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432节
这一幕就发生在巡抚衙门的大门口,不少人都看见了,听见了。
孙绍祖被贾琏臭骂,顿时面色如土,连连求饶:“大人,卑职真没有啊,卑职迟迟不能回来拜见大人,实在是为了多带几条战船回来。大人,孙家父子……。”话没说完呢,贾琏抬脚就踹:“闭嘴!”
吃了一脚的孙绍祖,连忙闭嘴,老实的跪着。贾琏没再废话,转身就进了侧门。
孙绍祖跪在门口,根本就不敢动。部下要扶他起来,却被孙绍祖一顿臭骂,让他们滚开。足足跪了半个时辰,柱子出来招呼一声:“起来吧!”
孙绍祖这才挣扎着要起来,结果腿麻了,一个侧翻倒地,弄了一身的灰尘。柱子也不扶着他,孙绍祖的下属赶紧来扶起来。
柱子这才上前说话:“你是有多蠢,才没想起来给老爷写一封信呢?”
一句话说的孙绍祖又想跪下,柱子冷笑道:“别,我可受不起。回去吧,等后处置。”
理论上,贾琏并没有权利处置孙绍祖,他归水师衙门管辖。实际上现在的水师衙门总理大臣牛继宗,对于南洋水师鞭长莫及。南洋水师统制(总兵)一职谁来担任,真正说了算的人是贾琏。孙绍祖是副将,在王子腾兼任水师统制的前提下,他是实际的主官。
所以,他的一番说辞,就是糊弄人的鬼话,肯定是王家人给了足够的利益,这厮才拖到现在。
之所以让他起来回去等候处置,不是贾琏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是让一个水师副将跪在门口太久了,传出去不好听。尽管已经传出去了。
孙绍祖回去了,一路上如丧考妣,回到驻地赶紧给父亲写信,让他想法子。后悔是不太后悔的,毕竟捞的太多了。跟着去安南,孙绍祖银子捞了十万两不说,土地还弄了五万亩。代价就是拖延时间,让王家从容分化水师。孙绍祖也曾经犹豫过,想到贾琏的媳妇是王家女,也就没放在心上。
还自作聪明的连信都不写一封。
在衙门口的一幕,孙绍祖才发现,贾琏跟王家不是一路人,这才慌张了。
书房里的贾琏安静的坐着,宝钗在一旁陪着,亲自动手给他泡茶。
看她泡茶的样子,贾琏想起了馒头庵的妙玉。
“孙绍祖递了拜帖,送了礼单,你没收是对的。”贾琏夸了一句宝钗。
“这么长时间都没来拜见老爷,仅仅一句人在安南说不过去。他愿意在外面等,那就等着好了,妾可不敢替老爷做主。”
“行了,你回去歇着吧。”贾琏起身来扶宝钗,送到门口才转身回来。
宝钗确实聪明,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下面的官员,在贾琏上任之初,排着队来拜见呢。
还是那句话,谁来了,贾琏未必能记得住,没来的,那是一定牢记的,并且在宝钗面前念叨过几次。
这次出巡回来,贾琏又弄了不少经费,陈氏的家底挺厚实的,各地的官绅也送了一笔,全部加起来百万两之多。
尽管如此,还是有点不够,主要是海军太烧钱了。贾琏初步判断,训练一支能够打败西班牙和荷兰在南洋的海军,至少要三十艘三级风帆战列舰。即便是自己造,不算时间,至少也要三十万银元一条。坏处是太烧钱了,好处是带动了地方上诸多产业。比如,帆布,缆绳等等。
人员经费以及后续的维护,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还是每年都要出的。只要贾琏还在广州,这笔开支可以从市舶司的税收里截留。但怎么说呢,贾琏走了,可能就不好说了。
贾琏陆续安排人手,接管各处,包括水师。孙绍祖直接被搁置起来,没人过问他,这才彻底慌张了,好几次派人来送拜帖。不是自己不想来,而是他现在连港口都出不了。
京师方面,王子腾称病的奏折送到后,承辉帝颇为满意,这厮还算是懂事。
内阁方面就新任两广总督人选的问题,发生了一点不小的分歧。
郭衍和宁克主张,尽快派人接任,林如海则主张,总督乃边关重臣,生病而已,又不是病逝了,不好朝令夕改,不必着急派人接任。潘季驯则直接选择没主张,对对对,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张庭恩则没有表态。
开了一天的会议,各说各的道理,也没个结果。承辉帝不动声色的宣布散会,下次再议。
问题暂时搁置了。
熟悉承辉帝做事风格的人都反应过来了,皇帝对于这两种主张,都不满意。
既然都不满意,那结果呼之欲出了,那就是贾琏。
可是话怎么说呢?贾琏无论如何都资格不够啊。这不是胡闹么?
林如海也反应过来了,但他不能出这个头。晚上回到家里,与贾敏和黛玉说起这个事情时,黛玉问他:“陛下究竟何意?”
林如海笑道:“首辅不表态,陛下也没说法,那还有啥可猜的?”
黛玉下意识道:“父亲的谋划是琏哥哥上头少个婆婆,这已经很周全了。总不能是琏哥哥代理总督吧?那也太夸张了一点。”
林如海笑而不语,黛玉看他表情,表情渐渐凝固,吐了口浊气:“陛下这是有多宠信琏哥哥才能如此?”
林如海说起了惠州的案子,最后对黛玉道:“陛下下旨督察院的巡视组全国调查,看看哪里的官员像惠州那样套银币的差价,发现一个,处置一个,绝不姑息。态度很坚决啊!”
黛玉听了忍不住摇头:“以前有火耗,朝廷铸币之后断了火耗,下面的官员,自然是要想别的法子补上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外如是。”
“不让他们捞钱,那是万万不能的。”林如海给了个总结,最后补了一句:“贾琏处处以陛下的利益为先,至少明面上是这样。年纪轻轻的,像个混了几十年的老官吏,将来你嫁过去做个平妻,为父怕你吃亏啊。”
黛玉脸红低头,声音几不可闻:“那便不嫁人!”
贾敏抬手扶额,苦笑不已。尤其是想到贾府后院的乱啊,贾敏更是发愁了,贾琏这个混蛋,花的很哩。
过了数日,内阁再次开会,最后时刻,再提王子腾之事时,林如海和郭衍又对上了,各持己见,潘季驯突然道:“有啥好争的,让贾琏代理就是了。”一句话说完,现场安静了好一阵,所有人都看向承辉帝。
面无表情的承辉帝微微点头:“那就这样,代理嘛,又不是正式的。”
宁克悠悠的来一句:“贾不器以三品之身领从二品之广东巡抚,已经越级擢升了。”
张庭恩很干脆道:“巡抚多为正三品,少数巡抚为从二品,江南财税种地,巡抚为正二品。如今陛下有开拓南海之志,以我之见,广东的重要性在提高,不如擢升贾琏为正二品巡抚,这样代理从一品的两广总督,就没那么刺眼了。王子腾在生病,代理嘛,不算僭越。”
张庭恩是懂辩经的!
宁克张嘴几下,又闭上了。
承辉帝拍板:“就如此吧。说说安西与奴儿干都司之事。”
东西两边都有奏报回来,而且还是前后脚送到的。
先是东平王那边,漠北的李逆设漠北王庭,与东平王的奴儿干都司发生了一些小纠纷。与此同时,两边都与小股罗斯人遭遇,发生了纠纷,并且动了手。东平王那边好点,没吃亏,漠北王庭是吃了亏的。两边都上奏,希望朝廷出面,解决两者的纠纷,同时请示,该如何应对罗斯。
西宁王那边,同样也遭遇了罗斯人,只不过西宁王遇见的是罗斯人扶持的地方势力,两边交火之后,给西宁王的先锋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西宁王先锋打赢了,但是担心后续会与罗斯人发生更大面积的纠纷,特意上奏请示。
这个事情张庭恩与皇帝私下先沟通好了,所以非常果断的决定:“事情不急于一时。派人去实地看看再做决定,别只看他们的奏报。”
第498章 加速
邸报是贾琏必看的,看着上面关于东平王、西宁王、李逆三方的消息,贾琏不禁嗤的冷笑了两声。
闹呢,都把毛子拿出来当借口是吧?
欺负皇帝和内阁不了解西方世界?
这个时间点应该是1779年,六千法军增援美国倒是有的,俄罗斯还在第五次俄土战争的余韵中,哪有时间和精力往东方扩张。
不过毛子对于出海口的野心,还真就不能不防。等到英法联手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给毛子敲掉了门牙之后,毛子再次转向东方和中亚,不得不防。
虽然还有七十年左右的时间窗口,但也没必要给几位在东西方开拓的王爷添堵。
想来想去,贾琏还是上了一份奏折,很认真的谈了一下罗斯这个国家。
奏折里重点强调了罗斯对于领域的贪婪欲望是没有尽头的,所以,不可不防。朝廷还是要适当的给与西宁王一定的支持,毕竟山高路远,又是大漠又是山脉的,别的物资不好运,武备物资必须想法子满足。奏折里面,贾琏还强调一下,不要重蹈高仙芝覆辙,以免遭遇当地势力的背刺。
邸报里头还有一条消息,引起了贾琏的重视,那便是英吉利驻华公使维恩,通过鸿胪寺通报了带英对于周帝国在中亚扩张的担心。
担心什么呢?担心西宁王的军队走中亚杀向印度呗,这个阶段是英国对印度投入巨大精力的阶段。
在海上带英是骄傲的,但是在陆地上,带英真没太大的信心与周帝国掰腕子。想到人口,维恩就觉得一定是要被吊打的。
帝国主义就这样,欺软怕硬,真干不过你的时候,态度比谁都好。
鸿胪寺方面转达了内阁的意思,带英与周帝国签的合约,规定的势力范围只有海上的,陆地上的并没有。
维恩则立刻表示,希望重新开启谈判,就印度的问题进行磋商,通过对话避免误会。
就这么一个事情,贾琏还收到了内阁的咨询信,写信的是林如海。还有一封私信,再提了一下何时恢复南洋宣慰司的事情。
看到林如海的信,贾琏的脑海里浮现出黛玉的脸,哎,真是冤孽啊,最迟真没想那么多的。
无论如何,必须加快海军建设,人员的不足,得想别的法子了。
贾琏再次召见了吉姆,这哥们最近是真的忙,又要带学员,又要带水师,尽管很忙,吉姆对于贾琏的召唤还是第一时间来到。
嗯,他并非劳模,实在是贾琏画饼的太香了,目前该兑现的都兑现了。
穿着一身参将补子的官服,吉姆除了外貌出戏,别的跟本地官员区别不大了。这哥们,是真的在努力融入周帝国,汉语还差点,但日常对话难不住他了。在皇家海军的时候,吉姆就是个校官,仕途走到顶的那种。到了大周,真给将军啊。
“卑职吉木,参见大人!”吉木,是吉姆请人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现在他都不用英文名字了,太没档次了。
越是努力学习,越发现周帝国在礼数方面的讲究,相比之下,带英的那些贵族,扭捏作态的,拿着刀叉每天对着猪食,什么玩意嘛?
“嗯,叫你来是有个事情商量,先说说现在南洋舰队发展的情况。”对着人时,贾琏都不说水师,都是说舰队。水师这个名字,格局不够。
吉姆掏出一个本本,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全部仔细的汇报一番。三千疍家青年,训练效果很好,他们都是天生的海上战士,学习进度很快。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战舰上的舰炮不足。有这三千人,操作十艘三级战列舰肯定是没问题了。算上原来的一部分战船和人员,现在的南洋舰队,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战列舰十艘,其他战船加起来有一百多艘,近海防御问题不大,毕竟没有强敌,但是要打到南洋,远远不够。
“嗯,你做的不错,本抚有个想法,去欧洲招募一批水手和海军军官,争取在三年内,打造出一定的战斗力。此事,你可有建议?”
贾琏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造船的同时还要买船,再搞点雇佣兵。等南洋战事结束,这帮人可以作为冒险团队,横渡太平洋,或者找到澳洲。
“大人的想法很好,欧洲那边,只要有钱,不怕招不到合格的水手和军官。但就军官而言,还是应该从带英的皇家海军入手。”
吉姆给出了他的建议,贾琏装着好奇的样子问:“为何要从带英皇家海军入手呢?”
吉姆给出了真话作为解释:“带英皇家海军里头,将军级别的都是贵族。普通人是很难做到将军的。卑职认识的不少人,最多做到上校就到头了。这就是带英与我大周的不同,大周的普通人,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人生目标。而在带英,不是贵族出身,基本没有希望。”
嗯,刚从中世纪走出来的欧洲,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英法都一样,法国现代贵族少,那都是被挂路灯的太多了。革命老区贵族也不值钱呢。不像带英,都现代社会了,好多人还对所谓的爵位趋之若鹜,妥妥的封建余孽。
你还别说带英,现在的大周也好不到哪里去。区别在于,科举的存在,给底层读书人一条上升的羊肠小道。军队方面,随着对外战争的开启,未来必定有无数的机会。而带英不一样的,你不是贵族,就真的很难坐到将军的位子上。这就是法国大革命之后,横扫欧洲的基础。普通人的机会变多了,无论是民间还是军方。
“嗯,确实如此。司马公在史记里记载,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华帝国是愿意给底层人机会的。”
贾琏很不要脸的强化了一下刻板印象,阶级固化这种事情,哪个国家都一样。现代社会,有的人的孩子,就是因为打篮球能上清北,完全符合制度规定,你还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普通人家的孩子,你想走这类的捷径,那就是做梦。这条路就是给某些人给自己孩子留着的。还有娱乐圈,发展到后来,全是二代。为了自己的儿子,最可爱的人都能哪来做文章。
要说不要脸,他们还真不要脸。说起来,某知名国际大导演,还算是比较收敛的。玩的更狠的多了,阴兵过境这类事情的出现,不是因为票房,而是因为电影不是电影了,是金融游戏。普通人还真以为人家在意的是票房么?在意票房,就不会给观众强行喂翔了。
烂片有一个共同属性,电影上映之前,就已经回本了。至少具体的业内人士,肯定是赚大了。
饺子导演给整个圈子都干哑巴了,不是因为他大塞住了某些人的嘴,而是因为桌子上的餐布被掀开了,观众看到了餐布遮挡住的龌龊。
打又打不过,黑又没效果,怎么办?冷暴力咯,反正不给你进这个圈子就好了。等一段时间,热度过去了,还能继续给观众喂翔。
扯远了,贾琏的目的,还是为了尽快让南洋海军形成战斗力。
“对了,战舰的选择方面,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贾琏又问了一句,毕竟他是外行。
吉姆立刻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看,更大的战舰并不是必须的。皇家海军的一级二级战列舰,确实更大,更有战斗力。但缺点很明显,不适合远洋作战。从我大周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合适的还是三级战列舰。最新式的舰炮,卑职已经看到了,经过试射发现,新式舰炮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要优于现役的英国制造。只要把人员练出来,有个三十艘三级战列舰,再辅助一些其他船只,封锁西班牙与荷兰人在南洋的殖民地,应该能做到。”
“三十艘么?”贾琏有点自言自语的陷入了思考,计算了一下现在的造船能力和铸炮速度,三年的时间应该足够了,甚至还能做到更好。
算了一会之后,心里有数的贾琏抬头道:“四十艘,三年后,本抚能打造一支拥有四十艘三级战列舰的舰队。更大的一级二级,应该也能造三五艘的,只要有图纸,以大周的能力,都不是问题。”
“如此最好,卑职这就回去写信给欧洲的朋友,同时希望大人给驻英法的公使写信,取得他们的帮助,如此一来,多的不敢说,几千人很容易招到。搭配本土招募的疍家兵,足够了。至于登陆之后的作战,卑职不敢保证。”吉姆也有点小激动,毕竟他这个水师参将,还有进步的机会呢。
“嗯,本抚知道了。你好好干,等南洋平定之时,本抚保你一个爵位。”贾琏提到爵位,真就是对症下药了。欧洲人还真就吃这套,别说现在了,就算再过一百年,还这个样子。美国在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之后,嘴上看不起欧洲,遇见欧洲贵族,照样跪舔。
这个时空,大周帝国的爵位,价值远远在欧洲贵族之上,毕竟滤镜还在呢。欧洲的那些文学家,没少搞创作,吹捧东方的理想国。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