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83节

  不得不说,这位方大小姐是一位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

  她心中说的都是一些生活中琐事,比如搬回老宅整理老宅的时候,发现一颗她小时和舅舅一起种植的柑橘树已经长大了,又回忆了一些儿时时光。

  她还从舅舅的藏书中找到了一份新的糕点食谱,她讲述了用陈皮制造糕点的过程,也颇为生动有趣。

  当然信中也不是都是高兴的事情,方若兰也抱怨了母亲逼迫她学习女工的凄惨经历。

  想到兰质蕙心的方大小姐,费了半天力气将鸳鸯绣成了鸡,苏泽也露出笑容。

  除了这些生活中有趣的琐事,方大小姐也带来了一个消息。

  她舅舅在南京国子监担任博士,前几日舅舅寄来的信中,说起了朝廷上的事情。

  “兵科给事中殷正茂上奏请铸钱,户部复议,可在产铜在云南、两广、山东、福建等省铸造铜钱。”

  福建要铸铜钱了?

  方若兰说自己舅舅在来信上提醒李夫人,尽快将家里的铜钱换成白银,福建钱法将乱。

  方若兰想不通为什么朝廷要在福建铸铜钱,反而钱法会混乱,所以写信请教苏泽。

  苏泽想了想,提笔开始写信。

  说的都是大明,章节评论和作者无关

第189章 钱法困境

  苏泽提起笔,开始给方若兰回信。

  “本朝初行钞法,以宝钞为币,多禁铜钱。后来宝钞崩溃,朝廷不得已再用钱法,但是很多地方已经钱法不通,比如我们福建至今使用的依然是宋钱。”

  苏泽又写道:“朝廷虽然不行银法,但是太仓库已经征银为贡,商贾结算也多用银,所以现在的大明是银钱并行的局面。”

  苏泽这两句话说的就是如今福建的货币使用状态。

  普通老百姓日常开支使用的都是铜钱,而且是宋代的铜钱。

  有钱人和商人一般用银子,而茶贡这种也用折银,官方虽然没有承认银的货币地位,但是民间和官方也基本上默认银作为货币的地位。

  至于金,在大明基本作为和宝石珠宝一样,是被当做奢侈品的,正常交易根本不会当做货币。

  至于宝钞,这东西在洪武爷的时候滥发了一大堆,又是当做军户的军饷,又是当做朝廷的俸禄,反正是哪里不够发哪里,成为洪武一朝的“财政魔术”。

  明初属于是天下刚刚平定,人口还在增长中,经济流通也不频繁,好歹维持了宝钞的缓慢贬值。

  只可惜到了永乐爷的时候,又要修建北京故宫,又是修编永乐大典,还有下南洋打草原,反正朝廷用钱的地方多了,宝钞的财政魔法就不好使了。

  从永乐年开始,宝钞就贬值的和废纸一样,后来虽然有反复,但是到了嘉靖年连朝廷也不用了。

  各地官府上报的财政报表上,以前上缴的宝钞部分也都是折钱,也就是折算成铜钱上缴。

  钱银并行,也就是说大明朝现在有铜钱和银这两种货币,就是如今大明朝的货币格局。

  苏泽继续写道:“各地私铸成风,朝廷铸好钱,则民间收好钱而铸劣币,每一次铸钱都会导致市场上的劣币更多,钱价就会大跌。”

  “从今上登基开始,朝廷已经铸过三次钱,每次铸钱之后都是钱价大跌,钱价跌则朝廷收的税钱也就少了,所以从本朝十六年开始,改贡不再折钱开始折银。”

  “官府铸钱之后,为了不因为铸钱亏本,开始铸造大钱,并且以大钱来换取市面上的银子,这又导致钱越多而银越少,银价越高而钱价越贱。”

  苏泽放下笔,这就是嘉靖年间钱法不通的主要原因了。

  两种货币并行的制度,维持稳定汇率是最大的难题。

  而官府铸钱为了不亏本,就开始铸造面额大的钱,然后用这些钱去按照官方的比率,强行去换取市面上的银子。

  官方铸造大钱,民间自然也开始铸造大额假钱,结果就是铜钱的含铜量越来越低。

  铜钱越来越贬值,银子越来越值钱。

  朝廷铸造的铜钱多了,反而铜钱贬值的更厉害。

  百姓也不是傻子,你铜钱是一年比一年贬值,银子是一年比一年升值。

  然后你官府还让我们用铜钱,不肯我们用银子,自己又在收银子。

  于是肯用铜钱交易的人越来越少,钱法就更加的不通。

  大明朝钱法问题原因很多,私铸成风自然是一个问题,而朝廷没有打击私铸,反而开始和私铸比烂,也开始发行成色更差,面额更大的铜币,利用铸币反过来掠夺民间的财富。

  说白了,疏通钱法本意自然是好的,是为了解决流通货币不足的问题。

  这是一个货币问题,但是朝廷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只想着从中赚钱,这个雪球只能越滚越大。

  到了崇祯手上,他的福份都被祖先们享光了,钱法只能彻底崩盘了。

  朝廷要在福建铸钱,苏泽开始思考能不能从这次铸钱中得到什么好处。

  私铸?这种事情苏泽自然是不屑为之,一场大贬值掠夺的是普通百姓的财富,而真正的上层是不会从铜钱贬值中受损的,反而会从中得利。

  就比如方家,她家就早早的听到了风声,然后提前将铜钱换成银子,等到朝廷开始铸钱,铜钱的价格跌落之后,她们手里的银子反而更值钱了。

  和方家一样的都算是好的,有的大家族会干脆直接下场收含铜量高的好钱,改铸成含铜量低的劣币,扰乱货币市场秩序,而大明官府对此也只是睁一只闭一只眼。

  苏泽不由的感慨,大明朝廷的幺蛾子真的是一出接着一出。

  苏泽提起笔,又在给林默珺的信上加了一句,尽量将手里的铜钱用出去换成银子。

  就在苏泽写完回信的时候,汪道昆也在给自己的同科好友张居正写信。

  张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考取进士,他当时是二十三岁,得中二甲第九名,授庶吉士。

  汪道昆也是同年的进士,同样入翰林院,他们是同科加同馆,这就是相当亲近的关系。

  汪道昆是二十七岁中的进士,和张居正都属于少年得志,两人关系不错,时常有书信往来。

  去年张居正以病请假离开京师来到故乡江陵,但是也时常和好友写信讨论朝堂局势。

  汪道昆又购买了一本《古文观止》,将这本书和自己的私信一同寄给张居正。

  张居正在和汪道昆的来信中多推崇王安石变法,汪道昆原本也是他一样,都是支持朝廷变法的。

  但是在看了苏泽的评注之后,汪道昆的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只要如今朝堂这个局势不改变,就算是推行新法,那也只是更加盘剥百姓而已。

  汪道昆在信中写道:“若行新法,吏治为先。若吏治不清,所用之人有私心而无公心,则新法利一时而弊长久也。”

  合上信,汪道昆又叹息一声,吏治吏治,说起来容易,想要清实在是太困难了。

  一想到京师的状况,汪道昆更是对大明朝的前途绝望。

  他又看了看桌子上的信,自从自己出任福建督学以来,这些都是请托的信件。

  随手拆开一封,延平府推官张思敬的信?

  汪道昆倒是和张思敬有些交往,听说他是因为劝说皇帝立太子固国本而被逐出朝堂的,汪道昆对他还是有好感的。

  于是拆开张思敬的信,刚刚看了两句就扔在了桌子上。

  这张思敬也不过是个挑梁小丑,沽名卖直之辈!

  信中除了推荐一个名叫黄时行的延平书院秀才之外,张思敬大部分篇幅都在攻击苏泽和方知府,说是方望海运作关系,才让苏泽中了小三元。

  可是整个信中都是张思敬的猜想和所谓的流言,根本是一点证据都没有。

  汪道昆是调看过苏泽的童子试考卷的,三场考试可以说是八股文作的非常精彩,而策论更是相当的出色。

  方望海就算是运作,又怎么能让福建学政也点了苏泽的案首?

  而且方望海是在童子试结束后,才和苏泽结亲的,能让方望海不顾及风评,确实是苏泽太有才华了!

  汪道昆只是感慨方望海的好运气,有这样的女婿,方家三代前程无虞了。

  汪道昆想了想,又将苏泽在童子试策论中所写的钞关法,一并写在了给张居正的信件中,封上信封之后,让书童送去急递铺,发往江陵。

  五月初五,端午节。

  苏泽约着同学一同登高城外九峰山,只看到整个九峰山上香火缭绕,苏泽也被这繁盛的香火气息吓了一跳。

  陈朝源也带着妻儿登高,他对苏泽说道:“九峰山上佛寺林立,有兰若五座,皆是香火繁盛之处,其中香火最盛的是九峰山顶的雷光阁。”

  只要是规模不大的寺院都可以称作兰若,其实九峰山并不高,竟然挤着这么多的寺院。

  “这雷光阁是什么来历?”

  陈朝源说道:“这是宋朝故事了,据说曾经有一道雷光劈在雷光阁中的一根竹子上,竹子被劈成两半,却分成两根竹子存活,时人以为异也,就建造雷光阁供奉雷神。”

  苏泽也觉得有趣,于是和众人一同登顶。

  只是看到了雷光阁中那两根长在一起的竹子,苏泽指着说道:“宋时的竹子,焉有存活至今而不凋零的道理?看来这雷光阁的传说也不过是讹传。”

  “这竹子并蒂双生也是正常,只要将竹脉上的竹笋移在一起就可以了。”

  苏泽说完这些,雷光阁中的道士怒目而视,可是看到苏泽这一群读书人,又不敢得罪,只能怒视他们下山。

  苏泽刚刚回到住所,又遇到了矿坑的小尤太监上门。

  “小尤公公,是矿监有什么事吗?”

  胡太监和小尤太监这两个宅太监,日常是不进南平城的。

  如今他们的实验室得到了苏泽的大力资助,苏泽给他们在南平城里请了厨子,日常采买只要吩咐一声就行,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小尤公公风尘仆仆的说道:“干爹让我请苏先生过去,宫里下来人了,有要事商议。”

  宫里来人?

  “可是矿坑的事情?”

  苏泽第一个想法是皇帝要裁撤矿坑了?

  南平这座银矿一直产量地下,投入堪堪维持产出,朝堂言官也隔三差五将胡太监拿出来鞭尸。

  苏泽自然担忧朝廷撤了矿监,那胡太监就要回宫了。

  小尤公公摇头说道:“不是矿上的事情,苏先生,我们先动身再说。”

  苏泽向海瑞请了假,跟着小尤公公出了城,这才知道是什么事情。

  原来是铸币的事情。

  苏泽怎么都没想到到,朝廷铸币的事情也和他产生了关联。

  小尤公公说道:“这次朝廷派往福建铸币的陶大珰是干爹在宫里的旧友,来矿坑拜访干爹谈起了铸币的难处,干爹提起了苏先生总有办法,陶大珰就想要见见苏先生。”

  原来是这么一档子事情啊。

首节 上一节 183/5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太君安心打仗,夫人我照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