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第501节
在河南、山东两地,有很多的黄河古道,被命名为贾鲁河,这就足以表明他在治水方面的能力。
只不过贾鲁这个名字,自己为什么没听说过?
他没有在大明的官员序列中吗?
朱瀚对周古山询问道:“贾鲁在哪?”
周古山立刻道:“他辞官了,当年他在濠州被您和陛下打败后,他就心灰意冷,选择辞官了,他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对他颇为爱戴,当年战败后百姓为了保护他,故而向您和陛下隐藏了他的行踪,去年我到濠州做生意,贾鲁大人生病了,我感慨他的品行,故而将其接到杭城,为其治病。”
说完以后,周古山赶忙解释到:“殿下,请您放心,我除了对他家资助些许,找大夫帮他治病,其他再无任何瓜葛,请殿下您明察。”
“贾鲁为官一任,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就算你和他有瓜葛又能如何?”
朱瀚看了眼周古山,笑着说道:“你不要觉得,他是前朝的官,我们就会惩罚他,他能为百姓做实事,那我们就是一路人,为什么要惩戒他呢?这样的官员,就算放在大明,也有很多人不及他啊。”
提到贾鲁,朱瀚也没兴趣去看周古山给自己寻来的大洋马了,对他说道:“他在哪,带我去见见他,能让百姓自发的保护他,这种官员值得留名青史。”
“英王殿下您果然有大胸怀,大明亦如此。”
周古山感动不已,带着朱瀚去见贾鲁。
贾鲁什么时候去世的,朱瀚并不知晓,应该是身体有疾病的缘故,朱瀚见到贾鲁的时候,他还有些病态的虚弱,见到周古山他眼前一亮,想要感谢他,但看到走在周古山身边的人,身上有一种贵气,贾鲁也就把他感激的话咽了回去。
他是元朝大臣,万一被人追旧账,周古山会受到牵连的。
“老爷子,您看我带谁来了?”周古山却是很兴奋,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贾鲁身边,对他说道:“老爷子,咱大明的英王殿下,知道您在杭城驻足,特地前来看您。”
“贾大人好,朱瀚在此拜见。”
说完,朱瀚面对惊愕的贾鲁,俯身就拜。
朱瀚的态度,把贾鲁吓了一跳,赶紧站起来:“使不得、使不得,英王殿下您万金之躯,我不过是一罪臣。”
“贾大人治水疏河,功在千秋,为何使不得?”
朱瀚看着贾鲁,真诚的说道:“朱瀚这一拜,是替黄河百姓为大人拜,您受得。”
提到治理黄河,贾鲁的神态立刻像是变了一个人,感慨的说道:“黄河传承了我华夏千年文明,却因我等没有尽心保护变成了危害,我等治水,不过是弥补前人罪孽。”
抿了抿嘴唇,后面的话贾鲁还是咽了下去。
其实,贾鲁更想说的是,如果没有战乱,现在的黄河他已经治理好了,可惜……这些话他不能说,毕竟当初挑起天下战乱的人,有眼前这位的‘功劳’。
朱瀚倒是头一回听到这种说法。
往常,别人说道黄河的危害,总是用神明之说。
说什么天怒人怨之类的,可说是前人罪孽,这还是第一次听到。
朱瀚询问道:“贾大人,你说的是不是唐宋时期,在黄河两岸侵占滩涂种田之事?”
贾鲁眼前一亮,仿佛看到知己一般:“英王殿下也如此认为?”
“自然。”
见朱瀚要和贾鲁聊天,周古山立刻搬了个椅子让朱瀚坐下,朱瀚坐下后对贾鲁说道:“哪有什么天怒人怨,只是我们不在意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黄河孕育了我华夏文明,在宋之前,我华夏重心再北,人口亦是如此,黄河滩涂都是良田,只用来稳固河堤的确有些浪费,所以就肆意开垦,导致如今黄河水道一变再变。”
贾鲁听完朱瀚的讲解,激动地不得了。
知己!
知己啊!
贾鲁看到有人认同他的观点,身上的病态也消失不少,整个人的精神也振奋起来,然后就开始和朱瀚探讨关于治理黄河的问题。
在朱瀚看来,后世让黄河从山东入海,是非常正确的抉择,他提出这个观点后,贾鲁却摇摇头,表示不赞成。
朱瀚笑呵呵的询问道:“怎么,贾大人认为我提的建议不好?”
贾鲁摇摇头:“殿下,非是不好,而是花费太大,国库恐怕难以维持。”
“有何难?”
朱瀚看着贾鲁,对他说道:“黄河是我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即便倾全国之力也要将其治理好,治水疏河功在千秋,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
贾鲁看出朱瀚说话时的真诚,眼睛中闪烁着亮光,可惜很快就黯淡下去。
自己不过是前朝的官而已,现在改朝换代,自己又怎能去治河?
朱瀚却对贾鲁说道:“贾大人,您是治河专家,黄河在您的治理下不再汹涌肆虐,不知您是否愿意再次挂帅出征,为我大明打造出一条造福百姓的母亲河?”
“我、我……”
贾鲁有些语噎,他想,但又觉得不可能:“英王殿下,我不过是一罪臣,侥幸逃过惩处,再说我如今身体不适,恐无法再治理黄河了。”
“什么罪臣?我听周老板说了,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两袖清风却又爱戴百姓,百姓对您也非常信服,如此官员自当名垂青史,而不是郁郁而终。”
说完,朱瀚站起来,再次向贾鲁鞠躬:“贾大人,我很真诚的邀请你出山治河,也希望您能带出一些衣钵子弟,将您的经验传递下去,治理黄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即便现在治理好了,也不是高枕无忧,以后治理黄河要常态化,决不能让这条承载了我炎黄千年的河成为危害。”
子啊一旁的周古山也对贾鲁劝说道:“老爷子,英王殿下说了,您受百姓爱戴,是和大明站在一起的,他非常欢迎您的加入,您就听英王殿下的吧,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您在家著书《河平策》,心中也有所遗憾吧?就算是为了百姓,您出山又有何妨?”
“这……”
贾鲁老脸一红。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贾鲁站起来,整理好衣衫,对朱瀚躬身道:“罪臣贾鲁,愿以戴罪之身,为大明治河。”
朱瀚上前两步,把贾鲁搀扶起来,很认真的对贾鲁说道:“贾大人,您不是为大明治河,而是为百姓治河,为天下治河,此等功勋皆您一人,您哪有什么罪责呢?您治理黄河之功,理应名留青史,为子孙后代所瞻仰啊。”
贾鲁听到朱瀚的话,感激的老泪纵横,心中暗暗发誓,就算拼了命,也要把黄河水治理好。
在安抚好贾鲁后,朱瀚立刻给朱元璋写奏折,告知他贾鲁的功绩,并且建议朱元璋继续采纳贾鲁治河建议,同时把自己对黄河由山东入海的想法写在奏折中,然后让人快马加鞭,送给朱元璋。
做完这些事后,朱瀚又把周忠华喊过来,让他派医官照顾好贾鲁,他的生活用度,由官府进行管理,务必要让贾鲁生活上不出现任何问题。
周忠华也听说过贾鲁的名字,知道他治河的能力,只是现在的周忠华有些反感周古山。
自己治下竟然藏了这么一尊大神,你周古山竟然不告诉我?这不是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吗?以后万一有人说我‘识人不明’‘压迫忠良’的罪名怎么办?
不过,周忠华也只能在心中抱怨几句,周古山是朱瀚名义上的‘岳父’,再怎么样也算是个皇家外戚,只要他不作奸犯科,自己又能怪罪他什么呢?
等朱瀚处理好手头的事情后,晚上自然由周古山安排,周古山自然不会拒绝,他早想招待朱瀚了,现在终于有了机会。
那还等什么?
直接把海外美人安排上!
第340章 蓝玉,大明版李云龙
周古山为了讨好朱瀚,从海外找来了三百美人,这个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秘密。
很多人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对周古山嗤之以鼻,而是非常期待。
至于原因,也非常简单……周古山找来了三百美人,不可能都属于朱瀚的,朱瀚把他感兴趣的美人挑走,剩下的周古山也不可能自己独享,肯定要分出来的嘛。
朱瀚喜欢海外美人,上行下效,很多人也喜欢上了海外美女,而且海外人口的贩卖并不违反大明律法,所以这也算是一份生意。
周古山做的还算好的,有不少商人也在做人口生意。
比如南洋的昆仑奴,就很受追捧,他们身高体胖,干活是一把好手,南洋的女子比较温柔,做事比较细腻,买下来做丫鬟、仆奴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当然,其中也会有流血的事情发生,但朱瀚和朱元璋都没打算去追责,他们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这只是针对海外的人口,可如果有人敢在大明本土去拐卖人口,贩卖汉人,那就是罪无可恕。
抓住人贩子,直接剥皮充草点天灯,连最恐怖的凌迟都可以用上。
贩卖海外人口可以,但汉人绝对不行,这是朱瀚的逆鳞!
所以,有不少商人做起了远洋贩卖人口的生意,从海外抓来了人口,直接送到大明本土,哪里需要人就送到哪里去,借此赚一大笔钱。
这些都是在朱瀚的默许下进行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肆无忌惮。
周古山家大业大,看不上贩卖人口的生意,他只是挑选一些美人,只要让朱瀚开心就好。
看到没,主要是让朱瀚开心。
周古山晚上设宴,自然把他精挑细选的美女送来让朱瀚品鉴,朱瀚只挑了两个,一个是印度的公主,另外一个是倭岛的美人,他们都是黄皮肤不假,但条顺盘靓,尤其是那位印度的公主,一双灰色的大眼睛,特别勾人。
至于倭岛的那位美人,比较清冷,也不爱笑,眉宇间时不时的蹙起,虽然看上去不过十八岁,但却有一种‘未亡人’的忧愁,特别想让人狠狠地怜惜,她不是不会笑,只是那种柔弱、无依无靠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
最重要的是,她们两个的汉语说的很流畅,这也是朱瀚愿意挑选她们两个的原因。
“老周,做的不错。”
朱瀚此时也放下了他的虚假外衣,对周古山伸出大拇指:“她们两个归我了,剩下的你看这处理就是,不过都要是正经生意,你不要搞利益输送那一套,谁愿意买就买,如果有人想强取豪夺,你告诉我我去收拾他们。”
“请殿下放心,我省得。”
周古山怀里也搂了一个,这也算是四大铁中的一铁了。
不过,周古山这个当岳父的,带着朱瀚这个名义上的‘女婿’找女人,也挺刺激的。
晚上吃吃喝喝,好不热闹,最后朱瀚带着两个美人一同离开,直到第二天早上……朱瀚都还不知道她们的名字。
朱瀚睡到日上三竿,感觉怀里有动静这才睁开眼睛,那位印度的公主就像是小猫一般,蜷缩在朱瀚怀里,看着她干涸在脸上的眼泪和眉宇间透露出来的幸福,可见她昨晚很开心。
另外一位……也是一样。
等她们醒来以后,朱瀚才知道了她们的名字,一个叫卡琳娜,一个叫坂井水泉。
“来,叫爸爸。”
卡琳娜看着朱瀚,瞪大了她迷人的大眼睛:“爸爸!”
“……”
好无趣。
朱瀚看了眼旁边的坂井水泉,她似乎知道朱瀚让她喊的是什么意思,很羞赧的低下头,像小猫一般的嗫嚅:“爸、爸爸……”
阿西吧……
朱瀚觉得,他有必要找一位高丽美人,这样倭岛和高丽就凑成一个系列了。
完成任务后,朱瀚也没有继续在杭城呆着,只是让周古山准备了一辆马车,带着贾鲁一同回应天。
……
在罗马,拜占庭王都外,战争也已经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
王保保看着城外的大明军队,脸色是如丧考妣。
大明的军队没有立刻进攻,而是采取了土工作业的方式,在城外挖掘地道。
王保保为了对抗大明的火炮,他只是在射程上进行了超越,其他的地方都属于完全落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