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26节

  说着将十来文铜钱递给这小吏,对方倒是坦然接了。

  钱不多,他又不是官,当然敢接。

  朱元璋对吏员很鄙视,视为贱役,对他们的操守要求不高,但又允许他们世代相袭。

  真是很奇怪的逻辑思维。

  大抵就是,吏不可信,此辈毫无操守,所以就叫他们世代为吏去吧。

  范进摇摇头,老朱也不是事事都想的对。

  授官观政后,朝廷会给这些新进士赐给住所,当然不可能是单门独院的宅邸,而是一幢大宅内分配给若干人,一般是一进院子住四左右。

  有卧室,书房,加上厨房,茅厕等配给。

  若是大官宅邸,会有门厅,仪门,轿厅,前后进院落,可能还会有花园。

  但对范进等人来说显然是不可能,所以他们就是住这种多人的一进院子,每人分配一两间房舍,生活供给设施还是齐全的。

  供应饭食,笔墨纸张,因为翰林主职工作就是修书,编史。

  现在是没有大工程,到永乐年间编永乐大典时,翰林们都忙到飞起。

  当然也能自己买房,只要出得起价钱便可以。

  范进不想在京师久留,想谋外任,决意先在京师入职呆一阵子,然后便先请假回乡,接着就是谋职外放……

  和范进一起住的是潘帱,陈安生,韩克忠等人,陈安生和潘帱都是翰林检讨,七品官职,在进士中是少有的已经定了品级的。

  考试考的好,好处就是先人一步。

  韩克忠,王恕,郭子卢,焦胜等人,都是翰林庶常,也就是庶吉士,还没有品阶。

  要散馆后考试合格,才转为检讨。

  资历上就比现在授官的差不少,比起范进来就差的更多了。

  奇特的是,自洪武之后,状元为名臣的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多半的也就是混到京卿位至,可以先发未必先达,大明的名臣中,状元功名不一定就代表成功。。

第一百六十八 宿舍和急递

  众人的长随,纷纷在房间里打扫起来。

  可能最少几个月没住人了,这些厢房里都很脏污。

  用清水洒扫,抹净柜子和桌子,床铺也用自己的被褥,看样子得折腾很久。

  范进先找个洒扫过的桌子,~铺开纸写信。

  他是写给夏时杰,请其最少准备二百到三百坛果酒,每样要几十坛,然后运抵-京师。

  范进提醒这个广东大商人,最少准备几十坛预备送给京师-权贵。

  他已经打响了第一炮,接下来就是看夏时杰在京师的商业运作。

  除了准备给宫里和买的几十坛外,另外就是权贵和豪商家里各有几十坛。

  接下来就是高价出售,果酒不要一下子运来很多,最好是几天就断货了。

  这样买到的或是被送礼的权贵人家就会得意洋洋,召集雅集宴会,请那些没被送,或是没买到的人家赴宴。

  这样在第二批货送到京师前,南海范记果酒的名声就直接打开,第二批货到来会有轰动性的效果。

  另外就是送酒也不能多,象征性的一两坛就行。

  京师权门多,送不过来,而且送多了也成了贿赂,你不知道老朱头哪根筋突然不对,然后穷治追查,到时候反而吃亏。

  这样持续的往京师送酒,销路打开后,利润会相当惊人。

  范进是不打算开商行,官员经商在现在是不允许的,法度森严。

  另外这些分销商卖的多,他的酒也做的多,大家都有利可图。

  想把世间利都吃完的人,注定得把吞下去的都吐出来。

  范进想要的是从广东到湖广和江西还有福建,广西的各种物流路线。

  夏时杰等人的商行开到哪里,范家车行的马车就能铺到哪里,范记只管出产马车,名义上是范锡当车行的车主,这样彼此两便。

  生产,物流,圈地,扩大家丁队伍,收容更多的海盗。

  暂且是范进的发展路线。

  他并不是要造反,只是一则是要收容更多流民,给这些可怜人活下去的机会。

  二来是要在地方上形成自保之力,通过车行辐射到更多的地方。

  能做到哪一步,能保护多少人,怎么影响历史的进程,范进现在还没有想好。

  天黑之前,范进把信写完,交给吴四喜递送到急递铺去发送。

  找急脚递也是要付钱,私下里给铺兵足够的好处,这样就能一站接一站的传递出去。

  水脚驿,递运所,急递铺,这是三位一体,构成了大明帝国的毛细血管,承担起疏通物流,传递信息,沟通往来的作用。

  驿站是三十里或六十里,水站最远八十里甚至百里一处。

  驿站规模大,而且承担的任务重,京口驿有驿夫,轿夫,马夫,船夫,河工等各色三百多人,房舍也有过百间,还有几十艘船,驿站除了公文传递,更多的是官员人员往来的功用。

  而递运所则是以物流为主,人员其次。

  每几十里一个驿站和递运所,对财政的负担其实挺大。

  地方上的百姓服的徭役中有一部份就是驿站的徭役,另外要定期上交粮食,马料,草束,这些都是正赋之外额外的负担。

  急递铺的规模要小的多,只有邮亭一间,防盗门楼一座,三间正房和三间厢房。

  距离有的繁荣地方五里就一个,荒僻地方最远也不超过二十里。

  负责送军服和信件的铺兵也是征发的徭役,他们睡在荒僻简陋的铺舍里,每年的俸禄不过是十来石粮食和少量的宝钞铜一,差事辛苦,俸禄低微,到大明中期后,大量的铺兵逃亡,很多急递铺名存实亡。

  急递铺正常来说是十里一个,有五个左右的铺兵,开始时只传递军报,后来也传递朝廷公文,最终也会帮给钱的人带书信,反正他们每天都要在路上跑,多几封书信毫无关系,根本没丝毫影响。

  比如现在有京师到京口的急递,到了之后,再转给京口到池州的,池州的转到九江,九江的转到南昌……这样一路转下去,十五天之内能抵达广州。

  求鲜花

  因为有时候不一定有合适的路线,就会耽搁半天甚至一两天。

  速度是每天最快有四百到六百里,这个速度和驿马急递相差不多。

  但正常来说,也就是二百里一天。

  因为铺兵们不骑马,十里一递,小跑传送,下一铺也是小跑向前,每个铺兵十里一递的向后传递,每人都用最快速度,急报的话昼夜不停,而且有计时,所以一天最快超四百里,正常的速度,也就是一天二百到三百里。

  水马驿,急递铺,递运所,这三个部门,构成了大明帝国身体的血脉。

  南北漕运,就是大动脉血管。

  中枢京师,也就是大脑。

  各处行省,州府,就象是人的身体部位。

  京师江南,就是最要紧的心腹部位。

  北方的防御线,就象是披在身体上的铠甲,保护着大明的安全。

  百万大军,便是大明的双拳,随时能击打来犯之敌。

  如果所有的肌体都正常,这个庞大体量的巨人当然是无敌的。

  帝国的毁灭,从来是从内部开始。

  ……

  此后十余日,范进都是正常的到翰林院上值,当班,下值,与诸多好友互相请客饮宴。

  十来天时间,已经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进士请假回家去了。

  陆续会有更多的新科进士请假,所谓的观政期就是一开始紧张一起,但现在各部门的架构相当简单,运作的原理也不复杂,往往几天时间就能了解大概,十来天时间,这些能考中进士的聪明人就大体了解朝廷是怎么运作。

  送往广州的信还不知道到没到,范母和胡大姐的信倒是先由一位赴京买卖的广州客商代送到了范进手中。

  范进接着书信,笑道:“多谢,足下请进来,休息一下,喝杯茶水。”

  那个客商眼睛瞟了一下。

  看到上头搭着黄布的匾额,明显是御笔。

  上书“积善人家”四字,落款就是“御笔”二字下。。

第一百六十九 家中来信

  客商眼皮一跳,笑道:“在下不敢当翰林大人的茶水,托带书信是我等行商时常有的事,也不必当范翰林的谢,将来有机会,取范侍讲家一坛酒就好。”

  “也好,”范进笑道:“足下盛情可感,我记住了。”

  客商脸上露出喜色,留下自己的名刺,作揖之后辞去了。

  带书信确实是这年头客商最常做的事,他们走南闯北,最多的还是替官员带信。

  原因也很简单,商人之间互相带信不值一提。

  这年头普通人出门要开路引,一般人根本没有办法离开自己本县的县境。

  只有官员和商人,还有生员会出远门,替官员和生员带信也是商人经常做的事,和手握权力的官员,还有掌握渔轮的生员搞好关系,并非坏事。

  叫袁祥的商人离开之后,范进就直接进房展信看。

  一切都挺顺利。

  建造马车的大型工坊完工了,其实范进走时框架基本建好了,因为车间要宽大,广东找不到那么大的梁柱,范进干脆就是用框架结构,叫铁匠打造钢筋,然后用砖石加灰浆配钢筋为柱,上方梁柱改框架结构,先用木,然后是灰泥加钢筋。

  水泥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范进也没有推广赚钱的打算。

  现在很没有必要。

  南京城墙的用料比水泥还好,几百年后城墙都坚硬如新的一样,搞水泥是很没有前途的一项发明。

  倒是自己用来建房还差不多,主要是,范进的马车工坊需要大面积和大空间,旧有的梁柱式的普通房舍当车间就太窄小了。

  年后又陆续有一千多流民投效,现在范进工坊的流民和佣工达到了五千人左右。

  其中有一半左右还在养身体,并没有上工坊做工。

首节 上一节 126/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特种兵:每周一个签到大礼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