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77节

  不然身上不会那么干净。

  真是好险啊,但凡晚一点出来,都得埋里头。

  出来之后,贾琏交代:“以后搞类似的实验,必须在开放环境内。”

  贾琏也没看着毕道行继续作死,毕竟化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作死的过程。

  担心后继无人,贾琏又补充几句:“抓紧时间,带出几个能用的徒弟来。”

  真不是贾琏黑心,黑火药都是道士炼丹炸出来的。

  既然搞了这个,就只能是在作死的边缘反复横跳。成功了就是伤残人士诺贝尔,不成功就是尸体一具,没任何侥幸可言。

  “没事了,我还能继续做实验,多找点实验样本,总能找到稳定剂的。”毕道行时真的疯狂啊,大夫确定没事后,又要继续。

  贾琏还能说啥,只能再三叮嘱:“安全,一定要注意安全。我跟你们说过多次,单纯的消化纤维,极其不稳定,稍微有点动静就炸。”

  毕道行和让阿让,被训斥了也不抱怨,本来贾琏说的就是对的。他们也很好奇,贾大人是哪来的这些知识。

  贾琏也挺悲哀的,我一个文科僧,若不是有挂,高二分班前学的那点化学知识,早忘记的干净了。

  我现在就后悔,当初没学理科。

  仔细琢磨,若是学理科的话,没准搞技术是行了,但是搞斗争就不行了,说不定穿越过来,没等发达,就被贾家的虫豸们连累死了。

  有时间患得患失,还不如把众人都叫来,强调一下安全的重要性。

  你还真别说,毕道行BOOM了一下,出来了很多人,一群技术官僚,围着被砸了半个屋顶的西厢房,纷纷表示,这力道可以的。老毕搞出了好东西,回头问问他,怎么弄出来的,我们也搞搞看。

  贾琏都听傻了,这帮人的脑回路真特别啊,不但没害怕,反而跃跃欲试。

  贾琏把一群技术官僚叫跟前:“各位都看见了,搞试验是很危险的,以后一定要注意,千万要当心。”

  一个姓董的工部主事满不在乎的对贾琏道:“不炸出这么大的动静,我们还没兴趣呢。贾大人别担心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被炸死之前,知道这玩意怎么回事,总比安稳一辈子要强。”

  “对啊,朝闻道,夕可死也!”

  “说起来,也就是贾大人为人宽厚,放任我等做这些危险的勾当,换以前,只能在家里做,一家人提心吊胆的。”

  这帮人一人一句,给贾琏说的无语了。

  “听我说,大家都看了基础化学书,只要是危险的试验,必须做好防护,怎么做防护,你们自己想法子,要有安全计划。以后没有安全计划,一律不许做实验。这是我的地盘,我说了算。”贾琏只能玩横的,镇住这帮人。

  不然就这帮技术官僚的好奇心,能给这一片地方都炸平了,你信不信?

  被贾琏镇压后,这帮人的激情稍稍收敛了一点,他们也没跟贾琏吵架,唉声叹气的,开始凑一起商量,如何安全实验。

  还是跟这帮技术宅在一起舒服,你说的有道理,他们就服气,不像那些做官的,你想跟他们讲道理,得兜好多的圈子。

  总算是把现场都处理了,毕道行也被强制回去休息三天,没问题再说别的。

  交代让阿让做好计划,开启大规模的酱油生产,花了不少经费,总算看见回头钱了。

  至于对土法酱油产业的冲击,贾琏真顾不上了,任何新生事物,对于传统的手艺,都会有冲击的。

  人类社会就是这么一点点的进步。

  工业革命的初期,英国的手工业主,才是工业革命最坚定的反对者,他们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的时间,比义和团早的多。

  (PS:题外话,有人动不动拿义和团说话,什么愚昧无知之类的。没错,这些人就记住了愚昧无知,似乎这就是最大的原罪。殖民者干的那些丧尽天良的事情,这些公正的人,是一句话都不提的。更不会提,义和团的本质,是反殖民反帝国主义,是国人最朴素的反抗精神在发挥作用。更不会提,这种反抗是民族性的,是正义的。那些人跪在地上,看见有人敢站着,恨不得把站着的人都弄死干净而后快。)

  总算是贾琏顾得上倪二,问他的来意,倪二道明后,贾琏才想起来,这段时间忙晕了,都忘记尤家母女三人的事情了。

  “嗯,你回去说一声,最近忙呢,没顾得上。等三日后,登门拜访。”贾琏答应了下来,当初出大力气帮忙,不就等着这天么?

  大周的进步确实很要紧,但是也不能为了国家的进步,耽误个人的享受嘛。

  贾琏一直都承认,他就是个俗人,还是作为一个俗人,也不缺朴素的爱国情感,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心。

  说到底,科学家是伟大,但没有普通人的付出,科学家能有安心做试验的环境么?

  生活在这个国家,很多东西唾手可得,所以你会觉得不值一提。一旦你换个环境,你会发现,在这个国家那些唾手可得,你认为天经地义的东西,其实是不存在的。你会发现,你理所当然的认为是自己的东西,换了一个环境,可能要拿命去换才能得到。

第438章 北海

  现代人的审美,尤家姐妹这种带着混血的相貌,颜值上是有加分的。

  放在大周,这种样貌属于猎奇,有加分项,但是不多。

  黛玉属于气质与容貌并重,空谷幽兰,娴静淡雅,宝钗端庄大气,明艳动人。时下的审美,能与这俩叫板的,也只有神妃仙子王熙凤和警幻师妹秦可卿。原著里神秘学的成分很多,贾琏倒是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我都混古代了,还装什么正人君子。

  四月的京城温度正好,厚袄子换了春衫,二姐三姐的身段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混血就是这点好,混的好如同姐妹了,身上没味道,毛发也不多,肌肤还白。

  两人左右陪着贾琏吃酒,尤二姐羞答答的含羞带怯的伺候夹菜,没怎么敬酒,三姐则干脆的多了,频频举杯。

  酒不醉人人自醉,贾琏鼻尖香风珍珍,熏的晕乎乎的,明明没喝多少,却有点醉了。

  眼神散开的时候,看见的全是白嫩的胳膊,还有长颈,不知道这姐妹俩会不会扭脖子舞?

  胡思乱想之际,贾琏往后靠,身边的二姐这会不慢,伸手扶着:“二爷这是喝多了么?歇一会吧。”

  贾琏闭上眼睛,品味着身边流动的香气,不知是脂粉,还是体香,总之不想动。

  尤老娘拿来被褥让贾琏靠着休息,三姐收拾炕上的小桌子,迷迷糊糊的贾琏,最近积累的疲倦袭来,眼前渐渐的黑了。

  这吃酒的地方是二姐的闺房,看着睡着的贾琏,小心翼翼的下来,套上绣鞋道:“我们去隔壁,让二爷好好歇一会。”

  三姐看她一眼,心道:装傻还是真傻?

  尤老娘倒是毫不掩饰目的,拉着二姐到边上低声道:“是不是傻了?多好的机会?”

  尤二姐顿时红了脸,这事情怎么好明说呢?这老娘也太着急了,青天白日的,怎么也要先有个说法才好。

  很明显,带着点胡人血统的尤老娘,不是很介意中原的礼法,否则也不会在闺房里摆酒了。

  这种操作,在大户人家那里,根本没法想象的出格。

  但是怎么说的呢?一个寡妇,带着俩如花似玉的女儿,着急找一个靠山,也是能理解的。

  毕竟这个社会,是要吃人的。不想被人吃,就得有人护着。

  “干脆点,要不换我来。”三姐过来低声刺激一句,二姐低头,下巴快顶着胸口蚂蚁叫:“知道了!”

  尤老娘拉着三姐去处,剩下二姐一个人时,反倒没那么多顾忌了。

  坐在贾琏身边,听着他的呼吸声,看着那张俏脸,姐儿爱俏。尤其是十六七的年龄,正是看脸的时节,加之贾琏出手大方,二姐很稀罕。

  贾琏身上的光环太多,不自觉的,二姐看的痴了。

  突然贾琏动了一下,二姐惊的跳起来,贾琏睁眼一看,身边只有二姐一个,便问:“睡了多久了?”

  “不知道,也许半个时辰了。”

  “有茶水么?”贾琏口渴的厉害,二姐赶紧端来准备好的茶水,贾琏一口喝了,冒火的嗓子舒服多了,整个人渐渐的变得很舒服。

  这种状态怎么说呢?适度的午睡,还是深度睡眠醒来后,整个人非常的精神。

  看看时候还早,贾琏起身梳洗,二姐出来打水伺候时,尤老娘过来,抬手点她额头:“没用的东西!”

  尤老娘在外面没听到动静,方才急得恨不得自己进去把两人叠一块。

  二姐没辩解,心里只是想着,不要被看轻才好。

  贾琏梳洗完毕,起身告辞,最近工人的手艺日渐熟练,城外的路修的差不多了,要去看看。至于姐妹俩,不急于一时,跑不掉的。

  尤老娘送到门口,连声:“再来啊!”

  待贾琏远去,关门回来的尤老娘抱怨:“错过这次,下回不知道何时。”

  二姐低声道:“三姐也快过生了。”

  尤三姐冷笑道;“你是你,我是我,要不你招个上门女婿?”

  城外的水泥路修好的路段,贾琏过去看看,觉得质量只能算一般,甚至连基础标号的水泥都达不到,但是在这时代,就是开挂。

  一条笔直的道路通往技校,树林之间的红墙黑瓦,学生们背着书包放学出校门,路过时无不站住鞠躬,看着心里就舒服。这才是未来啊!

  各种阻碍之下,贾琏搞的技校,只能招一些工匠子弟,以及农庄子弟。缺点是他们的起点低,优点的是整体忠诚度高。

  这些人将来能成才,都是贾琏搞事业的班底。

  课程上,暂时只有数学和语文,至少学三年,掌握几千个常用字,懂算数了,才能教别的。暂时就是当合格的工人培养,慢慢来吧。

  一个人有文化和没文化,学东西的速度快慢很明显的。比如说操作机器,不识字的人,给他说明书都看不到,更别说看图纸。

  学生们走在水泥路上时,脚步都放轻了许多,似乎怕踩坏了。

  看着他们轻盈的远去,贾琏笑了。

  毕道行作为先生之一,出现在贾琏的面前,一脸哀怨道:“我说没事,为何非要让我等几日,还要搞出安全计划?”

  贾琏没跟他辩解的意思,直接打击:“我怕给你收尸啊!回头你媳妇上带着儿子无依无靠,你于心何忍?”

  “试验哪有不危险的?你看我手上烫的疤!”

  “既然知道危险,就该做好防护。总之,按照我说的来。”

  时候不早,贾琏回家,进城门的时候,看着车轮在青石上压出来的凹槽,过了城门,回看巍峨的城墙时,想起了一些关于城墙的争议。

  总有人当时的实际情况,找一些所谓的另类观点出来,证明自己的特立独行。

  回家的路上,远远的看见鸿胪寺的人,陪着安南使者黎锦荣一道走东边回来。

  贾琏让人去问一句,没一会来了个鸿胪寺的小吏,问安后,贾琏问他:“此辈近况如何?”

  小吏歪歪嘴:“小气的很,去东市买古董字画,被人骗了还不自知。估计口袋里的盘缠,也不剩多少了。”

  贾琏自然不能小气,赏了一块银元,打发小吏走了。看这意思,黎锦荣还没见着皇帝。

  这就对了嘛,陛下日理万机,哪有时间见他,拖着。

  回到家里,贾琏故意先去了桂香处,看看新生的闺女,再去平儿处,看看另一个闺女,这俩是老三老四。

  桂香也好,平儿也罢,见了贾琏自然是开心不已,生了闺女,心里其实惴惴不安,这个时代,女儿跟儿子的分量没法比。

  好在贾琏表现的不错,都挺喜欢的。

  王熙凤知道贾琏回家后,先去了别处,心里不舒服,脸上却没露出来。

  甚至还陪着笑脸说话:“薛姨妈送了不少南边来的好货,我寻思在家里请她和宝钗吃酒。”

  贾琏也没在意,点点头:“你看着办,总归是亲戚,不能一点情面不讲。”

  完了贾琏也没继续搭话,抱着巧姐出门溜达去了。

首节 上一节 377/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