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24节
刘玄机放眼望去,是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长得十分高大,嘴上的绒毛浓密,长相俊朗,眼神如鹰隼一般锐利——北燕代国公、都督并州军事拓跋天保。
“拓跋将军不必多礼。”刘玄机脸上多出一缕笑容,而后走下土坡跟拓跋天保并肩而行。
“汉王,这几日晋阳周围的据点和卫城已经陆续拔除,城内守军也失了胆气,未敢出战,现在是不是应该加紧攻城。”
刘玄机道:“你我都在这晋阳城待过,应该知道这座城的城防有多紧密,强行攻城,得不偿失啊。一旦我军在城下伤亡过大,士气可就是此消彼长,唐军一旦北上就危险了。”
拓跋天保闻言愣了一下,然后笑道:“汉王您觉得唐军会北上?”
刘玄机道反问道:“怎么,你觉得唐军不会来?”
拓跋天保思索了一下然后道:“如果是秦王为帅,唐军很有可能北上,但大唐的晋王我没有听说过此人善于用兵,一直以来都是与秦王一同领兵,想必”
刘玄机闻言摇摇头,然后笑道:“我与李家兄弟皆有深交,李二郎和李四郎,这两人都名扬天下,功绩昭彰,李三相对名声不显,貌似不如其兄之勇烈,不如其弟之稳健,但李家兄弟之中,最为难缠的,可能就是他了。”
拓跋天保闻言脸色凝重了几分,刘玄机望着不远处的晋阳城继续道:“李三郎雄毅寡言,其城府器量深不可测,若是他领兵北上,是我之大敌啊.拓跋将军不会以为李家只有一个秦王李二凤值得称道吧?”
拓跋天保闻言笑了笑,他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在他的认知里,天下就两个强人,一个是李二凤,一个是刘玄机。
李二凤不用说了,夜袭枹罕,洮西之战,渭北之战,荆襄之战,颍川之战
其武功之盛,在这个乱世几乎是没人能与其比肩。
而刘玄机,泰山之战独驱千贼,天下闻名。居庸之战大破刘胡之、王须拔,塞北之战破突厥,一月之内吞下几乎整个冀州,其声望北国无二。
这两个当世之英雄,也一直是拓跋天保所敬服的。这也是为什么他愿意投靠北燕的原因之一。
除这两人之外,天下还有谁是英雄?
这个好勇斗狠的年轻人,观念很朴素,谁能打,谁就是英雄。
当然这个能打也不只是单挑那种能打,而是能够聚人心,得人力,挥斥方遒。
所以在他看来,天底下就这俩人算是英雄,如果又第三个,那就是他自己了。
刘玄机笑了笑,对此他无意去更改对方的观念,也没有强行去纠正对方的想法。
年轻人有时候是需要不断经历着苦难和挫折,才能成长的。眼界和认知才能变宽阔。
“既如此,那就由拓跋将军率本部兵马,移驻晋阳之南,以防备唐军如何?”
刘玄机话音一落,拓跋天保立即拱手道:“末将领命,有我在,绝不让唐军冲到晋阳三十里内。”
“好,那一切就拜托拓跋将军了。”
“必不辱命。”
拓跋天保抱拳应道,随后转身离去。
刘玄机则看着拓跋天保的背影摇头笑了笑,这年轻人身上有一股桀骜不驯的气质,眼神颇有些史书上说的鹰视狼顾那意思,他很喜欢这样的年轻人。
若是用好了,那就是一柄快刀。
只是这柄快刀,尚需打磨。
至于李三郎,那是专克刀剑的铁锏。
第341章 大战在即
李玄庆在收到晋阳告急的消息之后,拒绝了一众将领和幕僚全都劝他退兵的劝谏,反而是精选骑兵七千人,每人佩双马。
又命薛仁美、羊献果、秦伯圭、秦仲玉等一众猛将随行,向北奔袭而去。
而后命徐懋功率军万人,驻扎仍旧驻屯与上党,监视屯留和长子的燕军。令刘宗训和窦琮等人统率大军在后,独率七千骑军先行。
在出发之前,李玄庆还亲笔写了两份信,一封是给四郎李元徽,另一封则是给洛阳的李源。
信中阐述了自己的去向和目的,余下的意思就是你们看着办。
留下徐懋功的目的在于,要他监控上党局势,以防上党的燕军出来捣乱,袭击汾水沿线的唐军后勤补给通道。
同时也是要守住天井关、紫霞关在上党南部与河内的通道。
七千铁骑几乎是昼夜不停的赶路行军,每天只休息几个时辰,每日行军一百多里。
这样的急行军,也自然给唐军带来了极为可观的回报。
在赶到祁县治下时,负责晋阳以南防务的拓跋部骑兵还在悠哉悠哉的在河边饮马,因为天气炎热甚至都没什么戒备。
前军的斥候回报之后,李三郎大喜过望当即就命令士卒从走马换成战马,全副披挂,并立即发动了对拓跋部骑兵的进攻。
李三郎全副重甲,手持长枪一马当先,身后聚集的也都跟随他多年的精锐扈从,羊献果、秦伯圭、秦仲玉等猛将也全都率领精锐部曲跟着李三郎的身后发起冲锋。
身披两层重甲,骑着一匹河西大马的李三郎长枪舞动,突入敌群之中便如猛虎入羊群,手下无一人之敌,犹如天神下凡。
汾河边上的拓跋骑兵大惊失色,缓慢之间不及迎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立即四散奔逃。
唐军铁骑却是得势不饶人,咬住拓跋骑兵就不放,也不给他们整队的机会。
而最要命的是,拓跋骑兵大多数都因为天气炎热聚集在河边,其一部被击溃以后,余下诸部也产生了连锁反应,后面的即便是勉强披挂上阵,也无法阻挡唐军已经起势的铁骑冲锋。
人在祁县的拓跋天保得知大部骑兵被冲散了,也立即率数千铁骑出城,跟唐军交战。
却被薛仁美带领的玄甲骑兵正面击破。
晋阳以南,汾河以东的广阔战场上,七千唐军对数万燕军进行了突袭,斩首数千,缴获战马万余匹。拓跋部为首的代北铁骑被打的狼狈不堪,四散奔逃。
好在刘玄机算是早有预料,派遣了猛将东方狄、韩珪等人率军接应,才止住了代北诸部铁骑的溃败之势。
而唐军因为长途奔袭,也没有体力进行长时间的鏖战,在乘势夺取了祁县之后,就停下了进攻的势头,双方也算是点到为止。
战后,拓跋天保前往中军大营,伏地而拜,向刘玄机请罪。而刘玄机却宽慰他胜败乃兵家常事,并告诫他不可轻敌云云。
祁县之战对唐军来说,算是一个开门红。随后唐军就在祁县修整了数日。燕军也没有立即进行反扑。看上去,就像是七千铁骑跟燕军形成了对峙之势。
而真实的情况是,燕军的确没法反扑。七千骑兵,你大军压过去人就走了,一人多马撵都撵不上。
并且晋阳城内拓跋浚还有数万兵马,一旦知道援兵来必然士气高涨到时候就会出城作战。
所以燕军实际上是在等,等唐军主力过来。
而之前晋王李玄庆率领的进攻上党的唐军主力,此刻正沿着汾水行军。
另一边,洛阳的李源和河内的李元徽在收到李三郎的书信之后,也都立即行动起来。
李元徽立即从邺城城下连夜退兵,在荡阴留下五千人,另外分别在朝歌和历阳留下万余人的军队,并由赵大负责总管防务。
而后自领六万余兵马,迅速奔向太行道,赶往晋阳战场支援。
李元徽的信使到达洛阳的时候,李源派遣的万余大军正好出发。此外,李源还下命令集结了北豫州几乎全部的军队北上,兖州柴荣部也调了万余兵马。
这场注定爆发在晋阳的大战,李源几乎没有任何的选择的余地,几乎是掏空了家底进行支援。
而黄河以南,中原地带,大唐只剩下柴荣留守在濮阳的万余人,算是机动兵力,其余的兵马几乎被抽掉一空了。
另外就是驻守在徐州的右威卫,两万余人,担负这屏蔽江淮的要务,另外距离也太远了,根本就没法调用。
中原和关中的军队,陆续被调上去二十万人。
除了镇守各处关键要害的军队,大唐也算是把几乎全部的机动兵力压上晋阳这个大牌桌了。
对大唐来说,无疑是场豪赌。
本来这场战役是求稳的,夺取上党。但随着燕军直接发兵晋阳,大唐也无奈的上了牌桌。
最为关键的转向就是李三郎直接从上党转道晋阳。
他决定下场之后,李源和李四也是不得不下场陪他打这场仗。
在李三郎之后,最先到达太原郡范围内的自然是随他攻打上党的大军,一共是七万多人,在祁县之战八日以后,陆续抵达介休。
刘玄机见状,留下十万大军围城,亲率其余全部的人马,共有十余万人,陆续南下在祁县以北和晋阳以南之间的平原上修筑城寨,进行布防。
而李三郎在大军赶到之后,却是亲自率领精锐多次袭扰和试探燕军的防务。燕军也不断的还以颜色。
双方的精锐骑军在不断的绞杀,战事以小规模却高烈度的方式进行着。
到了八月中,随着降雨的增多,燕军之前所布置的掘水灌城方案,终于是派上了用场。
在晋阳城上,放眼望去,一片泽国。
好在拓跋浚早有准备,早就把城中的粮草转移到了高处,粮草安全,这城池才能继续守下去。
而晋阳城内是已经知道了目前援兵已经到了,毕竟那么大的动静是瞒不了人的。
所以城内又重新恢复了一些士气,出城作战力有不逮,但固守城池是没有问题的。
而在太原郡的外围,唐军基本上集结完毕。
李源从洛阳派出了五万援兵,李元徽亲率六万左右的大军先后赶到战场。
加上北豫州和洛阳征伐的民夫辅兵,大唐为这场大战动用了二十多万大军,以及数量倍之的民夫。
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加上民夫,每日消耗的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了支援这场大战,大唐基本上把关中能征调的全都征调了,还有大量的粮草从洛阳附近的洛口仓调出,沿着黄河北上,再过三门峡时改走陆路,过了不能行船的地方在该走水路,在经由汾河往晋阳方向输送。
而大病初愈的秦王李二凤,也在接到诏书之后,带着自己的秦王府护军悄然前往晋阳方向。
第342章 回旋镖
这场晋阳之战,终于在双方的不断加码下,形成了比起颍川大战规模还要宏大的战事。
唐军动用了十二卫府军之中的八卫,兖州和北豫州、雍州以及秦州的州郡兵,总兵力多达二十余万。
其中尤以关陇和江淮为底子组成的卫府最为精锐,其中江淮军约六万人,而关陇军队数量上更为庞大,多达十万余人,但精兵大概也是在六万上下。
至于北燕大军,其组成部分更为繁杂。合计二十二万总兵力,其中最为能战的自然是刘玄机的幽州本部五万余步骑。而成功吞并冀州之后,冀州的原本是赵大的打造的精兵,也都大半落入他手中,也有两万余人。
幽冀二州各路豪强的部曲合计五万余人。在击败了王须拔刘胡之之后,从其十余万降兵之中精选青壮,其中上者号为“归德军”,下者皆为辅兵,老弱则去屯田。
代北拓跋家为首的部落军约有三万人,从塞外来投奔刘玄机的突厥、契丹、鲜卑等诸多部族军合计也有万余人,在加上后面新征召的两万新军。
而刘玄机在晋阳的布置,以本部的幽州军和豪强之中善战者,以及归德军,约十余万人驻扎在晋阳以南,跟唐军对峙,在祁县到晋阳之间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其余的各部则在围困晋阳,继续执行困城计划。
而在将领方面,大唐三王已经到了两王,晋王、齐王。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