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346节

  这西宁府邸的演武场远没有东京王府大,也就勉强能跑开马的样子,演武场的一边是个小树林,树叶大多已绿,不过却有几颗没熬过冬季,依旧枯着枝干。

  赵柽袖中滑出莫邪剑,“唰唰唰”片刻工夫就斩了不少枯木,然后思索几息,对周处道:“去寻些铜箔来,没有的话就拿铜钱融了,再找大小粗细不同的铁钉送过来。”

  周处立刻带人去找,赵柽开始按照记忆制作牵陀车。

  本来这算是木工的活,可木工若是按照图纸造一台牵陀车怎么也要个五七天,因为又得锯,又得刨,又得锛,最后还须和些铜石之物组装一起。

  但赵柽不用,莫邪剑削铁如泥,想要什么样直接切了就是,所以没用多久他便把牵陀车所须的木架材料弄好,接着周处送来铁钉,他就“叮叮哐哐”敲打起来。

  正常牵陀车的木架都是用楔子嵌入的,可他没学过木工活,怕镶嵌不好,便直接用钉子去钉。

  这个时代的钉子没有上面扁头的钉头,上粗下细,钉身不规则,有几条棱子,一但全部钉入,木头表面依旧十分平整。

  赵柽将牵陀车的架子钉好,瞅向周处,周处道:“王爷,铜箔正在熔炼,我让人在那边等,弄好了马上送过来。”

  赵柽点了点头:“再去寻些砂子,寒水石,铅精和粗竹,顺便把前面那箱子水玉抬来。”

  寒水石就是石膏,铅精就是水银,周处闻言立刻去寻。

  没用太长时间,周处将这些东西备好送了过来,接着赵柽开始装配这牵陀车,待差不多之时,铜箔又来,他把这牵陀车柔软处包了边,笑道:“大功告成!”

  小赵熹在旁边纳闷:“爹爹,这是车?”

  赵柽道:“正是牵陀车。”

  小赵熹围着转了几圈:“车子怎么没有毂辘?还这么小?”

  牵陀车下面是平的,而且也就尺半见方,类似个木箱子形状,中间镂空,有个小门可以向内放东西,根本和车不像。

  赵柽伸手一指上面,牵陀车正上方有四个小木头圆盘,他道:“这不就是四只车轮吗。”

  小赵熹纳闷:“爹爹,这……这是吗?”

  赵柽道:“你摇动一下试试。”

  小赵熹伸出手抓着摇杆去推摇,那四个小圆盘居然一起转了起来,他立刻惊喜道:“爹爹,真的会动,四个轱辘全都动了。”

  赵柽笑道:“等爹爹再给你做个好玩的东西。”

  说完,他又操起莫邪剑,捡一块稍微好点的水晶石,“唰唰”几下,按照《镜史》里的记载切了几个小薄片,修整边边角角后,装到牵陀车上的四个圆盘底下。

  然后他将砂、寒水石与铅精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又灌到圆盘间隙的凹槽里,对小赵熹道:“来吧,摇。”

  小赵熹疑惑地道:“爹爹,这是做甚?”

  赵柽笑眯眯地道:“照爹爹说的去做就是了!”

  “好!”小赵熹一听说好玩的,立刻涨红了小脸,伸手去摇牵陀车的把手。

  看着他“呼哧呼哧”用力,赵柽把水一点点注入凹槽中,然后道:“慢慢摇,不着急。”

  “好嘞……”小赵熹十分兴奋。

  赵柽瞅他一眼,拿了周处送来的竹筒,走到旁边坐在逍遥椅上,慢条斯理地削了起来。

  其实他并不是在做望远镜,而是做万花镜,先做个万花镜试试手,看看成不成,成的话再做望远镜出来。

  竹筒是万花镜的筒子,他拿剑一点点修得精致,又在上面雕刻花纹,这时小赵熹在旁道:“爹爹,好累,我摇不动了。”

  赵柽过去拿出水晶片瞧了瞧,皱了皱眉,打磨的远远不够,他又往凹槽里添加了些磨料和水,道:“接着摇。”

  “是……爹爹。”

  赵柽回到椅子上继续雕竹筒,他在雕猴子取经记,刚刻完其中一只猪妖。

  “爹爹……孩儿,孩儿还是有些摇不动了……”

  赵柽起身再看一次,重新填了些料和水:“摇!”

  “好……”

  “爹爹,我,我没力气了……”

  赵柽此刻正雕到紧要关头:“再摇摇……”

  “噢……”

  “熹儿,你在干什么呢?”就在这时,祝秀娘带着青杏过来,边走边颦眉说道。

  “娘……哇!”小赵熹看到祝秀娘,立刻一屁股坐在地上,抹着眼泪道:“爹爹,爹爹叫我摇车轮,我,我摇不动了,爹爹还让我摇……”

  祝秀娘闻言脸色有些白,走到近前道:“王爷,熹儿这么小,王爷哪里能让他做事情,这……这是在做什么呢?”

  她看着牵陀车,并不认得是何物。

  赵柽雕完了最后一笔,冲着竹筒吹了吹,将丝屑都吹掉,站起来冲青杏道:“去剪些彩纸拿过来,各种颜色都要,西瓜籽大小即可。”

  青杏转身小跑而去,赵柽去牵陀车前取出水晶片看了看,微微皱眉,自家摇了起来。

  祝秀娘疑惑道:“王爷,这是什么东西?”

  赵柽斜睨她一眼:“格物!”

  祝秀娘闻言咬唇不语,小赵熹从地上爬了起来,哭咧咧地道:“娘,爹爹说要给孩儿做好玩的,结果就让孩儿摇轮子。”

  赵柽悠悠地道:“马上就好了。”

  祝秀娘拉着小赵熹的手,看向赵柽道:“这是在做……机巧之物吗?”

  赵柽道:“说了是格物!”

  祝秀娘不语,赵柽又打磨了片刻,从牵陀车木盘下面取出水晶片,对着阳光仔细看了几息,然后放进去继续摇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青杏用木盒装了彩纸片回来,赵柽重新取出水晶,这次眉头微微舒展开,虽然还是有些差强人意,不过只是万花筒又非望远镜,倒也勉强可以接受。

  他开始将这些水晶片洗干净后在竹筒里组装,又把西瓜籽大小的彩纸也放在内,再用铜箔封边,把筒子做牢固后晃了几晃,对着太阳看起来。

  小赵熹这时不再哭泣,紧紧盯着竹筒:“爹爹,爹爹,你在看什么呢?”

  “给你吧。”赵柽收回竹筒递给了小赵熹:“像爹爹刚才那么看就行。”

  小赵熹急忙擦了一把脸上泪痕,学着赵柽刚才的模样看了起来。

  “啊,真好看!”他忽然大叫道,随后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娘,娘你也看看,你也看看。”

  说着小赵熹将手上的竹筒给祝秀娘送去。

  祝秀娘瞅了赵柽一眼,默默接过竹筒,然后向里看去。

  这一看不要紧,只觉得五颜六色,花团锦簇,仿佛另外一个世界,顿时吓得朝后退了一步。

  赵柽哈哈笑道:“这东西叫做万花筒。”

  “爹爹,这个名字也好听,孩儿很喜欢。”小赵熹喜滋滋地道。

  祝秀娘抿着唇把竹筒送回给小赵熹,辩道:“不还是机巧之物。”

  赵柽也不理她,下令让周处几个将牵陀车和水晶材料都搬往书房,自家也跟着离开了演武场。

  他边走心中边琢磨,既然万花筒能造出来,那造望远镜肯定没有问题,只是眼下这些水晶质量有些差,若是史进能买到更好的水晶,那他马上就开始着手制作……

第460章 备军出兵

  当日傍晚,史进带人抬了几只大箱子进入府邸。

  赵柽过去查看,顿时喜出望外,是比之前州库那些更要剔透的水晶,里面棉絮很少,冰裂也不多。

  尤其还有一块紫色的,虽然仅仅拳头大小,但做一只单筒望远镜却绰绰有余了。

  第二天中午,首架望远镜便被赵柽制造好,是紫水晶做的,在院子中试过效果后,他很满意。

  虽然不能和后世的望远镜相比,但放在眼下这个时代,也算够用了。

  所谓熟能生巧,接着赵柽又使一天时间再造出三只来,都具备了望远的效果。

  翌日,柳随云前来报告,说熙河兵撤走了。

  赵柽立刻下令让斥候远行百里之外查探,待确定对方所有兵马确实离开后,便随即展开了军改。

  首先设置三司军制,天健司,地德司,胜武司。

  其中天健司是特殊兵种的司衙,不分步兵骑兵,但军械配备与常规军不同,突出奇特二字。

  赵柽将藤甲军划入天建司,番号第一军,下设十卫,每一卫十营,每一营十队,共一万人。

  地德司则是常规步兵司,原本的西宁州加上陇右都护府共有步军八千六百,轻骑两千,大抵都是守西宁和陇右军城的。

  赵柽把两千轻骑剔除,八千六步兵全部归地德司掌管,番号第二军,不过第二军的建制不够,差一些才到万人,等以后慢慢补充。

  胜武司却是骑兵司,全以轻骑为主。

  赵柽从东京带来的龙卫第九和第十指挥,分别改番号为第三军第一卫和第二卫。

  但这两个卫同样建制不足,因为第九指挥和第十指挥原本都是各自六百人,可军改后一个卫却有一千人,不过对于这两个卫,赵柽却没有补充的意思,毕竟是自家的嫡系队伍,没必要再多填人进去。

  而西宁陇右自有的两千轻骑,则同样归入武胜司,改番号第三军第三卫和第四卫。

  如此一来,赵柽手下有编制的军兵共有两万一千八百人。

  除了这些外,柳随云当时秘密招收的蕃兵还余几百个,因为藤甲只有一万副,多的人没有藤甲可穿。

  赵柽将剩下的这些蕃兵组建成羽砲营,专司石砲箭弩,这个营不入三司,归陇右都护府直管。

  然后赵柽任命柳随云为陇右都护府大都督,总责西宁陇右军政。

  徐宁、杨志为副都护,协助柳随云经略军事。

  欧阳北为天建司都指挥使,史进为天建司第一军藤甲军军长。

  卢俊义为地德司都指挥使,鲁达为地德司第二军军长。

  杜壆为武胜司都指挥使,张宪为武胜司第三军军长,吕将为副军长。

  三司受陇右都护府辖制,陇右都护府直接对他负责。

  至于赵柽自家,只改旗,不易帜,依旧称呼秦王,但不用宋号。

  旗打秦字,帜用赵称。

  这也是赵柽眼前能做到的最大程度改变了,兵少将寡,不宜大举变化。

  而什么建朝立国,此刻无从谈起,天下眼看就要大乱,广积粮,缓称王,才是上策。

  军政方面暂时不能分家,战时有战时的举措,一切要从军而治,乱过之后才好休养生息,眼下都要以军事为主。

  赵柽用了三天,就完成这些变动,然后一方面开始大张旗鼓地募兵,一方面开始紧急训军。

首节 上一节 346/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