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63节
事情贾琏已经知道了,只是不知道,张廷恩把自己叫来干啥?
安慰的话还是要说两句的,贾琏稍稍斟酌便道:“先生,西域地广人稀,我军不熟地形。去年初战以雷霆之势直捣黄龙,贼首仓皇北遁,王太尉之能也。异域作战当以安抚本地土著为先,使其不为叛贼所用。学生以为,不宜太早下结论,等一等王太尉下一份奏报再定?”
张廷恩自书桌取了一份抄写的文件递给贾琏道:“看看吧。”
贾琏拿起仔细看了起来,去年冬天,王子腾领两万京营坐镇西域首府迪化,以一边军驻扎城外为掎角之势。开春以来,贼以游骑不断骚扰城外边军,边军一将领王某不堪其扰,率八百部下追击,落入贼设陷阱,激战之突围,八百部下仅余三十。
边军主力闻讯,主将未先行上报便率部出击,贼兵主力远遁追之不及,贼骑三千突击边军大营,破之焚之。
城内京营惊城外营地浓烟,王子腾领一万五千步骑出战,不料城内原本投降的贼邱安尔开西率部攻击城内粮仓,以火焚之后弃家小不顾,逃出迪化。城内五千守军措手不及,没能留下贼酋,紧急救火,奈何预备防火的水龙及仓内设防火的水缸被毁,十万担军粮毁于一旦。
至此,王子腾为开春进击准备的粮草被烧毁过半,特请旨意降罪。
贾琏看完后有点纳闷的问:“就这个,没后续了?”
“后续还有一份,不过关系到今后平叛大军的布局,手抄件不便带出宫。”
一听这话,贾琏才笑道:“这才对嘛,不能只请罪,不拿出对策嘛。学生相信王太尉的后续对策一定是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没有这个对策,怕是陛下真的要杀人了。”
张廷恩没想到贾琏脸上还能露出笑容,这可是你未来媳妇的大伯,你见了要叫舅舅的。仗打成这样,你居然还能笑的出来?
不过转念又一想,王子腾接下来确实也没啥大问题。西域远在万里之外,信使回来一趟八百里加急都得跑一个月。皇帝这边的任何决策都来不及了,即便有决策,那也只是战略上的决策,具体的战场该怎么打,皇帝鞭长莫及啊。
也就是说,现在临阵换将是最愚蠢的决定。王子腾只要拿出一个合理的后续对策,这仗还得是他继续指挥,只要最终打赢了,王子腾的错误就会被掩盖,一直到有一天,皇帝需要拿王子腾的毛病做文章,西域一战的很多事情才会被翻出来。
念及于此,张廷恩不禁暗暗感慨,荣国府真正叫家学渊源,这才多大的孩子,就能把问题看的这么清楚。在战场上如何把握皇帝的心思,还得是这些打老仗的勋贵。
“还有一个事情,陕甘总督吴玉辉以下两省官员多牵扯到贪腐大案中。左都御史宁博密奏君前,恳请展缓彻查此案。伱以为如何?”张廷恩还是那一套,拿一堆事情问贾琏。
贾琏心里很是感激,这老师是真的教啊,官场上的事情,事无巨细都给你说明白。
“宁御史之请,窃以为老成谋国之道。”贾琏很直接的给答案,这个左都御史是个能吏,知道事情有轻重缓急。眼下西域正在打仗,这个节骨眼上断然不能动陕甘总督治下。
“嗯,你倒是看的清楚,将来是个能做事的官。当今欣赏的就是能做事的官儿。”
“您可别夸我,这事情吧,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贾琏老油条的灵魂在跳跃,在官场上,尤其是大周朝的官场,你能做事意味着得罪的人也多,张廷恩就是现成例子。
张廷恩被这一番话噎的难受,连着翻了好几个白眼儿,这才缓过一口气。
贾琏赶紧上前拍背顺气,张廷恩叹息一声道:“收了你这么个学生,不知该喜还是该优。”
“先生,这天下的官员绝大多数都差不多,陛下欲励精图治,做事离不开人,所以啊,想做出一个盛世来,首先就得整顿吏治。不然再好的政策,到了下面没有不走样的,即便是善政,也能给弄成害民恶政。先生为成大事不惜身,学生深感敬佩,却不愿效仿。”
贾琏是真心的希望张廷恩好,但怎么说呢?这天下就这鸟样子,皇帝不整顿吏治,这国家就等着慢性死亡吧,迟一点早一点的事情。
勋贵出身的贾琏,没觉得自己有多高尚,我一个穿越者,就当着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总而言之,这一趟穿越之旅,只顾着自己爽就是了,身边的人在意的人,能照看的就照看,不能照看的,我管他去死啊。所以呢,能躺平了爽躺平,不做以天下为己任的劳碌命。
张廷恩被这一番话说的又是感动,又是郁闷。一肚子话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们不一样啊!”张廷恩也只能叹息感慨。
有现代的话讲,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架不住有人就生在罗马。
贾琏生下来的那一天,就已经跑赢了大周朝99.9%家庭出生的同龄人。
这么说吧,只要贾珍贾赦元春不大规模联合作死,贾琏这个爵位继承人,一辈子都能舒舒服服的做一个快活的富贵闲人。这不是架不住有人喜欢作死么?对于眼前的一切,总是不满足么?偏偏这种人还没有相应的能力,这就很讨厌了。
“先生,李山长那边的事情怎么样了?”贾琏还是关心这个,如果真的能加重算学的科举比例,对贾琏而言绝对是利好消息啊。
“内阁默认,陛下坚持,百官再怎么反对也奈何不得。李如水野心勃勃昭然,一旦入阁,恐为权相。此事,前明严嵩可以为鉴。”张廷恩说到这里,声音都放低了许多,眼睛也看着门口的方向,仿佛门后站着一个人在偷听。
贾琏见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在同情张廷恩,想做点事情不但要得罪绝大多数官员,言语之间还要谨慎,以免说了皇帝不喜欢听的话。
贾琏听懂了张廷恩的意思,承辉帝或许不是嘉靖,但他需要的是能贯彻他的意志,需要的时候还能主动背锅的人。作为前政坛的失败者,李清算是豁出去了。什么清流领袖,谁爱当谁当,哪怕天下人唾骂我,照样阻止不了我要入阁的心。
“所以,这事情闹不起来?”贾琏多少有点失望,就喜欢看一些闹腾,可以吃瓜看戏,最终结果还有利于自己。
“得了便宜就别卖乖了,眼下王子腾才是御史台的目标。”张廷恩算是给了个答案了。
“嗯,那就好。王太尉那边不会有事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贾琏说完准备走了,张廷恩却再次说了一句:“那位主动出击的边军王将军,乃是王子腾的本家。王子腾率主力出城作战前,再三交代留守将领,一定要看好粮仓。这位留守将领,也是王子腾的亲信。京营驻扎迪化期间,在当地可没少祸害百姓。”
草,贾琏都听呆了,尽管知道这个年代的军队没有所谓的群众纪律,但是作为主将的王子腾,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
想到张廷恩对承辉帝的影响力,贾琏还是决定上点强度:“先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窃以为,军纪再好也难免有不甘心的贼酋作乱。王太尉只要能当机立断,挥泪斩马谡,便是将来也不会留下收尾,不怕算后账。”
“呵呵呵!”张廷恩连连冷笑,似笑非笑的看着贾琏。
这一家伙贾琏心里都麻了,暗道:坏事了,王子腾要保自己的心腹。
这可是留下了祸根啊!
唉,任何时代都是这样,任人唯亲。尤其是上了战场,身边没亲信将领帮忙,做统帅的怎么能安心打仗?保不准,这个结果王子腾已经看到了,并且是故意为之,就是制造把柄。
或许有一种可能,王子腾是在制造不得不依附承辉帝的外部条件。
说起来张廷恩对贾琏是真的掏心掏肺的好啊,这种事情都提点一下。
贾琏真不知道该说点啥才好了,张廷恩似乎也不想说话了,挥挥手示意贾琏滚蛋,临了交代一句:“最多三日,科举主考官算经考核的旨意就下来了,今年秋闱算经占比三成。”
贾琏听了面露喜悦,冲张廷恩抱手道:“秋闱不中,学生自无颜面再见先生。”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同张廷恩和贾琏对话的那样,王子腾受到了御史们密集的火力打击,在外人看来,王子腾的地位摇摇欲坠。但承辉帝就是选择了把弹劾的奏折留中不发,沉默已对,不提处罚王子腾就算了,还果断的下旨,同意了李清的奏折,调整科举内容的比例。
内阁在接到承辉帝的批阅奏折后,立刻草拟文件上呈皇帝,很快皇帝批阅后执行。并规定,今后不管是谁,想做乡试、会试的主考,首先要通过礼部的算经考核。
后来贾琏才知道,王子腾的对策是先稳住局面,等待后续的粮草补给,同时进行屯田。
这样一来,战局的进展就不是今年内能完成的,怎么也要拖个一年半载的。
这么一个对策,承辉帝在看完后批阅同意,内阁再次选择了沉默。也许是看到了有一个更不要脸的李清在盯着大家的椅子,目前内阁的三位阁臣,那真是非常的配合皇帝。
尽管如此,确定了新的科举内容比例的政策后,承辉帝还是下旨,户部尚书张廷恩,礼部尚书李清,二人联袂入阁,补足内阁的缺额。
这两位当初在青云书院的同僚,如今在内阁里又称为了同僚。
时至五月,户部正式推出银币作为官员俸禄,同时推出的还有新的关于银币铸造的相关制度,核心内容就是除了新推出的部门造币局,其他任何政府部门,不得擅自铸币。
这也意味着,火耗归公以银币的方式实现了,各地官员的火耗收入,随着铸币的数量不断增加,将渐渐的失去这一块肥肉。
第79章 报复的时机和效果
科举新制度落地的当天,贾琏便找到贾蓉,一番交代后,贾蓉拍着胸口表示:“琏二叔放心,这点事情也算是个事?放心交给我去办,保证妥妥的。”
上回在国子监里堵了一次贾琏没得逞,还让李守中给上了一回强度之后,陈从孝内心是很紧张的。李守中有一句话没说错,贾琏是荣国府第一顺位的继承人,在京城这个地方,别说荣国府的继承人,即便是荣国府的狗,那都是有特权的。
一开始陈从孝非常的紧张,时刻提防着来自贾琏的报复,但是一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
陈从孝渐渐的放心了,觉得贾琏大概是读书读的没啥脾气了,那天发生的事情忘记了。又或者,贾琏没看出来,那天的“临时冲突”是事先有安排的。一颗心渐渐的放下后,陈从孝恢复了过去的生活,喜欢听曲的他,闲来总是去给一个叫白玉的清倌人捧场。
陈从孝的宅子在国子监附近的一个胡同里,京师的房价很高,当初买的时候也买不起太贵的,就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丫鬟婆子买了六个伺候着,还养了四个轿夫,每天出门都是坐的轿子,贴身的长随一个从老家跟过来的。
这日从国子监放学后,陈从孝急急忙忙的让轿夫赶往八大胡同。
到地方后不紧不慢的从轿子里下来的陈从孝,看见对面的墙边坐着一个乞丐,低着头看着面前的破碗,陈从孝没在意这个细节,这地方有几个乞丐可是太正常了,没有才不正常。
一路上脑子里浮现的都是面如羊脂白玉,皓腕赛雪的白玉姑娘,前几天妈妈放出花来,白玉姑娘年龄到了,哪位大爷愿意给她花钱梳拢。陈从孝准备了足够的银票,追捧了有两个的白玉姑娘,今天必须拿下。
就在陈从孝转身的瞬间,原本坐在地上的乞丐动了,猛的站起来,动作矫健,猛的往前一蹿,众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冲到了陈从孝的三步之外,此刻的陈从孝正在与一个竞争对手相遇,互相抱拳虚伪的客气中,不想一阵风声从脑后传来,回头一看,黑乎乎的一团。
啪!BIAJI。
黏黏糊糊的沾了陈从孝一脸,一股能让人把三天前吃的饭都吐出来的恶臭,熏的陈从孝差点当场去世。一块破布在完成使命后,慢悠悠的飘落,丢出不明物体的乞丐掉头就跑,转进如风,不过十息,已经消失在胡同的深处。
很明显这是一坨屎,还不是新鲜的,而是充分发酵过的一坨屎。
陈从孝下意识的摸了一把脸,那股纯正的味道让他转头就哇的一声,扶着门就在那吐。
这一吐可谓是惊天动地,一口接一口的吐,吐完了酸水都停不下来,还在本能干呕。
一个时辰后,陈从孝的轿子回到了自家的宅子,今天的梳拢之旅算是彻底破产了,吐的有气无力,双腿发软,清洗过脸还借了一身衣服换上之后,那股子味道依旧萦绕不去。
今天的经历是陈从孝这一辈子最悲惨的经历,就在他以为今天的悲惨随着回到家门口而就此结束时,突然听到轿子外面的长随在喊:“你们是什么人?”
砰砰砰,一阵棍棒击打肉体的声音,伴随着一个恶狠狠的语气说出来的话:“冤有头债有主,不想死的滚远点。”
陈从孝就觉得噗通一下,轿子被轿夫丢地上,不等他回过神来,轿帘子外伸进来一只手,揪住他的领子往外拽,狠狠的往前一呆。文弱的陈从孝哪里抗的住,直接一个飞扑,冲着前方一个恶狗抢屎。
摔了个七荤八素懵懵懂懂之际,两记沉重的打击落在腿上,初时没啥感觉,就是酸和麻,一瞬间之后,巨疼散开。
“啊!”陈从孝发出凄厉的惨叫声,回头看时,发现长随被人脑袋上套了给布袋子,估计是给打晕了,倒在墙边没动静,几个黑影已经跑的看不清,屋里两个打着灯笼出迎的丫鬟,此刻正在瑟瑟发抖,其中一个发出尖叫声:“有贼杀人了!”
……
书房里的贾琏正在奋笔疾书,这年月也没个电脑,想写点东西只能用笔,毛笔字的水平已经合格,就是想写的再快一点有难度。尽管贾琏已经很努力的,每天最多写(抄)两千字,还要写八股文,还要给王熙凤画小人书。
写书挣钱真是太难了!贾琏在心里暗暗感慨的时候,想到今后不用指望那点月例银子,过的紧巴巴,而是想花就花,贾琏又有了动力,继续创造(抄书)大业。
十六期连载八回之后,市面上的反响很好,报纸上也登了消息,金庸新大作《神雕英雄传》前十回的合订本第一集即将面世,敬请各位读者到阅文书店购买正版,地址……。
总算又抄了一回之后,贾琏才搁笔站起活动一番,门帘子挑起,贾蓉笑嘻嘻的进来道:“琏二叔,忙完了?”
贾琏见面先笑,然后热情的请进门道:“事情办好了?”
“办好了,只是觉得恶心他一下还不够,实在是太便宜那狗东西。便擅自做主安排了三个家将,在他家门口等着,待那厮回来给他腿打断了。三个家将也都交代下去了,明天一早就出城回金陵探亲。”贾蓉一脸邀功的样子说话。
贾琏听了心里暗暗吸一口凉气,要说狠毒,还得是贾蓉这种习惯了拿人不当人的二代。到自己的头上,只是想简单的报复一下,恶心一番就算过去了。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灵魂,在处理这种事情上面,心还是不够狠,底线太高了。或者说,贾琏并不熟悉这个时代人处理恩怨的手法。
“嗯,办的不错。”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贾琏首先肯定一番贾蓉的作为,绝对不会去责怪他自作主张。真要责怪贾蓉,非但于事无补,反而起反效果。
贾蓉也没觉得自己做的过分了,就是觉得琏二叔还是心善了点。那厮如此坑害,想要断了琏二叔的前程,居然还留他一个四肢健全。
夸完贾蓉,贾琏从抽屉里取了三个银锭,每个十两,递给贾蓉道:“给家将们带上,路上盘缠充裕一些,告诉他们,路上不要太省了,吃好喝好,最多半年便可回京。”
这个处置怎么说呢?小心无大错。
对于陈从孝,不报复是不可能的。我都穿越到贾府了,做人还忍气吞声,那不是白穿越了么?选择这个时间点来报复,完全是考虑到当时朝野正在关于科举内容增减的争议中,万一节外生枝,影响了该案的落地,那真是自作自受了。
还有一点,贾琏没有小看陈从孝,拖了一个月出头才报复,不仅仅是避嫌的因素,还有就是让陈从孝放松警惕,毕竟人是不可能一直绷着的,绷紧了时间长了自然松懈。作为报复的一方,主打的就是也给出其不意的偷袭,对手有警惕还怎么偷袭呢?
现在事情办好了,首尾也必须处理干净,能不被衙门的人怀疑,那就不要被怀疑。
至于陈从孝的怀疑,那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贾琏而言,陈从孝的怀疑,毫无杀伤力。
反倒是陈从孝经历了这么一场,明年的春闱,必然会受到影响的。
今年的乡试,明年的会试,因为科举内容调整的规定,贾琏连中两科的概率大大增加了。比八股文贾琏未必能出头,比数学,贾琏谁都不怵。
给了家将银子,贾琏还要继续给好处,笑眯眯的拍拍贾蓉的肩膀:“书店的事情你辛苦一下,挣了银子分成都归你,我就拿点润笔即可。我这里还有个好营生,一时半会的没想明白怎么做,回头我想好了告诉伱,可以拉上贵人一起做,也可以自己另起炉灶来做。”
一通现实的好处加上画大饼,贾蓉激动的脸都红了,连声谢道:“多谢琏二叔给我一场机遇,书店的分红说好了三七开,我们拿三成里头自然是二一添作五,多拿一分就是不敬琏二叔的关照。自打给贵人跑腿后,家里的老子每次见了脸上都有笑容了。”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