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26节

  “住手啊!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成何体统”

  “君前失仪,住手啊!”

  “郭奸贼!看打!”潘季驯不停挥拳!

  “潘匹夫!伪君子!”郭衍嘴上依旧很硬!翻滚躲闪!

  满脸喜色的裘世安进来看一眼,顿时愣住了,承辉帝看见后,不紧不慢的开口:“都住手!来人,扶两位阁老起来!”

  内侍上前把两人拉开,裘世安这才上前:“圣人,贾大人自大同又传回好消息,贼寇全部退过长城了。”

  众人顿时都安静了,帽子落地的潘季驯与眼睛黑一圈的郭衍,都停下了呼吸。尽管此前都预判,张家口战败后,草原贼寇难以为继,必定会退兵的,真的消息传来后,还是很惊喜的,因为这一次危机彻底过去了。

  【早知道就不打这一架了!】郭衍和潘季驯心里暗暗后悔。

  承辉帝想先睹为快的,一看群臣便作罢,让裘世安直接念出来。

  一开始大家听着都挺欣慰的,当听到沿途各军镇不战而走的时候,脸色都变的有点难看了。尤其是梁道远这个吏部尚书。继续往下听,得知贾琏行军令,直接杀了一百多人的时候,脑补出的场面自然充满血腥。进而人人心中不禁会想,贾琏疯了么?最后得知贾琏把人都扣在军营里,并且派人接管了云州与大同,武力威逼一干官员写材料,就等着朝廷决断时,众人的表情,非常的精彩。

  所有人下意识的看承辉帝,发现皇帝居然在笑的时候,四位阁臣的心情各一,孔照只是默默的叹息,梁道远忐忑不安,郭衍决定主动请求外放。至于潘季驯嘛,他真是无所谓了,毕竟没有单独刻意的针对贾琏。

  “拟旨!”承辉帝开口,中书舍人们入内,目不斜视,好像之前什么都没发生。

  “左都御史林如海为钦差,大理石、刑部挑选精干官员随从协同,侦办此案,嗯,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宁远伯孙统制,代理大同总兵,弹压地方,辅助办案。接旨之日,贾琏即可率神机营回京,不许停留。”

  承辉帝口授大意后,一份骈四俪六的圣旨写好了,皇帝看完后用印,内阁诸公传阅后,没有异议,孔照用印。

  这时候再看此前内阁的各种心机,承辉帝觉得真是想笑。心里默默的骂娘:【兔崽子,朕还容不下一介少年乎?】

  林如海接旨后,得知贾琏干的事情,自然是大吃一惊。法理上贾琏是不能随便杀官员的,即便有金牌,能判死刑,也不能当场排枪打死。需把人押送回京,等待陛下勾决。所谓的行军法的借口,非常的拙劣。但他就是这么干了!

  回家说明情况,贾敏赶紧准备行囊,黛玉跟在一旁时,贾敏还在抱怨:“链哥儿吃了枪药么?火气再大,也不能越权杀人嘛。”

  “链哥应是有苦衷的!”黛玉在一旁帮忙辩解的时候,流露出担忧的眼神。

  林如海沉默不语的看着女儿,一阵心口疼。当夜,林如海与贾敏睡在一起,说了很多安抚之言。

  次日清晨出了林府,汇合大理寺与刑部的官员,本以为就这样了,不料还有三位内侍携百余龙禁尉随行。

  林如海也不好多问,宣布启程,一行人都是骑马出行,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这一路沿途白日赶路,夜宿驿站,连着赶路六日才到了大同城下。看见路边营寨遗址时,林如海勒马看了一会,【这便是链哥儿动手的地方。】

  城外十里亭,孙统制与杨统制率众出迎,林如海不见贾琏,当即喝问:“贾琏呢?”

  杨统制上前答话:“回钦差的话,贾大人率部出巡长城沿线,已经走了七天了!”

  林如海闻讯大惊失色,这小子怎么乱来的?真就是一点都不担心么?

  贾琏担心个屁,不但不担心,此刻正在烤一块羊腿,边烤边抱怨:“兔子肉柴的很,一点都不好吃,难怪不能当军粮。”

  张三在一旁无语的看看这個家主,往边上挪了几步,拉开距离。兔肉是因为柴么?因为没油水(脂肪)吃不饱好不好?偶尔吃一吃很不错了。

  一边想,一边往面前的兔子上撒点盐、孜然、辣椒。这玩意必须吃重口的,不然真不好吃。

  “大人,出门七天,朝廷应该有信了。”张三还是提醒了一句。

  “嗯,明天就到了,这趟出去,发现的问题很多。长城沿线太过松懈了,这次草原各部越长城南下,百姓遭罪不小啊。”

  贾琏说着,语气忍不住变冷了,此前杀人还是太少了,手软了啊。应该把大同和云州的知府与总兵、参将都砍了才解气。

  “长城沿线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大同、云州官员没有弃城而逃,就不该死。”张三知道他咋想的,赶紧提醒他,别激动回去剁人。

  

  “你都看见了,长城沿线的隘口那些士兵的尸体,瘦骨嶙峋,无一人投降,全部战死了。”贾琏说起这个心情格外沉重。

  “看见了,还是我带人埋的。”张三说着眼睛发酸了,眼前的兔肉也不香了。

  “戍边的战士饭都吃不饱,那些当官的该死不该死?回去之后,还要去喜峰口等地看看。谁拿戍边的战士不当人看,我就砍谁。”

  入夜,一路风尘的林如海等人不肯休息,连夜审理官员,办理此次贼寇越长城之案。

  随行监督的内侍小贵子,也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陪同听审。

  熬了一夜之后,事情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内侍小贵子骂骂咧咧:“这帮做官的,当着贾大人的面老实交代,见了林总宪与咱家,全都翻供了。真当咱家是好欺负的么?大理寺与刑部的官员还替他们说话,气死咱家了,一定要狠狠的弹劾这群狗官。”

  小贵子骂人的时候,身边只有熬了一夜的林如海,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放下最后一份卷宗,林如海叹息道:“这群官儿平日没少上贡啊!”

  小贵子冷笑道:“看见他们跪地嚎哭,投入贾大人的模样,咱家便知道,一个一个的都该死。大理寺与刑部的几个官也该死。”

  林如海不动声色的笑了笑:“所有翻供的卷宗誊抄一遍,派人送京城吧,陛下与诸位阁老也好。倦了,睡一觉去。”

  一觉醒来,得知贾琏回来了,正在外面等着,林如海赶紧梳洗出来,时间已经是午后。

  “哟,这不是贾都督么,还知道要回来?”林如海开口阴阳,贾琏默默的把一份报告递给他:“劳烦林总宪看看!”

  林如海哼哼两声没反驳,坐下后一边吃一边看,林如海翻的很快,看的也很快,所以他后悔了,看这个影响食欲。

  报告丢一边,林如海继续专注的吃饭,也不讽刺阴阳了,默默的吃饱之后,拿起报告道:“走!”

  正堂上,大理寺与刑部的官员都在,内侍小贵子也在,林如海出现时,众人纷纷行礼,看清楚随后跟进的贾琏时,众人表情不一。

  “贾大人为国征战,咱家有礼了。”小贵子上前一个九十度作揖,贾琏赶紧扶着:“别,千万别!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分内的事情!”

  小贵子起身后,冷笑道:“贾大人知道什么叫分内的事情,做的也都是分内的事情,咱家都亲眼看见了,一定据实奏报。”

  说着话,转头看着林如海等一干人等,继续冷笑:“有的人啊……!”

  这一出戏码啥意思,刚回来的贾琏还真不知道,也没人告诉他。

  林如海咳嗽一声:“贵公公,宣旨吧!”

  小贵子这才收起冷笑,自袖口内掏出圣旨,举在手里:“贾琏听旨!”

  贾琏大礼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此!”

  贾琏起身接过圣旨,看看外面的夕阳后:“贾某回营准备,明日启程。”

  “嗯,回去吧,这里还要几天才能弄好。”林如海看似随意的交代,实则另有意思。

  当夜,林如海带着众人又忙活了一夜,期间各种争论,最终如何定案还在,毕竟人太多了。

  天还没亮,神机营先锋已经出城,城门口林如海和小贵子都在送行。

  “如今各府县的官员都在押,一些非主官,本总宪做主先放了,回去代理衙门事务。沿途几个县的官员吏部能补的上,逃走百姓的家没了,就怕地也没了。回去之后,贾大人一定要当面向陛下痛陈利害。”

  看着林如海苦口婆心的样子,贾琏挺无语的苦笑道:“尽力而为吧!”

  小贵子在一旁阴森森的补一句:“山西巡抚、布政使居然拿不出粮食,驻军及救济百姓居然要向粮商购入粮食,这回真是开了眼了。”

  贾琏平静的看着大同城内的方向:“正常,不然他们不能辛苦一趟把粮食从太原送来!”

第379章 三年了,终于回来了

  有些人就是这样,一旦掌权之后,啥都别想耽误我挣钱。

  贾琏对此早就麻木了,

  不过捞钱搞的太监都看不下去了,还真是人才。

  都不用贾琏说,小贵子肯定告状,承辉帝的性格不弄死几个人不会作罢的。

  来的时候赶路,回去的时候贾琏不着急了,不紧不慢的日行六十里(三十公里),在这个时代还是快的。

  回到张家口都是七天后的事情了,逃亡的百姓回来了一些,城内恢复了一些生气。

  烧了一半的衙门空荡荡的,官员还没补上,西山大营留下的两队人马,勉强维持城内的治安。

  神机营进城后,保持着不扰民的纪律,主要是当兵的没少挣钱,朝廷的军饷一分不少的下发,战利品分润还有一波油水。

  趁着天黑前,贾琏在城内转悠了一圈才发现,居然已经有商人在做粮食的买卖了,价格自然是贵的很。

  也就是销售的粮食里没有大米,不然贾琏又想杀人了。

  神机营倒是不缺吃的,尤其是不缺肉,从草原部落里抢了太多的肉干,马肉干都被嫌弃太酸了没人吃。

  科尔沁与林丹部落抢的那点粮食,基本全便宜神机营了,若非有西山大营分走一半,还能剩下更多。

  修整一夜,又花了七天时间,神机营才看见了京城的城墙,这一趟出征小两个月,京城已经是盛夏了。

  进城之后,贾琏被等在城门口的内侍带进了宫,承辉帝被贾琏身上那股味道熏的频频皱眉。

  看着大礼参拜从地上起来的贾琏,承辉帝忍不住问:“几天没洗了?”

  “回陛下,算上今日,正好半个月。”贾琏毕恭毕敬的回答,双手奉上金牌,承辉帝嫌弃的看他一眼“金牌继续收着!”

  这话贾琏倒是没想到,愣了一下很干脆的贴身收好。

  本想狠狠骂贾琏一顿的承辉帝,看清楚他的样子,真是狠不下心了。

  玉树临风的贾状元,此刻胡子拉碴不说,头发一坨一坨的,脸上也都是灰,衣服上也都是尘土。

  “怎么想起来一口气杀了那么许多人?”没了骂人的心思,承辉帝很温和的问了一句!

  “微臣其实是想给那些官儿一锅端的!只是想到家里有老有小,差事不能丢,这才稍稍的收敛了一点。”

  听了贾琏的回答,承辉帝的火气又上来了,冷笑道:“怎么,朕还要夸你做事果断?”

  “那不至于,只是……。”贾琏说着把林如海到了之后,全体官员翻供的事情说了出来。贾琏让他们写材料的时候,全都老实交代吃了多少空额,军队不足,战斗力不足,所以不敢出战。当着林如海的面,换了一個说法,不出战是因为担心山西门户不保。

  对比一下,那些失地的官员倒是该死,大同与云州的官员,城池没丢反而有功了。你就说气人不气人。

  当然翻供的时候也有一些真话的,比如,兵力不足,训练不足,装备不足,那也不全是当地官员的错。

  按照贾琏的审讯结果,别人不好说,大同知府与总兵肯定是够砍头的。其他官员吧,你说情有可原,他们也是贪腐链上的一员。

  问题是当今的大周,罕有不贪的官。

  电视剧里的和珅说灾民不算人,下面就有人敢说,和珅做的对。

  就无法理解这些人的脑回路,你要是个灾民,你愿意吃糠?

  这是能救多少人的事情么?是官员执行出了大问题。能为和珅叫好的人,那是事情没落到他头上。这种人做官了,也是个拼命捞的货色。

  按照这类人的逻辑,红X会暴露出的那些问题,是不是也该叫好啊?都是官方机构嘛!

  裘世安进来奉茶,承辉帝收拾心情让贾琏坐下,慢慢的讲这一趟出征的事情,同时对照一下贾琏的上奏。

  贾琏端着茶杯润了润嗓子,不紧不慢的开始讲,承辉帝很有耐心的听着,不时提问一句。

  差不多一个时辰后,贾琏才算是讲完了,其中掺杂了不少个人判断和私货。

  “以卿的意思,草原各部暂时不会再南下了?”承辉帝听完之后也放心了,最后确定一下。

首节 上一节 326/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