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324节

  当然,禅让仪式他是赶不上了。大典定在了二月二十日。等他到了长安的时候,三哥就已经坐上了皇帝宝座了。

  二哥等了很久都没等到,世事无常啊。

第507章 建天子旌旗

  二月十八,晋王李玄庆代替皇帝李源祭告太庙举行献俘仪式,大唐武功之盛,煊赫一时。

  随后赦吉利可汗无故犯边之罪,封其为归义王。

  赦免曹烜不尊王道,封其为丰国公。

  二月二十,李玄庆在宫中接受李源内禅,成为大唐第二任皇帝。

  第一道诏书,尊李源为太上皇,仍旧居住武德殿。

  第二道诏书,以晋王妃薛氏为皇后。

  随后对朝堂重臣,以及灭西魏以及高平之战的功臣进行封赐。尚书左仆射、晋国公裴弘德,进位太傅,食邑三千户。右仆射、温国公司马修业,迁尚书令,进位司空,食邑三千户。温大雅、宇文成业等一众宰相也全都加了食邑,县公的变成郡公,郡公变成国公。

  灭西魏以及高平之战的功臣也纷纷加官进爵。

  镇军大将军赵翊,加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封殷国公,食邑三千五百户。

  驸马都尉、右领军卫大将军、谯国公柴荣,迁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改封魏国公,食邑四千户。

  夏州刺史侯浚,迁左骁卫大将军,封陈国公,食邑两千户。

  左领军卫将军宇文箫,迁右领军卫大将军,封颍国公,食邑一千八百户。

  右卫将军段雄,迁左金吾卫大将军,封褒国公,食邑两千户。

  天水太守薛仁美迁夏州都督、镇西大将军,封莒国公,食邑一千八百户。

  至于立下大功的洛阳霸府麾下的一众武将,李三郎并没有进行直接的封赏,因为他要等着李四来长安之后与他商议一番。

  至于齐王这个目前除了皇帝之外地位最高,且手握重兵的亲王,同样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任何的封赏。

  这也主要是因为,齐王的官职已经到顶了。

  太尉、司徒、天策上将军、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东都留守、都督关东诸军事食邑一万六千户。

  再往上加九锡,总百揆,大丞相.

  但后面那几个名位这都是权臣篡位的标配,李四作为目前皇位第一顺位继承者没必要搞这些。

  金匮之盟已经约定好了兄弟之间传承帝位,眼下齐王又手握重兵,总揽关东诸州,晋王就是当了皇帝,就能一纸诏书解除齐王的兵权?

  天下事要都是能这么简单,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纷争了。

  李四这次回长安就带了八百护卫,几乎算是轻车简从。

  三月,至长安。新皇帝率百官出迎,并下诏,赐齐王元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随后,皇帝与齐王一起入宫前往武德殿拜见太上皇。

  兄弟两人并骑而行,一如过往。

  李源的身体还好,但精神头不太足,见到李四很高兴,父子三人说了一会话他就感到有些疲倦,兄弟两人就先离开了。

  走在武德殿的廊道之中,前后随行的侍从就被李三支开好几十步,这才如释重负道:“现在才知道阿耶的难处”

  李四闻言笑了笑,然后道:“现在知道也不晚。”

  “哈哈哈哈,如今能跟我这么说话的,也只剩下四郎你了。”

  “哈哈哈。”

  笑过之后,李三又道:“有些事只能等你来了才好决定,二哥要追封为帝,只是这庙号和谥号.”

  李四直接道:“太宗文皇帝。还有大哥身为嫡长子,本就应该当国的,要是一个封号都不舍得,岂不是孙仲谋一样?”

  李三闻言思虑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四郎说的是。”

  出了武德殿,李三邀请李四往太极宫赴宴,兄弟两人又说了一些闲话。

  提起已故的兄长,两人都是神色黯淡,酒喝了许多,但却没说什么正事。

  晚上回到齐王府,慕容无忌,独孤颍和随行的护军王佛保、谢叔方一直都在等候。

  见到几个心腹有些担忧的神色李元徽宽慰道:“不要忧虑,与陛下多喝了几杯。”

  接过侍从递过来茶,李元徽吹了吹,觉得太热又放下了。

  “孤独郎可是有话要说?”

  独孤颍道:“大王与陛下虽然是兄弟情深,但陛下如今身为天子,而大王权柄过重,还是要小心行事。”

  李元徽没有反驳,而是点了点头,随后问道:“无忌,长安如今有什么情况?”

  慕容无忌道:“今上登基以后,对于一众宰相全都加官进爵,但裴公虽然进位太傅,却从宰相位置上卸任了,司马公进位司空,尚书令,为宰相之中班位第一,其次为温公和窦公.”

  “太子旧部如宇文萧、翟思训、段雄等人,皆封为十二卫大将军,但却不掌卫事”

  “如刘宗训窦琮等人也是如此.”

  “晋王府的姚懿、祖君彦为中书侍郎、崔孝同为黄门侍郎,皆任职清要.”

  李元徽听着慕容无忌的叙述,也对长安目前的情况有了些了解。三哥当了皇帝之后对朝堂并没有大刀阔斧,武德旧朝的老臣基本除了裴弘德以外,六個宰相全都在任。

  重点还是军中,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许多太子旧部借着战功升任大将军,但却没有执掌卫事,也就是不具体统兵。

  再加上去过去几年间李玄庆一直在长安,所以朝堂上本就有他的势力,因此他接手军政大权的速度实际上非常快,并且没有任何的波动,非常平稳。

  能做到这种程度,手段和威望缺一不可。

  李元徽倒是对此没有任何不快,二哥不在了,关中肯定三哥说了算。

  这是必然的。

  甚至接下来,二哥的心腹旧部也必然会被三哥所整合。

  都在预料之中。

  当热,李元徽也分到了一杯羹,原本东宫六率的六千精锐如今就在洛阳。

  李三当初还是对这些李二得到东宫嫡系精锐有所顾忌,所以以支援洛阳的名义派去了关东。但他们还没到洛阳河内战事就结束了,如今这些自然是归属去齐王府节制。

  至于这次来长安,李元徽还真就是来商议国事的。

  第二日,李元徽参加议事。

  李玄庆也正式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政和改制。

  首先是继续分割大州,刚刚被拿下的荆州一分为三,以南郡至襄阳为荆州,南阳为邓州,荆南四郡为湘州,将河内郡一分为二,为怀州,治怀县,分汲县、修武、获嘉为汲郡。

  十二卫四府,变成了十六卫。

  其中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如故,左右监门府和左右备身府改为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

  十二卫依旧是统帅卫府兵,而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及门籍。

  左右千牛卫掌侍卫及供御兵仗。以千牛备身左右执弓箭宿卫,以主仗守戎器。朝会日,领备身左右升殿列侍。

  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并非是府兵,而是募兵。

  而十二卫府也全都增加了五个折冲府,编制上扩充到了三万人.

  议事一共持续了五日,李三郎几乎是每件事好像都早有腹稿,并且有所计议,让人觉得是斟酌许久才拿出来的,很少有人能提出反对声音,或者各方面利益都照顾到了,几乎没有能反对的地方。

  而李元徽在要回到洛阳之前,也终于拟订好了洛阳霸府的所有升迁名单。

  但李玄庆在临行前却送给他一份大礼,直接在朝野引起了轩然大波。

  赐齐王卤簿仪仗,天子旌旗。

第508章 有得必有失

  建天子旌旗,几乎是可以称得上另立朝堂了。朝堂上反对声音很大,不管是太宗文皇帝旧部,还是晋王府潜邸亲信。

  但李玄庆坚持,李元徽也没拒绝,坦然受之。

  李四不是不知道这里面有坑,但他不在乎。

  三哥不外乎是想要通过这事,把他当靶子立起来,聚合关中各派。他以为按照李四的行事风格,没有那么喜欢出风头,会主动请辞。

  但没想到李四直接受了。

  这么做自然是也是有自己的考量,我不接受天子旌旗你们这些关陇豪门和元勋军头就愿意支持我吗?

  不可能。那还顾忌什么?还不如直接拿了,把大旗立起来,老子将来就是要当皇帝的。

  关中的人望不人望的,全然不必考虑。

  因为人不能既要,又要,还要。江淮武人是他的基本盘,山东士族是可以合作的对象,关陇士族现在就算是想要争取,也没有太多位置给他们。因为李元徽掌控的资源就这么多。

  而得到了天子旌旗之后,无疑对洛阳霸府是打了一剂强心针。

  洛阳鲜卑武勋、山东和中原士族这些势力自然会更加愿意为齐王府效力。

  李三在送李四出京城的时候,还笑着打趣说自己这次失策了。李四则大笑说多谢三哥的厚礼。

  兄弟两人最少明面上没有任何的芥蒂,甚至对这些谋算都全然可以诉之于口。

  但其实两人都明白,皇权代表大唐中枢,齐王是地方强藩,接下来双方的矛盾会越来越多。

  兄弟两人的情分,弥补不了两个巨大利益集团的冲突。

  不过有一点两人却能形成共识,先干死外敌,再分家业,肉烂在锅里。

  同时跟李元徽一起前往洛阳的,还有蜀王李承乾、荆王李承泰。

  这是太宗高皇后的请求,说是楚王和赵王这些宗室如今都在关东磨炼出来了,太宗已经不在了,今上必然忙于国事,所以希望齐王这个叔父帮忙管教两个儿子。

  李元徽自然是明白这极有可能是二哥临终前交代二嫂的,因此也不推脱。

  李三郎听到这事之后,却是有些恼火。

  怎么回事?这是担心他对两个侄子下手?这点信任都没有了?

  但他一想过去几年里东宫和晋王府的明争暗斗,也就不想说什么了,离得远远的也好。眼不见心不烦。

首节 上一节 324/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