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163节

  赵柽不知晓道君皇帝是从战报上得知这个消息,还是蒋猷偷偷送信回宫,蜻蜓点水般道:“劳爹爹挂念,只是小伤并不碍事,眼下已经痊愈了。”

  道君皇帝看了他一眼,神色间微微露出思索,但随后不着痕迹地掩盖下去,他心中有些疑惑,这说法似乎不是二哥儿的风格,这个儿子可是惯来都喜夸大其词,讨要好处,以退为进的,眼下怎么竟然变了性子一般。

  他稍稍沉默了几息,道:“朕想过了,这次你不但讨贼有功,还为朝廷缴得贼脏百万两,朕就从这些银子里拿出十万两赏赐与你吧。”

  赵柽闻言忙道:“孩儿不要银子,连带着那些珠宝玉器都是孝敬给爹爹的,孩儿也不要。”

  道君皇帝看他,脸上隐去了所有表情,淡淡道:“二哥儿,你不要钱吗?”

  赵柽道:“孩儿不要钱,几次征剿王庆,国库损耗极大,这些银子正好补充国库,而且爹爹的艮岳还没有建完,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孩儿日常花度极少,不用这些。”

  道君皇帝开始仔细看赵柽,皇子里顶属赵柽和赵楷俊朗,气度超凡,风姿翩翩。

  可赵柽像郑皇后多些,更为俊美,赵楷却像他多一些,有儒雅气质。

  道君皇帝看了赵柽半晌,表情逐渐变化,微笑道:“二哥儿还是有心了。”

  说完之后,他重新提起笔,眼睛看向御案上的诏旨。

  赵柽以为那诏旨只写了一半,但此刻在下面看去,道君皇帝似乎只是填上了两个字,随后便再次放下笔,一张诏旨仿佛已经写完。

  随后,道君皇帝道:“二哥儿,收复淮西乃是大功,你虽然不要金银,可官职也再难升,毕竟要顾及朝上的言语,不过……朕会为你迁一道王爵。”

  迁王爵?这却是赵柽没想到的。

  金银钱财其实道君皇帝有些舍不得,毕竟就像他所说,国库如今不盈,道君皇帝自家还要用钱,虽然刚才开口赏赐十万两,但那绝对不是心甘情愿的。

  至于升官更是不可能了,到他这个位置,几乎已经升无可升。

  一等国亲王,爵位已经到顶。

  至于阶官,道君皇帝政和二年,改三师为三公,他阶太傅,赵楷也是阶太傅,这寄禄阶官也已是到顶,自然这三师改三公后,并不是皇帝老师的意思了。

  既然阶官到顶,什么开府仪同三司之类,便再无意义。

  至于差遣的话,也就是职事官,他提举侍卫亲军司,武职到顶,想要转文职,那就只有宰相副宰相,还有枢密使了。

  大宋的枢密使与前朝不同,前几朝的枢密使都是武职,但大宋建国后把枢密给改成了文职。

  参知政事之类的副宰相是不可能,一等国亲王不可能任副职,至于同平章事,左右仆射,少宰太宰什么的那就有点儿戏了,想想也不会让他主宰中枢的。

  至于领枢密院事,就是枢密使,这个除非是道君皇帝脑袋抽了才会给他,其实就算是脑袋抽了估计也给不出去,哪怕他功勋滔天,但估摸着满朝文武没一个会同意。

  所以,爵位,阶官,职官,都已经到顶,至于贴官学士之类的没意义,他此刻已经升无可升。

  本来赵柽琢磨道君皇帝会给他个勋官,毕竟他这次立的乃是军功,大宋的勋官并没有实际的用途,只是个荣誉头衔,并不会加大他的权利,所以给他勋官应该无碍。

  勋官十二转,一转高一转,第十二转乃是上柱国,他估计道君皇帝会封他个上柱国,可是道君皇帝竟然出人意料的要迁他的王爵。

  其实这事儿倒也常见,赵楷原本封嘉王,后来进封郓王,就是迁王爵。

  眼下所有皇子之中,只有他是国字亲王,封号齐。

  事实上赵楷的嘉王变郓王是进封,并不算迁,毕竟郓字才算有了州属,但一等亲王就是一等亲王,并不因为州国之分就有更多的食邑和权利,只是名头听起来更大而已。

  大宋每一朝的国字亲王都不多,这一朝就赵柽一个,与郑氏封后有关,毕竟是嫡次子。

  往上追溯,哲宗无子,神宗时封了两个国字亲王,一个燕王一个越王。

  但这个国字亲王封号其实与皇位无关,哲宗皇帝当年是延安郡王立的太子,而道君皇帝则是端王继承的皇位,所以大抵就是个名头,只不过赵柽好奇,他已经是齐王,道君皇帝还能给他迁出个什么王来?

  齐王的名号已经很大了,单字的国亲王里,齐王是排在前面的。

  单字国亲王,历来以晋、秦、齐、楚,这四个封号为尊,就是往下到郡王、国公封号,也以带此四字为尊崇。

  晋、秦、齐、楚,当年太宗皇帝曾封过晋王,所以避讳的话,不可能给他迁封晋王。

  不迁晋王,那就是……

  赵柽想到这里,不由心中一动,抬头望向了道君皇帝。

第278章 秦王!

  道君皇帝看着赵柽,双目中露出炯炯光芒,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一字一顿道:“二哥儿,朕与你迁封秦王!”

  秦王!

  赵柽心头一震,果然是秦王!

  虽然大宋的国字王与能否继承皇位毫无关系,但这个秦王……

  还是那句话,单字亲王四种最尊。

  晋王、秦王、齐王、楚王!

  晋王因为在历史朝代里登极为帝的最多,所以排第一。

  但大宋自太宗后再不可能封晋王,因为太宗皇帝兄终弟及之前,封的就是晋王。

  而秦王,这个秦王!

  怕不是世人一听到秦王,想到的就是李世民吧!

  秦王李世民,玄武门李世民,贞观皇帝李世民,天可汗李世民!

  秦王能在单字王里排第二位,除了因为大秦帝国一统天下,强大无匹,借其国号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极之前封号秦王!

  虽然大宋封什么王与最终继承皇位无关,但这个秦王,还是声名有些大了。

  因秦得名,因唐而响,因玄武门之事被市井传唱,因天可汗为世人津津乐道。

  这个秦王,这个秦王,这是要将他放在火上烤啊!

  道君皇帝看着赵柽,赵柽也在看着道君皇帝。

  还真是步步紧逼,赵柽心中暗想,这怕是没从蒋猷口中得出什么有用消息,所以亲自下场了。

  赵柽心念飞转,好一招投石问路。

  道君皇帝的这种试探,不可谓不高明,虽然大宋封什么王号与皇位无关,但这秦王又岂能不让人联想些什么?

  似乎无关,又似乎有关。

  试探再试探,除了投石问路,居然还有离间!

  他一但受封了秦王,便将与太子赵桓彻底走向决裂!

  齐王楚王都好说,秦王晋王必然会让人想到许多事情。

  赵桓不会联想吗?

  不说赵桓,不说朝堂百官,就是民间百姓,许多怕也会联想,都不必读书识字,只要听过说书,甚至说书都不用听,也会想起些什么。

  此刻距离唐时并不算远!

  民间还有许多唐时的传说,口耳相传!

  道君皇帝看着赵柽沉默不语,道:“吾儿为何不言,莫非对朕的封赏不满?”

  赵柽再度站起身,冲道君皇帝礼道:“孩儿谢过爹爹封赏,孩儿很满意!”

  既然你老人家出招了,那我接着就是,推辞不肯反而是心怀鬼胎,不想到李世民,不想到玄武门兵变,不想到那张龙椅,又为何要推辞?

  秦王就秦王!

  “嗯?”道君皇帝闻言点了点头,道:“朕的诏旨已经拟好,吾儿可以退下了,待来日宣告天下,吾儿迁封秦王!”

  赵柽再一礼,却没有抬腿,而是有些期艾地道:“爹爹,孩儿有一事请求。”

  “二哥儿还有何事?”道君皇帝道,语气有些淡薄。

  赵柽愁眉苦脸地道:“爹爹,孩儿请辞!”

  道君皇帝闻言,眉头一皱:“二哥儿请甚么辞?”

  赵柽道:“孩儿请辞侍卫亲军司提举,请辞陇右都护府都护,请辞群牧司提举。”

  道君皇帝声音冷下来:“二哥儿这是何意?”

  赵柽道:“孩儿自从入朝以来,走陇右,出渤海,南下讨贼王庆,次次危机,九死一生!”

  “在陇右与回鹘兵激战,差点死于一百八十里喀莫石林!”

  “东出渤海,又被海盗掳走,于荒岛囚困几月,以为再也不能回返!”

  “南下讨王庆,为早日破贼潜入狼穴,饱经生死,战场之上沥血奋战,遭遇几度刺杀,身受重伤,差点就马革裹尸,为国捐躯!”

  “孩儿累了,孩儿怕了,孩儿想着历朝历代的皇子似孩儿般经历这许多危难的没几个,孩儿不想再当官了,孩儿想做个闲散之人,每日吟诗唱词,赏花饮酒,便已足够。”

  “爹爹,请允孩儿辞官!”

  “二哥儿!”道君皇帝听完这番话后,脸色有些难看起来:“你的功劳有目共睹,朝上朝下无人不知,且当时入朝为官是你提出,曾罗列种种理由,眼下又怎能轻言反悔!”

  道君皇帝心中来气,此刻若真准了赵柽请辞,他的颜面又往哪里放?

  好大一场慰军仪式,东京城无人不知,哪个不晓,怕是再过些时候,天下都无人不知了。

  还有西军,这次可以狠狠地打西军一下脸,朕不用你们,照样平贼了!

  还有庆功宴,三日后还有一场盛大的庆功宴要举行。

  然后你现在和朕说要请辞?!

  你让朕的脸往哪里放!

  让天下百姓,朝中百官,西军将领,都看朕的笑话吗!

  “爹爹……”赵柽偷偷看了下道君皇帝,随后露出一副诚惶诚恐表情,道:“孩儿不干了,再也不去打仗了,孩儿怕死在战场上!”

  道君皇帝闻言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二哥儿,你打的是胜仗,又不是败仗,你怕甚么?”

  赵柽道:“刀枪无眼,血流成河,孩儿从没想过打仗这般可怕,反正不打了,再也不打了,对了爹爹,孩儿还没有娶亲呢,离开朝堂之后,孩儿立刻就去寻觅可心女子,多娶一些,多生孩子,从淮西回来的路上,我已经想好了十几个名字……”

  道君皇帝看赵柽言语间竟耍起赖皮,不由气得心头火起,脸色铁青地道:“请辞之事朕不会允,你也莫要再提!”

  赵柽张了张嘴巴,自言自语地道:“孩儿实在是太累,就算爹爹不允,孩儿,孩儿大不了不去府司当值就是……”

  道君皇帝听见,怒道:“你想不去当值?”

  赵柽立刻低头道:“爹爹,孩儿劳累过度,只想在府中躺着!”

  道君皇帝气得哼了一声,好半天才道:“给你三个月假期休养,司内的事暂由谭真兼着,军中的事让刘锜折可存三人负责,请辞之事,以后再不许提!”

  赵柽嘴角抽了抽,依旧是副愁眉苦脸表情,道:“儿臣遵旨。”

  道君皇帝又道:“朕觉得你这次功大,若只是迁封王号,赏得还是有些轻了,让张迪陪着你去天驷监挑匹御马,连带着将朕那副八宝鞍辔一并赐与你。”

首节 上一节 163/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