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918节

  李渊估计活不到夏天,李世民必须现在开始考虑陵园的事了。

  以往朝代的皇帝,往往是在自己还在位的时候就开始营建皇陵,有的甚至要营建几十年。

  但李渊虽开创大唐,可武德朝时忙着统一天下,也没精力为自己营建皇陵,然后又被自己儿子赶下台,李世民在位这八年,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是不好在太上皇还活着的时候,就给他营建皇陵的,那岂不是要让人认为你是盼着父亲早死?

  “太上皇的陵园要营建的足够彰显匹配他大唐创业君主的地位,”

  李世民让长孙无忌现在就开始负责准备,

  这边要大张旗鼓的为太上皇继续修大明宫,那边要暗里开始准备为太上皇修陵园,

  选址,形制,

  准备的工作也有许多。

  两人在大明宫的工地上,商量着此事。

  最后李世民决定,选在长安以北八十里的三原徐木原上,依照汉光武帝原陵的规则和形制,修建一座巨大的献陵,采用堆土覆斗型的陵墓,

  陵园还要修建城垣,一定要大兴土木,要气势壮观。

  这样才能表达他的孝。

  李世民的曾祖李虎,也是葬在三原,葬在万寿塬上。

  李世民站在长安龙首原上,就能望到北面的三原徐木原。

  “我会让玄龄他们给你调拨钱粮,这个事情你全力以赴,一定要做好,”

  从龙首原回到太极宫。

  李世民又召见了宰相们议事,

  武士彟病逝了,

  他是在宰相现任上病逝的,

  他还是太原元谋功臣,也是实封、世封功臣,

  他的病逝大家虽早有准备了,但身后事还是得好好处理的。

  要商议封赠官爵,拟定谥号等。

  武士彟是开国元勋,又是在宰相任上病逝,但他却又是太上皇的心腹元从,所以大臣们商议时也有些拿捏不定。

  “册赠司空、扬州大都督,谥号明,”

  皇帝亲自定了封赠谥号,明这個谥号还是不错的,皇帝并没有因为他曾是太上皇心腹就有所保留,甚至给了三公的封赠,这实打实的宰相封赠。

  “辍朝五日,”

  “赐给棺木,命礼部侍郎监护丧事,”

  “赐班剑、羽葆、鼓吹!”

  “诏令武士彟子武元仁不降等袭周国公爵、世封汴州别驾,实封四百户,授朝散大夫。”

  “武元庆武元爽,各晋阶一级,念两人在岭南军中效力,夺情留任。”

  ·······

  皇帝给了武士彟无比的身后荣耀,享受到了跟杜如晦一样的待遇。

  不过武士彟的爵位世封这些给了其嫡三子,还是让朝野挺震惊的,但很快大家知道,原来这事是武士彟生前特意向皇帝请求的,

  这是人家家事,

  虽然这明显有几分宠溺后妻然后因此偏爱后妻所生子,但武元庆兄弟俩在长安名声也不太好,母族也没啥人,武氏家族也早同意了武士彟的做法,所以这事别人还真管不着。

  甚至有不少人听到还得说一声活该。

  武士彟的丧事还是办的很隆重的,朝廷派礼部侍郎监护丧事,又派人又拨钱粮的,

  武士彟虽死了,

  可武家正得势,武怀玉在岭南封疆大吏,马周还在朝为相呢,武士彟的女儿也是进了东宫为良娣,

  因此前来吊唁的人太多了,络绎不绝。

  武士恪这位武氏新族长,和武士棱这武氏老族长,也是一起来了,

  在京的武氏族人也都来了。

  武怀玉武怀义兄弟是赶不回来了,由家人代替了。

  风光大葬。

  一场风光的葬礼,其实就看的出,武家虽没了一位宰相,可声势并没有减弱半分。

  下葬当天,

  太上皇李渊都不顾病中,亲临大安宫的城楼,遥望灵车送葬,还为老伙计落泪哭了一场。

  贞观天子李世民登临未央宫故城,在宫楼上送别武士彟。

  皇太子李承乾,更是率百官送葬到未央旧城西北。

  武怀玉跟武士彟是没出五服的亲戚,武士彟和武士恪有共同的曾祖,按五服内为亲的说法,往上推五代,从高祖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亲戚,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为五服。五服之后则没有了亲缘关系,也可以通婚。

  武怀玉跟武士彟还没出五服,都是北齐镇远将军、寿阳县公武居常的后人。

  武怀玉、武士恪都只需要为武士彟服緦麻,穿细麻布丧服三个月。不过他们是不需要丁忧去职的,只有儿子才需要为父守孝丁忧去职。

  “武明公病逝,民部尚书一职空缺,政事堂也少了一人,诸位相公再推举一人。”

  武德殿中,

  李世民缓缓开口。

  魏征先出声,“臣举荐王珪为相,”

  皇帝却只是摇了摇头,“王珪做不了民部尚书。”

  “臣举荐韦挺可为民部尚书兼参预朝政。”说这话的是右仆射温彦博。

  但没等皇帝开口,中书令马周出声,“陛下,韦挺刚愎自用,非任宰相之大器也。”

  马周这话很不客气,殿上有人知晓韦挺原是魏王党,跟武怀玉关系不睦,甚至曾经韦挺还因跟武怀玉的矛盾,还因此就对武怀玉姐夫马周很不客气,现在马周也是毫不客气的反对韦挺为相。

  李世民缓缓道,“还有人选吗?”

  房玄龄推举张亮,认为张亮足任民部尚书,也可参预政事,毕竟张亮也曾做过宰相,以前在军中负责后勤这块也是表现不错的,张亮张了打仗不行,其它各方面都还行。

  “臣举荐杨师道。”

  这话是萧瑀说的。

  李世民仍没点头。

  “亚相?”李世民问宰相御史大夫李大亮,

  李大亮回道,“臣以为最适合做民部尚书的非武怀玉莫属,要说善经济懂财税,武怀玉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而且他曾三拜宰相,都做的非常不错,如今岭南也算安定,可再召他入朝为相,兼管财税。”

  可皇帝却道,“岭南的改土归流、省并州县,推行两税新法都还正在关键时候,岭南还离不开武怀玉。”

  “那就请长孙国舅领民部。”

  可皇帝又道,“长孙司徒另有重任要职在身。”

  这下宰相们都搞不清楚皇帝的心意了,这么多人选都没被采纳。

  “暂无合适人选,那便暂且由特进、参预政事萧瑀,暂代民部尚书。”

  民部尚书暂由宰相萧瑀代理,可宰相还是缺一人。

  “召王珪回朝,任礼部尚书,参预朝政。”

  “还有,广州都督武怀义在岭南五年,治地地方有功,召回朝,授太府卿,加金紫光禄大夫。”

  “戎州都督党弘仁,调任广州都督。”

  (本章完)

第951章 来来去去

  广州,

  西澳码头,

  武怀玉送别兄长,

  “这人说没就没了,四叔还没六十呢,”武怀义说起还有些感慨,虽然怀玉年前就说武士彟熬不久了,但新年刚过就撒手了,接到噩耗还是有些惊讶的。

  “本以为我还能在这呆一年呢,”

  跟着武士彟没了有的噩耗一起来的,还有朝廷召武怀义入朝授太府卿加金紫光禄大夫的诏令。

  九年时间,从接班进父子军,到如今成为九卿,武怀义有时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早点回京也好,能多陪陪妻妾儿女,你这在岭南也是一呆就五年了,也就回去过了两三个年。”

  “是啊,一晃五年,真要离开,还有些舍不得呢。”

  不过武怀义也明白,他一任都还没干满,皇帝就召他回朝的原因,岭南以前确实偏远蛮荒,但这几年也慢慢的好起来了。

  不说其它,去年武怀玉在岭南搞的省并州县,原来的九十八州,加上后来闽越六州,一下子给并到了四十九州。

  而且这么大的举动,还推行的十分顺利,要知道这可是一下子并掉了五十五州,实际还不止,因为现在的四十九州里,还包括了原来左右溪羁縻州里改土归流的几个州。

  一下子并掉了六十州,并掉的县更是有二百来个。

  这也意味着大量的刺史、县令,还有长史司马参军等等官吏被并掉了,虽说官身还保留着,可这官职没了,他们得到长安、洛阳去重新侯选,就算六品以上的可以直接吏部安排,但一下子这么多人,明显不是那么好安排的。

  可这次却那么顺利,没掀起多大波浪,说到底还是朝廷现在岭南的控制力很强,武怀玉在岭南的威望很高,

  而这些也是来源于朝廷在岭南的那些镇戍兵马,地方团结,甚至是弓箭社。

  如今,朝廷新制,改统军府为折冲府,统军改称折冲都尉,别将改称左右果毅都尉,

  岭南道七府四十九州,如今设立了十四个折冲府,府兵一万六千八。

  又有中原府兵轮番镇戍的戍兵七镇,每镇五千,戍兵三万五。

  七府经略军六千,七都督府守捉兵各三千,这又是两万七。

  还没算上各州的团练,以及乡里编的弓手,

首节 上一节 918/12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炮火弧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