了眼睛。

  营门外,贾琏勒马,翻身下马后举起手里的圣旨:“圣旨到,速请神机营统制出迎。”

  值班的士兵看清楚来人,按照规矩也不开门,只是收回对着贾琏的枪口,招呼同伴快速传信,自个解释一句;“小公爷,抱歉,不能开门。”

  “谈何抱歉,军中行军法,我是不懂军法的人么?”贾琏还能笑出来,也算是不错了。

  宁静的贾府被一阵骚动打破了安静,荣宁街的多处住户家门打开,扛着甲胄,挂刀背功的家将牵马出门,简单的交代家人几句,快速的前往荣国府门口集合。宁国府那边也被惊动,没一会焦大也出来了,牵着两匹马,其中一马背上有套甲胄。

  王熙凤等人也被惊醒了,出来一问情况,得知贾琏紧急出征,只有让人带口信回来的消息时,全都面带担忧。

  上软轿至大门外,东西二府的家将全都到齐了。贾母已经先到一步,王夫人跟着也到了,贾赦家政贾珍贾蓉也都出现。

  这个时候二府近三百家将,各带两匹马,刀弓齐备,贾家的军事实力最集中的一次展现。

  比起主人们的担心,家将们倒是各自兴奋雀跃,总算是又有一次机会,可以卖命博功名了。

  家将们当然也怕死,比起怕死,他们更怕没机会改变命运。

  住在荣宁街,日复一日的消磨,看不到任何机会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大的煎熬。

  家将们集合完毕,贾母扶杖上前:“每户二百两出征银子,现在就发。链哥儿活着回来,再赏三百两。”

  张三带头抬手狠狠地捶了下胸口,整齐的闷声后,张三道:“我等死绝之前,绝不让二爷伤一根毫毛。”

  ………………

  咚咚咚,沉闷的击鼓声惊醒了营内的每一个士兵,也惊动了靠近城南那边的家属区。

  当兵卖命的宿命,从第一天开始家属们就知道了,妻儿老小赶紧起来,生火煮鸡蛋烙饼准备鞋袜以及其他。

  贾琏见统制后宣布圣旨,丢下一句话:“听我号令,神机营全体归队,做好一切出征准备后,直接出发前往昌平等候汇合。”

  随即贾琏也不多留,出了军营后,上马往西,以圣旨叫开城门,直奔西山。

  贾琏出城不久,三百家将抵达神机营外,同时抵达的还有研发司的车队。

  紧急送来的是五百火帽短步枪(卡宾枪)以及附带的弹药,贾家的家将抓紧接手装备,张三派人通报贾琏,天亮后跟随神机营一道往昌平汇合。

  夜里动静太大了,京城百姓无有不知者,神机营家属不断的把准备好的包袱交给家人,挥手送行。

  马拉着大炮和补给车辆,士兵扛着燧发枪,偷偷擦掉眼角告别亲人的眼泪,跟着大队出了城门,一路向北。

第364章 敌情不明

  凌晨入睡的承辉帝两个时辰后就起来了,心中有事自然睡不安稳。

  抬手扶着额头,隐隐的头疼令人不舒服,口中还是着急的问:“各营进展如何?”

  出兵打仗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部队需要时间集结,粮草、弹药、车马等等都需要时间准备,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得带点随身物品和钱包、手机。

  “禀圣人,辰时一刻,神机营先锋已经出城。其他各部还在准备之中。”裘世安据实禀报,承辉帝顿时精神一震:“这么快?”

  “贾大人的军令,神机营先锋约一千人马,携带轻便速射炮,为全军开路,先期抵达昌平,监视居庸关防线,以防有变!”

  承辉帝明白了,贾琏也不是神仙,即便神机营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精锐,也做不到短时间内全军出发。

  “问了全军出发需要多久么?”承辉帝满意之余,还是有点着急。一千人的先锋还是少了点,天黑前到昌平,顶多能做到尽快增援居庸关。想着承辉帝起身,随便披了件外套,对着舆图审视。

  “奴婢问过了,贾大人回答,西山大营骑兵多,所需草料需一日时间调配,好在沿途有县城可以进驻,无需携带扎营设备,有个两日应该能出兵。神机营军备情况更好一点,考虑到军情紧急,贾大人午时率神机营本部出发,辎重后勤随西山大营主力一起出发。西山大营方面,可集中骑兵先行一步,至昌平与贾大人的神机营汇合,所需粮草由本地县衙解决一部分,就地购买解决一部分。”

  裘世安解释的很仔细,承辉帝听了很是满意。这种安排就是为了赶时间,而时间对于战争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素。

  “各位阁老都起来了。”裘世安又提醒一句,阁臣们昨晚上都没回去呢,这次事情太大了,可不是以前那种小打小闹能比的,威胁到京师了。

  承辉帝起来梳洗,顺便问:“有新急报传回么?”

  裘世安道:“暂时没有!”

  承辉帝稍稍松弛,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西山大营的情况比起神机营要麻烦的多,紧赶慢赶的,三千骑兵才算集结完毕,看时间都快午时了。贾琏也没心思跟孙统制多废话,抓紧时间告辞,领着三千骑兵先行一步。神机营自身的骑兵数量太少,如果是机动性不高的对手,应付起来贾琏很有信心,但这是草原部落的进攻,高机动性的部队,神机营即便打赢了也无法扩大战果。

  西山大营的老孙也挺无奈的,也就是最近是国丧期间,不然军队的集结更慢。

  这么说吧,按照西山大营现在的情况,不算辅助兵种,战兵加起来一万五千左右,这是整军之后的满编状态。其中五千骑兵、步兵八千、炮兵两千,因为国丧很多在出任务。单单下令集结,等待交接都需要一天的时间。多亏贾琏了解他,只要求尽快集结骑兵配合神机营先行出发。

  就这,孙统制也只能暂时集结了三千骑兵,所需粮草都没备齐,只是给先发骑兵准备了足够的盐。

  千万别小看盐,人吃盐不是大头,马吃盐才是大头。多亏了是蒙古马,耐力足好养活,换成别的马,高大是高大了许多,吃的要求更高了。

  午时赶上了神机营主力的贾琏松了一口气,他有一个预感,现在出兵已经迟了,如果他是小忠义亲王,现在已经率部到了张家口。以最快的速度夺下城池,补充给养,留一部守备城池监视宣化方向,主力快速南下,打大同镇一个措手不及。届时即便不能攻下城池,也能使地方上没时间转移村镇人口,方便各部劫掠。

  当然了,在没有拿下大同的前提下放纵劫掠也是有风险的,部队撒出去容易,想收回来就难了。

  说句难听一点的,贾琏甚至还希望李逆真的这么做了,大周可不是大明,可以任由敌人在外劫掠,主力龟缩城内不敢野战。

  只要李逆敢这么做,贾琏就敢主动出击,各个击破。

  “前锋有消息么?”汇合主力出发的路上,贾琏抓紧询问杨统制。

  “回都督的话,目前还没收到前锋方面的消息,许是距离张家口还比较远。卑职已经交代先锋营,尽量多排夜不收,先一步往怀来宣化方向侦查,有消息尽快发回。”杨统制也是老熟人了,知道贾琏的领军风格,事先安排周详。

  贾琏这次带兵出击跟以往不一样,上次出兵山东,领了一个临时的总兵衔,这次承辉帝给他的临时军衔是左军都督。

  因为是临时委派,战时权利比较大,打完了回来就没这个权利了,头衔也跟着还回去。

  这事情怎么看呢,贾琏也意识到了,承辉帝手下没有可信任的武将。以前能打的王子腾、东西二王,全都被撵出京城了。岳齐虽然能力很强,但是资历不足,出身也不高,在地方军队里很难作号令三军,如臂指使。

  贾琏情况则比较特殊,尽管他资历也不高,但出身好啊。地方军头看死去的老国公和活着的王子腾的面子上,都会卖几分面子。

  加之贾琏自身带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神机营,出兵打仗从无败绩,加起来地方上的军头还是能服气的。

  神机营现行编制,炮兵二个营,人数二千,步兵三个营,人数约六千,骑兵一营,人数约五百。算上辎重营的两千人,总兵力一万上下。

  现在有三千骑兵的支援,这么一股力量加起来。全副新式武装训练有素的神机营,战斗力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独一档的。

首节 上一节 310/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