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90节

  五城兵马司这边盯着龙禁尉,一大早夏守忠就派人,拿着帖子登门请客。

  龙禁尉登门,对于这些人而言,真就是夜猫子进宅,没啥好事。

  所有人都乖乖跟着出门,有一个算一个,就算是两位国舅爷,也都乖乖的跟着走。前脚人被叫走了,后脚家里的妇孺就进宫求见皇后,打听消息。要弄清楚,家里男人做了些啥,给龙禁尉招来了。

  紧接着,五城兵马司大举出动,按照事先掌握的情报抓人。有倪二提供的信息,抓人真是一抓一个准。

  五城兵马司也不是只抓针对冬菜搞事的人,一些比较活跃的社会团体,也跟着遭殃了。小偷小摸,溜门撬锁,欺行霸市的,敲诈勒索,暴力催债,私开赌档,全都抓起来。

  一天的时间,龙禁尉那边只是请了几十个人喝茶,五城兵马司则抓了好几千人。

  这些人抓了,根据罪行,有重大问题的转刑部处置,一些没大问题的,直接送郊县挖沙子,砖厂也缺人干活,不能白养活他们不是。

  严打行动进行了七天,贾琏也在衙门里住了七天,其实他没啥事情,就是坐镇,看看谁敢来龇牙,顺手一个巴掌给牙抽掉几颗。

  可惜,龙禁尉行动在前,吓坏了太多的人,根本没人敢出来说话。

  夏守忠这边倒是很轻松,找一个大房子,把人都关里面,大碗茶管够,吃饭的时候,直接上窝窝头,特意加了米糠。

  不吃是吧,没事,端走就好了。第一顿不吃,第二顿吃不吃,第三顿吃不吃?

  反正交代下去了,他们喊破嗓子,也别搭理。往外闯,直接亮刀子,直接给吓回去。

  一开始这些人真不安生,锦衣玉食习惯了,哪里吃的了窝头,叫嚷着要吃这个,要吃那个。

  可惜,根本没人搭理他们,就窝窝头,爱吃不吃。

  这里头有一个聪明人,就是忠顺王。

  他来了北衙后,安静的一言不发,饭点到了,硬着头皮吃窝窝头。

  其他人冷嘲热讽的,忠顺王也不辩解,就是笑笑。也不劝别人一起吃。

  到了晚上,屋子里的人饿的没力气说话了,忠顺王则便秘了,蹲在马桶上跟自己较劲。

  只能说,这个罪是必须受的,不受这点罪,年都别想回家过。没看见外面一点消息都没传进来么?

  其实这帮人也都清楚,没有皇帝的旨意,杀了夏守忠,也不敢玩这出啊。

  可是怎么讲呢,总得要挣扎一下,才能死心。

  第二天,忠顺王吃的更小心了,因为窝头里有石子了,差点崩了后槽牙。

  其他人也有的开始吃了,不吃不行,饿肚子太难受了。

  还有一小半人嚷嚷着,不信陛下能饿死他们,硬扛着。

  第三天,终于都扛不住了,全都开始跟着吃,一边吃,一边骂骂咧咧,对着都是厨子,说手艺太差,连夏守忠都没敢骂。

  为啥啊,心里都有数呢。

  表现最好的忠顺王,第四天一早,就被人叫出去了,然后就没回来了,所有人吓够呛,这是拉菜市口了?

  关人的屋子里,气氛变得凝重了几分,所有人都开始了躁动不安。

  天黑了,人还没回来,俩国舅爷撑不住了,闹了一通,死活要见忠顺王。

  根本就没人搭理他们。

  实际上人忠顺王一早就被送出去了,还是夏守忠亲自送的,送的时候还解释了:“奴婢知道,您没掺和进去,这不是没法子么?需要有个能镇的住场面的人在里头。”

  忠顺王笑眯眯的谢过夏守忠,潇洒的出门回家,他可等到了这一天,这都被冷落多久了?

  这人刚进轿子,一个内侍拦着他,进宫去了。

  “这些天吃苦了,你不错,能体会朕的一番苦心。”承辉帝见了忠顺王,直接表扬。

  忠顺王也不叫苦,笑着表示:“都是臣弟应该做的。”

  承辉帝对他的态度很满意,点点头道:“一些皇亲国戚,仗着身份,不知进退。朕也只是略施薄惩,你再辛苦一趟,代表朕去各家转转,替朕给每户人家送五千两银子,让他们安心准备过年。你也一样,过年后,出来活动活动,总在家里闲着,筋骨都闲坏了。”

  忠顺王顿时跪下,三跪九叩,以谢皇恩。

  打发了忠顺王,承辉帝也只是叹息一声,自家人还是要用的,品行如何不论,忠心是没问题的。

  五城兵马司搞严打,最丢人的是顺天府。因为贾琏压根没搭理他们,任何事情都不通过顺天府,搞的顺天府那边,连着上奏,申请加入。

  承辉帝批阅如下:早干啥去了?

  要说顺天府是真的惨,二皇子在的时候,还支棱过几天,没曾想李元去了长安,这一家伙他们没了撑腰的,又狗了。

  【严打行动(创收行动)取得了圆满的结果,京城百姓对于此次行动无不拍手称快,纷纷称赞五城兵马司为百姓撑起了一片安居乐业的天空。】

  不要脸贾琏,还连续撰文,在报纸上占领道德制高点。

  七天严打,别说是豪宅里的人了,就连狗出门,也都夹着尾巴。

  年关将至,风雪骤起,一队骑士顶着风雪,护送一支车队,出现在城门口。

  这些骑士,个个面色彪悍,脸带杀气,一看就知道是不好惹的主。

  在车躲风雪的牛继宗,也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过城门的时候被拦下检查时,还挺不高兴的皱眉问:“怎么停下了?”

  “干啥呢?爷从大小金川的死人堆里爬回来,还要在这受这等鸟气?”不愿意接受检查的下属,嚷嚷了起来,个别人还把刀把子亮出来了。

  你还真别说,这一路回来,他们还真就是横冲直撞,都习惯了。

  守门的什长一看这帮人挺横啊,掏出哨子就使劲的吹。

  尖锐的哨音在风雪中传的很远,呼啦啦的,附近屋子里冲出来一群士兵,快速的在门洞后列队,挺着长矛,对准了这支人马。

第452章 各司其职

  如此大张旗鼓?

  探头看一眼的牛继宗也给吓着了,赶紧出声:“都住手!”

  从车上下来,牛继宗也没想明白,区区守门的底层士卒,为何如此大胆?

  “本官乃四省进剿大臣,刚从川西回来,京城里的规矩不明白,冲撞之处,多多见谅。”牛继宗上前看似在说软话,实际上每个字都很硬。

  为首军官上前见礼,抱手道:“这位大人有礼了,只因贾大人在主持严打,进出车辆都需要检查,失礼之处,回头小的登门谢罪。”

  这位回答的不软不硬,五城兵马司上下怕过谁啊?便是那些文官的肋骨,也曾捅断过几根。

  嗯,民间重文轻武的风气,一时半会还没转过来。

  “让他们检查!”牛继宗听到贾琏的名号,自然不会再计较,心里虽然不舒服,但他还是有数的。知道如今京城里,谁得罪不起。

  车下太冷,牛继宗回到车上躲寒气,守门的士卒们也不嫌麻烦,解开绳索,打开上面的箱子检查,每个都不曾放过。

  当然了,检查的时候,没有乱翻,就是鼻子嗅一下,没有闻着大烟的味道,就算过关了。

  牛继宗带回来的战利品不少,本以为这些当兵的要卡拿要,或者悄悄的动手脚。随从们都不做声,也不帮忙,一直站着看,找机会逮小手。

  没曾想,他们手脚利索的很,三两下就检查完了,还动手装回去绑好。

  为首军官表示检查完毕,示意通过,车队这才继续前进,这会天色阴沉,已经快天黑了。

  现在回家肯定是不行的,牛继宗下了马车,让随从将车队送回家,自己带着两个人去了面圣。

  承辉帝这边立刻见了牛继宗,看见小桌子上的饭菜,牛继宗赶紧下跪:“微臣打扰了陛下用膳,微臣有罪。”

  承辉帝笑着摆摆手:“早一点晚一点不算甚,牛卿此番西征,表现很好,给勋贵们长了脸,证明了勋贵还是有可用之人的。”

  这话牛继宗听着有点刺耳,但没敢辩解,毕竟太上皇坐稳龙椅后就开启了压制勋贵的行动。这都不是一天两天的,好些勋贵真不是不想好好干,实在是当初被压的太狠了。以贾府为例子,直接就弃武从文了。当然贾家比较特殊了,一门双公,两位京营统制,一直把持兵权。

  真正的问题是,贾家在放弃兵权之后,将资源倾斜给了王子腾的同时,四王八公还在抱团,皇帝不忌惮才怪呢。

  说句难听的,贾家那叫妥协么?你那叫以退为进。

  牛继宗汇报了战事,匪首奔罗莎不知所踪,大小金川各部纷纷臣服,新总督负责后续结尾,以及改土归流事宜。

  事情承辉帝早就知道,战报上都写的很清楚,牛继宗也就是简单的回报。

  承辉帝更关心的还是一些战斗的细节,特意挑了一些感兴趣的问了清楚。

  牛继宗一一作答,承辉帝最后不禁感慨:“一开始,贾琏就曾建议朕不要着急,先围困断其外部物资的流入,再缓缓挤压反贼的活动范围,当时朕还是着急了。大小金川的战事打成后来那样,当地的官员固然该死,朕也是有责任的。”

  牛继宗哪里敢认这个,赶紧道:“陛下不必自责,说来说去,都是当时的罪官赵某等人犯的错,才导致战事拖延至今。”

  承辉帝摆摆手,他自己的责任,不推卸。

  “爱卿这一路可还顺利?”承辉帝这是准备送客了,客气一句。

  牛继宗鬼使神差的回一句:“回程挺顺利的,就是在城门口让人拦下了,非要检查行李。”

  承辉帝狠狠的一怔,意味不明的看了牛继宗一眼,看的牛继宗后脊梁发凉,这才淡淡道:“爱卿回去休息吧,朕准你十天的假期。”

  牛继宗能感觉的到,承辉帝对他的态度,瞬间发生了变化。

  忙不迭的退了出来,牛继宗也不明白,随口一句,又没撒谎,怎么就让皇帝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风雪越发的大了,鹅毛一般的漫天飘,牛继宗接过大氅,紧了紧领子,甩了甩头,丢掉不好的感觉后:“回家!”

  贾琏这边正在严打收尾,最近大理寺意见很大,凭什么罪犯都送刑部,我们不能审么?

  还真不能,贾琏与大理寺有旧怨,一直看大理寺不爽。

  其实贾琏的做法,是不符合司法程序的,但他就这么干了。

  刑部那边,有人顶在前面,也乐的撇开大理寺,闷声发财。

  真的是能发财,被送到刑部的犯人,都是够资格流放的,这些人家底都比较厚实,家里人为了能活命,是真的能榨出油水的。

  若非贾琏那边催的急,正常的判决,刑部至少先关半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关两三天就判流放。

  有几个罪大恶极,手里有人命的,过年前也抓紧砍了。

  今年的年关,对于一些人而言,简直就没法过了。

  “行了,忙活半个月了,总算是结束了,大家都辛苦了,赶紧回家过年。对了,账房那边过年的钱都发下去了没?”贾琏这边也结束了,关心一下钱有没有发。这段时间没少罚款,赶紧发下去,让大家过个好年。

  一干御史们也都疲惫不堪,这段时间连轴转,都累够呛的,得了贾琏的话,脸上纷纷露出笑容。

  “发了,今天一大早就发了。都等着这钱过年!今年因为严打,物资方面准备不足,就一点天津那边送来的海货,昨天也都发下去了。银钱上比去年多了一倍还打个滚,上上下下的都记大人的好。”简仁达为了升官发财,真是不肯错过任何一个拍马屁的机会。

  “嗯,值班都安排好了么?今天都腊月二十了,这雪下的大,可不能出事。”贾琏最后确定一下,简仁达道:“中午就安排好了。对了,年前给城里孤寡送米面油的活动,大人要不要去?”

  “我去干啥?都是陛下的恩典,显着我?”贾琏摆摆手,这事情挺忌讳的,打着皇帝的旗号,让下面的人去送,那叫皇恩浩荡。

  这种事情也就是逢年过节的做做样子,真能照顾到每一个困难户,那都是制度上的工夫。

  贾琏能做的,就是抓治安,抓防火,救灾,别的事情也只能看着。

  (说到救灾,最近看到一个清华秦叫兽的视频,说什么救灾是每个政府的责任,百姓不用感谢政府的恩情。背景是洛杉矶大火!结合最近小白书的洋难民,这不看一百本意林,八十本读者,都找不回来当初的感觉。)

首节 上一节 390/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