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11节

  就这,还是抽调了一部分人马给牛继宗带去了两江,不然更强大。

  当然也不是没有隐患的,贾琏没说,杨统制心里有数。那就是神机营真正的老兵现在只有五千左右,其他的都是抽调一部分后来补充进来的。

  训练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是训练和打仗是两回事,没打过仗见过血的,真就不是一个概念。

  承辉帝、兵部、岳齐,三个方面其实都不愿意看见一支太过强大的神机营在眼皮底下。

  这个情况贾琏是有心理准备的,即便是贾琏的死党杨统制,心里也是有账本的。他能做的也就是按照当初贾琏留下的操典,死草新兵!

  这么说吧,神机营别的不说,训练严格程度在三大营之上。

  大军在官道上前进,远远的能看见一股巨大的烟尘。平原上看的远,行至途中依稀看见昌平县城时,前方有骑兵来迎,看看日头在山巅,要赶夜路了。骑报飞至,前锋营带来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昌平县粮库里粮草不足,仅仅够支撑大军一天之用,其中草料不缺,粮食从士绅处募来的。

  这个消息贾琏知道了也很无奈,具体到三边附近的每一个县,都有类似的问题。

  你说县城存粮不足吧,也对也不对,官库存粮不足,士绅的仓库里粮食倒是不缺的。至少供给神机营是足够的。

  按照制度,三边所需补给由朝廷供应,问题是当地就不是产粮区。太祖时期搞开中法,但架不住有商人太机灵,就地采购粮食供应给军镇,拿到回执后去提盐引。有一家这么干,后来的商人都这么干。眼下正值青黄不接的季节,粮食价格正高的时候。县令大人看着钱,不能不挣吧?

  如果不是突发战事,这点事情也不叫事,每年差不多都是这个情况,换一个县令来了也是如此。或者说,由不得他不如此。

  昌平县令胆战心惊的主动前出二十里迎接贾琏,他是真的怕。主要是贾琏这个人,现在不是臭名昭著,是谁碰谁死的恶名昭著。

  贾琏见了这位张县令,也没废话,直接问他:“天色已晚,县令大人速速回去吧。”

  当着行军大队的面,远远的见贾琏在旗号簇拥下走近,张县令要命不要脸了,噗通跪在路边,不避尘土,大声喊:“贾都督救我。”

  贾琏没时间跟他废话,毫不停留,只是丢下一句话:“明日天亮前必须看见三天的粮食,否则自己一根绳子吊死,别让我派人动手。”

  张县令闻声连忙起来,二话不说,策马狂奔,超越贾琏,超越整个行军队伍。

  这时候天色已经黯淡,距离昌平虽然不足二十里了,贾琏的主力全部赶到,至少还要三个小时,到时候天早黑了。

  没法子,为了抢时间,只能赶夜路,好在有县城可以住,不用野外宿营。真要住在城外,辎重营不在,帐篷都没有。

  县城不大,没有足够的地方安顿神机营,贾琏只好让张县令一定要安顿好骑兵,至少要安顿好马匹。其他的官兵,一律不许进入民宅,大街小巷随意找个地方扫干净休息。唯一麻烦的是还要找足够的地方挖旱厕,神机营禁止随意大小便。

  张县令为了活命,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天亮前,一万五千人,三天的粮草全部准备就绪。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服本地士绅的。

  后来贾琏才知道,哪用说服啊,直接报了贾琏的名字,士绅们比谁都积极,不积极不行,真怕啊。

  这狗东西当初在南阳,在郧阳,给士绅们折腾的欲死欲仙,吃了无数的弹劾也没见掉一根毛。

  民间传闻不知道多狂野,什么南阳士绅家破人亡都是小事,妻离子散才是猛料。都说神机营每次打仗都发财了,士兵们赚的多,凭啥啊?

  仔细联想一下,那不得自己吓自己啊。当兵的想快速发财,纵兵劫掠啊。

  别以为这是瞎想的,读过史书们的士绅都知道,官兵抢起来才是真的狠。届时不小心冲撞了女眷,哭都没地方哭,事后女眷不得自己吊死啊。

  这一夜,整个县城的士绅百姓们,都在惶惶不安中度过,下半夜没动静的时候,不少百姓还悄悄的爬墙头看外面。

  结果看见的是一条毯子铺在地上,睡在地上的神机营官兵。

  为了不惊扰百姓的正常生活,也为了赶时间,贾琏的军令三更起,五更走。

  天彻底亮了之后,神机营主力已经出了县城,留下一千人手等待粮草。

  整个县城都沸腾了,百姓无不自发的站在道路两边,目送这支前所未见的官兵押送粮草离开。

  隔了一日后,孙统制帅西山大营及神机营辎重来到昌平,遵照贾琏的军令,全军穿城而过,夜宿野外。

  消息传回京城,承辉帝闻讯后感慨万千道:“贾琏带兵,军纪严明在其先祖之上。”

  又过了三日,承辉帝接到贾琏派人送回的消息,至怀来,难民无数,道路受阻。同日,龙禁尉送回消息,大军过怀来,有军兵抢劫难民,侮辱女眷,贾琏以军令斩三十六人,竖杆悬首于道旁,以正军纪,左军上下莫敢不从。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贾琏非常的头疼,西山大营虽然归他指挥,但是孙统制不够狠。发现有士兵违纪,并没有严厉处分,只是给人关起来,等贾琏处置。贾琏知道后,派人连夜策马传令,次日发兵前,孙统制才砍了三十六颗脑袋,挂在路边警示全军,并派人妥善处置受害人及其亲属。

  有一点贾琏非常确定,没有严格的军纪,就不会有战斗力的保证。无论是岳家军,还是戚家军,都是这样的。

  至于那支人民军队,属于特例,不能混为一谈。满世界的找,也不会有第二支这样的军队,旗帜一现,百姓欢呼,救星来了。

  尽管贾琏认为自己不是严要求,但同为带兵宿将的孙统制,却因此心中震撼,此前还有一点不服气,全都没了。

  距离宣化不足二十里地,神机营却怎么都走不动了。

  原因无他,道路被难民堵上了。

  惊慌失措的难民扶老携幼,或赶车,或挑担,或牵着牲口,带着能带走的家当,顺着大路往京城的官道上一点一点的挪动。

  杨统制见状,急忙往中军来见贾琏:“都督,派兵驱赶吧!”

  贾琏没立刻决定,而是端着望远镜看前方,宣化城头方向狼烟升腾。

  “传我将令,敌情不明夜不收齐出探明消息,其他人让出官道,野外布防。切记,能不伤庄稼最好,不能避免记下来,将来派人来补偿。”

第365章 见鬼的遭遇战

  让开大道后,全军快速的展开战斗队形,庆幸的是这一带都是野地,没有踩踏春禾的担心。

  沿着燕山山脉分界线,就是所谓的降水量400分界线。

  开春之后的荒野上,稀稀拉拉的野草间,能看见泛起的白色盐碱。

  农耕时代落后的生产力,随着人口的增长,过度的开发,这些问题很早就存在了。

  贾琏没心思管这些,快速的爬上一辆马车,站在草堆上举起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情况。

  宣化城的安危贾琏是不担心的,之所以摆出如临大敌的阵势,并非害怕,而是想告诉下属们,已经进入战场,都打起精神来。

  官道上的难民潮水还在继续往南,贾琏特意安排下,一个营的官兵负责交通秩序,胆敢有破坏秩序者,直接抓起来。

  也许是因为狼烟的缘故,道路上不少车马开始着急往前,生出了一些事端,还伤了不少人。

  神机营的官兵端着刺刀立刻介入,一口气抓了百余人,不是想先跑为快么,那就给我留下。

  有人维护秩序,逃难的人群便的快捷许多,即便如此,人还是太多了,至少四五万人往南逃,足足两个时辰后,人流才逐渐稀疏。

  “都督,宣化城信报!”杨统制领着一个信使过来,来人上前抱手:“见过都督,宣化城下出现草原游骑,总兵大人令我等去京师报信。”

  贾琏从车上下来,望远镜交给身边人:“张家口方面的信息如何?”

  “回都督,小的不知。”

  得到这么一个答案,也是贾琏预料之中的。上一次去张家口追击李逆就看出来了,沿途各镇武备松弛。

  类似的情况见的太多了,贾琏早就麻木了。真要出现某个军镇齐装满员,贾琏才会真的被吓一跳。

  “嗯,你们继续赶路吧。”贾琏摆手,示意带下去,再问杨统制:“夜不收还没消息回来?”

  “暂时没有,请大人放心,都是多年的老兵,马匹装备都是最好的。遇见草原游骑,吃不了亏。”杨统制想安贾琏的心,贾琏却没法安心道:“我军对草原的情况一无所知,只知道漠南四大部落之外,其他大小部落百余个,总人口的估算二百万还是二十年前的消息。更不知道究竟是李逆统合了草原各部,还是被草原各部推出来做一个傀儡,用以讨价还价。如果是后者还好一点,前者就是大麻烦,跗骨之蛆的麻烦。”

  杨统制听了无言以对,贾琏说都在点子上,一旦草原被李逆整合了,别说三边了,九边都会陷入随时被打击的困境。届时耗费的军力财力无法估算,想要彻底解决,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宣化城头,总兵郭栋梁面色阴沉,看着城外荒野上肆无忌惮的游骑。这群草原来的蛮子,视城内守军如无物,在城外走马便罢了,还脱裤子撒尿,羞辱守军,更有甚者,脱了裤子,冲城头送腰。郭栋梁很想出去干这些蛮夷一下,想想还是忍住了。不是担心伏兵,而是去了也白去,宣化总兵麾下骑兵满额三千,实际五百。都撒出去,怕是要白给。

  郭栋梁也想多养一点骑兵,现实是根本养不起那么多骑兵。说句难听一点的话,整个三边都一样。每年就那么多拨款,户部要揩油,兵部要揩油,落到地方上能有七成,都是京城老爷们“心善”的结果。明明距离京城不远,涉及生活的物价就没一个低的。每年那么一点俸禄,不够养活一家老小,只能在拨款上动手脚,他拿一点,下面的副总兵、副将、参将们层层扒皮。最后落到底层士兵手里的,还能剩下多少?

  郭栋梁觉得自己还算良心的,麾下还有骑兵五百,步炮四千五,只吃了五成的空饷。其他地方更狠的有吃七成的。

  “大人,快看!”身边的副将一嗓子给郭栋梁叫了魂,赶紧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

  西边绕出来一队大周服饰的骑兵,人数不多,不过百骑,远远的看着就觉得不简单。

  城下的游骑也发现了最多三里之外的骑兵,一阵慌乱之后,赶紧整装上马。

  新来的骑兵也不着急发力,只是汇聚一处,成一条直线,整齐的缓缓前压。

  郭栋梁从单筒望远镜里看过去,很是好奇的问:“这是哪部人马?”

  “太远了,没打旗号,看不清!”

  汇集起来的游骑不下二百,草原上很多小部落也就几十个青壮精锐,损失在这部落等着被吞并了。

  很明显这不是小部落的游骑,面对比自己少一半的对手,城下草原游骑选择了迎战。

  城头上的郭栋梁看清楚后,立刻吩咐:“新来的骑兵是援兵夜不收,去看看有没有信使,让骑兵准备,见势不对立刻出击接应援兵夜不收。”

  神机营的夜不收在大周军队中可谓特立独行,每人一杆卡宾枪就够特殊了,腰间的马刀窄窄的造型更是特殊,躯干部分弧形胸甲,还有一支手铳备用。两军逐渐靠近,草原游骑开始加速时,神机营的骑兵依旧快步走,同时举起手中卡宾枪,随着一声号令,砰砰砰的乱响,烟雾升腾之际,拉下面罩开始加速,掏出腰间的短铳。

  草原游骑上来就吃了闷亏,从来就没见过这么打仗的骑兵,百步之外吃了一通齐射后,最前方的六七十人中弹摔倒,连带后续没躲开的马绊倒来了十几个,阵型一下就乱了。这时候对面加速冲上前,草原游骑的反击因为阵型乱了,稀稀拉拉的十几支箭,落在弧形的胸甲上被弹开,没有造成任何伤害,两边已经在十步之内。

  两队骑兵如同相向的两股巨浪,狠狠地撞击在一起的瞬间,又是一阵枪声响起。

  新式火帽手铳发威,近距离的顶着脸开火。手里的火铳打完了当暗器丢过去,抄起马刀往前杀。

  一个对冲,仅仅装备了皮甲的草原游骑被直接打穿。

  真实的战场上,骑兵对冲,真正做到全员不躲闪,形成互相交错的乱战的场面非常少,往往是一方在接近的时候,多数人躲闪避免冲撞,少数足够勇的战士才会闷头前冲。骑兵的作用,从来都不是正面冲击敌阵。

  郭栋梁看到的情况非常的特殊,熟悉草原骑兵作战方式的他,看出了草原游骑在战术上被彻底打乱了。

  草原骑兵作战往往都不会正面硬碰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依仗骑兵的机动性,以骑射骚扰对手阵型,一次不成功,闪开掉头再来几次。

  一直到对手阵型散乱,才会抓住缝隙往里扎。

  今天这个对手明显不按常理出牌,打法完全没见过。百步之外用火铳的战术太罕见了,更罕见的是百步之外的射击精度很高,超过了五成。

  更气人的还在后面,扛着零星的弓箭反击,怼着脸用手铳再来一次众生平等。

  这些草原游骑都是部落中的精锐,不是他们不能打,而是对手太犯规了,直接两轮众生平等之后,趁着对手阵型被彻底打乱,人人都成了惊弓之鸟,抄着马刀加速追击,进行最后的收割。

  见了鬼了,还能这么打的么?

  郭栋梁看傻眼了,这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战术,不对,是一种新式的火铳,威力巨大,准度惊人的新式火铳,新式火铳才是新战术的关键。

  “留下两队人马打扫战场,余下的各队散开,继续探明前方战情。贾都督在等着我们的消息呢。”

  领队的夜不收校尉是个看着四十出头的皮肤黝黑,一脸络腮胡子的糙汉子。

  对于这套新打法,起源于山东,定性于回京之后,夜不收凭借号炮传信,或聚或散,对手人多就跑,人少就打一波。

  夜不收的任务不仅仅是打探消息,还有遮蔽战场信号,令对手无法获得充分的战场信息。

  城门打开,神机营校尉在马背上冲着出城的郭栋梁抬手狠狠的砸在胸前:“神机营先锋夜不收校尉丁谆见过总兵大人。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为何城上不见神机营主力,仅仅是尔等前出。需知,往南皆无敌情。”郭栋梁质问了一句,掩盖一下所部畏敌不出的心虚。

  “回总兵大人,逃难的百姓太多,堵住了官道。左军都督贾大人下令给百姓让路。”丁谆对这个总兵的观感瞬间极差,你还有脸质问?要不是你官阶高太多,老子一巴掌呼死你。不能无故殴打友军是军令,只好搬出贾大人吓死你。

  果不其然,总兵郭栋梁瞬间打了个寒颤,真的是吓的,骑的是马,不是小妾,也不是清秀小厮。

  身子打晃的郭栋梁,好悬没从马背上栽下来。

  能带并出征的,姓贾的,还能领左军都督衔的,还用为来的是谁么?

  “本官这就去迎接贾大人,你去忙你的吧。”郭栋梁赶紧挥手示意丁谆走人,原本心里惦记城外那点战果的想法全都没了。敢抢贾琏部下的战功,活腻了才这么干。谁不知道贾琏对下属出奇的好。

首节 上一节 311/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