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59节

  不行!

  趁着朱元璋还没彻底做决定,自己必须赶紧去宫里。

  把这封旨意给拦下来!

  甭管干点什么吧,总比当丞相好!

  嘛的,不行了!

  得赶紧去,哪怕掏出点老底子,干点什么活儿也比干丞相好!

  交代车夫一声,调转车头直接去皇宫,胡惟庸胡大老爷长长的叹了口气。

  嘛的,最终还是把自己坑了啊。

  没错!

  胡大老爷决定给自己找个活儿干了!

  在他看来,朱元璋这人就是见不得他闲着。

  因此,眼下这右丞相位不算什么。

  或者说,眼前的右丞相位仅仅只是第一波而已。

  若是自己不能给自己在朱元璋面前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干着的话,这见不得人过好日子的老匹夫,绝对会给自己一个“大惊喜”的!

  那与其等着被各种天坑位子弄得欲仙欲死,那还不如主动出击呢!

  没错,走敌人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

  先给自己安排个活儿,让你就不能让我干其他活儿了。

  不得不说,胡大老爷的思路,永远都是那么的清奇。

  至于说,能不能说服朱元璋?

  呵呵,真当胡大老爷不当丞相就一点面子没有了?

  真当胡大老爷不当丞相,就一点脑子没有了?

  说服朱元璋而已,小菜一碟!

  在心中打了一番腹稿,已经琢磨明白要怎么办的胡大老爷,这时候正好到了皇宫门口。

  当即,一个翻身下车,理了理从头到尾没换的家中常服,大步流星的就朝着宫中走去。

  他本就是宫中常客,朱元璋早就给了他一块同行宫中的腰牌。

  如今更是马上要成朱元璋的儿女亲家了,那就更不用说进宫通报之类的事儿了。

  只是简单检查一番以后,胡惟庸便迈着步子大步的谨身殿走去。

  这个时候,朱元璋十有八九都在那儿。

  果然,等到门口的内侍进去一禀告,看着出来迎接、通传的宋利,胡惟庸了然的点了点头。

  跟着宋利的脚步进去给朱元璋见完礼后,朱元璋很是热情。

  “怎么着,惟庸,你这消息倒是灵通啊!”

  “这就着急忙慌的过来谢恩了?”

  胡惟庸嘴角一扯,好悬没当场骂出声。

  呸,你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真要是老子答应了,那以后面对老子的就得是无尽的加班和不知道何时落下来的屠刀了。

  所以,这丞相打死也不能干!

  当即,胡惟庸义正言辞的拱手答道。

  “回陛下,臣今日来,只为了两件事!”

  “其一,请陛下收回成命,切莫让臣担任丞相一职。”

  “臣如今已然年迈,身体大不如前不说,精力也不如以往旺盛,承担不起丞相之责。”

  “同时,臣即将与陛下成为儿女亲家,身为准太子妃的伯父,臣的身份担任丞相的话,也过于敏感了。”

  “臣固然没有那些不该有的心思,但这天下蠢人和一叶障目的虫蟊还是挺多的。”

  “届时,难免回引起朝堂风浪!”

  “还不如,从一开始臣就拒绝这等职位!”

  朱元璋听着这话人都傻了!

  不是!

  咱是不是听错了?

  这可是丞相位啊!

  多少人一辈子连边边角角都挨不到的丞相位啊。

  伱居然拒绝?

  朱元璋这一刻整个人都迷茫了。

  他自诩对朝堂上众臣个个心里有数,大明上下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如今胡惟庸这搞法,让他弄不明白了啊。

  不过,胡大老爷的发言还没说完呢。

  “其次,今日臣来此觐见,还有一件事。”

  “臣打算自请翰林院编撰,选取能人志士,编撰一书,名为洪武大典!”

  “此书,囊括从古至今所有经史典籍、农林牧渔,为的就是让后世子孙但凡需要找什么资料,都从这一书之中找到。”

  “有这么一书在,才不枉我等追随陛下开创这汉家王朝、中原正统大明朝!”

  嘶……

  朱元璋一听这话,瞬间一个激灵,整个人都站起来。

  妈耶,这个提议,怎么咱听着,那么合适呢?

  老胡他懂咱啊!

188.第188章 有请下一位受害者

  188.

  说实在的,对于胡惟庸的拒绝,老朱虽然第一时间有些惊讶,但反应过来以后倒也没那么惊讶。

  毕竟在此之前,其实胡惟庸就已经拒绝了好些东西了。

  朱元璋虽然到现在还对胡惟庸那动辄拒绝各种“好意”的举动有些将信将疑。

  但至少,相比于其他人那天天想着往上爬的表现而言。

  无疑,胡大老爷这番举动摆明了更加的让人觉着放心呢。

  不过,胡惟庸刚刚说的那什么洪武大典,多少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啊。

  “惟庸,你刚说那东西,那什么洪武大典,咱怎么觉着就是个劳民伤财的玩意儿呢?”

  朱元璋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就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胡大老爷自然不可能让朱元璋有这样的想法。

  毕竟,他还想着靠这个职位把丞相之位推出去呢。

  “陛下,你这么想,倒也不为过。”

  “毕竟,这东西,一不能生钱,二不能生粮,却偏生耗费颇大。”

  “可实际上,这洪武大典真正的作用,在于大明的传承!”

  朱元璋眉头一簇:“大明的传承?”

  胡惟庸理所当然的点点头。

  “没错,就是大明的传承!”

  “陛下,您应该知道,其实我汉家王朝,由于暴元的关系,其实是断了很多传承的!”

  “无论是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这些文坛瑰宝,还是那些农家肥田之道、墨家的水车、耧车,兵家的战阵搏杀之道……”

  “我汉家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传承,其实在暴元这百余年的动乱之中断了不知道多少传承。”

  “甚至有不少传承,其实如今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

  “毕竟,一般的读书人,其实是看不起那些农家、墨家的,认为其是奇技淫巧、邪门歪道。”

  “可实际上,正是这些奇技淫巧,让粮食产量提高;”

  “也正是这些奇技淫巧,让农户耕种更加方便!”

  “而这些东西,其他人不在乎,只有皇家才会在乎!”

  “因为只有皇家和农户才会想着每年多产几斗粮食,其他人,不在意的!”

  朱元璋脸色有些沉凝的看着胡惟庸,涩声问道。

  “难道那些地方的知县、知府,他们就不在意?”

  “咱记得,咱可是交代过的,若是地方增产,那可是大大的政绩!”

  胡惟庸云淡风轻的摆了摆手。

  “陛下,您麾下的臣子是个什么德行,您难道不知道?”

  “固然,做好了是有政绩,可若是没做好呢?”

  “再一个,先不说用这些技术可能失败的风险,就说这投入的话,谁出钱?”

  “还有,这农家的技术也不是说挥一挥手就成了,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那么若是殚精竭虑的干到一半,人被调走了,咋办?”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但凡当官的,谁不懂这个八个字啊!”

首节 上一节 159/6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