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368节
确实如此,别看贾琏事事把皇帝的利益放在前面,不是他有多忠诚,而是在求生!
看过原著,贾琏知道贾家是个啥情况,本朝最大的BOSS,一门心思打压贾家,这日子还怎么过呢?
当然贾琏也不恨皇帝,也不敢恨!
还是那句话,能做多少做多少,拿自个冒险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很多事情贾琏觉得没什么,但是站在皇帝和朝廷大臣的眼睛里,这后生就TM邪性。
就贾琏做的事情,考中状元的事情,反而是最看运气的。
其他事情,比如在五城兵马司整肃治安,一开始皇帝也想不到,这破衙门到了贾琏的手里,能玩出花来。
谁能想到,勋贵出身的贾琏,对上权贵子弟时,那叫一个心狠手辣,加一个死要钱。
其实这也不算啥,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上司不硬气,下面的人也没法硬气。
“恩师接下来要做什么?”贾琏提前问一句,心里好有底。
张庭恩也不藏着,直接道:“土地兼并形势日渐严峻,百姓除了征税之外,还要肩负各种地方的苛捐杂税,但凡有一点天灾人祸,朝廷赈济不及时,或者赈济到不了百姓的手里,就会出大问题。重新清丈天下田亩势在必行,清丈之后,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
贾琏听了没说话,非要说点啥,只能说想法很好。
“恩师,学生以为,陛下推行考成法,当务之急,还是抓考成法的具体实施。利用考成法,淘汰一批无能懒政的官员,然后再考虑清丈田亩的事情。有件事,学生必须提醒恩师,考成法重政绩,必须提防官员为了政绩,脱离地方实际,给地方百姓增加增多的负担,如此,适得其反也。”
贾琏不是乱说的,史书上是有前车之鉴的。王安石变法期间,就有类似的案例,官员为了政绩,多收了地方税收。打个比方,一个地方有五百万亩土地,官员没有去清丈土地,却虚空收税,五百万亩当六百万来收。
因为是留官制度,地方官几年后调走,无论是得到了政绩,还是捞够了本钱,都有动力去做这些事情。
至于下一任,击鼓传花嘛,只要我在任时不出事,事情就算不到我头上来。
至于百姓的死活,管他那么多。
人心是很脏的!京城宵禁,走到街上,寻常百姓半个不见,偶尔能看见巡街的士兵,还有打着灯笼,行色匆匆的轿子。
不是说宵禁么?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有特权者存在的。
贾琏就是特权者之一,宵禁是针对普通百姓的,对贾琏而言,丝毫不起作用。
途中巡街士兵遇见贾琏,非但不会拦着他,还会给他打灯笼照亮,生怕贾大人不满意,回头找他们算账。
还是那句话,多数人不满特权,不是因为特权不香,而是因为特权者不是我。
至贾府,进门回家,王熙凤还没歇着,正在与林之孝对账。
看见贾琏回来,作势挣扎要起来,贾琏赶紧道;“起来作甚?”
王熙凤自然是刻意的,笑嘻嘻的坐着,双手比划道福:“给爷请安了!”
贾琏知道她肯定有话要说,坐对面笑道:“又有啥事情?”
王熙凤道:“冬菜卖的银子,家里可是一文都没见着。刚才算了账,一个过年下来,花了五万两,去年烟草买卖,所得也不过这个数。一年下来,家里没进项,我这心里发慌啊。”
贾琏明白了,笑着解释:“这事情没跟你说,实在是不能跟你说,你心里有数就好,冬菜的银子,别惦记了。”
王熙凤明显的露出失望之色,犹豫了一下,眼神看看四周,众下人立刻退下后,王熙凤挪动屁股,挨着贾琏坐下,凑近了低声问:“可是东府敬大爷那事情闹的。”
贾琏没说话,只是平静的看着她,王熙凤被看的有点难受,嘀咕一句:“馒头庵里多了个人,住持来时,提了一嘴,说是敬大爷安排的。”
贾琏沉默了一下才道:“外面的事情,你听到了,看见了,也不要管,更不要问。”
王熙凤倒不是怕贾琏,只是敬着他,既然这么说了,也没再说话。只是银子没了,她心里难受。
这事情能问贾琏,王熙凤还不能去问贾母。
妙玉的事情,王熙凤都知道了,说明贾府里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
对此,贾琏很是无奈,倒也怪不到老尼姑多事,家庙就在那,人住在里头,人尽皆知是迟早的。
好在事情进行了找补,没有留下祸根,说到底,还是贾敬的贪心,给贾家带来了麻烦。
越想心里越不舒服的贾琏,觉得还是要加大对贾蓉的扶持力度,虽然他的XP不那么光彩,但想到这个就舒服多了。
贾琏的院子内,守夜等门的袭人,坐在火桶上发呆。贾琏进门都没反应过来,好在晴雯听到动静,探头看一眼;“二爷回来了。”
袭人立刻回魂,哧溜一下起来,伺候贾琏梳洗更衣,晴雯在一旁打灯笼,贾琏随口问:“香菱呢?睡着了?”
袭人道:“早起香菱听说封氏腿疼,走不动道,过去那边照应了。”
贾琏点点头问她:“你方才怎么走神了?”
袭人咬嘴唇,看看晴雯,摇摇头:“没事。”
早春晚上气温还是很低,贾琏也不夜读了,躺下在晴雯暖好的被窝里,舒坦的哼哼两声。
晴雯回了隔间,看着陪夜的袭人上了床,缩回被窝里,打了个寒颤。
袭人为何走神,盖因今天在外面听别人说了,麝月与李嬷嬷吵架,那李嬷嬷骂的有点难听,说什么不似姑娘身,狐狸精坏了二爷的元气。
丫鬟爬床的事情,袭人也干了,不过她还没走到最后一步。
袭人倒是很想,奈何二爷有坚持,内心毫不惆怅,还要等多久,才能圆了姨娘梦。
次日贾琏早起,日常健身后,更衣上差。
岳齐又找上门来,拿了一份奏折给贾琏道:“你先看看,觉得没问题,算我们联名上奏。”
贾琏平静的看他一眼,不动声色道:“你的奏折,拉上我算什么事情?”
岳齐也没坚持,收回奏折,告辞离开。
贾琏叹息一声,人啊,你都做了兵部尚书了,还不愿意承担风险么?
有得有失,不能总想着得到,不担责任啊。
贾琏也看出来了,岳齐并不满足于出任兵部尚书,惦记着进一步呢。
不然贾琏建议他上奏开皇家军校,他就该当场拒绝,而不是搞出这么一出。
贾琏也没多想岳齐的事情,他也挺忙的。上午处理了五城兵马司的杂务,下午研发司那边,一群技术官员每天都不请自来,扎堆搞研究。
这帮人敢想敢干,对于他们而言,做实验太有趣了。
也就是研发司有钱,不然经费在燃烧,哪里撑的住。
第424章 不寻常的新内阁
晚上回家的路上,遇见了金石在等着。
贾琏停下问他:“东府有事?”
“大奶奶的继母带着两个妹妹,上午到的京城。大奶奶让小的在路上等二爷。”金石毕恭毕敬的回答,他现在是二管家,下一步就是取代赖大,从做家奴的角度看,他就差一步能走上人生巅峰了,将来也能像赖大那样,儿子脱籍,走关系做个小官。
“哦,来的好快啊!”贾琏不免惊讶了起来,现在不过是二月初,从西北到京城,路上差不多要走一个月,这是过了年就动身的么?
“谁说不是呢!”金石附和一句,贾琏翻身下马,直接进了东府侧门。
尤氏的住所靠西边,贴着院墙,边上就是通往东府的小门。别人看来,她这是秦氏进门后,正式让出主屋,让出了管家的权利。
尤氏的继母和两个妹妹午饭后安排梳洗休息去了,尤氏一个人在屋里候着,如何安排继母和妹妹,还要贾琏说了算。东府倒是不缺住的地方,问题是她与贾琏之间不清白,生怕被继母和妹妹们知道了。还有一层就是怕王熙凤闹事,毕竟贾二爷这个色痞,秦氏都敢碰,真见了姐妹二人,岂有不动心之理?所以呢,住在外面,还是比较合适的,至少家里闹不起来。
听到外面有动静,尤氏起身出门要出迎,下台阶时见贾琏闪出屏风,银蝶在后面跟着。
“见过二爷!”尤氏笑着上前万福,这也就是没有别人在,不然这称呼可不对。
“知根知底的,怎么客气上了?”贾琏也有点奇怪,笑着打趣一句。
尤氏听出他话里的骚气,翻了翻眼珠,上前低声道:“人没在我这住,待我领你去见她们。”
东府的一处偏院外,尤氏与贾琏停下,门口坐着的妇人起身行礼,讨好道:“亲家母与两位小姐已经起来了,正在梳洗呢。”
尤氏冲她笑了笑,信步入内,妇人又给贾琏请安,贾琏只是微微点头,跟着往里去。
入内之后,只见母女三人,略显拘束的站在一处,贾琏没着急看她们,而是环视一圈,连个丫鬟都没安排。可见尤氏不想她们住在东府。
“此贾家在官面上的门面,年方弱冠,已经是四品大员,西府嫡出的琏二爷,素来与东府亲厚。你们上来见过,日后有的是拜托之处。”
尤氏的介绍就很有意思,就是让母女三人知道,真正的大腿是谁。
尤老娘满脸赔笑道:“琏二爷一看便贵不可言,妾在西北远远地看到过一眼西宁王世子,琏二爷比他半点也不差。”
尤氏听了忍不住提醒一句继母:“西宁王府日薄西山,没几天好风光了,怎么好跟如日中天的二爷相提并论?”
贾琏都没说话呢,这对塑料母女之间的间隔就露底了,可见不是亲生的,就是差不少。
那尤老娘眼窝深,鼻梁高,应是个混血。尤二姐倒是没看出混血的地方,尤三姐则比较明显。西北那个地方,各种混血很正常了。
尤氏又道:“二姐三姐,给二爷见礼。”
尤二姐与尤三姐上前一步,各自道福,贾琏已经看了一会了,笑着抱手还礼:“客气了,都是自家人,这一路走的还算顺利?”
尤氏姐妹退下,尤老娘上前说话,可见基本家教是有的。
“多亏贾府的牌子好使,初三离开时,托军中故旧安排跟着一队去西安的人马走,到了西安,又给安排了商队护送。”
贾琏听明白了,笑道:“你们且好好歇着,有事情言声,我还有事情,先告退一步。”
说着贾琏抱手告辞,尤氏送到门口才回来,再进门时对尤老娘道:“以后别乱说话,四王八公那套如今不好使了。对外人也别乱说这个。”
尤老娘讪笑两声,低头不语,尤氏见状这才柔声道:“我不是为难你们,实在是这东府太闹心了。你们先在东府住一段时间,待将养的好了,恢复了精神,我再寻个去处安置你们。”
尤老娘面露担忧之色,毕竟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女儿来投奔继女,京城人生地不熟的,住在外面哪有住在宁国府来的安稳呢?
那尤二姐是个没脾气的,一直低头没说话,尤三姐倒是问了一句:“怎么,大姐在东府做不了后院的主么?”
尤氏见她们的反应,叹息一声,一手拉着一个妹妹,坐在炕上说话:“刚才的琏二爷,如今是东西二府最要紧的人物,别说是我,便是贾珍好的时候,都要卖力气巴结他。如今东府当家的是贾蓉,他更是唯琏二爷马首是瞻。说句实在话,没有琏二爷拉扯,东府已经外强中干,里子全无。”
“我们住不住东府,还要琏二爷说了算么?”尤老娘眼珠子一转,小心的问一句。
尤氏笑道:“那不至于,东府还是容的下你们的,只是两位妹妹总是要嫁人的,一直住在东府算怎么回事?我手里有点积蓄,回头在外面买个宅子,你们住下之后,最好能寻一个上门女婿来撑门面,如此,尤氏一脉香火不断,祖宗灵位也有个去处。”
尤老娘听了脸上微微好看一些,尤氏是真的为尤家香火继承做打算,才会说这番话。
“哎,都怪我肚子不争气,没生个带把的。”这女人没生儿子,说话都不硬气。
尤氏见工作通了,便起身走人,剩下母女三人时,尤老娘道:“你们爹的丧事办完后,剩下的银子也不多了,搬出去住全靠自己,没点进项迟早坐吃山空。家里没个男的就是不行。”
尤二姐依旧没说话,刚才不敢对尤氏,现在不敢对老娘,尤三姐面相上继承了胡风,脸上有三分英气,听了老娘的话道:“求人不如靠己。”
尤老娘对尤三姐的话当空气,却也没有说她异想天开,只是坐下后,不免为日后发愁。
尤氏回来,见贾琏没走,上前道:“尤家香火不能断,所以才想着让她们住外面,回头寻个上门女婿。”
贾琏没有,不是他有多热心,只不过尤氏生了个孩子,她的事情,贾琏不能袖手旁观,加之,尤氏姐妹确实美艳各具特色,贾琏承认自己馋了。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