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第502节
比如现在,蓝玉在城墙下进行土工作业,为的就是打破射程上的弱势地位,王保保的火炮架在城墙上,可城墙又能有多大?他能移动多少?
打个比方,王保保为应对大明的火炮威胁,自己研发的火炮能射五千步远,可大明的前沿阵地在四千步的距离,王保保就打不到了,如果大明的前沿阵地达到三千步,那不好意思,大明的火炮就可以拉上来对着城墙轰了。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大明那么轻易的进行坑道作业,出城野战不行,只能靠城墙上的火炮轰。
但大明的坑道挖的特别有章法,呈S型,而且把挖出来的浮土填在了坑道两侧,现在的炮弹还不是后世的开花弹,一个大铁球造成的杀伤力有限,再有浮土提供的缓冲,除非炮弹砸在坑道内,否则对大明将士的威胁几乎为零。
另外,火药和炮弹的不足也让王保保不能火炮洗地般的解决大明的坑道作业,用炮火阻止大明坑道作业就像是大炮打蚊子,得看运气,再说拜占庭王都不是只有一面城墙,他们有四面,如果明军在四面同时进行坑道作业,王保保得有多少火炮才够造的?
城墙上的王保保咬紧牙关,难受的看着城墙下正在挖掘坑道的明军将士,大明将士不疾不徐,只是挖坑道也不着急进攻,遇到危险他们就躲在坑道里,王保保没有一点办法,而且他也知道,如果再不阻止大明军士的坑道作业,这对于他来说就是在慢性死亡。
帖木儿在旁边说道:“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反击,强有力的反击!”
可如何反击,用什么办法,帖木儿却说不出来。
“你如果真有办法,你倒是上啊!”
王保保气的脑仁疼,但却没有解决的办法,思考良久后,王保保终于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投石车,用投石车!火炮不行,但投石车可以,召集城中工匠,让他们造投石车!”
大型投石车,放在城墙上,居高临下倒也可以投出三千步,在石头上泼上火油点燃,也够大明军士喝一壶的。
“投石车?好主意!”
帖木儿也认为王保保的主意不错,立刻说道:“我这就去!”
很快,帖木儿就返回来,他对王保保道:“找到工匠了,但……他们会造的很慢,城中没有合适的木材。”
“……”
王保保刚想说把他的王宫拆了,但想想不能这么作。
倒不是王保保舍不得王宫,而是因为王宫是权力的标志,万一把王宫拆了,其他人怎么想?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他们,如今他们已经艰难到拆王宫了?这种事除了打击士气,没有丁点作用。
王保保说道:“用铁,铁难道还不行?非得用木头吗?让他们多动脑子想办法!他们是工匠,难道怎么做还要让我去教他们吗?”
“……”
帖木儿还是第一次见到王保保如此愤怒,他愣了一下,然后说到:“是,我这就去安排!”
王保保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一直看向城外,忽然……王保保意识到,就算把投石车造出来了也没什么意义,他们造的再快,也没有大明的坑道作业做的快啊。
刚刚和帖木儿还在说话的时候,王保保因为情绪焦躁,还发了一句火,但想到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后,王保保反而放松下来。
成王败寇,成王败寇啊!
王保保拍打着城墙,他不想再在城墙上呆着了,于是他没有任何安排,转身从城墙上离开。
等到炮火轰鸣时,就是他的祭日。
王保保已经决定,他会随着这座城市的毁灭而死亡。
此时的王保保,只想回到王宫,去见奇皇太后和自己的孩子……当然,王保保也想到了赵敏,如果此时赵敏也在就好了,也不知道她在大明生活的怎么样。
……
现在也就是朱瀚没有在阵地前线,如果他在的话,也会对蓝玉的坑道作业大家夸赞。
这特娘的不就是大明版的李云龙吗?当年李云龙打山崎大队的时候,也用了土工作业的方式,挖掘坑道缩短了进攻距离,而蓝玉则是用坑道作业规避王保保的炮火,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火炮拉到坑道中,对城墙进行炮击。
蓝玉这小子,还真是有点鬼才的。
“哈哈哈,不服不行,真的不服不行。”
张定边没想到,蓝玉只用一招坑道作战,就解决了炮火射程带来的困难,这让张定边对蓝玉非常佩服:“英王和陛下派蓝将军来印度,我就猜测你不是等闲之辈,之前你没有出手,现在你一出招我就看出你的水平了,比我和老周都强!”
“……”
虽然张定边说的真情实感,但蓝玉听到后,怎么都觉得张定边是在骂人。
现在才看到自己的能力,这不是在说之前自己的武艺在张定边面前不值一提?
“这个夯货!”
蓝玉懒得和张定边计较这些,蒙元覆灭在即,只要俘虏了王保保,蓝玉就算是完美的完成了既定目标。
只是有点可惜,打完仗就得回去了啊。
蓝玉虽然很想家,但他更愿意在战场上,他就是不知道这次回去后,朱瀚和朱元璋还会给他安排什么作战任务。
想到作战任务,蓝玉就不由得想到了率领一千四百辎重营的军士,灭掉阿拉贡王国的张松年,这小子灭了一个国家……如果张松年没这么作,蓝玉就能在灭掉王保保以后继续西进,去找佩德罗四世的麻烦,可现在佩德罗四世都被送回印度坐监狱去了,瓦卢瓦王朝的国王又没什么骨气,蓝玉想想也只能作罢。
坑道作业是蓝玉先提出来的,用到战场上以后发现坑道作业的办法不错,张定边和周步莘页照着葫芦画瓢,在其他两面城墙下开始挖掘坑道,但蓝玉还是提醒张定边:“如果有生擒王保保的机会就生擒,别杀死他。”
“我知道,知道。”
张定边指了指头顶,“咱英王殿下的大舅哥,咱不能让英王殿下后院起火不是?”
“哼!什么后院起火?英王殿下太心软,要我说,干脆杀了了事,咱英王殿下又不是没见过女人,她……她不过是早跟了英王而已。”
蓝玉冷哼一声,显然是对赵敏非常不满。
觉得赵敏是抓住了朱瀚护犊子的软肋,给朱瀚找麻烦。
如果不是考虑到朱瀚的性格,蓝玉一定把王保保切成片!
张定边和蓝玉的想法差不多,都觉得朱瀚心太软,可越是如此,他们就越愿意给朱瀚卖命,谁不想有一个护犊子的带头大哥呢?
想了想,张定边询问道:“要不,咱派个使者过去?让他去给王保保传话,告诉他如果他投降,可以保他性命?”
如果只是保他性命,王保保有何至于坚持到现在?
命对王保保来说,没什么意义。
但是,张定边的提议不无道理,蓝玉对张定边说道:“把抓住的使臣喊过来一个吧,让他回去给王保保传递消息,如果他同意就把城门打开自己走出来投降,如果他不同意,咱就攻城!打破他的城池!”
“也行。”
……
王保保回到王宫中,意兴阑珊,没和奇皇太后说话,也没有脱衣服,躺在床上就开始睡觉。
他太累了。
奇皇太后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看着疲惫的王保保,她也没有去打扰,而是给他找了个毛毯,给王保保盖上,然后就蹑手蹑脚的从房间里退出来,她已经预感到西元要完,现在留给他们的不过是苟延残喘的时间。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想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明军,奇皇太后对王保保就越是感激。
如果不是王保保,大元早就没了,他们也不会苟延残喘到现在……
只是,就这么没了,好不甘心啊。
就算平庸的活着,奇皇太后也不想现在就死,她还有孩子,还有王保保呢,有他们在,就算是平凡的日子,奇皇太后过的也会很舒心。
当然,这只是奇皇太后向往的生活而已。
第341章 朱元璋再放权!
奇皇太后自从跟了王保保,才有了一点被人照顾的感觉,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只能暗通款曲,就算所有人都知道,可在窗户纸还没有戳破之前,他们只能是地下恋人。
但是,这也足够了……只是现在就共赴黄泉,好不甘心。
奇皇太后思绪不断地乱飞,她脑海中出现了无数的幻想,每一种都是和王保保有幸福美满的结局。
可惜,梦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奇皇太后没有等来她想要的结果,却等来了派出去的使臣,使臣已经被大明俘虏,现在是来传递消息的。
“太后娘娘,微臣此次回来,是大明的将军蓝玉放我回来,给太师送消息的。”
使臣鼻青脸肿,也不知道是在被俘虏的时候打的,还是在回来的路上自己打的,毕竟装可怜一点儿,看起来更有说服力。
奇皇太后直接询问道:“他们让你回来,让你送什么消息?”
“蓝玉说,只要太师投降,您和您的孩子,太师的性命……都可以保全。”
使臣弓着腰,对奇皇太后说道:“蓝玉说,他之所以愿意网开一面,是因为朱瀚。”
朱瀚,又是朱瀚。
奇皇太后对朱瀚没有一点儿的好感。
她觉得如果不是朱瀚,大明根本不可能成气候,她们也不用不远万里的迁徙到这里。
可是,现在奇皇太后又恨不起来朱瀚,毕竟能让大明将士对他们网开一面,是因为朱瀚,奇皇太后不是笨人,她能想明白,大明的将领之所以看在朱瀚的面子上放他们生路,是因为王保保的妹妹此时跟在朱瀚的身边。
奇皇太后不想死,她想活着。
可是,应该怎么去说服王保保呢?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王保保如果愿意投降,也不至于等到今天。
思来想去,奇皇太后还是想先去和王保保谈一谈。
……
应天府,皇宫。
“七五,你小子净会给咱找事。”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他现在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多的都有些处理不过来了。
而且,朱元璋现在处理的都是大事,根本没有小事,如今朱瀚去了趟杭城,原本以为他就是去看美人的,谁知道又给自己拉来了一个叫贾鲁的人,说是要治理黄河。
黄河水患的事情,朱元璋不是不知道,元末造成的民不聊生,黄河水患也占了一部分原因,但现在黄河通过贾鲁的治理,已经好了不少,也没有再发水对周围百姓造成损害,难道就不能往后拖拖吗?
“哥,我也想拖一下,但我们拖得,他贾鲁拖不得,他已经六十多岁,而且身体还有些小毛病,这么一位治水大家,已经浪费了很多年,如果再浪费下去,这是咱们大明的损失啊。”
朱瀚也很无奈,对朱元璋说道:“据我所知,贾鲁在河南、山东、淮北三地威望很高,他能带领百姓治河,这未必不是一桩好事,正好也向北方人展现出我大明一心为民的决心,也让他们知道我大明对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向来是敞开大门的。”
朱元璋认同朱瀚说的话,可他也有自己的担心:“我们一开始制定的国策,就没有征召百姓无偿做工这一说,招募他们是要花钱的,倭岛的银矿开发,咱大明如今不缺钱,但是……钱过多的流入到市场,百姓手里的钱会越来越不值钱,到时候百姓怨声载道怎么办?”
百姓有了钱,他们会干什么?一是把钱存上,二是改善家庭生活,如今大明的生产力,跟不上两亿百姓的花费啊。
朱元璋之所以会有这种担心,也是因为朱瀚的缘故,朱瀚给了朱元璋一本书,里面详细的阐述了《货币战争》可能会产生的影响,钱多的话势必会造成贬值,到最后如果不是国库承担,就是百姓承担这个压力。
朱瀚对此倒是有自己的看法,对朱元璋说道:“哥,咱百姓最重要的是衣食住行,让每一位百姓拥有土地,就解决了他们吃饭的问题;我们不妨再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住!我们给百姓盖房子,让他们搬进新家,给钱财找一个可以储存的渠道,这房产就是很好的一个流入地。”
朱元璋听到朱瀚的话,顿时来了兴趣:“你给咱详细的说说?”
朱瀚对朱元璋解释道:“之前和哥你说过,让各地各级官府成立自己的商行吗?先让他们去做城市建设,给百姓盖房子,比如说盖一个房子需要一百银币,他们不需要一下子就把钱缴清,可以分成十年进行缴纳,然后他们把每年交的钱放在钱庄中,我们再把钱庄里的钱拿出来让各级官府去搞建设,由此形成一个闭环。”
朱瀚的方法,和后世金融危机时的‘救市’方法差不多,不过朱瀚比较良心,他没有给百姓要利息,而且让他们把钱财分批次还清。
“哥,我初步算过,就拿治河这件事来说,百姓除了种田,他们每年通过做工,可以赚得二十枚银币左右,每年拿出来一半的银币去盖房子,剩下的去改善他们的生活,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货币不被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