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408节
说是先斩后奏,贾琏并没有行使这个权利,而是把三位主犯以及涉事人员关起来了,等待京师的回复。
吴德和林广走之前,给贾琏留下了五千两,算是封口费,贾琏不客气的收了,转手写进密奏,银票也加进去。
京城这边,承辉帝看到贾琏的奏折,都是三天之后的事情了。与此同时,内阁也看到了三人联名的奏折。
案子查清楚了,工部收钱的官员名字也写上了。
陛下的二十万两银子,怎么没的,写的清清楚楚。
相比于内阁看见的版本,贾琏的密奏版本承辉帝看完后,人都气笑了,顺手拿起里面夹着的五千两,在手里掸了掸。
大周官员的德行,承辉帝能不清楚么?他知道的清清楚楚,但那又如何呢?总不能全都抓起来,杀个痛快吧?
那样倒好了,省事了,国家也乱成一锅粥了。
承辉帝只能深呼吸,再深呼吸,再深呼吸。
最后,认可了贾琏的处理办法,觉得贾琏还是比较沉稳的,没有一气之下乱来,甚至朝廷没下决定之前,都不杀人。
贾琏不想杀么?当然想啊,不过在工部三个官员没拿下之前,贾琏不会杀。杀了没人证,那叫帮忙脱罪。
张庭恩看了报告,紧急提议召开内阁会议,商议处置。
承辉帝立刻答应,于是开会,讨论此案。
“没想到,贾不器也有心慈手软的时候。”宁克上来就阴阳怪气,言下之意,你在大同城下杀的可痛快呢。走之前要这个要那个,动真格的时候,就这?
“说话就说话,看着我作甚?”潘季驯很不客气的怼人,本来就够恼火的,他这个工部尚书做的本来就挺憋屈的。专业领域被研发司挖墙角就算了,现在官营的船厂也出问题,三个官员要倒霉,他也是要吃板子的。宁克想要祸水东引,居心不良的算盘珠子,都崩脸上了。
郭衍开口道:“潘大人,不要伤了和气!宁尚书也就是随口一说。此事蹊跷之处在于,为何贾琏直奔登州,明明天津更近一切。”
潘季驯默默的看了一眼郭衍,并没有接过话,心里默默骂娘【你狗日的也不是啥好玩意】。
林如海可不惯着郭衍,直接问他:“郭相想必看出了端倪,说出来,给大家伙长长见识。我也想知道,贾琏为何先去了登州。”
这人啊,言多必失,被人抓住了痛脚,那就只能怪自己嘴贱。
郭衍哪里敢回答呢?没看见张庭恩笑眯眯的看着他呢。回头不管郭衍说啥,你得有证据,哪怕是猜测对了,人家来一句,都是查案,先查后查,有何区别呢?还是说郭大人不放心,你想去查案立功?
“呵呵呵!”郭衍干笑了两声道:“我就是随口一问,没啥意思。”
这厮认怂的真快啊,主要是他一直在观察陛下的表情,没有任何收获,所以立刻偃旗息鼓。本来就是埋刺,有枣子没枣子,先打三杆子。
林如海没有乘胜追击,转回正题:“陛下拨内帑造船,他们连这钱都要拿,本官的意见很明确,先拿人再说其他。”
潘季驯立刻接过去:“陛下,微臣也是这个意思。不会因为是微臣的下属而徇私。”
“嗯,三个主犯,该如何处置?”承辉帝认可了林如海的意见,回到三个主犯身上。
原则上只要不谋逆,一般都不杀。
这个时候接过这话的是潘季驯:“欺君之罪,当诛!”
第470章 不能不收孝敬
“杀人简单,麻烦的是善后!”张庭恩不动声色的打断了其他人借题发挥的想法,同时也拉了老实人潘季驯一把。
老潘是干活的人,没道理让他来背这个首倡杀人的锅。
还有一点,如果再次大开杀戒,贾琏今后在官场上不得落个屠官的下场啊?
人家岑春煊屠官,那只是罢官,不送性命。贾琏要是落个官场屠夫(真弄死)的形象,今后入阁的道路,注定非常艰难,换成谁不怕啊?
“首恶还是要严惩的!”林如海抓紧补救,涉及到皇帝的内帑,不杀几个说不过去。
“三位首犯该杀,余者或流或罢。议罪银子要多交点。”张庭恩顺着林如海的话,把调子定下来了,然后才看看承辉帝。
“诸卿商议的很妥当,处置就按照这个章程来。善后的事情,诸卿需抓紧一点,耽搁不得。”承辉帝很给张庭恩面子,就按照他的话来。尽管皇帝看出来了,张庭恩一片爱护学生的心思,实际上承辉帝也是这个意思,不能走哪都杀一片。
“人犯押送到京,由刑部和大理寺判决,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毕竟都是官!”林如海打上最后一个补丁。
“首犯直接在登州开斩,不必送京了。”承辉帝真是恨透了这几个让他丢脸的官,觉得给他们多活几天都亏了。
“山东巡抚、布政使,皆有连带责任,调往边疆吧,云南、广西都行,山东距离京城太近了。”承辉帝仔细想想气还不顺,又补了一刀。
“如此说来,按察使也是有责任的。”林如海赶紧出来表态,毕竟他是总宪啊。按察使也算是他这条线上的下属。
“那便一并调走,吏部那边抓紧办。”承辉帝也认可了这个观点,倒是工部三个官员,似乎被遗忘了。
遗忘是不可能遗忘的,这不,会都没散呢,人被龙禁尉抓了,送到刑部先关着候审。
杀几个官在贾琏看来,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朝廷最大的问题在基层,皇权不下乡这个潜规则,省下的经费还没亏出去的多。
这个真的就是制度问题了,没药可治的,只能一点一点的烂下去。
要不怎么贾琏费劲的折腾呢,不会是为了养出一个新的阶级出来争夺话语权么?不过估计大周未来够呛。
天朝上国的自信,那真是看谁都是蛮夷。
在登州等结果的贾琏,当然也没闲着,干啥呢?代署登州知府。
吴德和林广在审问完案子,卷宗上交后,主动告辞离开了,留下贾琏,随便他折腾,让他顺顺气,免得回头搂草打兔子,顺带了他俩。
贾琏真没那么下作,都收钱了,这次肯定不会收拾他们。需要收拾的是地方上的士绅。
想搞士绅,对于别人而言很难,对于贾琏而言,太轻松了。
直接让人四处敲锣打鼓,直鲁巡按贾大人来登州了,大家有冤申冤,去登州府告状。
还有一个案子是必须立刻处理的,那就是勾结水师的私营船厂。贾琏亲自去看了一趟,这家船厂的东家居然没被抓,真不是贾琏心慈手软。
资本家和地主,都不是啥好东西。但怎么说呢,人家开场做生意,又没有掺和到贪污里面去,不能瞎抓人。
船厂的东家得知贾琏到了船厂,那真是两腿发软,俩家仆扶着才能走路,见了贾琏直接跪了。
贾琏板着脸道:“跪下何人,报上名来。”
“草民牛大力,叩见巡按大人。”东家哆哆嗦嗦的回答。
贾琏仔细打量他,此前掌握的情报知道他不是个读书人,原本就是个官营场的工匠,官营船厂破败后,因为手艺精湛,为水师参将看上,让他负责修缮水师船只,后来这厮干脆自己弄了个船厂,从身份上来说,现在他还是官营船厂的一员,还要看贾琏追究不追究。
此人穿着布衣,手上能看见老茧,说明他也经常亲自干活。
“陛下让仿制英吉利的战船,你的厂做到哪一步了?”贾琏转而先问技术问题,只要这家伙技术上能有一套,留下他为己所用就是。
“回巡按大人的话,小人带了七八个徒弟去了天津,现场学习,基本学会如何造那种船。如今船坞上正在打造,以草民之见,船不难造,难的是西洋那套操作,以及西洋人的大炮。单单一艘船,不值多少钱,有个七八万银元就能拿下。”说到造船的事情,牛大力突然口齿流利了,有条理了。
贾琏听他这么一说,立刻来了兴致:“起来吧,带本官去看看你造的船。”
牛大力一开始真的吓坏了,还以为贾琏是来抓他去砍头的,等到贾琏问到了造船,他倒不害怕了。
手脚麻利的爬起来,牛大力在前面领路,这厮个子不高,不到一米七,皮肤黝黑,人很壮实,看不出具体的年龄。
一路往里走,走到海边的船坞上,一座大的船坞上,果然有一艘正在建造的船,只不过现在没啥人,估计是牛大力不知道自己生死如何,把人都遣散了。
“西洋人船是尖尖的底,帆是软的,好处和坏处都很明显。如果在附近的海面上,本地的硬帆船,跑起来能比西洋人的船要快的多。听我师傅说过,早年间,西洋人的大船来袭,就是被本地的小火船靠上去烧走的。但是到了更远一点的海上,西洋人的船更能承受风浪,顺风逆风都能跑。”
牛大力是从技术角度分析的,他不是航海家,也没跑过远航,能说出这一番道道,可见技术精湛了。
贾琏一直安静的听着,跟着上了船台,近距离看了看正在建造的船。
“你们学了多久,才掌握了这种船的制造?”贾琏颇有深意的问一句。
“差不多两个月才基本摸清楚这种船的造法,西洋人有一套的。早年间能造一万料的大船,如果在海上遭遇了西洋人的战船,打起来够呛,炮太少。西洋人的战船,两边都有跑位,一艘船近百门炮,一旦抵近了三五百米,本地的大船就是靶子,还不如小船防火好使。”
听他这么说,贾琏都有点怀疑他师傅是海盗出身了,这种打法,太特么的郑芝龙了。
当然了,郑芝龙打的是荷兰人,那会的船跟现在的三级战列舰,差的还是很多。而且荷兰人都是武装商船,谈不上战列舰。
战列舰还是英国人玩出了花样。
“这艘船,需要造多久?”贾琏再次问他,牛大力看着面前的还没铺龙骨的船,摸着下巴琢磨了一番:“开始估算是八个月,人手充足,造船的木头不缺,还能快一点,至少半年吧。关键草民这里造出来的只是船,没有大炮,没有操船的人。水师那边的人,操持这种船,够呛!”
“你先接着造,其他的不用管。船厂给的银元够不够?”贾琏最后试探一句,那边都交代的很清楚了,十万银元造一艘船,力求造的最好。毕竟是给皇帝干活,船厂的人又不傻的。只不过他们这次真的倒霉,赶上皇帝重视出海的事情,派人下来查了。不然能糊弄过去的概率能有七八成。
“够不够,还不得看备料的价格么?”牛大力毫无防备的,似乎又爆出了点东西。
“怎么,你造船的木头,还要被人拿捏?”贾琏顺势追问。
“造船的木头都是从黄龙岛来的,他们从高丽那边搞来的木头,这一片只要是造船的,全都要指望他们的木头。”牛大力如实回答。
“黄龙岛又是什么来头?”贾琏问出这句话,牛大力才意识到多嘴了,愣了一下才说:“就是海商!”
贾琏哼哼两声:“不老实,我看是海盗吧!”
牛大力噗通一下跪了:“大人饶命,草民实在是招惹不起他们。”
“起来,慢慢说清楚他们是干啥的?”贾琏也没生气,毕竟只要是有利可图的地方,总会有这些那些的手在里边摆弄。
牛大力战战兢兢的起来:“差不多是十年前的事情了,登州水师的一个守备跟上司闹翻了,带着一条船和上面的兄弟出了海。那会草民的船厂开张有两年了,有一天夜里,他们摸到了厂里,让草民帮忙修船,并放了狠话,今后需要木料,必须从他们手里买,否则就杀全家。”
码头上有渔霸,这是木霸。
“他们有多少船,有多少人?”贾琏再问,牛大力摇摇头:“这个真不知道,听说有五六百人,船呢,见过三四条,都不足千料。”
基本情况了解之后,贾琏没有再追问,因为没必要了。
“你给黄龙岛的人带个话,就说是本官说的,让他们派个能做主的人去衙门见本官,我给他们十天的时间,过时不候。”
丢下一句话,贾琏转身离开了,这一趟来是有收获的,说明登州的工匠,是有能力仿制英国的战舰。难的还是人员的培训,以及大炮。
大炮的事情,贾琏能解决,甚至能造出更好的炮,麻烦的还是人员,海军需要的人员。
落后了,就向别人学习,一天追不上,一年,一年追不上,十年,只要一直在努力,总能追上的。
这方面,贾琏的心态是真的好。没见短短二十年的时间,独孤求败的灯塔海军,也变成了一副鬼样子么?
唯一的问题,就是投入太大了,不知道朝廷能不能持之以恒,别搞成北洋水师,成规模之后,就不引进战船了,连炮弹都不够。
归根结底,还要自己能造。
黄龙岛的反应,比贾琏预想的要快的多,第二天一早,贾琏刚起来,就有人来通报,有人如约来访。
贾琏不着急,一番梳洗,不紧不慢的收拾整齐后,这才出来见人。
来人同样是皮肤黝黑,个头倒是能有个一米八多一点,在这个时代,算是大个了。
此人孤身一人,连个陪同都没有,就这么站在院子内,显得很耐心的等着召唤。
贾琏站在堂前的台阶上,看着来人笑道:“我是贾琏,你是谁?”
来人看见贾琏就这么出来了,也没摆个阵势,倒是很意外。他是来登门探底的,按照规矩,不得摆个刀山啊。
这位大人,如此随意的么?
“草民李大个子,见过巡按大人。”来人正色躬身作揖。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