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85节

  一番话说动了王仁,这厮沉吟一番道:“不着急,等我回京城去看看情况再说。我那妹夫贾琏指望不上,史家人倒是能勾兑一二。”

  沙逊听他这么说了,顿时心里有数,知道这事情大概能成。在大周混了多年,沙逊对这些官宦士绅,有足够的了解,没有银子解决不了问题。

  离开沙逊处,王仁去了晚晴楼,花了五十两,与晚晴姑娘喝一杯茶,向她告别。

  王仁最近是晚晴楼的常客,对这里的头牌晚晴姑娘很是着迷,奈何晚晴卖艺不卖身,每次来只能花五十两,喝茶听曲,面对面的聊天。就这,晚晴姑娘一直都戴着面纱。

  今天的情况也是一样,晚晴姑娘戴着面纱,与王仁喝茶聊天。这种得不到的骚动,让王仁觉得,自己在恋爱。

  “晚晴姑娘,我要走了,回金陵。能不能在走之前,让我见一见姑娘的全貌?”王仁心中的晚晴是圣洁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所以,提出要求时,内心还是颇为忐忑的,这可不是金陵街头的小姑娘,看上了可以抢回去的。当然这是以前了,现在当街抢小姑娘,孙总督要抓人回去打板子的。

  得知王仁要回京了,晚晴姑娘愣了一下,这韭菜今后不能继续割了是吧?

  “见了又如何呢?公子要走了,说明暂时缘分尽了,哪天缘分来了,再次见面,妾身一定让您看个够。”

  王仁听了这番话,顿时心头一阵悲喜交加,悲的是今后可能无法再见佳人,喜的是,晚晴姑娘留下了再续前缘的约定。

  王仁在晚晴姑娘的陪伴下,又花了一百两,定了一桌酒席,喝的酩酊大醉,为了他无疾而终的爱情嚎啕大哭,被家仆抬了回去。

  送走王仁后,晚晴回到闺房,摘下面纱,对着镜子时,自言自语:“如此国色天香,姓贾的狗贼居然不动心。”

  身边丫鬟叹息一声道:“小姐,你魔怔了!”

  晚晴回头嗔道:“瞎说!我好好的!”

  丫鬟不给面子的拆穿道:“离开京城后,您对着镜子这样说了二百八十八次!”

  京城,三伏天之后,依旧热的人不想动弹。

  最近忙碌的贾琏,回到家里躺在新修的浴池里一动不动。

  浴池上帖的瓷砖是研发司在贾琏的要求下,弄出来的新产品,本来是让他们烧马桶的,结果一时半会没弄出来,瓷砖倒是简单,一次成功了。

  假公济私的机会,自然是不肯错过的,贾琏让人给自己修个专属浴池,今日休沐,贾琏泡下去就不想起来了。

  这个浴池王熙凤看了,也觉得是高档货色,也想享受一下,可惜不能跟贾琏争第一次,只能等下一次了。

  瓷砖这个新买卖,无疑又是一个新财源,只不过这东西没啥技术含量,一般的工匠看一眼就会了。

  贾琏只能让研发司抓紧烧,先赚一点快钱,等技术扩散了,马桶也烧出来了,这个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能多挣几年的钱。

  还没享受一会呢,外头突然有人吵吵,听到动静的贾琏皱着眉头起来,香菱拿来衣服,胡乱套上之后出来。

  

  看一眼来的是贾赦,贾琏之前就猜到了,如今没人敢到贾琏这里闹,只有贾赦是例外。

  “又怎么了?”贾琏看一眼门口拦着贾赦的晴雯,脸上慌张害怕,还被骂的掉眼泪。

  “你修了浴池,怎么不给我修一个,我要去衙门告你不孝。”贾赦开口威胁,贾琏听了顿时怒道:“享受的时候你着急了,平时我在外面,但凡父亲能给点助力,也不至于为了外面的事情身心俱疲。”

  贾琏是懂对线的,上来先扣帽子,偏心的祖母,废物的爹,出人头地靠自己。

  贾赦在气势上就落了下风,他有点怵贾琏的根子,还是因为贾敬。别人都觉得贾敬是自己作死的,贾赦猜测,多半是贾琏下的毒手。

  没证据的猜测,自己吓自己罢了。

  心里总归是埋了一根刺。

  父子对线的时候,心里有刺的贾赦,自然是落了下风。

  “总之,你要给我修池子。”贾赦只能耍赖,贾琏没好气道:“知道了,会给你修的,烧瓷砖也需要时间,等着吧。”

  贾琏不愿意多纠缠,达到目的的贾赦灰溜溜的走了。

  对此,贾琏很是无奈,这老东西,心思全在这些破事上面。

  每次出好东西,贾琏都会先给皇帝送一批,不是为了拍马屁,而是为了做广告。

  承辉帝用上了贴瓷砖的池子后,自然很是满意,一时间京城跟风者无数,贾琏做的独家买卖,下半年一块瓷砖就敢卖一个银元。

  你就说买不买吧,不不买,排队提货的人多了,不差你一个。

  有没有眼红的人呢?当然是有的,但是只能干看着,这是研发司的进项,别人也只能看着。

  好在这个东西制造难度不大,贾琏也只能挣半年的快钱,就等着有人跟风,贾琏准备直接把价格砸下来,让跟风者尝一尝价格战的滋味。

  这些都是琐事,真正的大事在立秋这一天发生了,前脚王子腾上奏出兵安南,吊民伐罪的奏折进京,后脚东平王世子进京,并上奏表。

  承辉帝也从西山回来了,连续两件大事发生,立刻召开内阁会议,并点名贾琏必须到会。

  贾琏是真不想参与进来,被点名了只能捏着鼻子来会上。这里个个都是大佬,见谁都要先见礼,很不爽的好不好。

  王子腾发兵安南的事情,没啥好说的,安南那个地方,往前算也是故土。如今安南国发生了华人被屠满门的案子,自然是要教训一下的。

  至于是教训一下,还是直接打成了灭国战,暂时也没人知道,王子腾也没说灭国。

  王子腾的奏折,内阁很快就通过了,不算擅开边衅,毕竟安南那地方,历史上不老实的记录太多了,有事了教训一下不算大问题。

  真正的大问题是辽东,东平王世子进京后,住进了自己的王府,当初承辉帝还算留了面子,没有抄家。

  现在东平王世子进京,上表奏请,东平王计划挥师北上,开疆拓土。就是来找皇帝要一个准话,您说的还算不算。

  这个年代,所谓的辽东,大概就是辽宁为主体,往北面去,那都是荒蛮的不毛之地,没啥价值的。

  东平王在承辉帝放出消息之后,果断做出了决断,不想继续被朝廷盯着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出大部分辽东开发过的地区。

  东平郡王还是看的很清楚的,以辽东一地搞割据,长久不了。一开始还是有想法的,张家口十万铁骑被贾琏打崩了之后,东平王立刻清醒了。

  草原内讧,李逆逐亡漠北,林丹王往西北高原而去,察哈尔臣服,科尔沁瑟瑟发抖,与辽东抱团取暖。这是大势!

  今非昔比了,东平铁骑未必能比草原骑兵强多少,在火枪火炮的弹雨面前,骑兵的优势就剩下机动性了。

  这个机动性,却很难在战略守势的情况下发挥太大的作用。真的等到朝廷集结大军,雷霆一击时,一切将灰飞烟灭。

  正好承辉帝放出消息,李逆都能赦免,何况我呢?

第442章 南方战略的开启

  放弃京营多年的辽东当然不是免费的,东平王世子是带着条件来的。

  每年价值五百万银元的物资,以及奴儿干都司方面的商业免税。

  辽东那个地方,有钱都没地方花,要钱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东平王提出要物资,自然是狮子大开口。

  内阁会议上,两个条件摆出来时,整个内阁没人同意,也不敢同意。

  五百万银元一年,就算是物资,价格上做点手脚,怎么也得三百五十万一年吧?还有商业免税政策?

  “我们希望和平解决辽东问题,但绝对不会答应,有人利用我们的希望漫天要价。”户部尚书宁克,慷慨陈词。

  “实力,实力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有每年三百万银元,甚至不用三百万,只要二百万,京营规模可以扩大到二十万人。有二十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还需要每年付出三百万去买一个和平么?”郭衍也激动的敲桌子,表达他的“愤慨”。【MD,东平王世子进京后,拜访了很多故旧,送了好些礼物出去,却没有考虑一下内阁诸位大臣的感受。】

  作为小虾米,能列席会议就很惶恐了,贾琏也确实在扮演一个在墙角瑟瑟发抖的背景板。让各位大佬们的形象进一步的高大起来。

  “噗嗤”,如果不是贾琏在郭衍发言的时候,低头笑出声今天的表演就完美了。

  这一笑不要紧,现场肃杀的气氛被冲淡了!

  张庭恩不满的瞪了贾琏一眼,却不打算点他的名,让他出来说话。

  “再有下次,绝不轻饶!”果然是最亲近的学生,首辅大人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承辉帝倒是不打算放过贾琏,咳嗽一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贾卿说几句,为何乐?”

  贾琏无奈的起身:“回禀陛下,适才微臣算了一笔账,京营士兵的饷银,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为十元,实际到手七元。扣除伙食费,衣服鞋帽费用,能剩下三元左右。这点钱,出去吃顿饭都不敢多点肉菜。只能去路边摊,吃点下水。这还是光棍汉!”

  嗯,贾琏绝对不是故意的,不是在针对此前两位阁臣,只是不小心说了点错话。

  但怎么说呢,实话这玩意太伤人了。这个时代有句话,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为啥啊?普通的大头兵,后果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光棍!

  内阁诸公脸色不好看,承辉帝严肃的看着贾琏:“贾卿,你能为说出的话负责么?”

  贾琏苦笑的抱手:“陛下,此事,人尽皆知。”

  承辉帝知道原因是所谓的陋习,将门带兵是留下的陋习,改革军制的过程中,却错漏了最最重要的基层士兵待遇问题。

  “此乃朕之过也!”承辉帝开口如暴击,内阁诸公坐不住了,纷纷起身:“臣等有罪!”

  承辉帝这次却丝毫没有问责诸公的意思,而是揽下了责任:“与诸卿无关!是朕站在高处太久了,看不到民生艰难。”

  无论如何,内阁诸公不敢让皇帝在这个事情上背锅,张庭恩道:“微臣建议,督察院进驻京营,好好查一查基层待遇问题。”

  承辉帝却开口道:“算了,朕出内帑,每月给基层士兵加俸五元。督察院负责监督,务必保证这五元能到每一个士兵手里,如果发生欺凌抢夺的事件,督察院必须严厉处理,绝不姑息。”

  这个时代的士兵,真的就是当兵吃粮!饭都吃不饱,怎么会卖力打仗。

  “陛下圣明!”张庭恩也没坚持,刚才他真的就是说说而已,也知道承辉帝不会太过追究的。

  事情其实很简单,经费下拨,层层雁过拔毛,所有的负担都是基层士兵在承担。按照大周的军纪,当兵出一个人就行了,衣食住行,战斗的武器,每个月的俸禄,都是朝廷来负责。事实却大相径庭,结果完全看做官的良心如何。良心好点的,士兵能落下四块,良心差的,两块。

  就这,还没有把吃空饷的算进去。你非要盯着带兵的将令,那也不公平,因为源头就有问题,经费出户部的时候,就少了两三成,兵部下发,又要少一到两成。直接带兵的军官们能如何呢?只能在人数上做手脚,就这还是自己不太贪的情况,自己要贪一点的,士兵伙食费和服装都要收钱。

  所以,现在大家都知道贾琏为何发笑了,因为一笔账很容易算的出来。按照每人每月十元来算,二十万人就是二百万元,就这仅仅是军饷的开支。没算武器弹药,还有各种牲口的开支。三百万元,按照现在的价格,怕是给二十万人采购装备都差不少,何况养兵二十万。

  所以,郭衍一番话,越是慷慨激昂,越是令人发笑。

  “言归正传!贾琏,你继续说说,该如何应对东平王的要求!”承辉帝对内阁诸公说空话的态度有点不满了,没点能解决问题的干货!

  “给啊,为何不给?不就是五百万么?要物资,给就是了,而且直接给制成品,不给原材料和工艺,更不能给工匠。不过要限定年限,最多五年。但是商业税,不能免。如果提出要人口,也不能给。奴儿干都司故地,地广人稀,没有人口完全可以去动隔壁朝鲜和东瀛的念头。国内的人口,哪怕是流放的罪犯,也该送往西域或者是南洋。”

  贾琏必须提前打一针预防针,儒家文化圈内是一个情况,出了这圈子,又是另外一个情况。西域也好,南洋也罢,移民的必要性,要远远的高于远东。远东那个地方,真不缺资源,只要愿意干活,养活人口太容易了,缺点就是自然环境太恶劣了。

  相比之下,南洋各地以及西域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没有华人人口为基础,想稳固统治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很多,也很敏感,就不赘述了,免得404.

  奴儿干都司方面,给物资最多的好处,就是可以拉动经济。双方在贸易方面,还能收一笔税,实际付出并没有那么大,只要保证二十年的稳定,在经济文化优势面前,一两百年之内,奴儿干都司根本不会造反。因为没必要,也没可能。

  “微臣说完了!”贾琏说完抱手,请求坐下,继续隐身。

  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环视诸公,那意思,大家可有异议?

  张庭恩知道皇帝很满意,立刻起身附和;“微臣无异议!”

  宁克和郭衍脸色有点难看,随着林如海和潘季驯起身附和,也都起身附和。

  “既然如此,内阁就按照这个基调与东平王世子谈,适当的吃点亏也无所谓。”对于边境的稳定,承辉帝非常的迫切。

  随着对外视野的拓展,承辉帝的目光一直在南边。这也是他容忍王子腾的原因。

  只要王子腾率先打开了局面,沿海各地的人地矛盾,必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最近每天都在看资料的承辉帝,真切的感受到了,来自海洋的巨大利益。

首节 上一节 385/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