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84节

  当第二天清晨过后,报童将报纸送上街头,整个京师都知道皇帝要招募新宫女的消息了。

  京师百姓纷纷恐惧,生怕家中女儿被抢进宫里,而隆庆招宫女的消息,很快就变成了多个版本的谣言,迅速在京师传开了。

  有说根本不是招募宫女,而是皇帝要选妃,这一次皇帝要充实后宫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要将京师适龄的漂亮女孩都抢进宫。

  还有说当今皇帝好人妻,要健壮的已婚妇人进宫伺候。

  也有说皇帝不是招宫女,而是要将这些女子都赏赐给勤王的边军。

  还有说皇帝和上皇一样,需要用女子的经血炼制丹药,这些宫女都是“药渣”。

  消息是越传越离谱,但是无论是哪个版本,百姓都不想将自家的女儿送入宫中。

  而负责招募宫女的就是隆庆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冯保。

  冯保本来只是裕王府伺候裕王的太监,随着裕王登基后,而宫里的大太监又都随着嘉靖“西狩”去了,于是冯保一跃而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冯保自然知道,普通人家根本不愿意让女人入宫,于是冯保干脆直接明码标价,只要交钱就可以免于入宫。

  但是皇帝的命令要完成,冯保又让太监在京师搜捕,不管未婚已婚,是否生育的,只要是健壮妇人就全部抓入宫中。

  京师更是人人自危,果然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家再次感念起苏泽在京师的好了。

  九月十五日,京师百姓敬爱的大都督苏泽乘坐快船返回了上海。

  东南新军在北方的战事,都通过飞剪船迅速传回上海,《警世报》上北方战事的报道,要比西狩的嘉靖得到的消息还快。

  大沽决战,重创辽阳精骑的消息,也随着苏泽一起带回上海,得到消息的南直隶百姓欢腾!

  这场战斗粉碎了明廷认为骑兵能战胜鸟铳手的妄想,也让东南军民更加坚信东南新军是不可战胜的。

  而更让苏松二府商人们高兴的,林默珺带领的第一旅攻克登州,东南新军控制了北方航线!

  这就意味着东南的货物可以畅通无阻的运往北方了!

  苏泽沿途慰问百姓,最后乘船抵达南京。

  南直隶巡抚徐渭在南京城外迎接苏泽,见到苏泽之后徐渭立刻说道:“恭贺大都督凯旋!”

  苏泽下马,拉着徐渭一起进城。

  整个南京城已经大变了样子,因为苏泽提前给南直隶各州府下了命令,禁止为了迎接他而扰民,所以徐渭也没有搞什么全城戒严,苏泽看到了南京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

  徐渭说起了政务:“大都督,属下准备将南直隶巡抚衙门搬到城门附近。”

  “原本这些衙门都在城中央,一来出城办事不方便,二来每次上下衙都会和百姓争道造成拥挤。”

  苏泽点点头,南直隶巡抚衙门总管整个南直隶的政务,官吏衙役要进进出出南京城,住在城中确实不太方便。

  “需要兴建新的官署衙门吗?”苏泽问道。

  徐渭摇头说道:“不需要,城南光华门边上有一座五军都督府的旧军营,现在已经空置了,直接打扫一下就能住了。”

  “军营中还有营房,可以作为官吏衙役的宿舍,给他们临时休息用,还能减少往来通勤的时间。”

  苏泽连连点头说道:“文长做事我是最放心的。”

  徐渭虽然没有扰民,但是也清理了一条偏僻的道路让苏泽通行,毕竟如今天下未定,还是需要保障苏泽的安全的。

  一行人用了两刻钟时间,终于来到了南直隶巡抚衙门。

  平平无奇的衙门大门,内部也只是简单清扫了一下,整个衙门也没什么陈设,比起大明官府衙门实在是寒酸了不少。

  但是整个南直隶巡抚衙门非常忙碌,官员吏员进进出出,到处都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苏泽一坐下,就对着徐渭说道:“文长,东南的政务需要改革了!”

第363章 从君权天授到主权在民

  徐渭并没有直接响应苏泽的话,而是说道:“那请大都督召集南直隶各知府,问一问大家的想法。”

  苏泽点头说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正该如此,那就以大都督府的名义向南直隶各府下政令,让他们赶往南京共同商议政务改革的事项。”

  南直隶下本来有十四州府,不过掌控在东南手里的有十二州府,徐州和淮安府还在明廷手里。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繁华的,分别是南京附近的应天府、何心隐担任知府的苏州府,申时行担任知府的松江府,由朱明起义宗室朱聪浸担任知府的凤阳府,以及李贽暂代知府的徽州府。

  其他各府倒不是不重要,只是人口不如这么几府多,商业也不如这几府发达。

  苏泽从北方大胜返回,就召集南直隶的知府们开会,众人自然不敢耽误,很快就齐聚南京。

  这期间,苏泽通过快船得知了自己离开北方之后,京师发生的状况。

  裕王登基,京师闹出的种种幺蛾子,果然以朱明皇室的德性,隆庆登基之后京师的日子还是那么糟糕。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部分人对于隆庆的评价比较高,甚至认为如果隆庆如果能多当几年皇帝再死,大明还有中兴的可能。

  而实际上隆庆这位皇帝,评价还不错的原因就是他死的早。

  如果万历死的早,估计也会被捧成一代明君。

  隆庆登基之后,其内廷花费比嘉靖更盛。

  比如嘉靖朝已经停罢的鳌山灯会,隆庆一登基就恢复了,这么一场元宵节灯会就要耗费几万两银子。

  再比如隆庆充实后宫,他继位不久就暴毙也和纵欲过度有关。

  而隆庆开海和隆庆新政,很多也只是嘉靖朝政策的延续,比如海禁这件事在嘉靖末年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更何况隆庆开海专门开了漳州月港这么一个通行不方便的港口,根本不是后世认为的全面开放。

  所以隆庆的这么一系列操作,都在苏泽的意料之中。

  当了这么多年的裕王!登基了之后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这样的明廷甚至不需要专门抹黑,京师百姓自然会编排出各种谣言和笑话来攻击他们。

  苏泽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东南政务改革上。

  之所以这么迫切,还是因为政务上人才缺口太大了!

  靠着福州水师学堂的积累,再加上苏泽靠着长宁卫的班底,军事上的人才并不缺乏。

  大沽会战之后,明廷在短期内也不会继续和东南爆发大规模冲突了,军事建设只需要按照原本的速度稳步发展就行了。

  但是随着地盘的扩张,政务上的人才越来越缺。

  就连朱聪浸这种一个月上一道公文请辞的知府,苏泽都找不到替代他的人,只能让他继续干着。

  众知府齐聚在南直隶巡抚衙门的公堂中,苏泽让人搬来一张大桌子,将会议的材料印刷出来,然后让众人坐在桌子边上议事。

  环视一圈,众人状态各不一样。

  申时行的状态最松弛,他所治下的松江府是全南直隶税收第一的府,松江的钞关每年上缴的商税,就抵得上福建两三个府的赋税了。

  申时行工作能力非常强,普通的府衙事务他只需要半天就能处理完毕,接下来的时间他就在苏州府内巡视,他性格比较随和又擅长交际,和松江府上下关系都很好,松江府士人都称他有宰辅之才。

  仅次于松江府的就是苏州府了,何心隐比起上一次见面瘦了很多,他浓浓的黑眼圈仿佛一名皓首穷经的老秀才。

  何心隐在苏州府很少过问府衙的其他事务,一门心思就是编写法典,修订法典。

  虽然看起来不管事,但手下官吏若是触犯法典,何心隐执法的时候也是冷酷无情的。

  时人都称这两位知府,申时行以黄老家治松江,何心隐以法家治苏州。

  苏泽这位妻舅李贽,原本在浙江做知县,因为政绩不错被提拔到徽州府做代理知府。

  徽州府也是商业重镇,徽州商人在整个大明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李贽这些年受到新学影响,思想也逐渐成熟,他在徽州担任知府的任上,提出一系列新学的新说法。

  比如李贽提倡“真我说”,认为“追求人欲”才是天理,特别反对三纲五常的伦理关系。

  李贽连续写了几篇文章,《论新家庭》,《新生活》,《论婚姻》,全部都是批判婚姻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倡导妇女解放,倡导小家庭模式。

  同时李贽还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蓄奴,严厉打击了徽州府内的各种人身依附关系,解放家丁,家奴和世代佃户,对收养关系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阻止大家族通过养子的方式控制人身自由。

  李贽也倡导商业,认为逐利是符合人性的行为,认为商人并不比读书人低贱。

  同时李贽在徽州府大规模的废除官员和读书人的特权,坚决执行苏泽“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施政纲领。

  所以李贽当政受到的非议和攻击最多,徽州府的读书人专门在《警世报》上刊登文章骂他。

  而李贽这是狂儒性格,他也在《警世报》上和这些徽州读书人对喷,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最后就是朱明宗室朱聪浸了,这位就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样,在会议桌前战战兢兢的。

  苏泽让他担任凤阳知府,算是千金买马,让明廷官员知道起义首功的待遇,对于朱聪浸的能力,苏泽没有太多的期望。

  等到政务人员充足之后,自然会找个清贵的职位将他养起来。

  除了这些知府之外,苏泽还将王锡爵和许国安排到了会上。

  两人和申时行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故友相见的欣喜,日后这一科三鼎甲,都要在苏泽麾下效力了。

  申时行也是苦笑,科举开考以来,状元榜眼探花相继造反,怕是日后也是史书上一段奇闻了。

  众人都坐好了之后,徐渭主持会议说道:

  “大都督召集大家开会,就是商议东南政务改革的事情。”

  苏泽接过话说道:

  “南直隶是东南之重,改革自然要从南直隶开始,众位都是南直隶的知府一级的官员,请大家畅所欲言吧。”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让苏泽惊讶的是,第一个发言的竟然是朱聪浸这个凤阳府知府。

  朱聪浸首先说道:“大都督,属下拜读了您在京师写的《与明廷书》,觉得茅塞顿开,这篇文章当真是切中要害。”

  “其中元明革命的说法,将君权天授变为主权在民,实乃一言动摇了明廷的法统所在!”

  苏泽看向朱聪浸,没想到第一个说出这样话的,竟然是他这个朱明的前宗室。

  苏泽的元明革命之说,恰恰是他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只不过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后半部对明廷的警告上。

  朱聪浸又说道:“在山西的时候,以及在凤阳担任知府的时候,属下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明廷两百年,名臣良相也不少,为什么还是日益倾颓呢?”

  “权自唯上,署吏皆从上官,下官皆从上官,臣僚皆从君上,这才是明廷腐败的病因啊。”

  朱聪浸说道:“属下想要说凤阳府的一个小故事。”

  他慢慢的说道:“凤阳府的府衙有署吏加上办事的衙役,足足有两百人,午时要在衙门吃一顿饭,于是属下就将这件事交给了户科的一名书吏来做,并且定下了伙食标准,每人一个月是一两银子。”

  “这笔银子从俸禄中扣一半,剩余的一半则由凤阳知府衙门补贴。”

  “这书吏平日里办事还算是牢靠,手脚也算是干净,可是刚刚实行了几日,普通吏员和衙役却怨声载道,将事情闹到了属下面前。”

首节 上一节 384/5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太君安心打仗,夫人我照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