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60节

  朱元璋闻言怅然的吸了口气。

  他不傻,更不天真!

  他知道,胡惟庸方才说的,才是官场最真实的样子。

  哪有什么为国效死啊!

  都是满肚子的算计而已。

  有好处就干,有风险就缩……

  这才是官员们最真实的模样。

  只不过,越是这样,越显得胡大老爷的“赤诚之心”啊!

  “惟庸,板荡方能识良臣啊!”

  “不过,咱还是想知道,你到底咋想的?”

  “为啥伱连丞相之位都能不要,就要干这个呢!”

  胡惟庸知道,这其实就是自己最后一关了。

  也就是所谓的“交心”环节了。

  甭管双方是不是真交心吧,但至少,这个保留环节就是留给双方说些“深层次”的东西的。

  胡惟庸沉吟片刻后,微微一笑道。

  “陛下,臣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小年轻了。”

  “如今的臣,地位、名望、身份,该有的都有了。”

  “纵使七情六欲依旧在,美食、美色臣也依旧喜欢,可要跟二十年前相比,已经少了太多冲劲儿了。”

  “臣如今因为小月儿即将成为太子妃的缘故,跟皇家可谓是彻底绑在一起了。”

  “那臣哪怕是为了自家侄女,也只能尽可能的帮着大明蒸蒸日上了!”

  “但是呢,臣又不想太累,揽权太多,索性就选了这么个谁都不干的清闲职位。”

  “如此一来,既帮到了陛下你们老朱家,也没让自己太受累,顺便,还能干点小产业!”

  朱元璋听到这儿,笑眯眯的问道。

  “哦,惟庸还打算弄点小产业?”

  “不知咱能不能打听打听?”

  胡惟庸其实也没准备瞒着,或者说,他所谓的新事业,同样也是甩出来转移老朱注意力的。

  “这没什么不能说的,臣打算办个报刊,待会儿还要劳烦陛下提个字!”

  “就叫大明周报就好了!”

  “这玩意儿的作用呢,跟咱们朝廷的邸报差不多,都是把朝廷的政策、大事传播出去。”

  “只不过啊,朝廷的邸报是官员看的,而且过于严肃。”

  “但臣的大明周报就不一样了,全篇大白话,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语,解读朝堂上的政策。”

  “到时候,只要有这么一张报纸,一个念过几年私塾认识字的书生,就能把大明的政策说得明明白白。”

  “而百姓只要明白了,那自然就知道,他们县里边编造的那些苛捐杂税,其实都是扯淡了。”

  “更别说上面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信息,若是聪明人的话,还能从上面得到别的信息发个家呢!”

  “陛下,觉着这主意咋样?”

  朱元璋听到这,还真有点惊讶。

  不说其他的,光是眼下说出来的这些作用,就值得朱元璋不仅题字,还要鼓励胡惟庸大力做了。

  没别的,就冲着能让老百姓知道皇帝颁布了什么好政策,不让当地的土豪劣绅糊弄住这些百姓,都值了。

  最后,朱元璋终究还是同意了胡惟庸的申请,让其拿下了这个翰林院编撰。

  干的,其实就是编撰洪武大典并且大明周报的事!

  而同时,丞相之位,看来只能另择他人了啊。

  至此,胡大老爷也终于松了口气。

  太好了,有请下一位受害者!

  随后,朱元璋邀请胡大老爷留下来吃午饭,皇宫收获了很多土豆,正好可以吃土豆宴。

189.第189章 终于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

  189.

  对于胡大老爷来说,只要不让他当丞相、当苦力,那皇宫就是个蹭吃蹭喝、聊天侃大山的好地方。

  这不,明明是土豆宴。

  可胡大老爷这个上辈子从小吃到大的“惯犯”,却吃得比谁都香。

  娘的!

  这御厨多少还是有点本事在的啊。

  瞧瞧这才第一季大规模产出呢,就琢磨出这么多菜来了。

  炖煮煎炸,各种配料,主料辅材全搭配……

  好家伙,真就主打一个花心思呗。

  而对于胡大老爷这种上辈子哪怕花钱也吃不到某些好东西的“贫民”来说,眼下的大明,简直美食天堂。

  尤其是这皇宫之中,主打一个你敢说他就敢弄。

  啥玩意儿御膳房弄不到啊。

  只要你胡大老爷说那玩意儿好吃,自然会有内侍负责通知徒子徒孙赶紧弄来。

  而随着胡大老爷“提点”出来的美食越来越多,他这方面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高。

  怕是这时候胡大老爷说老虎肉不错,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叫人弄几头老虎过来尝尝咸淡。

  至于说保护动物?

  呵呵,这年头特么的连人命都不值钱,谁还有空保护动物啊。

  正是在这种不计成本、苦心钻研的氛围下,御膳房的水平那叫一天一个样啊!

  这不,作为资深美食爱好者,没啥别的爱好,就想着吃点好吃的胡大老爷,简直不要太开心啊。

  而看着胡大老爷吃的这么开心,连朱元璋都胃口变好了不少。

  君臣二人坐在饭桌上,跟老友一般,一边大口吃喝,一边笑呵呵的聊着各种乱七八糟的话题。

  若是有人再次,怕是得羡慕得眼泪从嘴边流出来。

  可伺候在一旁的宋利,却是已经见怪不怪了。

  陛下有几个旧友,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嘛。

  何况胡大人还是陛下的儿女亲家呢,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而等到胡大老爷吃饱喝足,美滋滋的离开皇宫后,朱元璋一改刚刚笑容满面的模样,怅然的看着堆得老高的御案道。

  “唉,惟庸不肯当丞相,那咱找谁当呢?”

  “娘的,烦死了!”

  宋利听着朱元璋骂娘却毫无波动。

  毕竟,自家主子什么出身,他难道不知道?

  骂娘算什么,早些年自己抄刀子砍人的事儿也没少干好吧。

  朱元璋纯粹就是在自言自语的吐槽而已,并不需要宋利帮着出主意。

  这种涉及到丞相之位归属的问题上,谁说其实都没啥用。

  朱元璋干脆走出谨身殿,坐在前边的台阶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掰着手指头开始琢磨起接任人选来。

  胡惟庸不干了,杨宪倒台了,李善长已经在任上了。

  那接任的人选,至少不能比他们这几个差太多吧?

  不然,贸然选个人上来,怕是还不够他心烦的。

  而按照资历、官职、能力、名声等多个维度掰着手指头一算。

  得,唯一一个有资格的就是汪广洋了。

  一想到汪广洋这人,朱元璋多少有些不得劲儿。

  怎么说呢?

  这人论出身的话,是自朱元璋起兵的时候就跟在身旁的老臣子;

  一路走来,那也算得上有能力有功绩的,不然也不会受封忠勤伯、

  从受封的爵位就能看出,这是典型的信重之人。

  而实际上呢,汪广洋出身江苏,还是元末时期的进士。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那都是人拿手好戏。

  可以说,他是朱元璋起兵之时少有的“正统”文人。

  毕竟,哪怕是在元末,能考到进士的,也都不是一般人啊。

  偏生,汪广洋不仅这些文人基本功娴熟得很,在处理政务、机要上,同样非常拿手。

  就这样,在朱元璋麾下汪广洋一路平步青云。

  但是……汪广洋有一个非常非常令朱元璋不满意的地方。

  那便是,这老家伙是个妥妥的混子。

  没错,这厮实际上乃是洪武年间天字第一号混子。

  而且这厮还跟胡大老爷的躺平不一样。

首节 上一节 160/6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